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东南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马尾松,径向生长,亚热带森林,海拔
中国东南部论文文献综述
黎敬业,黄建国,梁寒雪,蒋少伟,周鹏[1](2019)在《中国东南部不同海拔亚热带森林中马尾松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我国东南部亚热带森林不同海拔树木生长对气候响应的差异,建立了福建省武夷山脉东麓2个样点的4个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轮宽年表,对树木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进行了bootstrapped相关分析和线性混合模型(LME)拟合。结果表明,在高海拔地区马尾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年际波动敏感性较强,主要表现为与生长季前冬季光温条件以及生长季内7月降水的正相关,生长-气候关系在不同样点间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线性混合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高海拔树木生长变化,当使用前1年12月平均日最高温、当年1月日照时长和当年7月降雨量3个气候变量进行拟合时,模型解释量达到0.5,其中前1年12月最高温和当年1月日照时数在模型中起到主导作用,累积相对贡献率约占80%,说明生长季前冬季的光热条件是限制高海拔马尾松径向生长最主要的气候因子。因此,我国亚热带地区高海拔的树木径向生长可能对未来气候变化有更强的敏感性,相关森林管理政策的制定需要将此纳入考虑;同时我国亚热带地区高海拔森林中的树木有被用于树轮气候重建的潜力。(本文来源于《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李天觉,陈棋福[2](2019)在《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中国东北东南部地区不同构造体的地壳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我们布设的探测深俯冲的中国东北地震台阵NECsaids台阵和固定地震台长时段的观测记录及NECESSArray流动台阵共计152个台站数据提取得到的33752条P波接收函数,采用H-κ叠加分析和共转换点(CCP)迭加成像等方法进行统一分析处理,并汇集他人接收函数研究结果得到中国东北东南部地区迄今为止最高分辨率的地壳厚度和平均波速比分布图像.对中国东北东南部地区不同构造体的地壳特征综合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不同陆块的地壳属性存在明显差别,张广才岭地块中南部的地壳厚度和波速比与华北克拉通东北缘相当,地壳厚度同地表地形之间显示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松辽地块东南缘地壳最薄、波速比最高,地壳厚度同壳内波速比之间显示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兴凯地块西部地区的地壳结构表现为稍厚的地壳厚度和研究区内最低的壳内波速比,其地壳厚度同壳内波速比之间亦显示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佳木斯地块西南缘在具有"正常"的壳内波速比同时地壳最厚.研究区内的郯庐断裂带北延段在切穿其下Moho面的同时表现出南北分段的特征:北段(44.4°N—47°N)两分支之下的Moho面整体下凹,而南段(41.5°N—43.3°N)两分支之下的Moho面则整体上隆.长白山天池火山下方表现为Moho面下凹沉落及高壳内波速比特征,推测其壳内岩浆囊很可能存在于火山口东北隅至少10km的范围内.(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李晋川[3](2019)在《中国企业对东南部非洲投资的策略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东南非各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市场潜力巨大,我国与东南非合作历史悠久,经济互补,政治互信,特别是中非合作论坛机制的建立,预示着中非合作关系的将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东南部非洲作为非洲的优势发展区域,各国政局整体稳定,市场相对规范,投资风险较低,市场增量迅猛,是中国企业进入(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小企业》期刊2019年08期)
雷祝梁,曾罡,王小均,陈立辉[4](2019)在《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基性岩脉地幔源区岩性演化历史》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的岩浆活动被认为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而板块的俯冲作用又势必会对地幔的性质产生重要影响。晚中生代基性岩脉在中国东南部尤其是福建沿海地区广泛分布,为我们揭示中国东南部地幔演化历史及其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之间的潜(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雷祝梁,曾罡,王小均,陈立辉[5](2019)在《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基性岩脉地幔源区的岩性演化历史》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的岩浆活动被认为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而板块的俯冲作用又势必会对地幔的性质产生重要影响.晚中生代基性岩脉在中国东南部尤其是沿海地区广泛分布,为揭示中国东南部地幔演化历史及其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之间的潜在成因联系提供了理想的研究对象.因此,对湘、赣、浙、闽、粤五省基性岩脉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数据进行了总结,通过恢复它们的原始岩浆组成,厘定其地幔源区岩性,揭示了研究区地幔的岩性演化历史.研究发现,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基性岩脉的源区岩性在地域上没有显着差异,在时间尺度上表现出明显变化.在150~110Ma期间,中国东南部地幔源区的岩性包含富硅辉石岩和贫硅辉石岩两类;而在110~64Ma期间,地幔源区的主体岩性转变为贫硅辉石岩,伴随部分橄榄岩.基于上述地幔岩性的演化规律,并结合前人对研究区基性玄武岩的研究工作,认为研究区晚中生代地幔的岩性转变主要受控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过程,是板块俯冲角度改变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潘志新,任舫,彭华[6](2018)在《美国西部红层地貌发育及与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的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西部和中国东南部都是世界上中生代红层的主要分布区,形成了以赤壁丹崖为特征的地貌景观,具有很高的对比研究价值。通过地质资料分析和野外考察,对美国西部红层的分布和形成年代,地质构造背景,岩性和地貌特征等进行梳理,并和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美国西部红层地貌和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都是发育在红层基础上的侵蚀地貌,都有显着的红色陡崖坡,但受控于区域地质构造、物质基础、及主导外营力等因素的差异,两地具体的地貌特征并不完全一致。美国西部红层主要形成于叁迭纪和侏罗纪,红层堆积的构造环境为大型弧后盆地,沉积环境复杂多变,以陆相为主,尤以风沙沉积最为典型,岩性以细砂—粉砂岩和泥岩为主,砾岩很少,主导外营力为流水下切,红层发育的地貌类型相对单一,总体以高原—峡谷景观为主。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区的红层多形成于白垩纪,构造环境为内陆中小型断陷/拗陷盆地,沉积环境全部为陆相,以粗碎屑混杂堆积为主,主导外营力以流水冲刷侧蚀为主,发育的地貌类型较为多样,整体以簇群式峰丛—峰林景观为主。(本文来源于《地理研究》期刊2018年12期)
温婷婷,余锦华,王晨稀[7](2018)在《环境场季节内振荡对中国东南部热带气旋降水的调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85—2015年6—8月登陆中国东南部(福建和浙江)的35个西北行热带气旋(TC)和站点观测的日降水量,根据区域TC过程降水量,分为强降水、适量降水和弱降水TC,分析影响各级TC降水的环境场异常特征及其季节内振荡(ISO)的调制作用。(1)对流层低层850 hPa表现为中心位于福建东部强的气旋异常,来自孟加拉湾和南海强水汽输送在中国东南部产生强的水汽辐合促使TC强降水的发生,其中10~20天和30~60天ISO的环流和水汽输送都有贡献,但东南部的水汽辐合主要受10~20天ISO的影响;与TC强降水相比,TC弱降水对应的异常气旋和水汽辐合明显减弱。(2)影响TC强降水的10~20天ISO环流异常在TC登陆过程,自菲律宾群岛附近向西北方向传播至中国东南部,30~60天ISO环流异常自南海向东北偏北方向传播至台湾西南部,且环流异常强度不断加强。(3)影响TC弱降水的10~20天ISO环流异常自菲律宾西部向北传播,30~60天ISO环流异常自南海南部向东北方向传播。(本文来源于《热带气象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刘祺,李剑鹏,毕敏,马琪林,童绥君[8](2018)在《BIN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福建东南部地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关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BIN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福建东南部地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的关联性。方法:选取中国福建东南部地区AD患者110例(AD组)和正常对照人群123例(正常对照组),均提取其外周血DNA运用多重突变扩增系统检测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型,同时采用传统Sanger测序对BIN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位点rs7561528进行检测,分析不同基因型与AD的关联性。结果:两组在BIN1基因多态位点rs7561528的基因型频率(GG、AG、AA)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N1基因多态位点rs7561528可能与中国福建东南部地区AD患者无明显关联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8年31期)
刘祺,李剑鹏,陈汉水,马琪林,童绥君[9](2018)在《中国福建东南部地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型与血清生化指标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中国福建东南部地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型分布,及其与血清总胆固醇、总甘油叁酯和血糖关联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9月期间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AD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资料分析和评估,提取其外周血DNA运用多重突变扩增系统检测ApoE基因型,同时对ApoE基因型与血清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中国福建东南部地区AD患者ApoE基因型中,无ApoEε2ε2,ApoEε2ε3有6例(5.66%),ApoEε2ε4有4例(3.77%),ApoEε3ε3有34例(32.08%),ApoEε3ε4有42例(39.62%),ApoEε4ε4有20例(18.87%)。在血清生化指标相关分析中,携带ApoEε4组中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不携带ApoEε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3,P=0.038)。而两组的血清总甘油叁酯和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福建东南部地区AD患者携带ApoEε4血清总胆固醇水平高于不携带ApoEε4,而总甘油叁酯水平和空腹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8年30期)
李剑东[10](2018)在《中国东南部春季云辐射特性的观测分析及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强烈地调控着区域气候系统的能量收支和水循环,而云的变化与大气环流有紧密的联系。本项研究应用2001~(-2)015年的卫星反演和再分析资料,研究了中国东南部春季云宏观属性、云短波辐射效应和环流特征。在中国东南部,约在第12候(2月末)高云量、云液水含量和云短波辐射效应的强度较之前明显增大,尤其是区域平均的云短波辐射效应从-76W m~(-2)增至110 W m~(-2)。上述云辐射变量的变化与该区域同期上升运动和降水的显着增加相一致。中国东南部(22-30°N)强的云短波辐射效应是该区域云辐射效应的主导项,最大强度可达-110 W m~(-2),可一直维持至第36候(6月末)。在整个春季和初夏时段,高层西风急流、西北太平洋副高和青藏高原为中国东南部低层风场辐合、上升运动及水汽输送提供了适宜的背景环流条件。第36候之后,随着上述背景环流条件的快速减弱,中国东南部的云液水含量及短波云辐射效应也快速减小。个例年的研究进一步表明:强春雨年中国东南部的上升运动、云水含量及云短波辐射效应更强,而强、弱春雨年云短波辐射效应的差异主要由低层大气辐射和上升运动强度的年际异常引起。(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3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期刊2018-10-24)
中国东南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我们布设的探测深俯冲的中国东北地震台阵NECsaids台阵和固定地震台长时段的观测记录及NECESSArray流动台阵共计152个台站数据提取得到的33752条P波接收函数,采用H-κ叠加分析和共转换点(CCP)迭加成像等方法进行统一分析处理,并汇集他人接收函数研究结果得到中国东北东南部地区迄今为止最高分辨率的地壳厚度和平均波速比分布图像.对中国东北东南部地区不同构造体的地壳特征综合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不同陆块的地壳属性存在明显差别,张广才岭地块中南部的地壳厚度和波速比与华北克拉通东北缘相当,地壳厚度同地表地形之间显示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松辽地块东南缘地壳最薄、波速比最高,地壳厚度同壳内波速比之间显示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兴凯地块西部地区的地壳结构表现为稍厚的地壳厚度和研究区内最低的壳内波速比,其地壳厚度同壳内波速比之间亦显示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佳木斯地块西南缘在具有"正常"的壳内波速比同时地壳最厚.研究区内的郯庐断裂带北延段在切穿其下Moho面的同时表现出南北分段的特征:北段(44.4°N—47°N)两分支之下的Moho面整体下凹,而南段(41.5°N—43.3°N)两分支之下的Moho面则整体上隆.长白山天池火山下方表现为Moho面下凹沉落及高壳内波速比特征,推测其壳内岩浆囊很可能存在于火山口东北隅至少10km的范围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东南部论文参考文献
[1].黎敬业,黄建国,梁寒雪,蒋少伟,周鹏.中国东南部不同海拔亚热带森林中马尾松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9
[2].李天觉,陈棋福.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中国东北东南部地区不同构造体的地壳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2019
[3].李晋川.中国企业对东南部非洲投资的策略选择[J].中国中小企业.2019
[4].雷祝梁,曾罡,王小均,陈立辉.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基性岩脉地幔源区岩性演化历史[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5].雷祝梁,曾罡,王小均,陈立辉.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基性岩脉地幔源区的岩性演化历史[J].地球科学.2019
[6].潘志新,任舫,彭华.美国西部红层地貌发育及与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的对比[J].地理研究.2018
[7].温婷婷,余锦华,王晨稀.环境场季节内振荡对中国东南部热带气旋降水的调制作用[J].热带气象学报.2018
[8].刘祺,李剑鹏,毕敏,马琪林,童绥君.BIN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福建东南部地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关联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8
[9].刘祺,李剑鹏,陈汉水,马琪林,童绥君.中国福建东南部地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型与血清生化指标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8
[10].李剑东.中国东南部春季云辐射特性的观测分析及模拟研究[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3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