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干预对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糖尿病,气滞痰阻,越鞠汤,基础干预
干预对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卢立朋[1](2019)在《越鞠汤联合基础干预治疗糖尿病前期(气滞痰阻)随机平行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越鞠汤联合基础干预治疗糖尿病前期(气滞痰阻)疗效。[方法]将8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方法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0例基础干预治疗。治疗组40例越鞠汤,1剂/d,水煎300mL,饭后服用;基础干预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3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FBG、2hPG、Hb A1c、TG、总TC、LDL-C、HDL-C、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FBG、2hPG、Hb A1c、TG、总TC、LDL-C、HDL-C均有改善(P <0. 05,P <0. 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 05,P <0. 01)。[结论]越鞠汤联合基础干预治疗糖尿病前期(气滞痰阻),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实用中医内科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张磊,王亿平,金华,王东,魏玲[2](2019)在《清肾颗粒对肾性贫血患者炎症/铁调素轴及铁代谢的干预机制: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炎症/铁调素轴探讨清肾颗粒对肾性贫血湿热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铁代谢的干预机制。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肾颗粒1包/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值变化情况及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水平、白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铁调素、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以及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和铁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并优于同期对照组(P=0.000);两组患者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02,P=0.002,P=0.017);两组患者白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铁调素、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均P=0.000)。两组患者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总铁结合力、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铁蛋白较治疗前,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下降水平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00)。结论在肾性贫血湿热证患者贫血治疗过程中联合清肾颗粒口服可以有效改善贫血状态,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轻患者炎症状态,下调铁调素水平改善患者铁代谢实现的。(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唐小兵[3](2019)在《综合干预对农村社区有危险性行为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康复的对照临床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评价观察在农村社区中重性精神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自2017年6月到2019年6月期间本社区收诊的30例患有重性精神病的患者实施研究,以护理措施不同分成对照组(n=15)和实验组(n=15),对照组行常规干预,结果:实验组采用综合干预,比较两组危险性行为与护理依从性。实验组危险性行为与对照组比较显着减少,P <0.05;并且实验组依从性相比较对照组提高效果更具明显化,P <0.05。结论:在农村社区中,对重性精神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危险性行为,提高依从性,值得借鉴与推广。(本文来源于《作家天地》期刊2019年21期)
王怡,秦悦农,孙霃平,陈佳静,刘胜[4](2019)在《乳腺术后叁阴方干预叁阴性乳腺癌化疗后临床症状病例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乳腺术后叁阴方对叁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症状、ECOG、KPS评分干预情况,聚类归纳分析叁阴性乳腺癌中医致病因素,为中药治疗叁阴性乳腺癌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7年9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门诊就诊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院手术后化疗患者,均经病理诊断为叁阴性乳腺癌共60例,根据前瞻性同期病例对照研究模式,按研究中心分为试验组(龙华医院)与对照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每组各30例,试验组予乳腺术后叁阴方加减治疗,对照组仅西药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随访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及KPS、ECOG评分情况。结果:(1)随访6个月后,试验组各症状较对照组皆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症状改善总有效率达到87%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将纳入患者中医症状进行聚类分析后可归为6类,进而总结叁阴性乳腺癌术后病理因素为:湿、虚、郁、瘀、痰、风,且各病理因素之间互相胶结共发为病。(3)随访6个月后,两组患者体力状态均较前有所好转,试验组健康状况恢复的更快,程度恢复的更大,其中KP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好转人数较对照组显着增多(P<0.05)。(4)两组在治疗随访期间无明显不良事件发生,纳入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肿瘤复发及转移征象。结论:乳腺术后叁阴方对叁阴性乳腺癌症状改善疗效确切,且组方切合疾病特点,为中医药治疗叁阴性乳腺癌细化方向,值得进行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王晶晶,刘永松[5](2019)在《体感游戏干预对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身体成分、身体活动和动作能力的整群随机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儿童青少年能够达到每日60分钟中到大强度身体活动推荐值的比例较低。已有研究表明体感游戏(Activevideogames,AVGs)对儿童健康行为的有效性。体感游戏是指身体去感受的电子游戏,突破以往单纯以手柄按键输入的操作方式,体感游戏是一种通过肢体动作变化来进行(操作)的新型电子游戏。2000年以来,体感游戏对身体活动的影响已引起国际学者的关注。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与静坐行为、能量消耗、身体成分、自我效能、社会尊重、身体素质、认知学习、社会技巧等方面。体感游戏已被证实可有效替代儿童青少年静坐行为,增加身体活动。体感游戏中的游戏项目如网球、足球、跳舞等可吸引儿童青少年进行身体活动。多项研究表明了体感游戏在增加儿童青少年中至大强度身体活动的积极作用。但其对青少年身体成分与动作能力改变的干预研究较少。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不仅有智力上的障碍,也会伴有动作能力上的缺乏,如迟缓的动作技能、无法进行自发运动及身体协调性差等。与正常发展儿童青少年相比,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更容易发生肥胖等问题。而上述体感游戏的干预研究多集中在正常儿童青少年中,较少在特殊儿童中应用。因此,我们假设体感游戏的趣味性、引导性等优点,可能对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等健康行为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本干预研究旨在探讨体感游戏对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身体成分、身体活动与动作能力的作用。研究方法:本研究为两组、单盲整群随机对照研究。考虑研究的可行性,重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自我行为能力严重受限,无法参与试验研究。本研究仅选轻中度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智商IQ值:55-70,美国精神病学会1994年标准)。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1)就读于智力障碍学校的8-18岁儿童青少年;(2)无肢体残疾。本研究共招募5所智力障碍中小学校。共203名(71.9%男生,平均年龄为12.8岁(标准差为2.8岁))被整群分配到干预组(3所学校)或对照组(2所学校)。干预组中,体感游戏每周2次,每次30分钟。可结合体育课或课间时间开展,由体育老师及研究助理共同组织开展。干预过程中,体感游戏选择中至大强度活动项目(能量消耗值为3-6METs)。干预时长为12周。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仅维持常规身体活动。干预前后,测量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与体脂率(Tanita BC-418)。采用加速度计(Acti Graph GT3X+)测量受试者身体活动水平,并应用Evenson(2008)标准判定中至大强度身体活动。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的动作能力由Bruininks-OseretskyTestofMotorProficiency?-SecondEdition(BOT-2)进行测试。干预效果评价,采用配对t检验和Wilcoxon秩次检验进行组内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一般线性模型中协方差分析法,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的相对变化值,其中受试者人口学特征与基线值设置为协变量。研究结果:203名研究对象中,干预组125名,对照组78名,两组间无性别差异。但干预组中低龄儿童(8-12岁,56.0%)较对照组(44.0%)高。受试者中有51.2%伴有自闭症,其中干预组有51.4%,对照组中为51.1%。受试者中总超重肥胖率为34.0%。干预前后,因为学生的自然生长发育,其身体质量指数(BMI)和体脂率均有增长。动作能力有同样的增长趋势。干预组BOT-2得分从干预前的52.06(21.80)增加至干预后55.27(16.32),对照组则从58.01(14.74)增长至干预后60.46(14.20)。组间的干预前后的身体活动、身体成分、与动作能力的相对变化值并无显示出统计学差异。在不同年龄亚组(低年龄组8-12岁vs.高年龄组13-18岁)、不同体重状态亚组(非超重肥胖组vs.超重肥胖组)分析中进行同样的组间比较,也未发现体感游戏对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成分、身体活动与动作能力的干预效果。研究结论:尽管干预后,受试者BMI、体脂率与动作能力得分有所提升,但干预组与对照组间的相对变化,并未证明体感游戏对改善这些指标的有效性。不同于既往同类研究,本研究没有发现体感游戏对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身体成分、身体活动与动作能力的干预效果,可能与干预时长、干预频次、干预游戏的选择、游戏难度、认知需求等有关。研究提示相同干预措施在正常儿童与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中有效性的差异。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受智力功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限制,无论身体活动参与能力、身体肥胖率与动作能力发展均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未来需要更多研究关注如果提高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等特殊群体的身体活动健康行为及身体成分与动作能力,以提高其健康水平。(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李有华,李英奎[6](2019)在《基于RE-AIM框架评估3-7岁儿童MVPA干预的有效性:一项集群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体力活动计划是一项具有前途的健康促进战略,当前主要关注其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如内部有效性),通过对儿童(3至7岁)行为的MVPA(中等强度至剧烈强度体力活动)干预进行系统评价和RE-AIM评估,以便解决儿童MVPA干预在多大程度上报告内部和外部的有效性测量。其重点是针对3-7岁儿童的MVPA干预,评估它们在各种环境和人群中的普遍性,并且考虑可能缓解干预措施有效性的变量,例如成本和干预实施细节。研究方法:研究的纳入标准主要包括(1)受试者:测试前年龄在3-7岁的儿童;(2)干预:干预环境包含学校在内的旨在增加学生体力活动的至少进行4周的单成分或多成分干预研究;(3)研究设计:集群随机对照试验研究;(4)对照组:对照组进行最小化的干预或者没有进行除正常体育之外的任何干预;(5)结局指标:对同一批受试者在干预前、随访和干预后通过加速度计对全天的MVPA情况进行评估;(6)发表的类型:同行评审的期刊论文。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与偏倚并根据RE-AIM(可及性(7项)、有效性(6项)、采纳性(8项)、应用性(3项)和持续性(3项)五个维度)框架对3-7岁儿童MVPA干预的研究进行系统评价。研究结果:(1)从2010年1月到2019年2月确定了符合纳入标准的16项研究,样本范围从114到1154。(2)在"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方法"两项中都被评估为高质量,在盲法评估中,62.5%的研究(n=10)被评估为中等质量,43.75%的研究(n=7)在"选择偏倚"上评估为较低,对撤出和退出以及混杂因素有较强的评价。(3)纳入研究报告27个RE-AIM项目中的平均值为18.38,报告项目为14至23。大多数研究(50%)具有RE-AIM报告的高质量,其余研究(50%)具有中等的报告质量。(4)基于RE-AIM标准,大多数研究侧重于内部有效性的指标(如样本量、干预地点和有效性),而较少报告外部有效性指标(如参与者的代表性、启动成本、实施成本和可持续性)。(5)该评价的主要优势包括系统评价和RE-AIM框架的过程评估的综合。但是根据可供纳入评价的研究,所有研究均在英语期刊上发表。因此,调查结果可能不适用于国际。结果虽然是现有证据的呈现,但应该谨慎解释,直到有大量研究的证据可用。为了能够确定干预对儿童MVPA的影响,本评价仅关注已经报告MVPA变化的研究,其他采用体力活动的结局指标并未包括在内。(6)研究中经常缺少一些值得注意的环境和机制。其中包括结合目标设置、角色建模和监控策略,旨在实现身体环境的变化。然而,由于我们的大多数证据来自于在幼儿园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在这个环境下设定目标可能是一种效率较低的策略。或者这些策略应该在干预程序中更频繁地实施,以便3-7岁儿童能够评估其疗效。很少有研究将改变身体环境作为增加儿童体力活动的机制,之前的一些横断面研究已经证明了身体环境与儿童体力活动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虽然特征与儿童体力活动变化之间关联的有效性尚未确定[],但这些研究对未来研究环境变化将是有利的。(7)研究中经常缺少一些值得注意的环境和机制。其中包括结合目标设置、角色建模和监控策略,旨在实现身体环境的变化。然而,由于我们的大多数证据来自于在幼儿园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在这个环境下设定目标可能是一种效率较低的策略。或者这些策略应该在干预程序中更频繁地实施,以便3-7岁儿童能够评估其疗效。很少有研究将改变身体环境作为增加儿童体力活动的机制,之前的一些横断面研究已经证明了身体环境与儿童体力活动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虽然特征与儿童体力活动变化之间关联的有效性尚未确定,但这些研究对未来研究环境变化将是有利的。研究结论:这项基于RE-AIM评估的系统评价结果强调未来PA对儿童的干预需要报告现实世界的挑战和局限性。从系统评价的证据中得出的结论只能反映现有的数据,对3-7岁儿童MVPA的干预措施总体有效,但证据不充分,并且由于参与者的代表性、环境、采纳性以及与启动、实施和持续相关成本的报告不足,目前没有足够的干预信息供未来的用户使程序适应不同的人群和环境。因此,为了全面解决儿童MVPA的推广问题,需要增加和扩展研究结果的相关性,以包括这些外部有效性因素,并强调将基于证据的结果转化为健康促进的实践。(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汪毅,甘明远,白璐源,吴宇泽,李丽[7](2019)在《心理韧性训练干预儿童行为问题的随机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对儿童行为问题进行心理韧性训练的疗效,及心理韧性的增加和儿童行为问题减少之间的关系。方法188名7-14岁行为问题儿童进行随机分组,干预组进行12次心理韧性训练,对照组为等待干预组。干预前后评估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结果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总分及社交退缩、体诉、抑郁、多动、攻击及违纪六个共有因子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总分减分及抑郁、多动、攻击及违纪4个共有因子减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总分、个人力因素分及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叁个因子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后干预组平均加分7.56±5.97,对照组平均加分0.28±10.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理韧性总分加分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总分减分及各维度之间均存在负相关(r=-0.381~-0.862,均P<0.01)。结论心理韧性训练可以有效改善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并能提高行为问题儿童的心理韧性水平。心理韧性水平增高和总的儿童行为问题、抑郁、社交退缩、多动、体诉、攻击和违纪分减少呈负相关。(本文来源于《第二届全国焦虑症中西医结合论坛、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18次全国年会暨第叁届京津冀中西医结合精神病学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5)
唐虹,许书强,刘嘉,余智,陈健英[8](2019)在《耳穴金针疗法对阳虚质高血压病干预的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耳穴金针疗法对阳虚质高血压病居民体质积分、生存质量、血压控制率的影响。方法:从广州市越秀区白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纳入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的社区高血压居民3 172名中,从中抽出阳虚质的高血压病居民75例,随机分为3组(金针组、耳穴贴压组和健康教育组),3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高血压居民体质积分、生存质量、血压控制率的变化,并评价疗效。结果:经过3个月的干预治疗,金针组的体质积分的有效率为92%,明显优于耳穴贴压组的64%,健康教育组的8%;生存质量总积分在治疗前后,金针组、耳穴贴压组、健康教育组分别提高9. 20%、3. 64%、1. 56%,3组疗效比较有明显差异(P <0. 05),各组中四领域积分比较,生理领域积分有明显差异(P <0. 05),心理领域积分有明显的差异(P <0. 01),社会关系领域积分无明显差异(P> 0. 05),环境领域积分无明显的差异(P>0. 05);治疗前后各组控制率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 0. 05)。结论:耳穴金针疗法对阳虚质高血压病居民的体质改善、生存质量提高、血压控制更优于耳穴贴压和健康教育疗法。(本文来源于《针灸临床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陈珍,赵星弈,贾树华[9](2019)在《整合心理治疗干预模式对私立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病例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不同体制的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状况评估与筛查,根据老年人的具体问题,采用整合心理治疗干预模式,对私立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提升和改善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和幸福感。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实验设计及半结构式临床心理访谈进行前后测。从辽宁省大连市私立养老机构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人,随机分为实验组(n=28)和对照组(n=28)。实验组进行12次整合心理干预方案,对照组只进行走访和集体讲座。研究工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老年抑郁量表(G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以及中国人幸福感量表(CHI)进行心理干预效果评估。使用SPSS22.0软件包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结果:1、公立与私立养老机构被试老年人在年龄、文化程度、城乡、居住养老机构次数、需要养老机构改善等方面均存在显着差异;两组被试在SCL-90躯体化、强迫因子、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因子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被试在客观支持(p<0.05)得分上差异显着。2、幸福感总分、文化水平面与保险形式是影响私立养老机构老年人焦虑水平的叁个因素;幸福感总分是影响私立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水平的因素;社会支持总分与SCL-90总分影响私立养老机构老年人幸福感水平。3、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所有身心健康指标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4、干预后,实验组焦虑(p<0.05)与抑郁(p<0.05)得分显着低于对照组;SCL-90各项因子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幸福感总分(p<0.05)、社会支持总分(p<0.05)上存在显着差异。结论:1、整合心理治疗干预模式能够有效地改善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焦虑状况、抑郁状况和幸福感,身心健康状况指标SCL-90以及社会支持状况改变显着。即使是集体讲座和定期探望也对养老机构老年人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帮助。2、公立与私立养老机构在一般人口学特征、心理健康状况方面差异显着。(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刘灵江,陈益青,朱辉,屠萌君,吴鑫琦[10](2019)在《社会技能训练结合家庭干预对农村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的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社会技能训练与家庭干预相结合对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宁波市慈溪、余姚等地四个社区的120例已纳入重性精神病防治管理网络,且病情稳定的农村康复期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社会技能训练程式结合家庭干预进行干预,对照组仅接受社区常规管理,不进行特殊干预。分别于入组时、3个月末和6个月末时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症状,个人和社会功能评定量表中国版(PSP-CHN)评定社会功能,采用正确服药天数评估服药依从性。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一般资料PANSS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36,P=0.844),而在3个月末和6个月末,研究组与对照组的PANSS总评分有统计学差异(F=4.852,P=0.033;F=12.687,P=0.001);同时研究组社会功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4.725,P=0.013;F=12.687,P=0.001),服药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38,P=0.014;F=15.917,P=0.000)。研究组在干预后精神病性症状、社会功能及服药依从性均好于干预前,对照组状况变差。结论精神分裂症技能训练结合家庭干预可进一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提高服药依从性,促进社会功能的康复,有利于患者回归社会。(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生》期刊2019年28期)
干预对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基于炎症/铁调素轴探讨清肾颗粒对肾性贫血湿热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铁代谢的干预机制。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肾颗粒1包/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值变化情况及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水平、白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铁调素、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以及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和铁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并优于同期对照组(P=0.000);两组患者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02,P=0.002,P=0.017);两组患者白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铁调素、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均P=0.000)。两组患者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总铁结合力、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铁蛋白较治疗前,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下降水平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00)。结论在肾性贫血湿热证患者贫血治疗过程中联合清肾颗粒口服可以有效改善贫血状态,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轻患者炎症状态,下调铁调素水平改善患者铁代谢实现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干预对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1].卢立朋.越鞠汤联合基础干预治疗糖尿病前期(气滞痰阻)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9
[2].张磊,王亿平,金华,王东,魏玲.清肾颗粒对肾性贫血患者炎症/铁调素轴及铁代谢的干预机制: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9
[3].唐小兵.综合干预对农村社区有危险性行为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康复的对照临床疗效分析[J].作家天地.2019
[4].王怡,秦悦农,孙霃平,陈佳静,刘胜.乳腺术后叁阴方干预叁阴性乳腺癌化疗后临床症状病例对照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5].王晶晶,刘永松.体感游戏干预对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身体成分、身体活动和动作能力的整群随机对照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6].李有华,李英奎.基于RE-AIM框架评估3-7岁儿童MVPA干预的有效性:一项集群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7].汪毅,甘明远,白璐源,吴宇泽,李丽.心理韧性训练干预儿童行为问题的随机对照研究[C].第二届全国焦虑症中西医结合论坛、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18次全国年会暨第叁届京津冀中西医结合精神病学年会论文集.2019
[8].唐虹,许书强,刘嘉,余智,陈健英.耳穴金针疗法对阳虚质高血压病干预的对照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9
[9].陈珍,赵星弈,贾树华.整合心理治疗干预模式对私立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病例对照研究[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10].刘灵江,陈益青,朱辉,屠萌君,吴鑫琦.社会技能训练结合家庭干预对农村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的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