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体透皮吸收论文-赵琦,张瑞涛,张军武,王庆伟,乔亚刚

离体透皮吸收论文-赵琦,张瑞涛,张军武,王庆伟,乔亚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离体透皮吸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吴茱萸,透皮吸收,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

离体透皮吸收论文文献综述

赵琦,张瑞涛,张军武,王庆伟,乔亚刚[1](2019)在《吴茱萸药材粉末及其主要有效成分的离体透皮吸收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吴茱萸粉末及有效成分的体外透皮渗透特性。方法:采用透皮吸收仪,以离体大鼠皮肤为渗透屏障,通过体外透皮吸收实验,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接收液及皮肤中相关成分的质量浓度,计算累积透过量、皮肤滞留量、透皮速率、建立透皮曲线。结果:吴茱萸碱可以透过离体皮肤,吴茱萸次碱滞留在皮肤中,吴茱萸次碱滞留量比吴茱萸碱多,柠檬苦素未能透过离体皮肤。结论:吴茱萸碱具备较好的体外透皮释放性能,吴茱萸次碱具备良好的"药库"特性,柠檬苦素未能透皮释放,可为吴茱萸透皮吸收制剂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医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李楠,张宝成,王虹,史康洁,张瑞婷[2](2019)在《一种小儿中药退热巴布贴的离体透皮吸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小鼠皮肤、骨架材料、促渗剂种类及加入量对中药退热巴布贴中主要成分黄芩苷离体经皮渗透的效果。方法使用药物透皮扩散仪,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接受液中黄芩苷的浓度并计算药物的经皮累积释放量。结果小鼠皮肤间对透皮吸收效果无显着差异,骨架材料和促渗剂不同吸收效果不同。不同骨架材料累积透皮百分比由大到小的顺序为PVP>CMC-Na>HPMC,不同促渗剂的累积透皮百分比顺序为冰片>丙二醇>薄荷脑>氮酮。冰片最佳加入量为1.5%。结论该中药退热巴布贴的骨架材料选择PVP,促渗剂为冰片,其加入量在1.5%时离体透皮吸收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海峡药学》期刊2019年04期)

欧霞,余承群,李劲平[3](2018)在《玄夏止痛巴布剂在体透皮吸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玄夏止痛巴布剂的在体透皮吸收特征,为临床应用玄夏止痛巴布剂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小鼠皮肤剩余量法,将巴布剂贴于小鼠腹部,经过不同贴敷时间后取下,用HPLC法同时测定巴布剂中原阿片碱和延胡索乙素的含量,计算原阿片碱和延胡索乙素的累积透过率。然后,用醋酸扭体法检测不同透皮吸收时间的止痛效果,分析不同透皮时间药物的累积透过率与止痛作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原阿片碱和延胡索乙素的累积透过率和透皮时间成正比。玄夏止痛巴布剂的疼痛潜伏期与累积透过率呈正比关系,15min内扭体次数与累积透过率为负指数关系。结论:以原阿片碱和延胡索乙素为指标的有效成分能够从巴布剂中扩散并释放出来,然后渗透到皮肤深层,止痛效果显着。根据线性回归方程估算原阿片碱和延胡索乙素累积透过90%的时间分别为10.4h和4.7h,建议临床实验敷贴5~7h即可更换。(本文来源于《家庭医药.就医选药》期刊2018年12期)

车选义,李裕钦,王建萍,马勇,王庆伟[4](2013)在《氮酮对低分子量肝素钠离体大鼠皮肤透皮吸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氮酮对低分子量肝素钠离体大鼠皮肤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建立比浊法测定低分子量肝素钠含量。以离体大鼠皮肤为渗透屏障,Franz扩散池法考察氮酮对低分子量肝素钠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 1.0%~5.0%的氮酮对低分子量肝素钠均有显着促透作用。结论氮酮可作为低分子量肝素钠透皮给药制剂的促透剂。(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3年32期)

贺葵邦,王英姿,冯艾灵,段飞鹏,李彩霞[5](2013)在《苦参地龙纳米乳凝胶的制备及其离体透皮吸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苦参地龙纳米乳和纳米乳凝胶剂,并对其含量、理化性质和体外透皮特性进行考察。方法:将苦参总碱溶入油相IPM,加入表面活性剂EL35、助表面活性剂无水乙醇溶解混合为含药内相,恒温搅拌至均匀;将地龙提取物溶于去离子水中,在室温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到含药内相中,恒速搅拌至澄清透明,得苦参地龙纳米乳。采用HPLC测定纳米乳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采用透射电镜和激光粒径测定仪分别考察纳米乳的形态和粒径。以NP700为基质,制备苦参地龙纳米乳凝胶,并采用Franz扩散池对纳米乳、纳米乳凝胶的体外透皮特性进行考察。结果:制备的苦参地龙纳米乳为O/W型微乳,外观圆整、均匀,粒径20.6 nm,含量稳定。苦参地龙纳米乳、苦参地龙纳米乳凝胶、苦参地龙水溶液、苦参地龙水凝胶的稳态渗透速率分别为0.148 4,0.118 3,0.030 6,0.032 1 mg·cm-2·h-1。结论:苦参地龙纳米乳、纳米乳凝胶的24 h累积渗透量和渗透速率均优于水溶液、水凝胶,可为苦参地龙药对经皮给药提供一种新的剂型。(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3年16期)

陈越斌,罗雅玲[6](2013)在《硫酸新霉素软膏经大鼠离体烧伤皮肤透皮吸收量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硫酸新霉素软膏经完整皮肤,二度烧伤皮肤和叁度烧伤皮肤的透皮吸收量的差异,为临床合理使用硫酸新霉素软膏提供参考。方法以完整皮肤为对照组(n=5),二度烧伤与叁度烧伤为实验组。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和大鼠离体皮肤进行体外渗透试验。以茚叁酮-吡啶为衍生化试剂,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接收液中的硫酸新霉素进行含量测定,计算硫酸新霉素累积渗透量。结果完整皮肤,二度烧伤及叁度烧伤皮肤6h的累积透过量分别是529.872μg,1411.59μg,1901.212μg。二度烧伤皮肤的硫酸新霉素透皮量与完整皮肤透皮量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叁度烧伤皮肤的硫酸新霉素透皮量与完整皮肤透皮量的透皮量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叁度烧伤和二度烧伤皮肤的硫酸新霉素透皮量之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新霉素软膏经烧伤皮肤的透皮吸收量比完整皮肤的透皮吸收量较大。(本文来源于《海峡药学》期刊2013年03期)

罗荣,张新华,周临,陈卫[7](2012)在《盐酸布替萘芬乳膏的离体透皮吸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盐酸布替萘芬乳膏对离体豚鼠皮的透皮吸收情况,并对自制乳膏与国内外已上市产品的离体透皮渗透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透皮吸收仪,皮片涂药后不同时间采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盐酸布替萘芬的浓度。结果:在50%乙醇生理盐水释放液中,国外产品、国内产品和自制产品36 h透皮渗透量分别只有0.061 89,4.661,和0.289 7μg.cm-2,盐酸布替萘芬乳膏透皮渗透量很低,叁者无显着性差异。结论:自制盐酸布替萘芬乳膏的豚鼠离体透皮吸收程度与国外同类品种相当。盐酸布替萘芬乳膏主成分大部分滞留在皮肤,只有极少数透过皮肤屏障,有利于其发挥局部治疗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新药杂志》期刊2012年03期)

许李,杨梓懿,汤淮波,吴萍,李翠飞[8](2011)在《不同透皮吸收促进剂对士的宁透过离体猪皮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探索开发士的宁透皮给药系统的可能性。方法采用体外透皮扩散法在规定时间点取样,高效液相色谱法测样品中士的宁的含量;以时间为横坐标,士的宁累积透皮量为纵坐标作图求透皮吸收速率、滞后时间等参数。结果各促透剂对士的宁促渗作用由弱至强依次为吐温-80<桉叶素<薄荷醇<香芹酮<油酸<柠檬烯<萜品油烯。结论选用适当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士的宁体外透皮吸收速率可达到开发透皮给药系统的需要。(本文来源于《中南药学》期刊2011年10期)

于波涛,范开华,金伟华,夏玉晏[9](2011)在《氮酮用量对马尼地平乳膏离体透皮吸收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经皮吸收促进剂氮酮用量对马尼地平乳膏体外经皮渗透作用的影响,并拟定氮酮的最佳用量。方法分别取含0%、1%、3%、5%氨酮的马尼地平乳膏各约1 g,以1%十二烷基磺酸钠溶液为接受液,小鼠离体皮肤为屏障,采用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渗透实验,HPLC法测定接受液中马尼地平的含量。结果 24 h内,不同浓度的氮酮对马尼地平乳膏透皮吸收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促渗作用大小顺序为:3%氮酮>5%氮酮>1%氮酮。结论氮酮对马尼地平乳膏的透皮吸收具有一定的促渗作用,但促渗作用不因氮酮的浓度增高而增高,其最佳浓度是3%。(本文来源于《西南国防医药》期刊2011年03期)

李璐,蔡丽娟,杨金荣,张庆伟[10](2011)在《吲哚美辛巴布剂小鼠离体皮肤透皮吸收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含氮酮吲哚美辛巴布剂、不含氮酮吲哚美辛巴布剂和市售乳膏剂体外透皮吸收特性。方法:以自制无氮酮吲哚美辛巴布剂和市售吲哚美辛乳膏剂作为对照组(n=6),以自制含2%氮酮吲哚美辛巴布剂作为试验组(n=6),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和小鼠离体皮肤进行体外渗透试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接收液中吲哚美辛浓度进行测定,计算制剂中吲哚美辛累积渗透量和渗透速率。结果:吲哚美辛累计渗透量与时间呈线性关系,为零级动力学特征,3种制剂的渗透速率分别为71.3、47.8和50.7μg·cm-2·h-1。含氮酮吲哚美辛巴布剂较其不含氮酮巴布剂及乳膏剂的体外透皮速率显着增大(q分别为7.6196、6.6780,P<0.01),不含氮酮巴布剂与乳膏剂的体外透皮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9416,P>0.05)。结论:含氮酮吲哚美辛巴布剂体外透皮速率较快,具有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天津医药》期刊2011年02期)

离体透皮吸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小鼠皮肤、骨架材料、促渗剂种类及加入量对中药退热巴布贴中主要成分黄芩苷离体经皮渗透的效果。方法使用药物透皮扩散仪,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接受液中黄芩苷的浓度并计算药物的经皮累积释放量。结果小鼠皮肤间对透皮吸收效果无显着差异,骨架材料和促渗剂不同吸收效果不同。不同骨架材料累积透皮百分比由大到小的顺序为PVP>CMC-Na>HPMC,不同促渗剂的累积透皮百分比顺序为冰片>丙二醇>薄荷脑>氮酮。冰片最佳加入量为1.5%。结论该中药退热巴布贴的骨架材料选择PVP,促渗剂为冰片,其加入量在1.5%时离体透皮吸收效果最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离体透皮吸收论文参考文献

[1].赵琦,张瑞涛,张军武,王庆伟,乔亚刚.吴茱萸药材粉末及其主要有效成分的离体透皮吸收考察[J].中医学报.2019

[2].李楠,张宝成,王虹,史康洁,张瑞婷.一种小儿中药退热巴布贴的离体透皮吸收研究[J].海峡药学.2019

[3].欧霞,余承群,李劲平.玄夏止痛巴布剂在体透皮吸收研究[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8

[4].车选义,李裕钦,王建萍,马勇,王庆伟.氮酮对低分子量肝素钠离体大鼠皮肤透皮吸收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

[5].贺葵邦,王英姿,冯艾灵,段飞鹏,李彩霞.苦参地龙纳米乳凝胶的制备及其离体透皮吸收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3

[6].陈越斌,罗雅玲.硫酸新霉素软膏经大鼠离体烧伤皮肤透皮吸收量的实验研究[J].海峡药学.2013

[7].罗荣,张新华,周临,陈卫.盐酸布替萘芬乳膏的离体透皮吸收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12

[8].许李,杨梓懿,汤淮波,吴萍,李翠飞.不同透皮吸收促进剂对士的宁透过离体猪皮的影响[J].中南药学.2011

[9].于波涛,范开华,金伟华,夏玉晏.氮酮用量对马尼地平乳膏离体透皮吸收影响的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2011

[10].李璐,蔡丽娟,杨金荣,张庆伟.吲哚美辛巴布剂小鼠离体皮肤透皮吸收实验研究[J].天津医药.2011

标签:;  ;  ;  ;  

离体透皮吸收论文-赵琦,张瑞涛,张军武,王庆伟,乔亚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