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方面化中间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面向方面,信息物理系统,中间件,特征模型
方面化中间件论文文献综述
吴帅,张立臣[1](2012)在《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面向方面中间件特征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CPS)是集计算、通信和控制能力于一体的多维复杂的分布式系统,这就要求系统必须通过专门的定制。实时中间件可以有效地解决分布式系统的异构性和互操作性等问题。信息物理系统中间件存在着分布性、容错性、性能分析、实时性、日志记录等非功能的横切关注点,基于面向方面的中间件构建技术,能够把这些横切关注从中间件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于中间件的核心功能的方面。文中提出一个面向方面的中间件,能够处理分布式信息物理系统的动态问题,在文中,将重点放在特征模型定义,并且概述了其映射到一个动态的面向方面的中间件平台。(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技术与发展》期刊2012年02期)
侯彬[2](2011)在《基于CPS的实时系统的面向方面的中间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计算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使得分布式实时系统的应用领域变得越来越广泛。随着普适计算及自主计算等新的应用在计算机软件领域的出现,实际的应用对分布式系统和基础中间件平台在定制和动态适应的方面的需求有所增加。当前,两个高度互补的技术——面向方面编程和反射中间件技术已经被应用,以解决这些方面的挑战。然而,这两种技术至今仍然彼此孤立的考虑。若能把这两种技术结合在一起,会更好的支持分布式系统的动态工程。与此对应,作为基础应用软件的中间件,已成为分布式实时系统开发、集成、部署、运行、管理的关键的支撑软件。在分布式实时系统,要求中间件具有在运行时能根据环境的改变而动态地进行结构和行为的适应性剪裁和重新配置的能力,以便为上层的实时应用提供实时的、可靠的服务,但是,目前的面向对象中间件的这方面的能力显然是不足的。面向方面软件开发的目的是用方面模块化横切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通过把面向方面软件开发方法运用到中间件的开发过程中,可以消除传统中间件固有的很多问题。现代的中间件基础设施。其模型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演变成由一层层的功能层组成的结构,以此来支持广泛的应用。然而,对于特征丰富和拥有很多功能层的Cyber Physical System系统来说,用以上的层次模型表示,往往使性能消耗过度。本文针对CPS系统对面向方面中间件的要求,着重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研究:首先,对国内外中间件的研究现状做了一个综合概括,包括面向方面中间件、实时中间件、面向方面的实时中间件等。然后,阐述了研究所需的理论基础。其次,对面向方面中间件进行系统化研究。最后,分析面向方面和反射技术现有的研究领域,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是从编程语言和中间件方面探讨,二是从方面和反射两者之间的核心关系方面探讨。在以上分析确定的原则的基础上,得到一个面向方面的元空间中间件平台。同时,研究了一种使用AOP技术专业化中间件。由这项研究结果推断,在自动专业化中间件方面,AOP技术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本文来源于《广东工业大学》期刊2011-05-01)
盛津芳,朱薇,王斌[3](2010)在《方面化中间件平台全息视图语言——HVL4DCAM》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方面化双核中间件平台DCAM面向按需计算的自适应需求,并支持系统平台的实时重构为目的的中间件计算环境,通过分析现有面向方面体系结构描述语言,提出了一种基于XML的中间件平台全息视图语言——HVL4DCAM。HVL4DCAM可以实时解析运行于平台之上的构件和方面的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动态关系,实现了构件和方面的对称性描述,提升方面的可重用性。基于HVL4DCAM描述了运行于DCAM之上的绩效考核系统中的构件及方面的关系,以及它们与DCAM平台的关系,并给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内容。(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研究》期刊2010年07期)
刘东星,张立臣,高娜[4](2010)在《面向方面在实时系统中间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实时系统中间件存在着分布性、实时性、容错性、安全控制、性能分析、日志记录等非功能的横切关注点,基于面向方面的中间件构件技术就是要把这些非功能的要求从中间件的核心功能中分离出,形成非功能方面,运用面向方面的编程技术可实现中间件核心功能关注点和非功能的横切关注点的并行设计与开发,这增加了中间件设计的模块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文中提出了采用面向方面的编程思想,重构基于Java的RMI(Remote Method Invocation)分布式框架,实现实时系统中间件的分布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技术与发展》期刊2010年07期)
朱薇[5](2010)在《方面化中间件平台全息视图语言HVL4DCAM及系统演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科技的发展与Internet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软件系统的运行环境从封闭和静态逐步转变为开放、动态而多变的状态,并且软件系统的在线维护和演化成为系统要素,同时,分布式中间件平台成为软件系统的主要运行平台。而方面化中间件平台DCAM能够实现面向按需计算的自适应需求,是一种以支持系统平台的实时重构为目的的中间件计算环境。本文在分析现有的面向方面体系结构描述语言和软件动态演化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软件体系结构以实现DCAM平台中软件系统动态演化。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XML的中间件平台全息视图语言——HVL4DCAM,并给出了其设计基础。HVL4DCAM可以实时解析运行于平台之上的构件和方面的状态以及两者间的动态关系,实现了构件和方面的对称性描述,从而提高方面的可重用性。基于HVL4DCAM描述了运行于DCAM之上的绩效考核系统的构件及方面的关系,同时,将HVL4DCAM与相关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能够体现HVL4DCAM的优越性。其次,为DCAM平台提供一组动态演化原语以实现系统的动态演化,并给出与原语相对应的动态演化算法。此外,文中还给出了动态演化过程中和演化完成之后系统一致性的保证方法,并结合相关研究内容实现了绩效考核系统的动态演化过程。最后,本文给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内容。(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0-06-30)
熊蕾[6](2009)在《面向方面权限中间件在Web应用中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已经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在政府和公司中的intranet应用,与此同时,还有大量的互联网英语影响着个人和商业机构。这之中最核心的应该是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的安全性。这需要限制人们访问资源和信息的权限,不至于全部资源都暴露。因而权限的控制已经成为这些应用程序的核心部分。这也是当今IT行业最热切的话题:软件服务和安全。资源权限方面有些共同之处,以VegetableOilCentral ERP系统为例,该系统包含了关于需求分析、协同、分配、完成和交易整个合同周期,同时也提供了对整个过程的监督。显然,在大量员工的工作权限范围将出现重合部分。直至今日,已经有大量相关权限控制直至今日,有许多种访问权限控制的解决方案。考虑到资源访问和核心业务的方面,这需要一个好的办法将两者分离开。因而本篇论文将提供一种基于面向方面技术的权限控制解决方案。它将关注点从核心关注中分离出来,构建权限中间件,使之能够应用在其它应用程序中,大大提高了软件的复用性,。文中首先创建了资源访问控制数据模型,这是基于对用户、资源和组的分析得来的;随之提供了基于该理论的无缝集成方式。基于面向方面技术理论,可将其应用在Web资源访问控制中。(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09-12-30)
靳辉[7](2009)在《融合将主导2009IT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年的钟声响起,电信IT支撑系统也随着平滑演进的稳健步伐步入了2009。在2008年,电信重组给电信信息化建设者们提出了新课题:如何应对重组整合、3G商用和全业务运营带来的需求,实现电信IT支撑系统的整合创新、融合提升以及面向未来的演进?在2008年末,(本文来源于《通信产业报》期刊2009-01-05)
刘敬勇,张立臣,钟勇[8](2008)在《面向方面的中间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间件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给中间件体系结构的设计带来了困难,中间件的体系结构必须在通用性与专用性之间寻找平衡。传统的中间件体系结构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基本原因是:使用垂直分解过程获得的软件分解模型不能同时模块化共存的正交设计需求。论述了针对专门领域的面向方面中间件开发的叁种工具:AspectIX和QuO处理QoS关注点,DIL从功能代码中分离协议实现。在建造一个中间件系统时,使用这些工具可以获得较好的模块性、可配置性和代码的演化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技术与发展》期刊2008年08期)
李行,张立臣,陈成[9](2008)在《面向方面的实时系统中间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面向方面的中间件构建技术,能够把实时、安全性、可靠性、易管理性、容错性等横切关注从中间件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于中间件的核心功能的方面,遗留中间件实现系统零侵入的实时扩展或重构。运用面向方面的编程技术可实现中间件横切关注和核心功能关注的并行设计与开发。中间件构建实现良好模块化,可配置性,部署时或运行时的可剪裁性,从而平衡实时系统中间件的通用性和专用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技术与发展》期刊2008年07期)
谭云桥[10](2008)在《方面化中间件内核容器及动态服务组织管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按需定制计算问题背景下,本文首先介绍了3种国内外主流的方面化中间件平台的内核结构及AOP实现方式,并从框架扩展性、依赖关系可管理性和AOP支持粒度的角度分析了其优缺点,总结出了它们共同存在的不足。然后,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方面化中间件模型——双核方面化中间件模型(DCAM)。该模型采用分层结构,分为内核层、服务层、应用层和方面层,将AOP功能支持纳入内核,使得方面构件不仅能贯穿应用层,也可以作用于服务层;引入了基于声明式的服务声明周期管理机制用于降低服务与平台的耦合性,提高服务可扩展性及兼容性,基于包装的容器结构为引入IoC容器管理组件依赖关系提供了扩展基础,这些机制使模型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依赖关系管理能力和细粒度AOP支持,同时还加入了组件移动功能支持,更好地满足按需定制计算需求。随后,本文阐述了模型中各层的设计与实现。各层的核心实体搭建了原型系统的运行基础,而4种核心服务则提供了平台协商、组件移动和客户端调用辅助功能,实现DCAM的设计思想。最后,本文展示了原型系统的运行示例截图,并对该系统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说明,此外,还从系统启动时间及组件处理2个角度进行了实验,通过实验分析框架设计思想在带来各种特性的同时,所付出的代价。(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8-06-30)
方面化中间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计算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使得分布式实时系统的应用领域变得越来越广泛。随着普适计算及自主计算等新的应用在计算机软件领域的出现,实际的应用对分布式系统和基础中间件平台在定制和动态适应的方面的需求有所增加。当前,两个高度互补的技术——面向方面编程和反射中间件技术已经被应用,以解决这些方面的挑战。然而,这两种技术至今仍然彼此孤立的考虑。若能把这两种技术结合在一起,会更好的支持分布式系统的动态工程。与此对应,作为基础应用软件的中间件,已成为分布式实时系统开发、集成、部署、运行、管理的关键的支撑软件。在分布式实时系统,要求中间件具有在运行时能根据环境的改变而动态地进行结构和行为的适应性剪裁和重新配置的能力,以便为上层的实时应用提供实时的、可靠的服务,但是,目前的面向对象中间件的这方面的能力显然是不足的。面向方面软件开发的目的是用方面模块化横切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通过把面向方面软件开发方法运用到中间件的开发过程中,可以消除传统中间件固有的很多问题。现代的中间件基础设施。其模型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演变成由一层层的功能层组成的结构,以此来支持广泛的应用。然而,对于特征丰富和拥有很多功能层的Cyber Physical System系统来说,用以上的层次模型表示,往往使性能消耗过度。本文针对CPS系统对面向方面中间件的要求,着重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研究:首先,对国内外中间件的研究现状做了一个综合概括,包括面向方面中间件、实时中间件、面向方面的实时中间件等。然后,阐述了研究所需的理论基础。其次,对面向方面中间件进行系统化研究。最后,分析面向方面和反射技术现有的研究领域,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是从编程语言和中间件方面探讨,二是从方面和反射两者之间的核心关系方面探讨。在以上分析确定的原则的基础上,得到一个面向方面的元空间中间件平台。同时,研究了一种使用AOP技术专业化中间件。由这项研究结果推断,在自动专业化中间件方面,AOP技术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方面化中间件论文参考文献
[1].吴帅,张立臣.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面向方面中间件特征模型[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2
[2].侯彬.基于CPS的实时系统的面向方面的中间件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
[3].盛津芳,朱薇,王斌.方面化中间件平台全息视图语言——HVL4DCAM[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
[4].刘东星,张立臣,高娜.面向方面在实时系统中间件中的应用[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0
[5].朱薇.方面化中间件平台全息视图语言HVL4DCAM及系统演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0
[6].熊蕾.面向方面权限中间件在Web应用中的设计与实现[D].南昌大学.2009
[7].靳辉.融合将主导2009IT建设[N].通信产业报.2009
[8].刘敬勇,张立臣,钟勇.面向方面的中间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8
[9].李行,张立臣,陈成.面向方面的实时系统中间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8
[10].谭云桥.方面化中间件内核容器及动态服务组织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