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冲击应力波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阔叶材原木,质量评估,声速,阻尼比
冲击应力波法论文文献综述
杨扬,瞿玉莹,徐锋[1](2019)在《基于冲击应力波测试法的阔叶材原木质量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阔叶材原木的质量评估可以为行业提供最优的阔叶材资源利用价值,但低成本、便捷、快速地评估阔叶材原木质量一直是严峻的挑战。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冲击应力波测试的质量评估方法,利用矩分析和小波变换提取两种声评估参数——时间中心和阻尼比,并详细推导了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阻尼比提取过程。应用该方法对阔叶材样本原木进行分等,原木板材锯切结果对比表明,基于时间中心和阻尼比的原木质量预测分等中,高质量组中的实测高等级板材占有率分别为74.2%和74.0%,低等级板材占3.2%和3.3%;而低质量分组中实测高等级板材分别占21.8%和28.5%,低等级板材占11.2%和8.3%。与传统的声速分等相比,高质量分组中高等级板材占有率提高了约26%,而低质量组中高等级板材占有率降低了15%以上。鉴于木材的变异性和阔叶材缺陷的多样性,综合考虑多个参数的分等结果可能是最佳选择。(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13期)
顾伯洪[2](2009)在《叁维纺织复合材料和铝中冲击应力波传播与能量吸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较两种叁维纺织结构复合材料(叁维针织间隔织物和叁维正交机织物复合材料)圆板和铝圆板间的冲击行为,讨论叁维纺织结构复合材料和均质各向同性材料间的冲击损伤机理.用不同冲击速度下复合材料和铝的载荷位移曲线分析冲击加载下应力波在材料中的传播,同时与有限元计算结果作对比分析.发现复合材料有纤维束断裂、基体开裂以及复杂的应力波传播现象,而铝只表现出弹塑性变形.(本文来源于《西安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顾伯洪[3](2009)在《叁维纺织复合材料和铝中冲击应力波传播与能量吸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较两种叁维纺织结构复合材料(叁维针织间隔织物和叁维正交机织物复合材料)圆板和铝圆板间的冲击行为,讨论叁维纺织结构复合材料和均质各向同性材料间的冲击损伤机理.用不同冲击速度下复合材料和铝的载荷位移曲线分析冲击加载下应力波在材料中的传播,同时与有限元计算结果作对比分析.发现复合材料有纤维束断裂、基体开裂以及复杂的应力波传播现象,而铝只表现出弹塑性变形.(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09 International Texti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um》期刊2009-04-11)
章玮玮[4](2006)在《单板抗弯强度冲击应力波检测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相当长时间内,世界人造板市场对以单板为基材的人造板的需求将保持相对稳定,对单板层积材(LVL)的需求也在日渐增长,这使得单板生产无论是在技木进步,还是在外在质量上都需要一个较高的发展水平。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单板的抗弯弹性模量的检测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单板层积材以及木材无损检测技术特别是冲击应力波检测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应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单板中的冲击应力波传播理论;指出了单板抗弯弹性模量检测的重要性;并基于冲击应力波检测法的基本理论——通过检测冲击应力波在单板中的传播速度v并依据抗弯弹性模量Ev与密度ρ、速度v的关系EV=ρv2计算单板抗弯弹性模量EV,自行设计了可以无损、可靠、快速和简捷地检测单板抗弯弹性模量,继而能达到评价单板抗弯强度等力学性质的目的的单板抗弯强度冲击应力波计算机检测系统,通过实际测量试件的静态、动态抗弯弹性模量,探索了单板静态、动态抗弯弹性模量与抗弯强度的关系,研究并验证了利用单板中冲击应力波传播速度评价单板抗弯强度的可行性。本文从理论分析、检测系统设计到试验验证,均证实了冲击应力波法检测单板的抗弯弹性模量、评价单板的抗弯强度的可行性,其研究结果对冲击应力波技术检测单板的结构和性能具有很高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为科学、合理的使用单板提供了基本依据,为LVL的生产提供有益的指导,并将对LVL的应用以及研究起到一定推动作用。(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06-05-01)
刘合,王秀喜[5](2005)在《套损井整形冲击应力波的传播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套损井冲击整形的力学机理。运用冲击动力学理论和应力波传播理论,推导出波源处的应力波波形函数,确定了应力波传播的衰减方式。以油井中井液—套管—水泥环为系统,推导出了应力波在其中传播的衰减系数,以此确定套管和水泥环内的应力分布。根据水泥环的损伤判据,计算水泥环的理论损伤长度,并与测试长度进行对比,以验证应力波在波源处的波形函数、衰减系数推导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05年04期)
刘德顺,杨襄壁,李夕兵[6](1996)在《变分法在冲击应力波设计中的应用──冲击应力波设计理论研究(Ⅱ)》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应用变分法原理,求解出以最小反射波能量为优化目标的冲击应力波极限函数,并就其边界条件、应力波形和能量传递效率进行了分析讨论,图2,参3。(本文来源于《湘潭矿业学院学报》期刊1996年01期)
刘德顺,杨襄壁[7](1994)在《冲击应力波设计模型─—冲击应力波设计模型研究(Ⅰ)》一文中研究指出冲击式凿岩过程实质上是冲击应力波产生和传递过程,因而冲击应力波设计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研究了冲击应力波的基本特征、设计目标和约束条件,建立了冲击应力波设计数学模型。图3,参11。(本文来源于《湘潭矿业学院学报》期刊1994年04期)
刘铁让[8](1992)在《弹性体表面覆盖层对冲击应力波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弹性体表面覆盖层对弹性体内部由于瞬态加载或者材料突然断裂等冲击因素所引起的应力波的动力响应问题。提出了一种对该类问题进行初步分析的简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应力波场的分析方法,并借助于积分变换技术求得了问题的解析解。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讨论了问题的两种特征参数对覆盖层位移响应及界面应力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模型及应大波场的分析方法对于初步研究覆盖层对冲击应力波响应问题的动态特征是有效的。(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期刊1992年05期)
刘成[9](1986)在《冲击应力波的最佳形状》一文中研究指出活塞经过钎杆至岩石的动能传递系数是冲击式机械效率的主要参数之一。此系数的值实际上取决于冲击应力波的形状。传递系数很小时,活塞的大部分能量消耗在钎杆的纵向振动上,引起很大的交变应力,而使钎杆很快损坏。活塞能量几乎全部传给岩石的冲击式机械,它的钎杆有很高的可靠性。产生冲击应力波的机械,它的冲击应力波的形状能保证有最大的动能传递系数时,这种机械是具有高生产效率并且是可靠的。(本文来源于《凿岩机械与风动工具》期刊1986年01期)
冲击应力波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比较两种叁维纺织结构复合材料(叁维针织间隔织物和叁维正交机织物复合材料)圆板和铝圆板间的冲击行为,讨论叁维纺织结构复合材料和均质各向同性材料间的冲击损伤机理.用不同冲击速度下复合材料和铝的载荷位移曲线分析冲击加载下应力波在材料中的传播,同时与有限元计算结果作对比分析.发现复合材料有纤维束断裂、基体开裂以及复杂的应力波传播现象,而铝只表现出弹塑性变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冲击应力波法论文参考文献
[1].杨扬,瞿玉莹,徐锋.基于冲击应力波测试法的阔叶材原木质量评估[J].振动与冲击.2019
[2].顾伯洪.叁维纺织复合材料和铝中冲击应力波传播与能量吸收(英文)[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09
[3].顾伯洪.叁维纺织复合材料和铝中冲击应力波传播与能量吸收(英文)[C].Proceedingsof2009InternationalTextileScienceandTechnologyForum.2009
[4].章玮玮.单板抗弯强度冲击应力波检测法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
[5].刘合,王秀喜.套损井整形冲击应力波的传播机理研究[J].工程力学.2005
[6].刘德顺,杨襄壁,李夕兵.变分法在冲击应力波设计中的应用──冲击应力波设计理论研究(Ⅱ)[J].湘潭矿业学院学报.1996
[7].刘德顺,杨襄壁.冲击应力波设计模型─—冲击应力波设计模型研究(Ⅰ)[J].湘潭矿业学院学报.1994
[8].刘铁让.弹性体表面覆盖层对冲击应力波的响应[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2
[9].刘成.冲击应力波的最佳形状[J].凿岩机械与风动工具.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