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包合机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六氢β-酸,环糊精包合物,抑菌活性,抑菌机理
包合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赵九阳[1](2019)在《六氢β-酸/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抑菌活性及其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啤酒花是新疆的重要经济作物,也是啤酒酿造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β-酸是啤酒花软树脂中的主要成分之一,但由于β-酸的不稳定性,限制了其应用。六氢β-酸(HBA)是由β-酸氢化而来,不仅有很高的稳定性,还具有抗氧化、抑菌、抗炎等生物活性。然而,HBA不溶于水,限制了其在水基体系中的应用。因此,若能改善HBA的水溶性,即可将其应用于更多食品体系,不仅能拓宽啤酒花的应用范围,还为食品领域提供了一个天然植物来源的防腐剂。论文以HBA为原料,制备了甲基-β-环糊精(M-β-CD)和羟丙基-γ-环糊精(HP-γ-CD)的HBA包合物,改善了HBA在水中的溶解度;研究了上述两种包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4种菌种的抑菌活性,考察了金属离子、还原剂、氧化剂、防腐剂对HBA/M-β-CD抑菌活性的影响;并对HBA/M-β-CD的抑菌机理进行了探讨;进而将HBA/M-β-CD包合物应用到西式火腿肠的储藏中。主要工作如下:1.研磨法制备了HBA/M-β-CD和HBA/HP-γ-CD包合物,考察了两种包合物对14种菌种的抑菌活性和还原能力。结果表明HBA/M-β-CD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MIC为16.25μg/mL,HBA/HP-γ-CD对蜡样芽胞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MIC为16.25μg/mL,两种包合物对肺炎链球菌、粪肠球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均无抑制作用,且抑菌活性均略低于HBA的甲醇溶液,75%体积分数的乙醇对肺炎链球菌、粪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均无抑菌作用,对其他菌株略有抑菌作用,山梨酸钾溶液对所有菌株均无抑菌作用。2.研究了金属离子及常用食品添加剂对HBA/M-β-CD包合物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常量金属离子、亚硝酸钠和苯甲酸钠对包合物的抑菌活性基本无影响,微量金属离子Fe~(2+)、Fe~(3+)、Cu~(2+)和山梨酸钾、过氧化氢对包合物的抑菌活性有抑制作用,亚硫酸钠可增强包合物对阪崎肠杆菌的抑菌活性,高锰酸钾可显着抑制包合物的抑菌活性,且在高浓度时包合物失去其抑菌活性,金属离子复配与单组份离子的影响一致。3.对包合物的抑菌机理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加入HBA/M-β-CD包合物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阪崎肠杆菌的生长显着变慢,且高浓度与低浓度时无明显差别,SEM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表面粗糙、凹陷,阪崎肠杆菌的表面粗糙、褶皱、萎缩,加入HBA/M-β-CD包合物后,两种菌种培养液中的电导率和OD_(260nm)随时间显着增加,并且浓度越大,增加量越大,SDH活性显着降低。4.HBA/M-β-CD包合物在西式火腿肠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包合物可代替山梨酸钾抑制火腿肠储藏过程中细菌的滋生,并且可以清除亚硝酸盐,稳定储藏过程中的生物环境,但是包合物不能代替亚硝酸钠起到增色、护色作用。(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9-05-25)
杨鹏,王展,沈汪洋,吴进菊,于博[2](2018)在《6-姜酚/麦芽糖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热分解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差热-热重分析(TG-DSC)联用和动力学分析方法研究了6-姜酚/麦芽糖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热稳定性及热分解机理。利用Kissinger法和Ozawa-Flynn-Wall法对包合物热分解的动力学参数及热分解机理进行了推导。结果表明,包合物热分解温度范围为300.00~500.00℃,热分解过程表观活化能为49.54 kJ/mol,指前因子为27.54 min~(-1),分解机理函数为G(α)=[-ln(1-α)]~(3/2),分解机理符合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机理。(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8年22期)
王健[3](2017)在《纳他霉素—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机理和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纳他霉素属于多烯大环内脂类抗生素的一种,是具有高效性、安全性、天然性的抗真菌剂。但纳他霉素较差的水溶性和稳定性,限制了它的应用。本文拟采用环糊精分子包埋技术来增加纳他霉素的溶解度和提高稳定性。论文筛选了多种β-环糊精衍生物的包合效果,采用超声法制备并优化了纳他霉素与甲基-p-环糊精的包合物制备条件,通过模型计算了热力学过程常数,通过核磁、红外、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手段对包合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最后论文考察了光照对包合物的稳定性及其抑菌性的影响。通过相溶解度实验,比较了 β-环糊精与它的叁种亲水性衍生物(羟丙基-β-环糊精、甲基-β-环糊精、麦芽糖基-β-环糊精)对于纳他霉素的增容效果。结果发现甲基-β-环糊精增容效果最佳,络合常数最高,说明甲基-β-环糊精是最佳的包合材料。通过不同温度的相溶解度实验发现,温度越高,甲基-β-环糊精的包合能力越差,络合常数越低;热力学常数计算显示包合过程是熵驱动的伴随放热的自发过程。对制备条件的优化得到最佳条件是:超声时间为21 min、超声功率为59 KW,超声温度为20 ℃,甲基-β-环糊精的起始浓度为饱和溶液,甲基-β-环糊精和纳他霉素的摩尔比为1.24:1。论文通过考察了纳他霉素、甲基-β-环糊精、物理混合物以及络合物的红外光谱,发现纳他霉素分子上环醚以及伯胺的特征吸收峰在络合物中降低,并且多个吸收峰均出现了位移,说明纳他霉素与甲基-β-环糊精的包合物确实形成,且大环内酯部分插入了环糊精的疏水空腔中,纳他霉素的氨基二脱氧甘露糖部分与甲基-β-环糊精之间形成了氢键等强的作用力。通过一维核磁共振实验,对比络合物与甲基-β-环糊精纯品,发现甲基-β-环糊精上空腔内部的H3、H5出现了化学位移,且H3的位移更大,说明纳他霉素从宽口端插入了甲基-β-环糊精的疏水空腔。通过二维NOSEY核磁谱图发现,位于纳他霉素分子上的H10与甲基-β-环糊精上的2位甲基有明显的交叉峰存在,位于纳他霉素分子上的H17-22、H26与甲基-β-环糊精的6位甲基有明显的交叉峰存在,说明纳他霉素是通过甲基-β-环糊精的宽口一端插入的。通过分子对接软件AutoDock,将设置好的柔性的纳他霉素分子与刚性的甲基-β-环糊精分子进行结合,在所得构象中进行能量等分析,得到能量最低的可信构象。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对纳他霉素分子与甲基-β-环糊精分子的结合方式进行模拟和计算,将四种不同的摆放方式作为起始位置进行10 ns的运行,得到10ns后的构象,以及过程的相关参数和能量,比较四种不同构象,其结果与红外、核磁的结果相吻合,其最优的构象均为宽口端插入空腔且氨基二脱氧甘露糖结构与甲基-β-环糊精分子间存在氢键。论文通过抑菌圈实验的方法、结合降解动力学模型对包合物的光稳定性进行研究,发现在黑暗条件下,环糊精对纳他霉素在极端pH特别是强酸条件下,具有保护作用。在适宜pH条件下,极端光照即紫外线照射下,纳他霉素以及包合物的降解都遵循一级降解动力学公式,拟合发现,包合物在紫外光下具有更小的降解系数和更长的半衰期,说明甲基-β-环糊精的包裹增强了纳他霉素分子紫外光下降解的稳定性。在适宜pH条件下,非极端光照即白炽灯照射下,同样发现甲基-β-环糊精的包裹增强了纳他霉素分子正常光下降解的稳定性。这一结论在抑菌试验中也得到了体现,纳他霉素纯品在紫外光以及白炽灯照射下发生了剧烈的降解,抑菌活性大大降低,而包合物中,纳他霉素的抑菌性不受影响,并且由于溶解度的增加,抑菌活性有所增强,在紫外和白炽灯的照射下,包合物的抑菌作用基本保持不变,说明包合物确实增加了纳他霉素的光稳定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期刊2017-12-01)
张竞[4](2016)在《氯化血红素-β-环糊精包合物和褪黑素通过重建离子和氧化还原稳态来提高烟草和玉米幼苗耐盐性的分子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氯化血红素-β-环糊精包合物(β-cyclodextrin-hemin,β-DDH)能够增强紫花苜蓿的耐镉能力以及诱导黄瓜不定根和番茄侧根的发生,但其能否提高植物的耐盐性及其机理尚不清楚。褪黑素(Melatonin,MT)能促进植物生长并参与响应多种非生物胁迫,最新在拟南芥和番茄中的研究发现了 MT与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关系,然而与其它重要的气体信号分子之间的互作仍不清楚。我们的研究发现:1、与10μM气化血红素(hemin)的功效相似,0.1 μMβ-CDH预处理能缓解盐胁迫引起的烟草幼苗生长抑制,同时还阻止了叶绿素的降解;通过调节Na+、K+、Ca2+含量和K+/Na+比例来重建烟草幼苗细胞内的离子稳态;还能减少盐胁迫引起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过量产生,包括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水平,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及其基因的表达水平,即重建氧化还原稳态。此外,β-CDH提高了 hemin的生物利用率。2、外源添加10 μMMT不仅能缓解盐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的抑制,而且可以提高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进一步的研究发现,MT还能保护根部质膜完整性,减少离子渗透,以及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最终通过重建离子和氧化还原稳态来提高玉米幼苗的耐盐性。为了探查MT的生物学作用与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有关,我们进行了相关的药理学实验。结果发现,10 μM MT与20 μM硫氢化钠(Sodium hydrosulfide,NaHS;H2S的供体)的缓解效果相似,加入L-半胱氨酸脱巯基酶(L-cysteine desulfhydrase,L-DES;H2S合成关键酶)的专一抑制剂DL-炔丙基甘氨酸(DL-propargylglycine,PAG)后,上述MT的缓解效果被抑制,说明MT缓解盐害至少部分需要H2S的参与。此外,MT还能提高玉米幼苗主根中ZmDES、ZmOASTL1和ZmOASTL2表达水平和盐胁迫下L-DES活性,下调ZmATPS和ZmAPR的表达,提示MT可能通过调控H2S合成酶基因来诱导内源H2S的产生。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β-CDH通过重建离子和氧化还原稳态来提高烟草幼苗的耐盐性,H2S可能参与了 MT诱导的玉米幼苗耐盐性。(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6-05-01)
周玉梅,周宝晶,聂雪玫,叶仁龙,贡雪东[5](2015)在《MD/QM/CSM方法计算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对二甲四氯的包合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β-环糊精(β-CD)及其衍生物控制二甲四氯农药分子的释放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使用一种最近发展的分子动力学/量子力学/连续介质溶剂模型(MD/QM/CSM)方法计算β-CD及其甲基、羟丙基衍生物对二甲四氯(MPCA)农药分子的包合机理。揭示了溶剂效应在决定对这3种CD相对包合能力时发挥了主导作用,而真空包合自由能顺序与溶剂中的正好相反。算得的3个体系包合能力强弱排序为:DM-β-CD>HP-β-CD>β-CD,与实验测量结果一致,且线性相关度达到R=0.99。结果表明:MD/QM/CSM方法对于计算不同主体的超分子复合物体系的相对稳定性是可靠的。(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5年12期)
杨美玲,宋玉民,卢小泉[6](2015)在《水溶性β-环糊精与华法林/阿魏酸包合物的制备及抗凝血性质测试和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研磨法和蒸馏法制备了阿魏酸(Ferulic acid,FA)和华法林(Warfarin,W)与β-环糊精(β-CD)的二元包合物,并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分析、扫描电镜和X粉末衍射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在生理条件下研究了包合物的抗凝血性质及其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包合物的水溶性(包和物的溶解度约为5 g/L,华法林和阿魏酸为难溶物)和抗凝血指标都优于阿魏酸和华法林。与HSA作用的光谱结果表明,包合物可与HSA相互结合,增强了药物的血溶性,通过生成包合物避免了药物阿魏酸被氧化而失去原有的药效作用。说明华法林和阿魏酸经医药载体β-CD包合后水溶性增大,疗效增强,与HSA结合后可以达到药物通过血液输送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15年06期)
冯涛,刘芳芳,荣志伟,庄海宁,刘轶[7](2015)在《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直链淀粉风味分子包合物形成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借助Gromacs软件,利用葡萄糖分子力场对直链淀粉的分子构型、在水溶液中的折迭及其与正己醇、正庚醇、正辛醇等叁种小分子醇类包合物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将试验结果与之前的表征进行对比,阐明了V型直链淀粉包合物的形成机理以及直链淀粉分子与客体风味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直链淀粉在水溶液中呈现出自由舒展的螺旋线圈形状,该形状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含水量的下降而更加明显。在直链淀粉与醇类分子形成包合物的模拟过程中,均方根偏差(RMSD)变化趋势类似,均是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升高,表明包合物体系变化宏观表现一致,但氢键数目、分子间力截程分布、系统电势等均因客体分子的不同而不同。综合各个参数,分子动力学模拟可在分子水平上对包合物形成的可能性预测提供有力的依据,并证实直链淀粉会随着客体分子的变化而变化,形成结构相对稳定的包合物。(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科技》期刊2015年03期)
徐萍[8](2013)在《β-环糊精衍生物包合萃取手性药物及其识别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β-环糊精衍生物作为手性萃取剂,分别研究了疏水性药物氯丙那林对映体、水溶性药物邻氯扁桃酸对映体的萃取分离。考察了有机试剂、萃取剂的种类、pH、萃取剂的浓度、温度等因素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并根据不同的体系采用均相反应机理建立不同的萃取模型,以分配系数、分离因子、对映体过量值、萃取性能因子等萃取性能指标对萃取过程进行优化,以获得最优的萃取条件。具体内容如下:(1)采用均相反应原理,利用对映体的离解平衡、物理分配、包合反应平衡等分别建立不同的萃取体系(酸性和碱性)反应模型。并考虑到离子状态的对映体有可能分布到有机相中,在碱性体系的模型建立中引入离子分配系数,使模型更加准确。(2)疏水性对映体氯丙那林的萃取分离:引入离子分配系数,采用碱性萃取反应模型。由试验测得氯丙那林分子和离子态的物理分配系数分别为0.3和8.93。综合考察结果表明:试验结果和模型预测一致,β-环糊精衍生物优先识别R-氯丙那林。对比实验结果和模型预测获得的最优条件为:磺丁基醚-β-环糊精为手性萃取剂,二氯甲烷为有机试剂,水相pH为6.0,萃取剂浓度为0.04mol/L,温度为5℃。此时分离因子为1.25,萃取性能因子为0.025。(3)水溶性对映体邻氯扁桃酸的萃取分离:忽略离子分配系数的影响,采用酸性萃取反应模型。各个条件的考察结果表明:试验结果和模型预测一致,β-环糊精衍生物优先识别S-邻氯扁桃酸。对比实验结果和模型预测获得的最优条件为:羟丙基-β-环糊精为手性萃取剂,1,2-二氯乙烷为有机试剂,pH为2.5,萃取剂浓度为0.05mol/L,温度为5℃。此时,分离因子为1.29,萃取性能因子为0.011。本论文还通过紫外光谱法、核磁法、热重/差热法、分子模拟法研究了羟丙基-β-环糊精对邻氯扁桃酸的包合机理。结果表明:羟丙基-β-环糊精与邻氯扁桃酸形成的包合物主要以1:1的形式存在,包合后紫外光谱发生红移。根据Benesi-Hildebrand's方程计算得到的包合常数KR和KS分别为24L/mol和39L/mol。热重/差热法表明形成包合物后邻氯扁桃酸的稳定性显着提高。分子模拟显示氢键是羟丙基-β-环糊精与邻氯扁桃酸之间的主要作用力。(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3-05-01)
李琳[9](2012)在《卤代联烯合成机理和富勒烯包合物结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处理能力的不断提高,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化学反应机理和物质结构研究的各个方面。本文在综述密度泛函理论发展的基础上,针对卤代联烯合成反应机理和金属富勒烯包合物结构等几个有趣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卤代联烯是重要的化工中间体。我们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了N-卤代丁二酰亚胺(NXS)/叁苯基膦(PPh3)体系下由炔丙基醇合成卤代联烯的反应机理。该反应历程可以描述如下,反应经历4个步骤:第一步是NXS与PPh3反应生成磷盐;第二步是磷盐与炔丙基醇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生成卤代中间体和丁二酰亚胺;第叁步是得到的卤代中间体发生分子内的卤代脱氧反应得到炔丙基卤化物和卤代联烯:最后是炔丙基卤化物异构化得到卤代联烯。通过分析,我们发现NXS/PPh3催化下的卤代脱氧步骤是自由基过程,产物为卤代炔丙基卤化物和卤代联烯,反应势能面呈瀑布型,不具选择性。相比较而言,炔丙基卤化物向卤代联烯的异构化过程对反应最终产物的选择性起决定作用。此外,我们还考察了溶剂对异构化反应能垒的影响,发现反应能垒随溶剂的介电常数变化表现出单一的线性关系,这表明改变溶剂的介电性质可以影响和改变产物选择性。这一发现为对该有机催化体系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理论指导。金属和它们的杂原子团簇可以内嵌于富勒烯中形成金属富勒烯包合物。我们利用DFT理论方法对内嵌锕系元素金属富勒烯U@C82的结构和电子结构进行了研究,#5C82和#8C82碳笼是最适合于内嵌正一价和正四价U金属离子的碳笼,而#9C82碳笼则适合于内嵌U2+、U3+、U5+、和U6+四种金属离子。在所有的异构体中,U@#9C82在热力学上最稳定,即为实验上得到的U@C82的异构体。自旋电荷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叁价的金属富勒烯包合物U@#9C82的电子排布式是U3+@C823-,计算结果和实验上观察结果一致,也证实了这种研究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的内嵌锕系元素金属富勒烯的结构和电子结构研究。(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2-09-01)
刘文超[10](2012)在《β-环糊精/氯菊酯超分子包合配合物的制备和机理研究及其在棉织物上的整理》一文中研究指出β-环糊精具有“外亲水,内疏水”的独特环状空腔结构,这种独特的疏水性空腔结构能够包合与其空腔尺寸相匹配的客体小分子,通过分子间弱键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超分子包合物。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利用β-环糊精及其功能衍生物(MCT-β-CD)的疏水空腔实现对驱蚊剂-氯菊酯的包合,制备出稳定的包合物配合物,通过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将其整理到棉织物上,制备出缓释性能良好的、具有防蚊功能的纺织品。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本文采用超声波法制备β-环糊精、功能性β-环糊精(MCT-CD)与氯菊酯的包合物,探讨了不同因素对制备包合物的影响,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1)对包合物形成影响的显着性依次为:温度>主-客体物质的量比>超声功率>反应时间;2)β-环糊精与氯菊酯形成包合物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40℃,n(β-环糊精):n(氯菊酯)=1:1.5,超声功率70KHz,包合时间2h。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等分析方法对包合物的物相性能、热性能、光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证明了包合物的形成,确定了其结构形态。结果表明:与包合反应的各反应物及其物理混合物相比,包合产物呈现出了新的物相性质。β-环糊精与氯菊酯通过分子间弱键相互作用形成了超分子包合配合物;3)运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氯菊酯、β-环糊精、β-环糊精/氯菊酯的包合配合物的基态的构型、计算了它们的振动光谱、IR和Raman强度,并计算了包合过程的包合能、包合反应的热力学参数(ΔH、ΔG、ΔS)。研究结果表明,计算的构型、光谱与实验结果能很好地吻合,证实了预测结构的正确性。包合反应的ΔH、ΔG、ΔS均为负值,表明包合过程是个自发过程,且主要由熵驱动。将β-环糊精/氯菊酯的包合物超声分散到水性聚氨酯(自制)的乳液中,制成β-环糊精/氯菊酯/水性聚氨酯复合整理剂,通过二浸二轧整理工艺将复合整理剂整理到织物上,研究了整理工艺对棉织物增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浴比、浸渍时间、焙烘温度和时间对棉织物的增重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经综合考虑得到了棉织物的最佳整理工艺:浴比为1:30、浸渍时间为15min、焙烘条件130℃×3 min。比较处理前、后织物的拉伸性能、白度、透湿性和透气性等服用性能,发现其服用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生物防蚊测试显示,整理后的棉织物具有明显的驱蚊效果。与其它的防蚊整理相比,本研究采用的主、客体分子对人体的毒害性小,主客体包合率较高,能形成稳定的包合物。通过对氯菊酯的控制释放,可以延长棉织物的驱蚊时间,提高防蚊功能,且不易被洗脱。虽然聚氨酯胶黏剂的使用导致了棉织物的服用性能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基本能达到棉织物服用性能。(本文来源于《武汉纺织大学》期刊2012-06-01)
包合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采用差热-热重分析(TG-DSC)联用和动力学分析方法研究了6-姜酚/麦芽糖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热稳定性及热分解机理。利用Kissinger法和Ozawa-Flynn-Wall法对包合物热分解的动力学参数及热分解机理进行了推导。结果表明,包合物热分解温度范围为300.00~500.00℃,热分解过程表观活化能为49.54 kJ/mol,指前因子为27.54 min~(-1),分解机理函数为G(α)=[-ln(1-α)]~(3/2),分解机理符合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机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包合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1].赵九阳.六氢β-酸/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抑菌活性及其机理研究[D].新疆大学.2019
[2].杨鹏,王展,沈汪洋,吴进菊,于博.6-姜酚/麦芽糖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热分解机理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8
[3].王健.纳他霉素—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机理和特性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7
[4].张竞.氯化血红素-β-环糊精包合物和褪黑素通过重建离子和氧化还原稳态来提高烟草和玉米幼苗耐盐性的分子机理[D].南京农业大学.2016
[5].周玉梅,周宝晶,聂雪玫,叶仁龙,贡雪东.MD/QM/CSM方法计算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对二甲四氯的包合机理[J].化工进展.2015
[6].杨美玲,宋玉民,卢小泉.水溶性β-环糊精与华法林/阿魏酸包合物的制备及抗凝血性质测试和机理分析[J].分析化学.2015
[7].冯涛,刘芳芳,荣志伟,庄海宁,刘轶.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直链淀粉风味分子包合物形成机理的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5
[8].徐萍.β-环糊精衍生物包合萃取手性药物及其识别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3
[9].李琳.卤代联烯合成机理和富勒烯包合物结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
[10].刘文超.β-环糊精/氯菊酯超分子包合配合物的制备和机理研究及其在棉织物上的整理[D].武汉纺织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