导读:本文包含了事件功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2型糖尿病,亚临床甲减,心血管疾病
事件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任晓丽,刘娟,杨姣[1](2019)在《2型糖尿病对甲减患者血脂心功能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对甲减患者血脂、心功能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到2018年4月在本院被确诊的344例SCH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合并T2DM,将其分为T2DM-SCH组64例和SCH组28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等一般资料,检测FPG、OGTT 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浓度、总胆固醇(TC)、甘油叁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游离叁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左心室收缩功能(LVEF)和舒张功能(E/A);记录两组患者心血管疾病并发情况。结果:与SCH组相比,T2DM-SCH组患者血清FPG、2hPG、HbA1c、TC、TG、HDL-C、LDL-C、SBP和DBP水平均显着升高(P<0.05),心功能LVEF和E/A水平均显着下降(P<0.05);T2DM-SCH组共发生31(48.44%)例心血管事件,SCH组共发生76(27.14%)例心血管事件,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752,P=0.005)。结论:T2DM可以增加SCH患者发生脂代谢紊乱、心功能减退、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本文来源于《河北医学》期刊2019年10期)
郝瑞宁,莫娟婵,刘羽,杨洋,杨亚楠[2](2019)在《负性情绪和家庭功能对负性生活事件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作用: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我国大学生群体多次发生自杀事件,其局势不容乐观;已有调查表明,12.9%-20.5%的大学生产生过自杀意念。自杀意念作为自杀行为发生的早期心理活动,具有显着的预测性。因此,探究影响自杀意念产生的因素对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自杀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应激-易感模型和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负性情绪和家庭功能在负性生活事件与大学生自杀意念之间的作用。以天津某高校592名在校一年级学生为被调查者,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Beck自杀意念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在本研究的条件下,结果发现:(1)负性生活事件和负性情绪能显着正向预测大学生的自杀意念;(2)负性情绪在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家庭功能对负性情绪在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效应起调节作用,负性情绪的中介效应仅在家庭功能水平较高的大学生中显着。研究阐明负性生活事件对自杀意念产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负性情绪成为负性生活事件作用于自杀意念的通路;此外,家庭功能作为保护因素可以调节负性情绪在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产生的中介作用。因此,提高对于个人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家庭的重视以及改善家庭功能对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产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陈若婷,刘萌萌,严万森[3](2019)在《网络成瘾者与吸烟成瘾者的特质冲动及认知抑制功能比较:结合事件相关电位(ERP)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冲动性水平升高与认知抑制功能下降是不同成瘾行为的重要特征,但冲动性和认知抑制究竟是成瘾行为的前驱因子还是结果变量仍然不清楚。本研究采取跨成瘾谱系的比较研究视角,以吸烟成瘾者和网络成瘾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冲动性、认知抑制与物质成瘾行为(吸烟)和非物质成瘾行为(网络使用)的关系。采用网络成瘾量表(IAT)、尼古丁依赖量表(FTND),从1280名大学生中筛选出网络成瘾者28人(男15人、女13人,平均年龄20.3±1.3岁)、吸烟成瘾者27人(男17人、女10人,平均年龄20.8±1.6岁),并选取与前两组严格匹配的健康对照组大学生30人(男17人、女13人,平均年龄20.3±1.1岁)。使用UPPSP冲动行为量表测量人格特质层面的冲动性,采用经典色词Stroop范式测试认知抑制功能,并使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同时记录脑电数据。结果发现:1)在特质冲动性方面,网络成瘾组、吸烟成瘾组的积极紧迫感、消极紧迫感得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但网络成瘾组与吸烟成瘾组之间无显着差异;2)在Stroop实验中,吸烟成瘾组在色词不一致条件下的错误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网络成瘾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无显着差异;3)脑电数据分析显示,在色词不一致条件下,网络成瘾组、吸烟成瘾组的Fz位点N200潜伏期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前两组的CP1位点P300波幅均低于对照组(P<0.05)。这些结果表明,吸烟成瘾者和网络成瘾者均表现出与情绪相关的特质冲动性水平增高特征;与网络成瘾者相比,吸烟成瘾者在认知行为层面的抑制功能缺损更加明显,但两者同时都表现出类似的认知脑电活动异常规律。本研究提示,高特质冲动和认知抑制功能下降可能是不同成瘾行为的共同发生机制。(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肖雪珍,沈宇希,吕嘉殷,张子晴,王杨[4](2019)在《前注意阶段抽象信息加工中额叶-颞叶网络的功能连接:来自穿颅磁刺激——事件相关光学信号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听觉前注意加工中,大脑不仅对于物理特征的变化,而且对于违反抽象规则的信息(抽象变化)都会产生失匹配反应,并能对重要变化信息及时投入注意资源,这对人类具有适应性意义。目前研究最广泛的一种失匹配反应是基于事件相关电位(ERP)的失匹配负波(MMN, mismatch negativity)。基于预测编码模型的规律违反假说认为失匹配反应或者MMN是由预测误差引发的大脑前注意自动反应。同时,预测编码模型提出两个脑区额下回(inferior frontal cortex, IFC)和颞上回(superior temporal cortex, STC)参与预测误差的检测,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加工中功能连接。前人通过穿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和事件相关光学信号(eventrelated optical, EROS)的研究发现,在物理特征变化前注意过程中,当TMS应用在IFC后,后阶段的STC的失匹配反应消失,该结果支持二者功能连接的假设。ERP的溯源分析研究发现基于抽象变化的MMN源于IFC和STC。但目前对于抽象变化的前注意加工中IFC和STC是否存在功能连接还未知。本研究通过TMS-EROS方法旨在探究IFC和STC在抽象变化前注意加工中的功能连接。实验采用听觉被动oddball范式测定早期阶段IFC是否对抽象音程规则变化导致的STC失匹配反应有决定性作用。在oddball序列中,每个刺激由两个纯音组成。标准刺激的音高随机变化但音程保持不变遵循音程规则。偏差刺激随机出现在短或者长的标准刺激序列之后,并在两个偏差程度(小和大)上违反音程规则。在IFC TMS条件下,在IFC上给予单脉冲TMS。在空间控制条件下,在顶点上给予TMS。在听觉控制条件下,TMS脉冲的声音播给被试。TMS或者TMS声音应用在偏差特征出现后80ms或者200ms。同时,四种偏差刺激引发的STC失匹配反应通过EROS测得。结果发现在长序列标准刺激之后的大音程偏差特征出现后80ms,TMS给与在IFC上使得STC的失匹配反应消失。而STC失匹配反应在空间、听觉、和时间(TMS给予在偏差特征出现后200ms)控制条件中依然存在。该结果表明IFC在早期阶段对于后阶段由抽象变化引发的STC失匹配反应有关键性作用,并为IFC和STC的功能连接提供了证据。同时,该结果符合预测编码模型对于大脑层级结构的假设。(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雷晓敏,曹蕊[5](2019)在《冠状动脉内注射硝普钠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事件及左室功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了冠状动脉内注射硝普钠和硝酸甘油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血管事件及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110例需行急诊PCI术的AMI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经股动脉或桡动脉入路,行冠脉造影和急诊PCI术,A组患者在冠状动脉内注入硝酸甘油200μg,B组患者在冠状动脉内注入硝普钠200μg。观察两组患者给药前、给药后10 min TIMI血流分级变化。对两组患者给药前后立即行微循环功能的测定。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记录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于术后6个月进行心脏彩超,记录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变化。结果 :给药后,A组和B组的TIMI血流分级分布均发生明显变化(P<0.05),其中B组的TIMI血流分级分布明显优于A组(P<0.05)。给药前后,A组和B组的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两组冠脉血统储备(CRF)均明显增加(P<0.05),其中B组明显高于A组(P<0.05)。A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硝酸甘油相比,冠状动脉内注射硝普钠能够明显改善PCI术后AMI患者无复流或慢血流现象,改善微循环和左室功能,并有助于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陕西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吴斌,吴逢波,徐珽[6](2019)在《基于FAERS的α1受体拮抗剂相关性功能障碍不良事件数据挖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肾上腺素能α1受体拮抗剂(α1RA)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改善排尿困难症状的一线治疗药物,常用坦索罗辛、赛洛多辛、多沙唑嗪、特拉唑嗪和阿夫唑嗪等。说明书提及该类药物可能引起阴茎异常勃起症、射精障碍等。由于α1受体分布广泛,随着研究深入,α1RA临床还常超说明书用于促进排石和改善下尿路症状(LUTS),因此其上市后安全性值得深入关注。本研究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大数据,对α1RA相关性功能障碍不良事件进行数据挖掘,以为临床安全使用α1RA提供参考。方法:下载2004Q1至2018Q4共60个季度的FAERS数据(报告病例已超过1千万例),选择个人信息记录(DEMO)、不良事件记录(REAC)和药物使用记录(DRUG)数据,经过去重、MedEx药品名称标准化、Med DRA不良事件系统分类和汉化等数据清洗后,提取α1RA相关性功能障碍不良事件(9个高位语(HLTs),含65个首选语(PTs)),采用比例报告比值法(PRR)和报告比值比法(ROR)进行信号检测(即药品和事件潜在关联性分析)。结果:共提取到α1RA相关性功能障碍不良事件报告记录1651条,其中坦索罗辛1075条(1.76%)、特拉唑嗪164条(1.47%)、赛洛多辛158条(5.16%)、阿呋唑嗪134条(1.57%)和多沙唑嗪120条(0.72%)。男性患者1586例(96.06%),以患者及其家属报告为主995例(60.27),美国报告了1120例(67.84%)。6个HLTs(性唤醒障碍、勃起和射精状态和障碍、性欲障碍类、性功能障碍(未分类)、性高潮障碍和失调、精子发生和精液疾病)检索到ADE报告,5种α1RAs在"勃起和射精状态和障碍"均提示信号,坦索罗辛和赛洛多辛在"性欲障碍类"提示信号,特拉唑嗪在"性功能障碍"提示信号,坦索罗辛、赛洛多辛和阿呋唑嗪在"性高潮障碍和失调"提示信号,坦索罗辛和赛洛多辛在"精子发生和精液疾病"提示信号。报告超过100例的不良事件有:"勃起功能障碍"722例(0.72%)、"射精障碍"596例(0.59%)、"性欲障碍"295例(0.29%)、"勃起增强"211例(0.21%)、"性功能障碍"200例(0.20%),均以坦索罗辛报告数最多。结论:应警惕α1RA相关性功能障碍不良事件风险。(本文来源于《2019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临床药理与毒理专业委员会第叁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9-23)
王师[7](2019)在《论日常事件的组成及其同一性的界定:一个基于使真关系的功能主义刻画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多数日常对象各组成部分之和界定等价于各组成部分的界定之和,我们可以认为其具有"组成上的透明性"。事件不具备这种透明性,对此问题,戴维森和金的论述都无法给出特别理想的刻画方案。事件之所以不具备这种透明性,是因为我们在使用日常语言时往往混淆了字面组成陈述与模糊组成陈述。我们谈论功能实体的组成时,往往采用的是模糊的组成陈述,而事件正是一种重要的"离散式功能实体"。事件的本质功能在于:通过可获得的最精简材质使相应的命题为真。在这个功能主义的事件论述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给出事件同一性的界定标准,该标准在维持合乎直观的事件概念的同时,有助于解决戴维森和金的论述都难以处理的一些事件界定问题。(本文来源于《自然辩证法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肖美丽,刘丹,杨东琪,晏春丽,雷俊[8](2019)在《家庭功能和孕期生活事件对孕晚期“二孩”孕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孕晚期"二孩"孕妇产前抑郁情绪现状,探讨其与家庭功能、孕期生活事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10月在长沙市某叁级甲等医院产科门诊定期产检的306例孕晚期"二孩"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和孕期生活事件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36.3%的孕晚期"二孩"孕妇产前存在抑郁情绪,其中7.5%存在严重抑郁情绪。孕期生活事件总分、孕期主观生活事件、孕期客观生活事件OE2和OE3与抑郁情绪呈正相关(P<0.05),家庭功能总分及各维度与抑郁情绪呈负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妊娠合并症、家庭亲密度、孕期主观生活事件和孕期客观生活事件OE3是孕晚期"二孩"孕妇产前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结论部分孕晚期"二孩"孕妇产前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尤其是低文化程度、有妊娠合并症、家庭亲密度较差和发生重大孕期生活事件的孕妇产前存在抑郁情绪的概率较高,医护工作者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二孩"孕妇产前抑郁情绪。(本文来源于《中华护理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唐炜平,熊少波[9](2019)在《冲突功能视角下农村节庆体育活动中群体事件的应对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审视农村节庆体育活动中的群体冲突诱因,梳理农村节庆体育活动群体冲突的负面社会功能,从推动乡村善治的视角出发,提出对节庆体育活动群体冲突的应对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节庆体育"社会安全阀"的功能和价值,最终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本文来源于《运动精品》期刊2019年09期)
袁凤云,姚克勤,廖可人,唐诗迪,何胜昔[10](2019)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基本视觉功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研究技术,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ASD)视觉能力和特点。方法:选取25名10~12岁ASD儿童作为试验组,另选25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儿童为对照组,通过半视野速示法,考察ASD儿童的视觉系统左右两侧枕叶发育特征。结果:①刺激产生的ERP各成分(P1, N2)特征明显;②行为数据显示,ASD儿童的反应时显着延长、正确率低,与正常儿童相比具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与正常儿童相比,ASD儿童对无意义的视觉刺激编码加工阶段、检索提取阶段等方面,可能存在劣势。试验组儿童可能存在视觉功能左右侧加工功能分离不明显,使得加工功能的准确率较低,效率降低。(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事件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些年,我国大学生群体多次发生自杀事件,其局势不容乐观;已有调查表明,12.9%-20.5%的大学生产生过自杀意念。自杀意念作为自杀行为发生的早期心理活动,具有显着的预测性。因此,探究影响自杀意念产生的因素对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自杀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应激-易感模型和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负性情绪和家庭功能在负性生活事件与大学生自杀意念之间的作用。以天津某高校592名在校一年级学生为被调查者,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Beck自杀意念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在本研究的条件下,结果发现:(1)负性生活事件和负性情绪能显着正向预测大学生的自杀意念;(2)负性情绪在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家庭功能对负性情绪在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效应起调节作用,负性情绪的中介效应仅在家庭功能水平较高的大学生中显着。研究阐明负性生活事件对自杀意念产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负性情绪成为负性生活事件作用于自杀意念的通路;此外,家庭功能作为保护因素可以调节负性情绪在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产生的中介作用。因此,提高对于个人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家庭的重视以及改善家庭功能对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产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事件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1].任晓丽,刘娟,杨姣.2型糖尿病对甲减患者血脂心功能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9
[2].郝瑞宁,莫娟婵,刘羽,杨洋,杨亚楠.负性情绪和家庭功能对负性生活事件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作用: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3].陈若婷,刘萌萌,严万森.网络成瘾者与吸烟成瘾者的特质冲动及认知抑制功能比较:结合事件相关电位(ERP)的分析[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4].肖雪珍,沈宇希,吕嘉殷,张子晴,王杨.前注意阶段抽象信息加工中额叶-颞叶网络的功能连接:来自穿颅磁刺激——事件相关光学信号的证据[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5].雷晓敏,曹蕊.冠状动脉内注射硝普钠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事件及左室功能的影响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9
[6].吴斌,吴逢波,徐珽.基于FAERS的α1受体拮抗剂相关性功能障碍不良事件数据挖掘研究[C].2019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临床药理与毒理专业委员会第叁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9
[7].王师.论日常事件的组成及其同一性的界定:一个基于使真关系的功能主义刻画方案[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
[8].肖美丽,刘丹,杨东琪,晏春丽,雷俊.家庭功能和孕期生活事件对孕晚期“二孩”孕妇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9
[9].唐炜平,熊少波.冲突功能视角下农村节庆体育活动中群体事件的应对与思考[J].运动精品.2019
[10].袁凤云,姚克勤,廖可人,唐诗迪,何胜昔.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基本视觉功能的研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