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口腔混合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光动力疗法,菌斑生物膜,抑菌率
口腔混合菌论文文献综述
陶亚东,孙继红,柳雪,王鹏,霍峰[1](2018)在《TBO-PDT对大鼠口腔混合菌生物膜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光敏剂浓度和不同光照时间的TBO-PDT对大鼠口腔混合菌菌斑生物膜的抑制效果,确定最佳光敏剂参数和时间参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TBO-PDT在抑制混合菌菌斑生物膜的作用优势,为PDT应用于龋病预防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以Wistar大鼠构建混合菌致龋模型。将其随机分组:A组为生理盐水阴性处理组;B组为洗必泰阳性对照组;其余组别根据光敏剂浓度的不同,分为C1组60μg/m L、D1组80μg/m L、E1组100μg/m L、F1组120μg/m L、G1组140μg/m L,避光孵育5min后用波长为630nm,输出强度为105m W/cm2的二极管激光器照射9min;根据照射时间的不同,分为C2组3min、D2组6min、E2组9min、F2组12min、G2组15min,光敏剂浓度100mg/L避光孵育5min后用波长为630nm,输出强度为105m W/cm2的二极管激光器照射;实验处理后取样,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观察各组对大鼠口腔混合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光动力疗法作用后大鼠口腔混合菌生物膜的钙离子溶出量,评价TBO-PDT对大鼠口腔混合菌菌斑生物膜的抑制作用。结果:不同光敏剂浓度下TBO-PDT对大鼠口腔混合菌菌斑生物膜抑菌效果的影响。平板菌落计数结果显示:不同光敏剂浓度的各组抑菌率随光敏剂浓度的增加而增高。与阴性对照组相比,C1组、D1组、E1组、F1组和G1组的抑菌率显着提高,E1组、F1组和G1抑菌率高于阳性对照组,而F1和G1两组间抑菌率没有明显差异。不同光照时间下TBO-PDT对大鼠口腔混合菌菌斑生物膜抑菌效果的影响。平板菌落计数结果显示:不同光照时间的各组抑菌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高。与阴性对照组相比,C2组、D2组、E2组、F2组和G2组的抑菌率显着提高,E2组、F2组和G2抑菌率高于阳性对照组,而F2和G2两组间抑菌率没有明显差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钙离子溶出量结果显示,在48h内,各组钙离子溶出量(ug/mL)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DT组各时间点的钙离子溶出量均显着减小(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DT组与阳性对照组均能使钙离子溶出量减小(P<0.05),但二者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TBO-PDT对大鼠混合菌菌斑生物膜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实验证实TBO-PDT最佳光敏剂浓度为100μg/mL,最佳光照时间为9min。光动力疗法能有效抑制大鼠混合菌菌斑生物膜中的致龋菌,可减少早期龋病的钙离子溶出量,不但阻止了釉质继续脱矿,而且促进了釉质的再矿化。PDT在龋病的预防中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河北医学》期刊2018年07期)
陶亚东,柳雪,霍峰,王敬[2](2018)在《HMME-PDT对大鼠口腔混合菌生物膜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光敏剂浓度和不同光照时间的HMME-PDT对大鼠口腔混合菌菌斑生物膜的抑制效果,确定最佳光敏剂参数和时间参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HMME-PDT在抑制混合菌菌斑生物膜的优势,为PDT应用于龋病的预防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以Wistar大鼠构建混合菌致龋模型。将其随机分组:A组为生理盐水阴性处理组,B组为氟化钠阳性对照组,其余组别根据光敏剂浓度的不同,分为C1组20mg/L,D1组30mg/L,E1组40mg/L,F1组50mg/L,G1组60mg/L,避光孵育5min后,波长为532nm的半导体激光器照射90s,光斑半径为0.5cm,功率密度为0.14W/cm~2。根据照射时间的不同,分为C2组30s,D2组60s,E2组90s,F2组120s,G2组150s,光敏剂浓度40 mg/L避光孵育5 min后用波长为532nm的半导体激光器照射,光斑半径为0.5cm,功率密度为0.14 W/cm~2照射。实验处理后取样,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观察各组对大鼠口腔混合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光动力疗法作用后大鼠口腔混合菌生物膜的钙离子溶出量,评价HMME-PDT对大鼠口腔混合菌菌斑生物膜的抑制作用。结果:1.不同光敏剂浓度下HMME-PDT对大鼠口腔混合菌菌斑生物膜抑菌效果的影响。平板菌落计数结果显示:不同光敏剂浓度的各组抑菌率随光敏剂浓度的增加而增高。与阴性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相比E1组有明显差异。2.不同光照时间下HMME-PDT对大鼠口腔混合菌菌斑生物膜抑菌效果的影响。平板菌落计数结果显示:不同光照时间的各组抑菌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高。与阴性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相比E2组有明显差异。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钙离子溶出量结果显示,在48小时内,各组钙离子溶出量(μg/ml)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DT组各时间点的钙离子溶出量均显着减小(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PDT各组均能使钙离子溶出量减小(P<0.05),其中E1组与E2组改变最明显。结论:HMME-PDT对大鼠口腔混合菌生物膜有明显抑制作用,实验证实HMME-PDT最佳光敏剂浓度为40mg/L,最佳光照时间为90s。光动力疗法能有效抑制大鼠口腔混合菌菌斑生物膜中的致龋菌,可减少早期龋病的钙离子溶出量,不但阻止了釉质继续脱矿,而且促进了釉质的再矿化。PDT在龋病的预防中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应用激光》期刊2018年01期)
于航,冯玉玲,冯克成,黄骏,吕国华[3](2010)在《DBD等离子体针杀灭口腔混合菌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装置产生的针状等离子体,对口腔混合菌的杀灭以及对成纤维细胞的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调节装置内电极氧气的流量来控制装置输出等离子体的含量,从而使其产生的能够与细菌结合的氧自由基含量改变。经过研究发现,适当的增加氧气流量可以增加氧自由基的含量,当增加的氧气流量超过一定的数值,会导致氧自由基的数量减少,而当氧气流量在25ml·min1时氧自由基含量较多,杀菌效果较好。为了模拟实际口腔环境,从小白鼠体内提取出成纤维细胞,通过成纤维细胞每毫升群落个数和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发现在相同的电压下,氧气流量越大,细胞存活数量越少,而在相同的氧气流量下,电压越大,细胞的存活数量越少。最后给出合适的实验参数条件:在标准大气压条件下,处理电压为15(X170)V,氧气流量为25ml·min1,氦气流量为0.1m3·h1,处理时间为20s,这样即能够达到较好的杀菌效果,又对人体有用细胞的伤害较小。(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2期)
口腔混合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不同光敏剂浓度和不同光照时间的HMME-PDT对大鼠口腔混合菌菌斑生物膜的抑制效果,确定最佳光敏剂参数和时间参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HMME-PDT在抑制混合菌菌斑生物膜的优势,为PDT应用于龋病的预防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以Wistar大鼠构建混合菌致龋模型。将其随机分组:A组为生理盐水阴性处理组,B组为氟化钠阳性对照组,其余组别根据光敏剂浓度的不同,分为C1组20mg/L,D1组30mg/L,E1组40mg/L,F1组50mg/L,G1组60mg/L,避光孵育5min后,波长为532nm的半导体激光器照射90s,光斑半径为0.5cm,功率密度为0.14W/cm~2。根据照射时间的不同,分为C2组30s,D2组60s,E2组90s,F2组120s,G2组150s,光敏剂浓度40 mg/L避光孵育5 min后用波长为532nm的半导体激光器照射,光斑半径为0.5cm,功率密度为0.14 W/cm~2照射。实验处理后取样,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观察各组对大鼠口腔混合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光动力疗法作用后大鼠口腔混合菌生物膜的钙离子溶出量,评价HMME-PDT对大鼠口腔混合菌菌斑生物膜的抑制作用。结果:1.不同光敏剂浓度下HMME-PDT对大鼠口腔混合菌菌斑生物膜抑菌效果的影响。平板菌落计数结果显示:不同光敏剂浓度的各组抑菌率随光敏剂浓度的增加而增高。与阴性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相比E1组有明显差异。2.不同光照时间下HMME-PDT对大鼠口腔混合菌菌斑生物膜抑菌效果的影响。平板菌落计数结果显示:不同光照时间的各组抑菌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高。与阴性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相比E2组有明显差异。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钙离子溶出量结果显示,在48小时内,各组钙离子溶出量(μg/ml)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DT组各时间点的钙离子溶出量均显着减小(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PDT各组均能使钙离子溶出量减小(P<0.05),其中E1组与E2组改变最明显。结论:HMME-PDT对大鼠口腔混合菌生物膜有明显抑制作用,实验证实HMME-PDT最佳光敏剂浓度为40mg/L,最佳光照时间为90s。光动力疗法能有效抑制大鼠口腔混合菌菌斑生物膜中的致龋菌,可减少早期龋病的钙离子溶出量,不但阻止了釉质继续脱矿,而且促进了釉质的再矿化。PDT在龋病的预防中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口腔混合菌论文参考文献
[1].陶亚东,孙继红,柳雪,王鹏,霍峰.TBO-PDT对大鼠口腔混合菌生物膜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J].河北医学.2018
[2].陶亚东,柳雪,霍峰,王敬.HMME-PDT对大鼠口腔混合菌生物膜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J].应用激光.2018
[3].于航,冯玉玲,冯克成,黄骏,吕国华.DBD等离子体针杀灭口腔混合菌的实验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