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阳
(遂宁船山区晓兰希望小学遂宁629000)
【摘要】:识字是阅读的基础,识字教学的重要性不容置疑。集中识字教育作为传统识字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历行千年不衰,积累了较多的经验。本文旨在从文献研究、内容分析的角度对我国传统语文集中识字教育的主要教材、识字数量、可行性以及必要性进行分析,以期对课程改革提供参考,对当代语文识字教育有所启发。
【关键词】:语文教育;传统语文;集中识字;新课标
中国古代传统的学塾教育,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在今天看来都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郑振铎先生在《中国儿童读物的分析》批判其是“注入式的教育,顺民或忠臣孝子的教育。”但是,千百年来的文化遗产,无论哪个方面,在成堆的糟粕之中,总还有某些精华,把这一部分“金”拣出来,对我们现今的教育总有或大或小的用处,就拿传统语文教育来说,这个事实就值得重视。[[[]王尚文.走近语文教学之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9.]]
传统的语文教育有相当完整的一套步骤和方法,大体说来,从开始识字到完成基本的读写训练,整个语文教育过程是由启蒙阶段(以识字教育为中心)、训练阶段(进行读写的基础训练)和提升阶段(进一步的阅读训练和作文训练)组成的。在启蒙阶段又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集中识字,第二步是把识字教育和初步的知识教育结合起来,巩固已识的字,继续学习新字,开始熟习文言的语言特点。其中第一步集中识字显然是重中之重,本文主要是就对传统集中识字教育进行浅要的分析。
一、传统集中识字教育“三百千”配合
我国古代,集中识字的主要教材是“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其中我们最熟悉的《千字文》是由南北朝梁周兴嗣编的,很快就成了流行各地的通俗识字课本。《千字文》在内容上虽然只用了有限的字,却不是简单的字的堆积,而是以组织成通顺的、能够表达一定意义的若干句子的形式展示出语言的逻辑。一千字不重复,语言方面除了通顺连贯外,还讲究优美,总的来说典故偏少且不算艰深,便于儿童朗读背诵,形成较好的语感。
《三字经》的作者向来颇有争议,但无论作者是谁,对于这本启蒙教材的优点,前人几乎是一致肯定的。《三字经》强调了“教”和“学”的重要性,并介绍名物常识、历史知识等,甚至还添加了勤勉好学的故事事例,深入浅出对于儿童的知识启蒙是极有助益的。《三字经》三字成韵,便于记诵。就句法而言,灵活多变,囊括了文言各种基本句式,既能提高儿童语言能力,又使语言富有节奏感。
关于《百家姓》,四百余个姓氏每四字组为四言韵语,对于儿童而言更有接近性,因而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尽管文字之间并无联系,但胜在接近性更强。“三、百、千”各有千秋又配合密切,这样的配合是偶然的,并非这些书的作者有意识地这样编写。但是,前人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了它们能够互相配合这个客观事实,肯定了这个事实,于是充分运用了这个有利条件。也许,“三、百、千”的形成,原因就在这里;“三、百、千”在方法上对我们有所启发之处,也在这里。
二、当代小学语文集中识字的启示
在新课标中,小学低年段识字教育依然采用了传统语文集中识字的方法。《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第二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到了第四学段的初中阶段,经过三年的继续学习积累,提高到掌握3000多个,可以达到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需的识字量。[[[]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在传统语文教育中,让孩子认和记的字数远远超过讲和写的字数,这也是当下集中识字需要借鉴的地方。
(一)少堆砌,多应用
我们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应该对传统集中识字教育有所继承发展。根据传统语文集中识字教育的经验,教师不能把所有的字垒砌成一堆,这样既不利于学生识字积极性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有效率的掌握大量的字词。在教材编撰上,注意根据儿童的理解能力和思维习惯,重点选择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并能加以运用的文字。可借鉴《千字文》思路,既有对知识的传授,又有以表达运用为目的的语言训练。通过实用性的训练,达到既增长知识,又培养语言能力的目标。
(二)注重对偶和音韵的表述方式
《三字经》之所以经久不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三言富有韵律和节奏感。从历史上看,没有运用对偶和韵语的教材,大多数都遭到了淘汰。儿童识字初对意义的理解能力不足,更倾向于顺口富有音律和节奏感的语言,因此,在集中识字阶段,一定需要借助富有韵律的教授形式。在当代识字教育中,采用诗歌、顺口溜以及儿歌的形式是比较常见的教学形式。教师要善于选择优秀的语言教材以及语言诵读范本。现在市场上一些启蒙读物中有不少儿童识字范本为了押韵而押韵,显得生硬,或是含义不明,莫名其妙。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优先考虑诵读习惯,识字范本是否朗朗上口,只有便于记诵,才能进一步激发儿童的识字兴趣,达到教学效果。
(三)教学中“音、形、意”统一
我们还应该意识到集中识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识别字形,所以,最主要的是让学生“音”、“形”“意”统一。在教材上,不应急功近利,应该尽量根据孩子们的特点结合汉语的会意特点让孩子们掌握字词。汉字本就是象形字,有科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注意力更容易被图形吸引,将汉字的原始象形字与图形结合起来,既能起到促进儿童识字教育的效果,又能传授更多的汉字知识。方法上,教师可以选用偏旁构词法,字形比较法,联想记忆法等方法让学生巩固记忆,甚至可以创新的将游戏融入识字的环节,提高集中识字的趣味性。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走近语文教学之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9.
2、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