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O和RF检测对于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分析

ASO和RF检测对于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分析

尚芳如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9)05-0319-02

ASO(抗链球菌溶血素“O”)是A群溶血性链球菌的代谢产物,它是一种具有溶血活性的蛋白质,能溶解人类和一些动物的红细胞;并具有抗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称为ASO。RF(类风湿因子)是一种抗变性IgG的自身抗体,主要存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和关节液中,是一种抗人或动物IgG分子Fc片断的抗体。它最易与人及动物的变性球蛋白或免疫复合物中的IgG结合,也可与自身IgG或异体IgG分子反应,并与其他抗原如核蛋白发生交叉反应,与天然IgG结合的能力较差。血清中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类风湿因子(RF)是临床诊断类风湿疾病的传统及常用指标,其中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F阳性率可达80%。ASO的存在及含量可反映感染的严重程度,也是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因素,在类风湿疾病的急性期可见升高。

1.正常参考值

ASO:成人<200IU/ml

RF:成人<20IU/ml

2.阳性结果的临床意义

2.1ASO

1)对协助风湿热有一定价值。风湿热病人在感染后4-6周60~80%可见ASO增高,并伴有血沉增快及白细胞增多;若疑活动风湿,但ASO多次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则有助于排除该病。

2)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ASO也常有增高。

3)确已感染溶血性链球菌,但ASO一直不见增高,可见于。

a.该溶血性链球菌不产生或很少产生很少量ASO。

b.感染早期即应用大量糖皮质激素。

4)本测定并无特意性,凡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如扁桃体炎,猩红热等均可增高。但其他与溶血性链球菌无关的疾病如结缔组织病等ASO效价也可增高。

2.2RF

可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辅助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Sjo-gren综合征,Waldenstrθ-m综合征,结节病,SLE等。偶尔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感染性疾病和老年人(低滴度的RF)。

1)R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很高,可达79.6%,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常见的自身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RF的效价与患者的临床表现呈正相关,即随症状加重而效价升高。

a.IgM型R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IgM型RF效价>80IU/ml并伴有严重关节功能障碍时,通常提示患难与共者预后不良。

b.IgG型R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或滑膜液中IgG型RF的出现与患者的滑膜炎,血管炎的关节的症状密切相关,此类RF常伴随高效价的IgM型RF在同一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或滑膜液中出现。在正常人及非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很难检测出IgG型RF。IgG型RF在关节软骨表面的沉积可激活补体引起关节的炎性损伤,因此滑膜液中检测出IgG型RF比血清中检出IgM型RF更具有病理诊断意义。

c.IgA型RF:约有10%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难与共者血清或滑膜液中可检出IgA型RF,IgA型RF是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活动的一项指标,该IgA型RF阳性与患者关节炎症状和严重程度以及骨质破坏有显著的相关性。

d.IgE型RF:在关节液,胸腔积液中高于同一病人的血清水平。

2)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SLE,干燥综合症,硬皮病及慢性病毒性肝炎,某些慢性感染性疾病,如亚急性细性心膜炎,结核,麻风,黑热病及结节病RF也可呈阳性。感染或其他原因的抗原刺激所产生的抗体大都是IgG。当这些IgG类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时,其本身即可发生变性。此外,在炎症过程中也可发生IgG变性,构成自身抗原,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各种抗IgG抗体。滑膜液中的IgG类风湿因子与变性IgG结合而形成的中等大小的免疫复合物比血清中IgM型类风湿性因子致病意义更重要。由于这一类免疫复合物易于沉积在关节膜等部位,激活补体,形成慢性渐进性免疫炎症损伤。

3)RF阴性不能排除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因有部分类风湿性节炎患者可一直呈血清RF阴性,这类患者关节膜炎轻微,很少发展为关节外的类风湿疾病。

4)几种疾病时RF的检出阳性率为:

类风湿性关节炎79%,

系统性红斑狼疮30%,

干燥综合症95%,

硬皮病80%,

皮肌炎80%,

混合性结缔组织疾病25%。

3讨论

3.1RF是由于变性IgG刺激机体后所产生的。由于RF阳性主要是引起类风湿关节炎,RF并非为特异性抗体,在一些结缔组织病、病毒性肝炎患者及一些老年人群中均可检测为阳性。目前认为多种因素诱发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而致病。临床上确诊类风湿患者时,在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有临床体征。如关节肿胀、疼痛、晨僵、屈伸不利、遇寒加重、全身或局部畏寒怕冷、舌苔白、脉沉紧。重者可出现正气亏虚之象,病情难以控制。RF识别的自身抗原是变性的IgGFc部分,是最早发现的RA的自身抗体。研究表明,RF与RA的关节损伤程度密切相关,是损伤指标中较好的预后因子,RF对RA的诊断和预后十分有意义。

3.2ASO为G+链球菌感染后产生,而G+链球菌有很多种类,一般按溶血与否分为α溶血、β溶血、γ溶血3种,大多数致病菌为β溶血性链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根据抗原结构不同分为18个族,其中A族可引起咽炎、猩红热、皮肤感染,并与风湿病和肾炎有关。链球菌A、C、G族均可引起ASO升高。患者感染早期使用抗生素,可使ASO滴度下降而检测不到。有研究指出,经青霉素治疗可使ASO阳性率至12%~15%,表现滴度较低。当机体感染A族链球菌后,能产生大量的抗DNA酶B抗体,引起抗DNA酶B的升高,尤于抗DNA酶有更好的特异性而作为链球菌抗体测定方法。ASO在链球菌感染后2周左右即出现,以后逐渐升高,至4~6周达到高峰,8~10周逐渐恢复正常,但有些患者ASO阳性可持续很久。

3.3目前临床应用RF和ASO诊断类风湿病依然十分常见。有研究结果显示RF和ASO指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随龄变化、季节性波动。这种性别差异、随龄变化和季节性波动的揭示对临床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十分有帮助,可针对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群在不同季节来进行预防和治疗。疾病间的性别差异有其生理基础,由于女性雌激素的分泌使其罹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几率比男性要高,雌激素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而雄激素和孕酮则起抑制作用。类风湿病属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有研究结果显示女性RF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很可能就和这种男女间的生理差异有关。与此相反,ASO的阳性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其原因很可能是ASO虽然在一些类风湿患者中呈阳性,但其阳性主要还是提示链球菌的现症或既往感染。这也提示ASO检测对类风湿疾病的诊断价值不大。

标签:;  ;  ;  

ASO和RF检测对于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