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制导仿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协同作战,协同制导,半实物仿真,DEV&DESS
制导仿真论文文献综述
李景,韩健,张卿[1](2019)在《多飞行器协同制导仿真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多飞行器协同仿真系统的组成和运行机制,明确其形式体系属于离散事件和微分方程组合的规范系统(Discrete Event System&Different Equation System Specifications,DEV&DESS)。将对协同制导仿真系统的运行控制问题转换为一种特定的DEV&DESS系统仿真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协调器的协同仿真试验方法,并通过实时的数学仿真试验对方法进行了验证。(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宋文瀚[2](2019)在《激光制导仿真系统高频高精度回波生成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制导武器由于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机动性好等诸多的优势,被各国军队广泛应用。在激光制导武器的性能测试中,半实物仿真系统由于相对于实物仿真成本低、灵活性强而成为研究热点。该系统通过驱动激光阵列生成模拟的回波,以模拟实际目标及环境,对激光制导武器进行测试。但是由于激光阵列制作工艺及相应的高分辨率延时驱动系统设计等难题在我国尚未完全解决,所以有必要开展相应的研究,为激光半实物仿真系统的工程化奠定基础。本项目与国内激光阵列生产厂家配合,研究其相应的激光制导仿真系统高频高精度回波生成技术,解决系统实时性较差、精度较低的缺点。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通过对课题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提出激光制导仿真系统的总体方案,该系统采用了多项优化技术,使系统最终生成的回波的精度由现有同类型的系统的6.94ns提升到0.125ns;更新频率由现有的300Hz提升到1000Hz以上。其次,对系统的各主要环节进行具体的设计与实现。首先完成雷达数据高速传输系统IP核的设计,构建从上位机至驱动控制卡的高速数据传输通路,旨在提升生成回波的更新频率。该系统主要包括总线传输模块、光纤传输模块,通过解决数据高速传输问题,提升了最终生成的回波的刷新频率至1000Hz;还包含数据缓存模块,解决了跨时钟域及数据缓存的问题。然后完成高精度回波生成模块的设计,该模块根据激光雷达的原理,应用亚皮秒级延时生成技术,设计并生成包含高精度延时的控制信号,以驱动激光阵列生成时间精度较高的回波。该控制信号的延时精度可达亚皮秒级,驱动生成的回波时间精度可达125ps。最后,搭建系统测试平台。完成雷达数据生成及发送软件的编写,并应用此软件完成上述模块的功能验证。结果表明,其性能达到设计预期要求。(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陈炜[3](2018)在《基于ARM平台的红外制导仿真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外制导仿真技术一直是国内外精确制导武器仿真技术的一个研究热点,是当今世界各军事强国争相发展的先进技术,直接决定着红外制导武器的发展速度,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国防战略意义。红外制导武器在战时环境下可以对目标进行搜索、跟踪和锁定,不断调整飞行姿态跟踪目标,最终摧毁目标。红外制导仿真系统是在实验室环境下使用红外成像系统捕捉目标,对目标的红外图像信息处理后得到其坐标信息,并控制导引头伺服系统调整光轴指向和导引头姿态,模拟导弹实战情况下的目标捕获与跟踪过程。本文通过研究红外制导武器在真实战地环境下的工作原理,设计了一套红外制导仿真系统的实现方案。该仿真系统主要由成像系统、控制单元和上位机图像处理系统构成,红外成像系统对待跟踪目标的红外信息进行图像采集,并上传至上位机进行处理,获取其相对视场的偏移位置信息并下传至控制单元,由控制单元对模拟导引头进行控制来实现对目标的捕获与跟踪功能。其中,仿真系统控制单元的设计以及控制单元对导引头驱动电机控制策略的制定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根据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中的要求,本文采用基于ARM的硬件平台来实现红外制导仿真系统中的控制单元。由于控制单元硬件电路较为复杂,本文采用分层设计思想将控制单元的硬件电路分为转接层、驱动层、核心控制层和电源层。为了实现控制单元对电机的角位移控制的精确性和快速性,提出了一种两级串行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Integral-Derivative,PID)闭环控制方案,其中内环控制伺服系统用于对电机调速,外环控制伺服系统用于调整电机角位移。本文首先对直流电机建立了数学模型,对常规PID、单神经元PID、RBF神经网络PID和改进的RBF神经网络PID这四种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分别从阶跃响应调节时间、超调量以及控制系统对时变信号的位置跟踪能力方面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通过对常规PID控制策略的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后可知,其存在调节时间较长,存在超调量,位置跟踪偏差和时间滞后量偏大等不足,不符合系统设计指标。针对常规PID控制策略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常规PID控制与神经网络结合,研究了单神经元PID控制策略并进行了仿真。相比于常规PID控制策略,单神经元PID控制策略加速了调节过程,同时减小了位置跟踪偏差和时间滞后量,使得控制性能得到了一定提升。为了进一步改善单神经元PID控制策略的调节时间和位置跟踪能力,将系统辨识理论与单神经元结合起来优化单神经元PID中的学习规则,得到了RBF神经网络PID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其调节时间、超调量和位置跟踪能力都得到了改善,控制性能得到提升。由于神经网络PID中都使用神经元比例系数来调整输出控制增量的增益,但是该系数往往需要离线预置,不能根据现场状态进行调整,这里对该比例系数的调整方式进行了改善,使其可以随着控制过程动态调整,从而改善控制性能。因此,提出了一种改进的RBF神经网络PID控制策略,仿真表明,与其它叁种控制策略相比,该控制策略在保留了RBF神经网络PID控制的位置跟踪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小了调节时间,提高了系统控制性能。最后,在QtCreator集成开发环境下,使用C++语言开发了PID控制台软件,在Keil-MDK集成开发环境下,结合主控芯片的运行机制,使用C语言实现了常规PID控制策略和单神经元PID控制策略。将软件系统与硬件系统进行联调,得到了与仿真结果趋势一致的控制输出曲线。(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1)
贾荣泉,肖卫国,王力,孙运吉[4](2018)在《宏微双动的光学探测器目标跟踪制导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学探测设备在载体飞行过程中对目标进行大范围的扫描凝视运动,由于目标范围大,探测器分辨率高、视场小,因此光学探测设备扫描频率很高,给半实物仿真造成了极大困难。传统弹目视线运动仿真常用的五轴转台由于自身动态性能的原因无法跟踪探测设备的光轴运动变化。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宏/微双重驱动的光学制导仿真视线运动模拟方法,利用五轴转台、目标模拟器、二维摆镜等仿真设备建立了一套光学制导半实物仿真系统,以实现弹目视线大范围、高动态、高精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上述弹目视线仿真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对弹目视线大范围、高速度切换的模拟,并提高了系统的仿真精度,使其达到指标要求。(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8年05期)
刘广哲,张科,吕梅柏,王靖宇,王佩[5](2018)在《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双模制导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仿真方法利用目标运动参数的真实值来实现制导律时不能反映导弹真实工作过程。将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应用于制导回路中,分别采用雷达单模及雷达/红外双模测量信息对目标运动参数进行估计,进而利用广义比例导引律形成制导指令,使导弹飞向目标。仿真结果表明,利用目标参数估计值形成制导指令能够引导导弹准确命中目标,然而导弹的法向加速度在弹道初始段及末段存在较大的抖动,反映了寻的导弹在末制导阶段的真实工作状态,对于制导律的优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航空兵器》期刊2018年01期)
徐骏[6](2017)在《激光半主动制导仿真系统中自然环境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今以信息化战争为主要模式的军事格局下,精确制导武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精确制导武器尤其是半主动激光制导武器,具有极高的命中率,先进的半主动激光制导武器的命中率甚至可以达到85%以上。英国的芬梅卡尼卡公司近期完成了新一代半主动激光制导导引头的研发,可以实现高精度激光捕捉和追踪,能够为目前没有末端制导或需要增强制导精度的空对地武器提供“即插即用”的精确制导能力。半主动式激光制导技术是我国目前该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其具有直接命中率高、效能好、抗干扰能力强、相对成本低,减少伤亡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炮弹、导弹等各式武器装备上。目前我国武装直升机上配备的最先进的空地导弹AKD-10就是采用激光半主动制导。弹重47千克,最大射程7公里,破甲能力超过1400毫米,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主战坦克能够抗住其打击。激光半主动制导武器的研发成本极高,如果能够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代替部分或全部的实验硬件,通过建立并载入影响实验结果的典型外部、内部实验环境,进行仿真实验,则能够有效地减少成本并且极大地提高开发效率。本论文结合与中国兵器203研究所合作开发的激光半主动制导虚拟仿真系统,整体上介绍了虚拟仿真系统的实现,并着重分析、研究了环境建模及载入模块中复杂环境数据库的设计及应用。具体工作如下:(1)分析了激光在复杂自然环境下的大气传输特性,通过求解的激光大气透过率公式,结合自主开发的激光大气透过率计算软件,获得某地区的激光大气透过率数据,并构建了大气传输数据库。(2)分析了太阳光的辐射照度对于导引头灵敏度的影响,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线性拟合,获得太阳光辐照度与导引头灵敏度的关系式,并构建了太阳光辐射数据库。(3)通过实验测量了不同目标的激光雷达散射截面,并构建了目标激光散射特性数据库。(4)以目标激光散射特性数据库、太阳光辐射数据库和大气传输数据库叁个数据库为基础,设计了大气传输软件和复杂环境数据库软件。(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06-01)
杨钦[7](2017)在《基于数据分发服务的红外制导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外制导是利用红外探测器捕获和跟踪目标自身辐射的能量来控制和指引导弹打击目标的一项技术。红外制导技术因其全天候、对气象环境要求低等特点,已经在精确制导武器领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并将在未来现代化战争和局部战争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由于红外制导技术需要处理大量数据,因此实时处理已成为红外制导技术的难点。数据分发服务(Data Distribution Service,DDS)定义了以数据为中心的发布/订阅通信机制,它区别于传统的中间件,采用统一的编程接口来实现数据的发布、传输和订阅,优化了分布式系统的结构,提高了系统数据通信的实时性。因此,本文主要是对基于数据分发服务的红外制导仿真进行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数据分发服务的原理,包括DDS的通信模型、架构,及主要组成部分,并就如何建立DDS实时数据通信进行了详细介绍。其次介绍了红外信号探测的原理,包括信号的可探测性分析和探测信号的处理过程分析。之后详细阐述了红外探测距离的计算方法和利用调制盘对信号调制、解调的方法,设计了旋转调频式调制盘信号信息提取的算法,并编程实现了这一过程的仿真。然后研究了红外图像的处理过程,包括图像预处理、红外目标自适应搜索和跟踪。最后仿真实现基于DDS的红外制导过程,并以图形的方式展示导弹和目标的运动模型。本课题最终完成了一个包含有,红外信号探测、红外图像处理、数据分发服务以及图形显示运动轨迹等模块的,红外制导仿真系统。(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7-05-01)
任国焘[8](2016)在《基于DMD的可见光成像制导仿真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半实物仿真实验能有效地缩短武器系统的研发时间,降低武器系统研发的经费开销,本文以某型号的制导武器半实物仿真系统为基础,分析了制导武器半实物仿真实验中所涉及的关键技术手段。本文选择Digital Mirror Device(DMD)作为核心显示器件,设计了一套可见光目标模拟器,该目标模拟器能支持帧频为60Hz的图像信号输入,采用LED作为照明光源,通过准直光学系统,提供给武器无穷远的视景图像。本文设计了一套与可见光目标模拟器搭配使用的导引头模拟器,并为导引头模拟器设计了一套帧同步电路。帧同步电路能使导引头模拟器更好的接收目标模拟器的图像,使得目标模拟器的每帧图像都能被导引头模拟器恰好接收到。视景仿真机为目标模拟器提供目标在空中飞行的仿真图像,本文根据仿真图像特点设计了相应的目标识别与跟踪的算法,使得导引头模拟器完成对该目标的识别跟踪,最后将采集到的运动数据生成的飞行轨迹与数学模型生成运动轨迹相对照,在实验室仿真条件下,导引头模拟器可以很好的完成对目标的识别跟踪。仿真系统对于通信网络实时性以及稳定性要求很高,本文基于UDP/IP协议设计了主控计算机与目标模拟器以及导引头模拟器的通信报文内容与格式。将主控计算机,目标模模拟器控制计算机,以及导引头模拟器叁者进行组网,验证了通信网络的功能。(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6-06-01)
何应圳[9](2016)在《编队协同接力制导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编队协同作战,提高编队的协同作战能力为背景,对协同作战中的接力制导流程、制导权交接过程、接力制导优先权的计算、制导交接方式、交接区域及时机的计算进行分析和讨论,指出接力制导中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来源于《现代计算机(专业版)》期刊2016年13期)
王斐,梁晓庚,郭超,李佩佩[10](2015)在《灰云熵权聚类的制导仿真系统可信度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制导仿真系统可信度评估中存在随机性和模糊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中心点正态灰云白化权函数模型和组合赋权模型的灰云聚类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了制导仿真系统可信度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云模型确定各指标的主观权重,采用基于正态灰云白化权函数的信息熵和分类区分度的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客观权重,结合加法集成原理对二者融合得到综合权重。利用变权灰色聚类理论,计算评价对象所属灰类的聚类结果。给出实例验证了方法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2015年08期)
制导仿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激光制导武器由于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机动性好等诸多的优势,被各国军队广泛应用。在激光制导武器的性能测试中,半实物仿真系统由于相对于实物仿真成本低、灵活性强而成为研究热点。该系统通过驱动激光阵列生成模拟的回波,以模拟实际目标及环境,对激光制导武器进行测试。但是由于激光阵列制作工艺及相应的高分辨率延时驱动系统设计等难题在我国尚未完全解决,所以有必要开展相应的研究,为激光半实物仿真系统的工程化奠定基础。本项目与国内激光阵列生产厂家配合,研究其相应的激光制导仿真系统高频高精度回波生成技术,解决系统实时性较差、精度较低的缺点。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通过对课题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提出激光制导仿真系统的总体方案,该系统采用了多项优化技术,使系统最终生成的回波的精度由现有同类型的系统的6.94ns提升到0.125ns;更新频率由现有的300Hz提升到1000Hz以上。其次,对系统的各主要环节进行具体的设计与实现。首先完成雷达数据高速传输系统IP核的设计,构建从上位机至驱动控制卡的高速数据传输通路,旨在提升生成回波的更新频率。该系统主要包括总线传输模块、光纤传输模块,通过解决数据高速传输问题,提升了最终生成的回波的刷新频率至1000Hz;还包含数据缓存模块,解决了跨时钟域及数据缓存的问题。然后完成高精度回波生成模块的设计,该模块根据激光雷达的原理,应用亚皮秒级延时生成技术,设计并生成包含高精度延时的控制信号,以驱动激光阵列生成时间精度较高的回波。该控制信号的延时精度可达亚皮秒级,驱动生成的回波时间精度可达125ps。最后,搭建系统测试平台。完成雷达数据生成及发送软件的编写,并应用此软件完成上述模块的功能验证。结果表明,其性能达到设计预期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制导仿真论文参考文献
[1].李景,韩健,张卿.多飞行器协同制导仿真技术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19
[2].宋文瀚.激光制导仿真系统高频高精度回波生成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3].陈炜.基于ARM平台的红外制导仿真系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
[4].贾荣泉,肖卫国,王力,孙运吉.宏微双动的光学探测器目标跟踪制导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8
[5].刘广哲,张科,吕梅柏,王靖宇,王佩.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双模制导仿真研究[J].航空兵器.2018
[6].徐骏.激光半主动制导仿真系统中自然环境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
[7].杨钦.基于数据分发服务的红外制导仿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
[8].任国焘.基于DMD的可见光成像制导仿真系统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9].何应圳.编队协同接力制导仿真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6
[10].王斐,梁晓庚,郭超,李佩佩.灰云熵权聚类的制导仿真系统可信度评估[J].系统仿真学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