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种固定化论文-薛乃峰

菌种固定化论文-薛乃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菌种固定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黑蒜复合发酵饮料,细胞固定化技术,复合菌种发酵,海藻酸钠胶

菌种固定化论文文献综述

薛乃峰[1](2017)在《利用多菌种发酵结合细胞固定化技术生产黑蒜复合发酵饮料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项目是研究利用多菌种发酵结合细胞固定化技术生产黑蒜复合发酵饮料的工艺。多菌种发酵比起单一菌种发酵而言,能赋予饮料更丰富的营养和功能物质,以及独特的风味,且选取的多菌种在发酵过程中能协同代谢,在较短的时间内的到更多的目的产物。结合细胞固定化技术能实现菌种的多次连续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提高了菌种发酵过程中的稳定性。在本实验中使用的菌种是酵母菌、保加利亚乳阿杆菌、嗜热链球菌等益生菌进行发酵,其中的酵母菌是将糖类进行发酵转变成酒精以及二氧化碳,嗜热链球菌则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乳酸和一些具有特殊香气的物质,如乙醛、双乙酰、丙酮、3-羟基丁酮和挥发性酸等,形成独特的风味保加利亚乳杆菌则是分解糖类物质产生酸味。本实验首次采用红枣汁、枸杞汁、浓缩苹果汁、黑蒜汁作为复合汁,其营养物质含量丰富,保健功能更加突出,更加全面。利用乳酸菌、酵母菌多菌种液态深层发酵,增加了饮料的风味、口感,提高了饮料的营养价值。单纯的黑蒜饮料气味较大,加添乳酸发酵,使产品口味柔和,香气协调,能够被更多的消费者所接受。多菌种发酵比起单一菌种发酵而言,能赋予饮料更丰富的营养和功能物质,以及独特的风味,且选取的多菌种在发酵过程中能协同代谢,在较短的时间内的到更多的目的产物。结合细胞固定化技术能实现菌种的多次连续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提高了菌种发酵过程中的稳定性。传统发酵食品作为我国食品工业中不可欠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了世界各地食品行业的广泛关注。而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我们需要利用高新技术生产传统发酵食品,这样才能不断地促进我国传统发酵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本课题利用细胞固定化技术对黑蒜复合汁进行发酵,本实验所用的固定剂为藻酸钠胶珠,通过在不同的条件下测定发酵产品的感官性质,对发酵条件进行筛选得出最佳配方为黑蒜汁40%、浓缩苹果汁20%、红枣汁20%、枸杞汁10%、花生蛋白浆10%。啤酒酵母:面包酵母: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嗜热链球菌为1:2:3:3黑蒜复合发酵液的接种量为8%。海藻酸钠溶液浓度为1.5%,氯化钙浓度为0.05mol/L、胶珠为直径为3~4mm的胶珠最佳条件。发酵温度选32℃、发酵时间以24h。发酵液的pH调节选5.5为宜。多菌种固定化复合黑蒜液发酵以100ml黑蒜培养液中添加80ml海藻酸钠溶液(含菌种菌液量为菌液10ml/100ml海藻酸钠溶液,且菌液中的混合菌种含量为100%),即黑蒜液发酵的固定化多菌种添加量为80%为宜。固定化乳酸菌发酵复合黑蒜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固定化多菌种的添加量80%,发酵温度为32℃,发酵时间为24h,黑蒜复合汁初始pH5.5。通过本实验可以给黑蒜的深加工,以及为黑蒜的生产提供指导意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黑蒜的应用会继续普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来源于《齐鲁工业大学》期刊2017-10-28)

马志红[2](2017)在《复合菌种固定化协同产氢效能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发生物能源以代替化石燃料,其中氢能以其燃烧热值高、副产物只有水的优势脱颖而出。生物制氢技术结合了有机废水处理以及清洁能源两大优势,是一种低成本、低污染的技术。本文将生物制氢技术与固定化技术相结合,将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分离出的两株产氢菌Bacillus cereus A1和Brevumdimonas naejangsanensis B1进行混合固定化产氢。首先研究了叁种天然材料活性炭1、活性炭2、玉米秸秆固定复合菌的产氢效能,得到最佳载体为玉米秸秆,其菌体负载量达到90.4 mg·g-1,产氢得率达到1.86 mol H2·(mol glucose)-1。为了提高批次发酵产氢效能,优化了载体投放量、固定化模式、载体预处理以及pH调控。实验结果表明,以1%的未处理的玉米秸秆为载体,采用分别固定化模式,将pH调控在4.5时批次发酵产氢效能最佳,此时的产氢得率为1.97 mol H2·(mol glucose)-1,是游离体系的1.4倍。最后为了实现连续发酵制氢,本文考察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144 h、96h、48h)对半连续发酵的影响,HRT=48h时,体系可以持续稳定运行20天以上,并且产氢效率最高。所以选取HRT=48h进行两级连续发酵,实验结果显示,该体系可稳定运行18d以上,产氢量达到400 mL·d-1,为实现复合菌种固定化连续发酵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7-05-14)

王岩[3](2016)在《固定化菌种发酵生产金柑果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金柑为主要原料,利用固定化菌种进行发酵酿造金柑果醋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固定化技术酿造金柑果醋的适宜工艺条件为酒精发酵阶段:糖度18%,固定化酵母菌接种量10%,接种发酵菌种中生香酵母与酿酒酵母的比例1∶1,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72h;醋酸发酵阶段:起始酒精度8%,固定化醋酸菌接种量10%,醋酸发酵温度33℃,发酵时间72h。(本文来源于《中国调味品》期刊2016年08期)

徐敏,田辉,杜金城,丁秀云,于上富[4](2015)在《多菌种共固定化发酵制备枸杞红枣乳酸饮料》一文中研究指出该研究以枸杞汁和红枣汁为主要原料,采用海藻酸钠包埋乳酸菌的发酵方式,采用多菌种共固定化发酵制备枸杞红枣乳酸饮料。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枸杞汁、红枣汁体积比1∶2,氯化钙物质的量浓度0.05 mol/L,海藻酸钠质量分数7%,接种量10%,发酵时间35 h,蔗糖添加量9%,添加甜味剂、乳酸钙等辅料,可调配成酸甜可口、营养丰富的枸杞红枣乳酸饮料;该研究为工业化生产品质优良的乳酸饮料提供理论依据,并且对提高水果产业的附加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5年07期)

李婵[5](2015)在《复合菌种固定化厌氧发酵产氢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前气候和能源危机的时代,高热值、清洁能源氢气被认为是最理想的化石能源的替代品。厌氧发酵技术操作条件温和,可以以固体废弃物或废水中的有机生物质为底物,在发酵产氢的同时缓解环境污染问题,成为氢能研究领域的热点。但是传统的悬浮发酵系统存在菌体易被洗出、产氢效率低的缺点。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对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的两株高效产氢菌进行了共固定化的研究。首先对比了纤维材料、活性炭和生物质吸附材料叁种吸附载体对复合菌的固定化效果,得到最佳吸附载体为生物质吸附材料,反复10个批次发酵的平均产氢量为1845 mL,平均产氢得率为1.50 mol H2/mol glucose,比游离发酵提高了62.5%。并且固定化提高了菌体对底物的耐受性,淀粉酶的活性比悬浮发酵提高了2-3倍,己糖激酶的活性比悬浮发酵提高了2倍左右。在以上基础上,还考察了固定化复合菌对木糖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固定化复合菌能快速利用木糖,最大产氢速度为悬浮发酵的4.5倍。反复10个批次发酵的平均底物利用率为96%,平均产氢量为1972 mL,平均产氢得率为1.47 mol H2/mol xylose,为复合菌以纤维素水解液产氢提供了依据。本论文将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的两株产氢菌进行共固定化,在保持两株菌协同高效产氢的同时,加快了产氢速度,验证了固定化复合菌反复实验的可行性,为固定化连续发酵产氢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5-05-27)

陶静,孙新城,张凯锋,梁鹏娟,何培新[6](2014)在《共固定化复合菌种混合发酵枣汁酸奶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枣汁和鲜牛奶为主要原料,共固定化混合乳酸菌进行发酵,研制出具有浓郁枣香和乳香风味的双重营养与保健作用的枣汁酸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共固定化复合菌种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与嗜酸乳杆菌的等比例混合菌,发酵时间为8h,接种量为7%,红枣汁与鲜牛乳的体积比为3:10,蔗糖添加量为5%,海藻酸钠溶液的浓度为2.0%。混合调配成的枣汁酸奶具有特殊的营养功效,同时还具有发酵乳的独特风味,对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期刊2014年11期)

查清云[7](2014)在《聚乙烯醇与海藻钠包埋固定化复合菌种降解焦化废水中氰化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对复合菌种固定化,考察交联时间、菌胶比和PVA浓度对复合菌种降解氰化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固定化复合菌种降解氰化物的影响次序为:菌胶比>交联时间>PVA;固定化复合菌种降解焦化废水中氰化物的优化降解工艺条件为:PVA溶液浓度6%,菌胶比为1∶15,交联时间为32 h,在此条件下氰化物的降解率为88.4%。(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4年19期)

陈慧英,王明霞,沈煜斌,姚善泾[8](2014)在《由海洋微生物构建的双菌种全细胞固定化体系的优化及其生物降解性能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Mycelia pellet formed spontaneously 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on was exploited as a biological carrier for whole-cell immobilization due to its uniqu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An innovative two-species whole-cell immobilization system was achieved by inoculating the marine-derived fungus Pestalotiopsis sp.J63 spores into culture medium containing another fungus Penicillium janthinellum P1 pre-grown mycelia pellets for 2 days without any pretreatment.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biological degradation capacity of this novel constructed immobilization system,the immobilized pellets were applied to treat paper mill effluent and decolorize dye Azure B.The use of the constructed immobilization system in the effluent resulted in successful and rapid biodegradation of numerous insoluble fine fibers.The optimum conditions of immobilized procedure for maximum biodegradation capacity were determined using orthogonal design with biomass of P1 pellets 10 g(wet mass),concentration of J63 spore 2×109ml?1,and immobilization time 2 d.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immobilized pellets have more than 99%biodegradation capacity in a ten-hour treatment process.The kinetics of biodegradation fits the Michaelis-Menten equation well.Besides,the decolorization capability of immobilized pellets is more superior than that of P1 mycelia pellets.Overall,the present study offers a simple and reproducible way to construct a two-species whole-cell immobilization system for sewage treatment.(本文来源于《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期刊2014年02期)

陈慧英[9](2013)在《由高产木质纤维素酶的海洋微生物组成的双菌种固定化体系的构建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菌丝球由于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多孔网状、表面光滑均匀的独特结构特征,因此被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质载体而备受关注。以菌丝球作为固定化微生物的新型生物质载体,采用混合菌种固定化技术,形成固定化菌丝球,建立多菌种共生的微生态环境,使各种固定化微生物协同发挥作用,极大地扩展了微生物在环境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范围。本研究以本实验室筛选获得的两株具有木质纤维素降解能力的海洋真菌为基础,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双菌种固定化体系---固定化菌丝球,并对该体系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初探,取得了如下的结果:首先从我国浙江东部沿海海域采集到的样品中初步分离出8株具有纤维素降解活力的真菌,筛选出25株具有木质素降解活力的真菌。经过进一步复筛,分别获得一株能产较高纤维素酶的菌株和一株能产较高漆酶的菌株。经菌落形态鉴定以及rDNA-ITS序列鉴定,能产较高纤维素酶的海洋真菌鉴定为微紫青霉属(Penicillium janthinellum),并命名为P1;另一株产较高漆酶的海洋真菌鉴定为内生拟盘多毛孢菌属(Pestalotiopsis sp.),并命名为J63。第二,鉴于文献中有关内生拟盘多毛孢菌产漆酶的研究报道很少,因此本文对海洋内生拟盘多毛孢菌J63产漆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发酵性能考察。重点考察了培养基的组成(碳源、氮源的种类,不同铜离子浓度以及铜离子的加入时间、不同盐浓度)、培养条件(温度,起始pH)以及外加诱导剂等对产漆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优的发酵条件下,可得到漆酶酶活5719.7U/L,要高于许多真菌产漆酶的能力。而且该菌株具有广域耐盐性,因此是一株非常具有竞争力的产漆酶菌株。第叁,为了充分利用废弃资源,重点选用了7种农业废弃物(稻草粉、麸皮、水葫芦、甘蔗渣、豆荚粉、玉米芯和柚子皮)为底物进行固体发酵生产漆酶,其中水葫芦更是被称为全球十大害草之一。实验结果表明J63菌株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漆酶的潜力巨大,其中以稻草粉发酵产漆酶的能力最强,其次为水葫芦,实现了环境友好型高效低成本生产漆酶。第四,通过紫外诱变和离子注入诱变对J63菌株进行菌种改造,经过初筛和复筛,得到两株正突变菌株A6和B21,其第5天产酶酶活比出发菌株J63分别提高了38.4%和35.5%。而且,菌株A6在耐热性与耐盐性上都有显着提高,酶活分别为出发菌株J63的5-6倍,这将为菌株A6在未来的实际工业应用中创造非常有利的条件。第五,海洋真菌微紫青霉菌P1在一定的液体培养条件下能够形成具有空间网状结构的菌丝球。本研究以菌丝球为载体,通过包埋固定化方法将海洋真菌内生拟盘多毛孢菌J63孢子进行固定,构建了一种新型双菌种全细胞固定化体系。此体系既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同时还具有木质素降解能力。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得到了最优的固定化条件:P1菌丝球的量为10g(湿重);J63孢子浓度为2×109个/mL;共固定化时间为2d。第六,考察了固定化菌丝球对造纸废水进行生物处理的影响效果,重点研究了不同浓度外加碳源、不同浓度外加氮源、固定化菌丝球用量、温度和初始pH的影响。实验表明,固定化菌丝球可以非常有效地对造纸废水进行生物处理,在10h的处理时间内,生物降解率达到99%以上。而且,经过6批次的循环处理使用,生物降解率仍高达96.4%。表明固定化菌丝球可以较长时间地维持活性,持续、高效地处理废水。在废水处理的过程中,发现菌丝球出现再生长现象。经过6批次废水处理后的固定化菌丝球直径有3.7mm,是未经废水处理的固定化菌丝球直径的1.6倍。经固定化菌丝球处理过的废水由原本呈深绿色、浑浊不清、含有大量细微的不溶性纤维样物质、有恶臭的水变成了无色、澄清、无异味的水。最后,将固定化菌丝球和P1菌丝球分别应用于处理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研究。在脱色培养10d后,两者都能有效地对染料进行脱色,固定化菌丝球的脱色率比P1菌丝球的脱色率高出近20%。再一次证明了,这种新型的共固定化体系在实际的工业应用中比单纯的菌丝球生物处理具有更加优越的性能,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3-11-01)

陈明明,殷丹婷,丁俭,李艾黎[10](2013)在《多菌种共固定化发酵制备黑米蓝莓果醋饮料》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蓝莓汁和黑米汁为主要原料,通过用海藻酸钠包埋乳酸菌的乳酸发酵作用,混合调配成黑米蓝莓果醋饮料。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苹果汁与黑米汁的比例为6:1,海藻酸钠溶液的浓度为2.0%,胶珠直径为2~3mm,接种量为10%,发酵时间为36h。同时添加甜味剂、柠檬酸、乳酸钙等辅料调配成酸甜可口、营养丰富的黑米蓝莓汁果醋饮料具有特殊的营养功效,同时还具有黑米汁的独特风味,对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13年02期)

菌种固定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发生物能源以代替化石燃料,其中氢能以其燃烧热值高、副产物只有水的优势脱颖而出。生物制氢技术结合了有机废水处理以及清洁能源两大优势,是一种低成本、低污染的技术。本文将生物制氢技术与固定化技术相结合,将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分离出的两株产氢菌Bacillus cereus A1和Brevumdimonas naejangsanensis B1进行混合固定化产氢。首先研究了叁种天然材料活性炭1、活性炭2、玉米秸秆固定复合菌的产氢效能,得到最佳载体为玉米秸秆,其菌体负载量达到90.4 mg·g-1,产氢得率达到1.86 mol H2·(mol glucose)-1。为了提高批次发酵产氢效能,优化了载体投放量、固定化模式、载体预处理以及pH调控。实验结果表明,以1%的未处理的玉米秸秆为载体,采用分别固定化模式,将pH调控在4.5时批次发酵产氢效能最佳,此时的产氢得率为1.97 mol H2·(mol glucose)-1,是游离体系的1.4倍。最后为了实现连续发酵制氢,本文考察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144 h、96h、48h)对半连续发酵的影响,HRT=48h时,体系可以持续稳定运行20天以上,并且产氢效率最高。所以选取HRT=48h进行两级连续发酵,实验结果显示,该体系可稳定运行18d以上,产氢量达到400 mL·d-1,为实现复合菌种固定化连续发酵奠定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菌种固定化论文参考文献

[1].薛乃峰.利用多菌种发酵结合细胞固定化技术生产黑蒜复合发酵饮料工艺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7

[2].马志红.复合菌种固定化协同产氢效能及机理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7

[3].王岩.固定化菌种发酵生产金柑果醋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6

[4].徐敏,田辉,杜金城,丁秀云,于上富.多菌种共固定化发酵制备枸杞红枣乳酸饮料[J].中国酿造.2015

[5].李婵.复合菌种固定化厌氧发酵产氢特性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

[6].陶静,孙新城,张凯锋,梁鹏娟,何培新.共固定化复合菌种混合发酵枣汁酸奶工艺研究[J].食品工业.2014

[7].查清云.聚乙烯醇与海藻钠包埋固定化复合菌种降解焦化废水中氰化物的研究[J].广东化工.2014

[8].陈慧英,王明霞,沈煜斌,姚善泾.由海洋微生物构建的双菌种全细胞固定化体系的优化及其生物降解性能研究(英文)[J].ChineseJournalofChemicalEngineering.2014

[9].陈慧英.由高产木质纤维素酶的海洋微生物组成的双菌种固定化体系的构建及应用[D].浙江大学.2013

[10].陈明明,殷丹婷,丁俭,李艾黎.多菌种共固定化发酵制备黑米蓝莓果醋饮料[J].食品科技.2013

标签:;  ;  ;  ;  

菌种固定化论文-薛乃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