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侦探小说元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拜厄特,《占有》,侦探小说,互文性
侦探小说元素论文文献综述
吕静[1](2019)在《拜厄特《占有》中的侦探小说元素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拜厄特的代表作品,《占有》体现了拜厄特对维多利亚时代文学的认识,对文字的迷恋与文体技巧的结合构成了这部充满书信、回忆录、日记、诗歌和童话故事的小说。文章旨在通过对这部作品中侦探小说元素的解读来分析其中所蕴含的互文性技巧特色,帮助读者理解拜厄特作品中蕴含的丰富知识与女性主义关注。(本文来源于《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周楠[2](2015)在《近代侦探小说中的都市元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侦探小说是西方通俗文学重要的一支,迄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清末民初,西风东渐,有识之士发起小说界革命,借此启蒙主义的思潮,西方的侦探小说因其所包含的科学、民主、自由、人权等先进思想,受到知识阶层的瞩目,加之当时传媒、印刷、出版业飞速发展,为侦探小说的移植提供了绝佳的创作土壤。作为舶来品,近代侦探小说经历了一个从翻译外文作品到本土化模仿、创作的过程,它具备着近代小说转型期诸多典型特性,因而颇有研究价值。西方侦探小说的出现本与近代城市的兴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城市的出现打破了农耕文明时期自给自足、封闭式的群落结构。城市是开放的,它聚集了来自不同地方的陌生脸孔,人群不断流动,整日忙碌,物欲横流,渐渐催生了混乱、不安全感。在耀目的霓虹背后,存在着罪恶的暗影,侦探小说所聚焦的罪案正是在这一舞台上展开的。小说的主角——侦探,游荡在城市里,捕捉着稍纵即逝的讯息,对城市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无比熟识。同时,近代城市中出现的某些先进器物、技术,被用于作案,或者侦查之中,这使得侦探小说中布满了近代都市元素与符号。中国的近代侦探小说亦是在繁华大都市——上海诞生的,因而上述几点在近代侦探小说的创作中均有涉猎,并且带有浓郁的本土化特征。本文即以都市元素作为切入点,通过阅读大量的近代侦探小说文本,作家资料、史料,把握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小说文本为核心,考察其中都市文化的符号及其意义,尝试对本土侦探小说做出一些具有新意的解读。全文分为叁章,第一章“近代侦探小说概述”,主要阐述历史背景,先回溯西方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历史,城市秩序与混乱的两面性催生了侦探小说,再讲述上海的城市化与司法制度的引入与近代侦探小说的关系,最后梳理了近代侦探小说从域外译介到本土创作的情况。第二章“近代侦探小说中的侦探角色”,主要阐述侦探与城市间的关系,先回溯侦探起源——都市“漫游者”,其后着重分析了叁个具有代表性的“侦探”形象,与“漫游者”身份类似的上海包探、具有个体反抗精神与猎奇色彩的“城市游侠”鲁平、受城市文明哺育却又对其怀有矛盾态度的侦探霍桑。第叁章“近代侦探小说中的都市空间”,从都市宏大的公共空间到狭窄的私人空间考察文本,首先街道是城市最基本的空间单位,近代侦探小说保持着对街道分布的敏感,并暗中勾勒出一张巨大的城市地图。舞厅和电影院作为最新鲜的都市空间,也被摄入文本,展现了都市生活明暗相间的魅力。居室常常作为命案现场出现,侦探通过对居室痕迹的注视侧面反映出了种种都市细节,例如时尚品牌与消费文化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王岩[3](2014)在《大背景文学元素下的非常事件叙述——欧美文学思潮与侦探小说发展的关联》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和对比阿瑟?柯南?道尔与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进而研究侦探小说与人文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之间的关联,即欧美文学思潮的文学元素在侦探小说中的表现。(本文来源于《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吴颖[4](2009)在《“必需品”与“开胃酒”:论格雷厄姆·格林小说中的侦探小说元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格雷厄姆·格林将其作品划分为“小说”与“娱乐品”两类。根据这种划分方法,许多学者关注格林“小说”的研究,而忽略其“娱乐品”的重要性及对其两种类型作品中所共同采用的娱乐性元素的研究。笔者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之上,将其“娱乐品”代表作《神秘的第叁者》与坡的《莫格街凶杀案》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格林在创作中融入了情节范式、人物塑造、悬念等侦探小说元素。这些元素在书中不仅扮演“必需品”的角色,而且阐释格林对现实的深刻思考.反观其“小说”代表作《文静的美国人》,笔者通过将其与马尔克斯的《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在这部作品中侦探小说元素起到促进读者阅读的“开胃酒”功效。格林通过颠覆一些侦探小说元素,旨在传达其对现代社会人类困境的关切。同时,正是得益于这种写作策略,严肃主题与通俗形式在格林的作品中得到完美融合。通过对比分析这两部作品,笔者发现对读者而言,无论是格林的“小说”还是“娱乐品”都极富吸引力,并发人深省.格林对“小说”与“娱乐品”的划分只是一种策略,其意在跨越通俗小说与严肃小说之间的界限,弥平低俗文学与高雅文学之间的鸿沟。根据侦探小说及后现代小说创作技巧的相关理论,笔者认为格林的此种创作手法与后现代主义小说消解精英文学与大众文学之间界限的创作技巧不谋而合。从这一角度分析,格林本人可谓后现代主义的先驱之一,其作品中所蕴涵的侦探小说元素值得读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09-04-01)
卜颖颖[5](2007)在《狄更斯笔下的迷情世界——析《远大前程》中的侦探小说元素》一文中研究指出《远大前程》是狄更斯的一部力作。作为经典小说,它不仅通过主人公皮普的成长经历反映了当时真实的社会风貌,而且还穿插了一系列扣人心弦的悬念设置、或多或少的推理演绎和案件分析,使其在细读之中颇具侦探小说的风味。通过对文中悬念、推理、案件等侦探小说元素的逐一分析,可以发掘这部小说的另一种风貌,展现狄更斯笔下一个鲜被涉足的迷情世界,从而让读者更好地品味小说的艺术。(本文来源于《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07年12期)
侦探小说元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侦探小说是西方通俗文学重要的一支,迄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清末民初,西风东渐,有识之士发起小说界革命,借此启蒙主义的思潮,西方的侦探小说因其所包含的科学、民主、自由、人权等先进思想,受到知识阶层的瞩目,加之当时传媒、印刷、出版业飞速发展,为侦探小说的移植提供了绝佳的创作土壤。作为舶来品,近代侦探小说经历了一个从翻译外文作品到本土化模仿、创作的过程,它具备着近代小说转型期诸多典型特性,因而颇有研究价值。西方侦探小说的出现本与近代城市的兴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城市的出现打破了农耕文明时期自给自足、封闭式的群落结构。城市是开放的,它聚集了来自不同地方的陌生脸孔,人群不断流动,整日忙碌,物欲横流,渐渐催生了混乱、不安全感。在耀目的霓虹背后,存在着罪恶的暗影,侦探小说所聚焦的罪案正是在这一舞台上展开的。小说的主角——侦探,游荡在城市里,捕捉着稍纵即逝的讯息,对城市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无比熟识。同时,近代城市中出现的某些先进器物、技术,被用于作案,或者侦查之中,这使得侦探小说中布满了近代都市元素与符号。中国的近代侦探小说亦是在繁华大都市——上海诞生的,因而上述几点在近代侦探小说的创作中均有涉猎,并且带有浓郁的本土化特征。本文即以都市元素作为切入点,通过阅读大量的近代侦探小说文本,作家资料、史料,把握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小说文本为核心,考察其中都市文化的符号及其意义,尝试对本土侦探小说做出一些具有新意的解读。全文分为叁章,第一章“近代侦探小说概述”,主要阐述历史背景,先回溯西方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历史,城市秩序与混乱的两面性催生了侦探小说,再讲述上海的城市化与司法制度的引入与近代侦探小说的关系,最后梳理了近代侦探小说从域外译介到本土创作的情况。第二章“近代侦探小说中的侦探角色”,主要阐述侦探与城市间的关系,先回溯侦探起源——都市“漫游者”,其后着重分析了叁个具有代表性的“侦探”形象,与“漫游者”身份类似的上海包探、具有个体反抗精神与猎奇色彩的“城市游侠”鲁平、受城市文明哺育却又对其怀有矛盾态度的侦探霍桑。第叁章“近代侦探小说中的都市空间”,从都市宏大的公共空间到狭窄的私人空间考察文本,首先街道是城市最基本的空间单位,近代侦探小说保持着对街道分布的敏感,并暗中勾勒出一张巨大的城市地图。舞厅和电影院作为最新鲜的都市空间,也被摄入文本,展现了都市生活明暗相间的魅力。居室常常作为命案现场出现,侦探通过对居室痕迹的注视侧面反映出了种种都市细节,例如时尚品牌与消费文化之间的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侦探小说元素论文参考文献
[1].吕静.拜厄特《占有》中的侦探小说元素解读[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
[2].周楠.近代侦探小说中的都市元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3].王岩.大背景文学元素下的非常事件叙述——欧美文学思潮与侦探小说发展的关联[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4].吴颖.“必需品”与“开胃酒”:论格雷厄姆·格林小说中的侦探小说元素[D].兰州大学.2009
[5].卜颖颖.狄更斯笔下的迷情世界——析《远大前程》中的侦探小说元素[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