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效果变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骨性Ⅲ类错畸形,面具式前方牵引器,颈椎骨龄
效果变量论文文献综述
游武林,马嘉[1](2019)在《面具式前方牵引矫治效果与颈椎骨龄定量分期法中变量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使用面具式前方牵引器矫治生长发育期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的效果,并探讨颈椎骨龄定量分期法(quantitative cervical vertebral maturation,QCVM)中的变量与矫治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一科进行面具式前方牵引矫治的生长发育期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35例,比较患者矫治前后的头影测量结果,并将矫治效果与QCVM中的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相较于矫治前,矫治后测量结果中SNA角(由蝶鞍中心点、鼻根点及上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ANB角(由上齿槽座点、鼻根点及下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FMA角(眼耳平面与下颌平面的交角)和U1-NA角(上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连线交角),以及Co-A(髁顶点到上齿槽座点的距离)、A-Y(上齿槽座点到Y轴的距离)、U1-Y(上切牙切点到Y轴的距离)、PNS-X(后鼻棘点到X轴的距离)、B-X(下齿槽座点到X轴的距离)、Co-Gn(髁顶点到颏顶点的距离)、ANS-Me(通过前鼻棘点和颏下点做水平参考平面的平行线间距离)、Wits值增大,SNB角(由蝶鞍中心点、鼻根点及下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IMPA角(下中切牙长轴与下颌平面相交之上内角)和L1-Y(上切牙切点到Y轴的距离)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矫治前后A-X(上齿槽座点到X轴的距离)、ANS-X(前鼻棘点到X轴的距离)和B-Y(下齿槽座点到Y轴的距离)的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4/W4(第四颈椎颈椎体上缘中点到最前下点和最后下点连线距离与第四颈椎颈椎体前缘中点到最后上点和最后下点连线距离的比值)与矫治前后A-Y、U1-Y的变化量呈负相关(P <0.05)。结论对于生长发育期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面具式前方牵引矫治能有效促进上颌骨生长;患者第四颈椎越细长,矫治难度越大,前方牵引上颌骨的效果可能越不理想。(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莫雄超,梁振国,王允[2](2019)在《装载机定变量与全变量液压系统节能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液压系统节能技术的应用对装载机节能降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装载机常用的2种节能液压系统有定变量液压系统和全变量液压系统。本文通过阐述2种液压系统的节能原理,然后测试典型工况的各项液压参数,根据试验数据进行总做功量计算,通过对比二者总做功量来评价节能能力,最后以整机油耗测试验证节能效果。(本文来源于《建筑机械》期刊2019年07期)
王学栋,仲昭伟,董洋,朱同兵[3](2018)在《多变量因素下的锅炉低压省煤器节能效果测试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多变量因素条件下测试了某220MW机组低压省煤器的节能效果,用等效焓降法计算了低压省煤器不同运行方式、不同运行参数下的节能效果。针对200 MW容量等级的机组,当低压省煤器进水流量较大和进水温度稍高时,应优先采用6号低加出水,220 MW工况下,进低压省煤器最佳流量为250 t/h左右,机组热效率提高0.645%;若低压省煤器进水来自于7号、8号低加出口,进水温度较低,则低压省煤器出水应引至6号低加出口,并应使低压省煤器出水温度略高于6号低加出口水温,否则,节能效果相比最佳工况降低,220 MW试验工况下,从8号低加和7号低加出口抽取凝结水370 t/h,经低压省煤器加热后回水至6号低加出口,机组热效率提高2.003%。对不同的低压省煤器运行方式,都存在一个最佳回水位置和最佳进水流量。(本文来源于《发电技术》期刊2018年02期)
张业安[4](2018)在《青少年运动健康传播模式:理论框架、变量关系及效果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媒介化社会背景,在对国内外青少年运动健康传播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运动健康传播的定义。借鉴HBM、EMPA等相关理论,结合专家建议,构建了一套包含"一背景(媒介化)、叁维度(宏观、中观和微观)、叁因素(媒介使用、运动、健康)"的青少年运动健康传播模式。该模式揭示了影响青少年健康的社会环境、媒介传播和体育运动因素。分析该模式中各维度和因素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具体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效果评估,为后续定量研究(大样本调查和实验分析)青少年运动健康传播实践奠定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成都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黎东生[5](2018)在《中国式DRGs的控费机理及其控费效果的环境变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DRGs是世界公认的比较先进的支付方式之一,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我国也开始探讨DRGs支付方式,试图在医保控费中发挥积极作用。与国外DRGs相比,中国式DRGs具有独特的控费机理,其控费效果如何会受到许多环境变量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管理》期刊2018年03期)
安晓飞,付卫强,魏学礼,丛岳,王培[6](2017)在《基于处方图的垄作玉米四要素变量施肥机作业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提高肥料利用率,解决黑龙江垦区垄作玉米施肥作业过程中由于颗粒肥密度不同而造成的肥料分层问题,基于沃尔2BJM施肥机,设计了一套适合垄作玉米四要素变量施肥的控制系统。系统集成了亚米级差分GNSS装置,采用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分别控制4路排肥轴转速。系统根据用户设置的目标施肥量,实时计算液压马达的目标转速,并同步向肥料控制器发送转速指令。控制器通过光电编码器反馈的马达转速信号,调节比例阀开度,一次完成氮肥、磷肥、钾肥和微肥4种单质肥同步变量施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各路施肥管误差均小于3.00%,变异系数均小于0.05;与传统施肥机同期作业效果对比表明,玉米株高、叶干质量、地上生物量以及SPAD值与传统施肥区并无明显差异,但变量施肥减小了田块中玉米株高、叶干质量、地上生物量以及SPAD的空间差异性。尿素施用量由217 kg/hm~2减少到了150 kg/hm~2,减少了30.88%;二胺由232 kg/hm~2减少到了200 kg/hm~2,减少了13.79%;钾肥由原来的79 kg/hm~2增加到了108 kg/hm~2,增加了36.70%。肥料的投入成本减少了160元/hm~2,变量施肥测产数据为12 200 kg/hm~2,产量增加了217 kg/hm~2,较传统施肥区增产1.78%,收入增加508元/hm~2。综合考虑系统误差、玉米生长指标和最终产量数据,基于处方图的垄作玉米四要素变量施肥机满足黑龙江垦区玉米施肥作业实际要求,有效解决了肥料分层问题,显着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7年S1期)
杨芬[7](2017)在《基于潜变量分析的青少年视力损伤危险因素探讨及视力防治干预效果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视力损伤(Visual Impairment,VI)是世界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良好的视力对学龄期的学生至关重要,故青少年的VI问题是一个全世界需关注的问题;据WHO估计,2010年全球范围内儿童约有1900万VI患者,其中1200万是由屈光不正引起,较易诊断和治疗。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视力是有一定的可逆性的,积极有效的干预可预防VI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必须要采取措施对青少年的视力进行有效的干预以减轻其危害,而了解青少年视力损伤的危险因素,探索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是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必要条件和基础保障。本研究拟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探讨青少年VI的主要相关危险因素。(2)应用中介效应分析BMI影响VI的作用机制。(3)评估青少年视力防治干预项目的效果,探讨潜在不同类型人群干预效果的差异、变化趋势及人群特征,为后期制定个体化的干预方案提供依据。研究方法(1)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随机抽取武汉市黄陂区24所中小学3771名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自制问卷了解学生视力的相关因素,包括一般情况、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运用体重身高测量仪测量学生的身高体重,并据此算出其BMI;通过视力检查测量每个学生的裸眼视力和日常生活视力;用Epidata3.1软件录入数据,运用 EmpowerStates 和 R 软件(http://www.R-project.org)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具体方法有方差分析、卡方检验、非参数检验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2)为了解BMI影响作用于VI的具体作用机制和机理,我们应用潜变量分析思路,使用混合模型中介效应分析进而探讨其作用机制,分析BMI具体是通过什么中间变量影响VI的发生发展,其中介效应作用大小到底是多少,不同BMI水平的青少年其影响效益是否有差异;应用混合模型的潜在类别分析将青少年人群进行分类,进而计算出不同特征的各类人群的BMI作用于视力损伤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大小及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期后期有针对性的针对不同特征人群制定有针对性的视力防治计划和措施。运用Mplus 7.4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的统计分析包括混合模型分析、潜在类别模型和中介效应分析。(3)本研究用混合模型潜变量转换分析影响青少年视力防治的干预实施效果。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武汉市黄陂区接受了一年视力防治干预的5533名学生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的一般情况、用眼相关知识行为、干预实施情况等。运用Mplus 7.4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将问卷涉及的条目分为用眼习惯改变和用眼行为改变两个维度;运用潜在转换分析青少年视力干预前后用眼习惯和用眼行为的改变,及哪些一般人口学特征会影响这些转变的发生;通过潜在类别分析将干预学生具体分为不同的潜在人群,看哪一类人群的变化最大,干预效果最好;探讨这一类人群的特征是什么,即具体有哪些特征的人群适合此类干预方法,干预的效果最好。研究结果(1)VI的影响因素分析。根据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重点探讨了叁个主要影响VI的因素:BMI、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和每天做作业时间。VI的发生率与学生的年级成正比(高中生高于初中生、初中生高于小学生,P<0.001)。在调整了各自相关混杂因素后,BMI与VI之间仍存在曲线关系:当BMI到达拐点(BMI=19.81kg/m2)以后,发生VI的风险随着BMI的增加而增加。当BMI<19.81kg/m2时,二者的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几乎成一条直线;然而,当BMI高于19.81kg/m2时,VI随着BMI的增加而增加(相关系数β=1.20,9S%CI:1.15-1.25);即当 BMI 高于 19.81kg/m2 时,BMI 每增加 1kg/m2 发生 VI 的风险就增加20%。户外活动时间与VI之间呈曲线关系:当户外活动时间到达拐点(户外活动时间=2.40h/d)以后,发生VI的风险与户外活动时间的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基本呈一条直线;但当户外活动时间<2.40h/d时,VI的发生率随户外活动时间的增加而降低(相关系数β=0.06,95%CI:0.05,0.08);即当户外活动时间<2.40h/d时,户外活动时间每增加1h发生VI的风险就降低94%。根据小学、初中、高中分层做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每天在家做作业时间越长,发生视力损伤的危险性就越高,当做作业的时间超过2h/d时,发生视力损伤的风险增加 60%(OR=1.60,95%CI=1.22,2.12;P=0.0008)。(2)混合模型中介效应分析发现,BMI通过户外活动时间作用于VI。在小学生中,BMI与户外活动时间都与VI呈负相关,在消瘦的人群BMI作用于视力损伤的效应有89.54%%是通过户外活动时间起的作用,而在肥胖人群中BMI作用于视力损伤的效应只有9.91%是通过户外活动时间起的作用;在初高中生中,大多体重偏正常,BMI和VI呈正相关而户外活动时间与VI呈负相关,BMI作用于视力损伤的效应有41.77%是通过户外活动时间起的作用。其中户外活动时间对所有人群视力均起保护性作用。(3)潜在转换分析将干预人群用眼习惯改变分为4个潜在类别:第一类有1656人(29.93%),表现为干预前后无改变,都表现很差;第二类为1602人(28.95%),这一类学生干预前表现差,干预后用眼习惯变好;第叁类仅有10人,他们干预前表现好,干预后反而变差;第四类为2265人(40.94%),这一类人干预前后均表现很好。干预前后用眼行为改变的趋势也可分为四类不同的人群:第一类有1874(33.87%)名学生,他们干预前后均表现的好;第二类为1784(32.24%)人,干预前科学用眼,干预后反而变差;第叁类303人(5.48%),干预前表现差,干预后效果显着变好;第四类1572名学生(28.41%%),干预对这些人行为改变无影响,前后均表现差。年级和年龄与干预效果成反比,年龄、年级越高的学生改变的机会越小,干预的效果越差;小学生的干预效果要优于中学生;普通学校学生的干预效果要好于重点学校;城市好于农村学生;周末不参加辅导班的学生干预效果更好;超重和肥胖的学生干预效果要差于体重正常的学生;每年的干预次数至少在2-3次,采用多种方式的综合干预效果更佳。研究结论(1)BMI和视力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当BMI大于19.81kg/m2时,二者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剂量反应关系。户外活动时间是视力保护性因素。在排出混杂因素的影响后,每天户外活动时间的长短和VI间存在曲线关系,其拐点在2.4h/d。当户外活动时间<2.40h/d时,户外活动时间每增加1h发生VI的风险就降低94%。中小学生每天做作业时间与视力损伤的发生成负相关,若每天做作业的时间超过2h时,发生视力损伤的风险将增加60%。(2)本研究首次运用潜变量混合模型中介效应分析探讨了 BMI作用于VI的内部机制机理,研究结果发现BMI影响VI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户外活动时间的中介效应起作用的,并且BMI水平不同的学生,其中介效应的大小不一致,BMI越高的人其中介作用的效应越小。潜变量混合模型中介效应分析能够深度剖析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内部机制问题,而且考虑了不同潜在人群之间差异性,对于分析某些变量之间的内部因果关系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3)本研究首次采用混合模型潜在转换分析评估了青少年视力防治干预效果的动态演变阶段特征,并分析影响各阶段干预效果转换的因素。混合模型潜在转换分析非常适合分析干预先后个体的变化情况,它可以帮助分析出哪些潜在类别的人群会随着干预的进行发生改变的概率比较大;同时可以预测干预效果明显变化的人群特征有哪些;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针对有这些特征的潜在人群提供有针对性的干预,从而提高干预效果。(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7-03-01)
夏雪[8](2016)在《多变量相关的背景误差协方差及其对同化和预报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构造合理的背景场误差协方差是做好资料同化的关键,而且背景场误差协方差特征与区域的天气气候特征密切相关。从体现同化系统动力学特征的背景误差协方差的平衡约束特征出发,深入讨论了雨季和非雨季以及台风季节和非台风季节的背景场误差协方差特征,及其对降水和台风同化和预报效果的影响。取得的主要结论为:(1)雨季和非雨季的背景误差协方差中平衡特征分析表明,在雨季代表辐合辐散特征的速度势在与质量场的平衡相关中占重要作用,且在雨季各个变量与湿度的相关性更大。在台风和非台风季节的背景误差协方差中平衡特征分析表明,台风季节和非台风季节湿度控制变量均主要受温度场的影响,且台风季节湿度与其它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的明显要大于其对非台风季节。(2)针对两次降水个例的连续2天循环同化及预报试验结果表明,背景误差协方差中考虑非平衡速度势与温度场和表面气压场的相关,可以改善风场和温度场的分析和预报效果,对水汽场改善效果不明显,对降水预报效果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而建立湿度与其他所有控制变量相关后,使得其他变量的观测可以影响到水汽场,从而使得水汽场的分析效果更为合理,进而改进了水汽场的预报效果,明显地改善了降水强度和落区的模拟,提高了降水预报。(3)针对台风个例的循环同化和预报试验发现,背景误差协方差中非平衡速度势相关和相对湿度相关的建立,对台风同化和预报效果有比较大的正面影响,尤其是相对湿度和其他控制变量相关的建立,明显改善了台风路径、强度和降水的预报效果。(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6-06-01)
陈丽[9](2016)在《工具变量模型在卫生政策效果评价中的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卫生政策的效果评价中,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推断卫生政策与政策干预效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是,卫生政策研究无法根据研究者的意愿将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一些具有较高因果关系解释力度的研究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会受到限制,存在一些因素可能诱导我们对解释变量和效果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做出错误推断。由此产生的遗漏变量偏倚、选择性偏倚以及信息偏倚通常是通过产生所谓的"内生变量"问题而影响研究结果的。工具变量模型正是一个能够有效解决观察性研究中内生变量问题的统计方法。所以,本研究结合了卫生政策效果评价研究的特点,分析工具变量模型在该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及前景,为解决卫生领域研究中内生变量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经济》期刊2016年05期)
赵德平[10](2015)在《高校教师薪酬激励感知与工作绩效的实证分析——以激励效果为调节变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四川省S高校教师为样本,研究了高校教师的薪酬激励、激励效果与工作绩效的影响关系.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引入薪酬激励效果作为中介变量,建立薪酬现状感知、薪酬激励效果与工作绩效的关系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高校教师薪酬激励感知对于其工作绩效有显着影响,并且薪酬激励通过激励效果对工作绩效产生作用,人口统计学变量对高校教师薪酬激励感知与工作绩效有显着差异.研究结果为高校提升教师薪酬激励效果,改进工作绩效提供实证依据.(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效果变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液压系统节能技术的应用对装载机节能降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装载机常用的2种节能液压系统有定变量液压系统和全变量液压系统。本文通过阐述2种液压系统的节能原理,然后测试典型工况的各项液压参数,根据试验数据进行总做功量计算,通过对比二者总做功量来评价节能能力,最后以整机油耗测试验证节能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效果变量论文参考文献
[1].游武林,马嘉.面具式前方牵引矫治效果与颈椎骨龄定量分期法中变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9
[2].莫雄超,梁振国,王允.装载机定变量与全变量液压系统节能效果研究[J].建筑机械.2019
[3].王学栋,仲昭伟,董洋,朱同兵.多变量因素下的锅炉低压省煤器节能效果测试与分析[J].发电技术.2018
[4].张业安.青少年运动健康传播模式:理论框架、变量关系及效果评估[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
[5].黎东生.中国式DRGs的控费机理及其控费效果的环境变量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8
[6].安晓飞,付卫强,魏学礼,丛岳,王培.基于处方图的垄作玉米四要素变量施肥机作业效果评价[J].农业机械学报.2017
[7].杨芬.基于潜变量分析的青少年视力损伤危险因素探讨及视力防治干预效果评估[D].武汉大学.2017
[8].夏雪.多变量相关的背景误差协方差及其对同化和预报效果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
[9].陈丽.工具变量模型在卫生政策效果评价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6
[10].赵德平.高校教师薪酬激励感知与工作绩效的实证分析——以激励效果为调节变量[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