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乳酮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乳酮糖,肠道,微生物,低聚糖
乳酮糖论文文献综述
毛丙永,崔树茂,李东尧,张灏,陈卫[1](2015)在《肠道细菌体外发酵乳酮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益生元,乳酮糖可以选择性地促进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生长。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Streptococcus mutans,Clostridium perfringens和Fac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亦能利用乳酮糖。先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个菌株对乳酮糖的利用,肠道内能利用乳酮糖的细菌的种属尚未有系统的研究。本文的目的是确定肠道中可以利用乳酮糖的细菌,BLASTP检索结果表明,与乳酮糖利用相关的转运蛋白和糖苷酶的基因在肠道细菌中分布广泛,存在于453株菌中的222株。体外筛选实验证实了肠道中35个种可以利用乳酮糖,其中Cronobacter sakazakii,Enterococcus faecium,Klebsiella pneumonia和Pseudomonas putida是第一次被报道可以利用乳酮糖。因此,为了进一步研究功能性低聚糖与肠道细菌的关系,需更加关注除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外的其他肠道细菌。(本文来源于《乳酸菌与人体健康:第十届乳酸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摘要汇编》期刊2015-05-27)
杨修斌,徐俊,郑建仙[2](2010)在《铝酸钠催化生产乳酮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精制乳糖为原料,铝酸钠为催化剂,对乳酮糖的催化生产技术和工艺条件进行系统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选出最佳转化工艺条件。即:反应温度58℃,反应时间31min,铝酸钠/乳糖摩尔为2:1时,转化率为83.2%。(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期刊2010年03期)
熊娟,徐俊,郑建仙[3](2010)在《酸碱协同催化法制备乳酮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乳糖为原料,通过酸碱协同催化法制备乳酮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温度、pH和时间为主要因素,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乳酮糖的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81℃,pH10.2,时间171min,在此条件下,乳糖的转化率为85.51%。(本文来源于《食品与机械》期刊2010年02期)
唐淑芬,李伟,胡冰,曾晓雄[4](2009)在《乳酮糖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乳酮糖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双糖,在医学上一直用于治疗肝性脑病和便秘。由于乳酮糖还具有双歧杆菌的高增殖活性等独特功能,目前已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性低聚糖应用于食品领域。对乳酮糖的物化性质及生理功能、合成方法、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学》期刊2009年03期)
鄂来明,姜金斗,邹旭东,黄晓琳,王淼[5](2002)在《乳制品中乳酮糖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制品中的乳酮糖。该方法简单易行,应用示差折光检测器。最低检测限为1.82×10-7g,变异系数(CV%)为1.74,回收率为94.0%~98.5%。(本文来源于《中国乳品工业》期刊2002年05期)
李平,张福君[6](2002)在《食品中乳酮糖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乳酮糖。该方法简单易行,应用示差折光检测器,最低检测限为1.82×10~(-7)g,变异系数(CV%)为1.74,回收率为94.0%-98.5%。(本文来源于《鸡西大学学报》期刊2002年03期)
郭新竹,林金资,张文[7](1999)在《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乳酮糖制取工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响应面分析法较系统地研究了碱性条件下乳糖异构化生产乳酮糖的工艺条件,得到了在一定条件变化范围内异构率随反应温度、时间、pH值的变化规律(回归方程)及相应的RSA等高图,可用于对异构率的预测及生产中工艺条件的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乳品工业》期刊1999年04期)
郭新竹,林金资[8](1999)在《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乳酮糖制取工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响应面分析法较系统地研究了碱性条件下乳糖异构生产乳酮糖的工艺条件,得到了在一定条件变化范围内异构率随反应温度、时间、pH值的变化规律(回归方程)及相应的RSA等高图,可用于对异构率的预测及生产中工艺条件的优化。(本文来源于《山西食品工业》期刊1999年01期)
姜华[9](1998)在《乳酮糖糖浆中乳酮糖的含量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乳糖经异构化后制成的乳酮糖糖浆含有主产物乳酮糖,同时还有一部分副产物,包括果糖、半乳糖、乳糖。目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乳酮糖含量的测定具有一定的专属性和准确度,鉴于国内紫外分光光度计已基本普及,本文应用TLC—UV方法对乳酮糖糖浆中乳酮糖的含量测定方...(本文来源于《甘肃科技》期刊1998年06期)
杨思行,吴昊,郑小平,蒋鸿波[10](1998)在《乳酮糖及其在食品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乳酮糖作为一种理想的双歧杆菌增殖因子,是半乳糖和果糖组成的二糖。本文主要闸述了乳酮糖的理化性质、生理特性及其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本文来源于《食品与机械》期刊1998年06期)
乳酮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精制乳糖为原料,铝酸钠为催化剂,对乳酮糖的催化生产技术和工艺条件进行系统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选出最佳转化工艺条件。即:反应温度58℃,反应时间31min,铝酸钠/乳糖摩尔为2:1时,转化率为83.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乳酮糖论文参考文献
[1].毛丙永,崔树茂,李东尧,张灏,陈卫.肠道细菌体外发酵乳酮糖的研究[C].乳酸菌与人体健康:第十届乳酸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摘要汇编.2015
[2].杨修斌,徐俊,郑建仙.铝酸钠催化生产乳酮糖的研究[J].食品工业.2010
[3].熊娟,徐俊,郑建仙.酸碱协同催化法制备乳酮糖的研究[J].食品与机械.2010
[4].唐淑芬,李伟,胡冰,曾晓雄.乳酮糖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学.2009
[5].鄂来明,姜金斗,邹旭东,黄晓琳,王淼.乳制品中乳酮糖的测定[J].中国乳品工业.2002
[6].李平,张福君.食品中乳酮糖的测定[J].鸡西大学学报.2002
[7].郭新竹,林金资,张文.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乳酮糖制取工艺的研究[J].中国乳品工业.1999
[8].郭新竹,林金资.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乳酮糖制取工艺的研究[J].山西食品工业.1999
[9].姜华.乳酮糖糖浆中乳酮糖的含量测定[J].甘肃科技.1998
[10].杨思行,吴昊,郑小平,蒋鸿波.乳酮糖及其在食品上的应用[J].食品与机械.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