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反洗水论文-赵刚

膜反洗水论文-赵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膜反洗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沉淀-超滤,膜反洗水,回收,处理

膜反洗水论文文献综述

赵刚[1](2019)在《沉淀-超滤工艺膜反洗水回收的有效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饮用水的安全关系到人体的健康,但是随着社会进步,工业发展迅速,导致水源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传统的处理技术已经不能满足饮用水的水质。超滤与微滤技术出水水质稳定,在给水处理中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已经有逐渐代替传统工艺的趋势,但是超滤或微滤系统需要定期进行反冲洗,会造成膜反洗水。而在处理沉淀池出水时,超滤技术产水率较低,膜反洗水的回收能够有效提高产水率,降低系统运行的成本。因此,文章将提出一种沉淀-超滤工艺,探讨如何通过该工艺对膜反洗水进行回收处理。(本文来源于《智能城市》期刊2019年01期)

王海燕,张伟林,何凤华,顾平[2](2011)在《沉淀-超滤工艺膜反洗水的回收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处理以地表水为水源的沉淀池出水时,超滤技术存在产水率较低的问题,反洗水的回收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产水率和降低运行成本。试验设计了两套小试微滤膜系统,将膜反洗水经过预处理后按1∶9比例与滦河水混合作为一套小试膜系统进水,另外一套小试膜系统处理滦河水。试验考察了两种预处理方式对于混配水膜系统的出水水质及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膜反洗水中投加混凝剂和粉末活性炭(PAC)后,相对仅投加混凝剂的预处理方式,混配水系统的出水水质得到改善,UV254和CODMn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9%和6.3%,预处理方式对于混配水系统出水浊度没有影响,比通量衰减速率降低了16.6%。在反洗水经混凝和PAC吸附后,混配水和滦河水系统出水水质与膜污染状况未见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田宝义,何文杰,黄廷林[3](2010)在《浸入式膜系统回收膜反洗水的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超滤膜系统的产水率,采用混凝/粉末活性炭/浸入式膜组合工艺,对中试超滤膜反洗水进行了回收处理。结果表明,膜反洗水中的有机物浓度较高,以DOC表征的有机物主要分布在MW>30 ku和MW<1 ku区间内;回收系统的平均出水浊度为0.07 NTU;当FeCl3和PAC的投量均为15 mg/L时,出水CODMn平均为2.81 mg/L,平均去除率达到了50.7%;回收系统出水的pH和微生物指标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将该反洗水回收工艺应用于杨柳青水厂的膜处理示范工程,可使系统的产水率从79.85%提高到98.03%,可减少废水排放量达33×104m3/a。(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0年01期)

杨东,张玲玲,钟梓洁,顾平[4](2008)在《混凝-微滤工艺处理膜反洗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混凝-微滤工艺研究了膜反洗水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能有效地去除反洗水中的浊度、有机物和微生物.在反洗水的浊度,CODMn和UV254等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6.25 NTU、6.33 mg/L和0.050 cm-1时,出水的平均值分别为0.08 NTU、2.15 mg/L和0.028 cm-1.当合适剂量的FeCl3和PAC投加到系统中,出水水质稳定可靠,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同时工艺流程简单,停留时间短,设备紧凑,能有效地提高水处理系统的总产水率.(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杨东[5](2008)在《混凝-PAC吸附—微滤工艺处理膜反洗水及膜污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饮用水水源的持续污染和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日益严格,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膜法饮用水处理工艺出水水质好,并且具有占地面积小、流程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等许多优点,但膜反洗水的处置也成为了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试验以两套中试设备的膜反洗水为原水,采用混凝-PAC吸附-微滤工艺进行反洗水处理的研究。两套中试规模的混凝-膜过滤反应器在天津市杨柳青自来水厂已稳定运行,分别使用浸没式微滤膜组件和压入式超滤膜组件。试验研究了两套处理系统的膜反洗水和处理后出水的水质。通过对膜表面的观察、不同清洗方法对膜通量的恢复效果的评价以及化学洗脱液的成分分析,对该工艺中膜污染的特征和膜污染的清洗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经过两套系统处理后的膜反洗水水质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同时工艺流程简单,停留时间短,设备紧凑,有效地提高水处理系统的总产水率。浸没式微滤膜反洗水处理系统能有效的去除水中的浊度,有机物和微生物,在反洗水的浊度,CODMn和UV254等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6.25 NTU,6.33 mg/L和0.050 cm-1时,出水的平均值分别为0.08 NTU,2.15 mg/L和0.028 cm-1。压入式超滤膜反洗水处理系统受中试过滤时间的影响,但是当合适剂量的FeCl3和PAC投加到系统中时,也能保证出水水质稳定可靠,满足标准要求。对膜污染与膜清洗的研究表明,膜表面的污染主要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碱洗能去除大部分的有机污染物,而酸洗对膜表面无机垢体清除效果较为显着。膜表面溶解性有机污染物以小分子量为主,无机污染元素主要是Fe。混凝预处理能够很好地控制膜污染,在研究的范围内,混凝剂投加量越高,对膜污染控制作用越好。投加PAC能提高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因此能够有效地延长化学清洗周期,减少化学清洗频率。(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8-05-01)

膜反洗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处理以地表水为水源的沉淀池出水时,超滤技术存在产水率较低的问题,反洗水的回收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产水率和降低运行成本。试验设计了两套小试微滤膜系统,将膜反洗水经过预处理后按1∶9比例与滦河水混合作为一套小试膜系统进水,另外一套小试膜系统处理滦河水。试验考察了两种预处理方式对于混配水膜系统的出水水质及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膜反洗水中投加混凝剂和粉末活性炭(PAC)后,相对仅投加混凝剂的预处理方式,混配水系统的出水水质得到改善,UV254和CODMn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9%和6.3%,预处理方式对于混配水系统出水浊度没有影响,比通量衰减速率降低了16.6%。在反洗水经混凝和PAC吸附后,混配水和滦河水系统出水水质与膜污染状况未见显着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膜反洗水论文参考文献

[1].赵刚.沉淀-超滤工艺膜反洗水回收的有效处理[J].智能城市.2019

[2].王海燕,张伟林,何凤华,顾平.沉淀-超滤工艺膜反洗水的回收处理[J].化工学报.2011

[3].田宝义,何文杰,黄廷林.浸入式膜系统回收膜反洗水的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10

[4].杨东,张玲玲,钟梓洁,顾平.混凝-微滤工艺处理膜反洗水的研究[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8

[5].杨东.混凝-PAC吸附—微滤工艺处理膜反洗水及膜污染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8

标签:;  ;  ;  ;  

膜反洗水论文-赵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