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变形细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变形链球菌,生物膜,luxS基因,嗜酸乳杆菌
变形细菌论文文献综述
何智妍,周薇,黄正蔚,梁景平,姜葳[1](2019)在《变形链球菌luxS基因突变对口腔混合细菌生物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研究致龋菌变形链球菌luxS基因在口腔细菌混合培养形成牙菌斑生物膜中的作用。方法 :将变形链球菌野生株(UA159)及其2种luxS基因突变株(luxS基因高表达株和luxS基因缺陷株)分别与口腔细菌嗜酸乳杆菌(ATCC4356)按照1∶1比例接种于牛心脑浸液培养基,体外混合培养不同时间,包括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初期(4 h)、中期(14 h)、晚期(24 h),通过MTT法检测混合菌在生物膜形成的量。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混合细菌24 h形成的生物膜结构,实时定量PCR检测变形链球菌相关基因(ftf, smu630, brpA, gbpB, gtfB, vicR, comDE和relA)的表达。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变形链球菌野生株及其2种luxS基因突变株与嗜酸乳杆菌混合培养14 h后,生物膜的量分别为0.481±0.024、0.591±0.023和0.279±0.019;24 h后,混合细菌形成生物膜的量趋势与该时间点一致,变形链球菌高表达株高于野生株,而缺陷株明显降低;但4 h后形成的生物膜组间无显着差异。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果表明,高表达株和野生株的集聚程度更高,形成生物膜的结构更加紧密;而缺陷株生物膜菌间结构比较稀疏。以变形链球菌野生株和嗜酸乳杆菌混合形成的生物膜中相关基因的表达为标准,高表达株相关基因的表达均增加,缺陷株表达均降低,且各组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结论:变形链球菌luxS基因影响与具核梭杆菌混合培养形成的牙菌斑生物膜,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生物膜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上海口腔医学》期刊2019年02期)
李永亮[2](2018)在《变形链球菌跨膜蛋白MapZ对细菌分裂蛋白FtsZ的调控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微生物是口腔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深入研究口腔微生物的生理行为,既有助于回答基本的生命科学问题,也有助于深入了解微生物在口腔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二分裂是细菌细胞的重要的增殖方式,FtsZ是细菌二分裂过程中最重要的核心蛋白,能够在细菌的分裂位点上形成环形结构(Z-ring)从而介导二分裂的发生。近年(本文来源于《2018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8-10-12)
朱晨,李曼宁,王蕊,刘变芳,宋巧智[3](2018)在《冷鲜猪肉中生物膜形成细菌鉴定及成膜变形杆菌清除》一文中研究指出冷鲜肉中微生物极易在设备表面附着形成生物膜,引起肉类腐败变质,同时还会引起食源性疾病传播和食物中毒。本文研究不同温度下冷鲜猪肉中菌群在玻璃和不锈钢表面的成膜规律,分离鉴定成膜微生物,并采用Na Cl O、超声波清除生物膜。结果表明,4、15和26℃生物膜形成量分别在第10、6和3 d达到峰值,且细菌在不锈钢表面形成的生物膜量大于玻璃材质;分离鉴定出普通变形杆菌、腐败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等9株成膜细菌。Na Cl O溶液浸泡对不锈钢和玻璃表面的变形杆菌生物膜均有显着清除效果(p<0.05)。采用200、400和600 mg/L Na Cl O溶液浸泡5 min其清除效果均能达到98%以上。100 k Hz超声1 min结合400 mg/L Na Cl O溶液浸泡5 min清除率达99%以上,效果优于Na Cl O溶液和超声波单独作用。(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8年10期)
雷蕾,张莉,孟祥红[4](2016)在《响应面分析法在海洋生防细菌变形斑沙雷氏菌增殖培养基优化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快速大量地得到生防菌Serratia proteamaculans NC-5,并且提高菌株的生防效果,对培养基组成进行优化并对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先对其培养基组成成分包括碳源、氮源、二价金属离子及Na Cl、KH_2PO_4、酵母粉进行单因素试验,再通过Plackeet-Burman实验设计方法可知发酵培养基对NC-5的生长具有显着影响的因素为麦芽糖、胰蛋白胨和CaCl_2·2H_2O。根据重要影响因素的效应大小设定爬坡方向及爬坡步长进行最陡爬坡试验。最后,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试验。结果显示麦芽糖、胰蛋白胨的最佳质量浓度和CaCl_2·2H_2O的最佳浓度组成分别为7.68 g/L、32.88 g/L、4.672 mmol/L。经过优化后的菌株NC-5的增殖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为:麦芽糖7.68 g/L、胰蛋白胨32.88 g/L、KH_2PO_40.25%、NaCl 0.50%、CaCl_2·2H_2O 4.672 mmol/L、MgSO_4·7H_2O_2 mmol/L、MnSO_4·1H_2O 1 mmol/L、酵母粉1 g/L。采用以上最佳培养基进行培养,培养后菌株NC-5的吸光值OD600为0.821(比色时菌液稀释4倍),基本与预测的吸光值0.81652接近,并是基础培养基培养菌株后菌悬液吸光值0.675(比色时菌液稀释2倍)的2.432倍。以上实验说明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函数模型与实际数据较为拟合,经过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可为该生防菌的工业生产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6年17期)
宋兆齐,王莉,刘秀花,梁峰[5](2016)在《云南4处酸性热泉中的变形菌门细菌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云南腾冲和龙陵地区的4处酸性热泉(p H:2.3~6.0,温度:47~96℃),通过Barcoded pyrosequencing技术及统计学分析,详细阐述了这些样点中变形菌门的物种和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共获得了2 489条变形菌门16S rRNA基因序列,可划分为234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TUs)。分类结果显示,热泉内涵盖了大量已知的目、科和属。而41%的OTUs可能代表了变形菌门的未知物种。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样点中存在着若干全新遗传类群,这些样点和美国黄石地区的热泉各自呈现不同的变形菌门遗传多样性。此外,本次调查的热泉彼此间存在着变形菌门群落结构的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李金,胡志东,汪复,朱德妹,胡付品[6](2016)在《2005—2014年CHINET变形杆菌属、沙雷菌属、枸橼酸杆菌属、摩根菌属及普罗威登菌属细菌耐药性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国内主要地区临床分离变形杆菌属、沙雷菌属、枸橼酸杆菌属、摩根菌属及普罗威登菌属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对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网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2005—2014年分离出变形杆菌属、沙雷菌属、枸橼酸杆菌属、摩根菌属、普罗威登菌属共计21 663株。10年间,变形杆菌属细菌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2005年为1.41%,2014年为2.09%;沙雷菌属细菌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2005年为0.99%,2014年为1.28%;枸橼酸杆菌属、摩根菌属和普罗威登菌属细菌的检出率基本无变化。变形杆菌属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西丁、阿米卡星、替加环素耐药率低于10%。沙雷菌属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替加环素耐药率低于10%。枸橼酸杆菌属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阿米卡星、替加环素耐药率低于20%。摩根菌属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阿米卡星、替加环素耐药率低于10%。普罗威登菌属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西丁、替加环素耐药率低于20%。结论 10年中细菌耐药性仍呈增长趋势,严格采取有效的感控措施及合理用药是减缓耐药性增长的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期刊2016年03期)
李伟英,许晨,王峰,白涛[7](2016)在《给水管网生物膜变形细菌变化及其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饮用水系统的生物稳定性和微生物的控制策略,基于南方某市的实际给水管网,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管壁生物膜中的3类变形细菌进行研究,探讨管壁生物膜特性和生物膜细菌数量与水中细菌再生长潜力(BRP)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管网水质的提高,以γ-变形细菌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52.14%~77.34%、51.02%~77.45%、51.86%~65.99%)的变形细菌组成向以α-变形细菌为主(所占比例分别达62.56%~91.36%、75.27%~96.20%、73.08%~96.76%)的组成转变,致病威胁降低,生物稳定性得到提高.此外,管壁生物膜的脱落,使得管网水的营养物质浓度升高,促进细菌的再生长,其与BRP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车海军,马凤艳,王万宏,许爽,杨景明[8](2013)在《基于细菌觅食优化算法的5052铝合金变形抗力模型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河南某1+4铝热连轧厂的大量现场实测轧制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对5052系铝合金变形抗力模型进行了回归,并用细菌觅食优化群算法对变形抗力模型的参数进行了优化。最后,将细菌觅食优化算法优化后的变形抗力模型与最小二乘回归出的变形抗力模型分别应用于轧制力的预报。仿真结果表明用细菌觅食优化算法优化后的变形抗力模型应用于轧制力预报时误差更小,在进行轧制力预报时选择细菌觅食优化算法优化后的变形抗力模型。(本文来源于《轻金属》期刊2013年07期)
张小燕,郭叁兰,于飞,陈丽荣,陈卫民[9](2013)在《基因芯片检测经壳聚糖处理后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细菌与脱落菌的基因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经壳聚糖处理后的变形链球菌脱落菌与生物膜细菌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在盖玻片上形成48h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加入浓度约为2.5g/L,相对分子量为2000的壳聚糖溶液,作用15min,分别收集脱落的变形链球菌及生物膜细菌,分别提取RNA,逆转录为cDNA后进行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经壳聚糖处理的变形链球菌生物膜脱落菌与生物膜细菌存在较多的差异基因。其中,参与转运功能、感受态、信号传导的基因在生物膜细菌中显着上调,介导蔗糖依赖性粘附,参与生物膜形成,诱导耐酸性反应的产生;同时,参与能量代谢和转录调节的基因在生物膜细菌中显着下调。结论壳聚糖通过影响粘附、耐酸相关基因、信号传导相关基因使生物膜细菌脱落。(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3年01期)
张小燕[10](2012)在《基因芯片检测经壳聚糖处理后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细菌与脱落菌的基因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经壳聚糖处理后的变形链球菌脱落菌与生物膜细菌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在盖玻片上形成48h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加入浓度约为2.5g/L,相对分子量为2000的壳聚糖溶液,作用15min,分别收集脱落的变形链球菌及生物膜细菌,分别提取RNA,逆转录为cDNA后进行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经壳聚糖处理的变形链球菌生物膜脱落菌与生物膜细菌存在较多的差异基因。其中,参与转运功能,感受态,信号传导的基因在生物膜细菌中显着上调,介导蔗糖依赖性黏附参与生物膜形成,诱导耐酸性反应的产生;同时,参与能量代谢和转录调节的基因在生物膜细菌中显着下调。结论:壳聚糖通过影响黏附、耐酸相关基因、信号传导相关基因使生物膜细菌脱落。(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2-04-01)
变形细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微生物是口腔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深入研究口腔微生物的生理行为,既有助于回答基本的生命科学问题,也有助于深入了解微生物在口腔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二分裂是细菌细胞的重要的增殖方式,FtsZ是细菌二分裂过程中最重要的核心蛋白,能够在细菌的分裂位点上形成环形结构(Z-ring)从而介导二分裂的发生。近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变形细菌论文参考文献
[1].何智妍,周薇,黄正蔚,梁景平,姜葳.变形链球菌luxS基因突变对口腔混合细菌生物膜的影响[J].上海口腔医学.2019
[2].李永亮.变形链球菌跨膜蛋白MapZ对细菌分裂蛋白FtsZ的调控机制研究[C].2018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8
[3].朱晨,李曼宁,王蕊,刘变芳,宋巧智.冷鲜猪肉中生物膜形成细菌鉴定及成膜变形杆菌清除[J].食品工业科技.2018
[4].雷蕾,张莉,孟祥红.响应面分析法在海洋生防细菌变形斑沙雷氏菌增殖培养基优化中的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16
[5].宋兆齐,王莉,刘秀花,梁峰.云南4处酸性热泉中的变形菌门细菌多样性[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6
[6].李金,胡志东,汪复,朱德妹,胡付品.2005—2014年CHINET变形杆菌属、沙雷菌属、枸橼酸杆菌属、摩根菌属及普罗威登菌属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6
[7].李伟英,许晨,王峰,白涛.给水管网生物膜变形细菌变化及其影响[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6
[8].车海军,马凤艳,王万宏,许爽,杨景明.基于细菌觅食优化算法的5052铝合金变形抗力模型优化[J].轻金属.2013
[9].张小燕,郭叁兰,于飞,陈丽荣,陈卫民.基因芯片检测经壳聚糖处理后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细菌与脱落菌的基因差异[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
[10].张小燕.基因芯片检测经壳聚糖处理后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细菌与脱落菌的基因差异[D].华中科技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