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膜蛋白表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鼠,功能性便秘,跨膜蛋白16A,钙离子转运ATP酶B2
膜蛋白表达论文文献综述
郭伟,朱凤池,赵庆超,赵春清,杨静[1](2019)在《跨膜蛋白16A在功能性便秘小鼠结肠中的表达及其参与调控便秘的相关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跨膜蛋白16A(TMEM 16A)在功能性便秘小鼠结肠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调控机制。方法取20只C57BL/6小鼠,分为构建功能性便秘模型小鼠(实验组)和正常小鼠(对照组),两组各10只。采用生物机能测定仪对两组小鼠结肠肌电改变进行检测,并分别采用免疫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两组小鼠结肠中TMEM 16A、钙离子转运ATP酶B2(ATP2B2)蛋白和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肌电生理检测发现,实验组小鼠结肠平滑肌的肌电慢波频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5. 36±1. 17次/min vs. 10. 75±2. 24次/min),慢波振幅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05. 76±9. 43 V vs. 66. 90±5. 64 V)(P <0. 01)。免疫印迹法检测发现,实验组小鼠TMEM 16A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0. 35±0. 09 vs. 1. 03±0. 15),ATP2B2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 41±0. 18 vs. 0. 99±0. 11)(P <0. 01)。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发现,实验组小鼠TMEM 16A基因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0. 46±0. 06 vs. 1. 00±0. 13),ATP2B2基因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 51±0. 17 vs. 1. 01±0. 09)(P <0. 01)。结论TMEM 16A表达下调可能与功能性便秘小鼠结肠收缩功能减弱有关,TMEM 16A可能通过调节ATP2B2表达而起到调控功能性便秘小鼠发病机制的作用,提示TMEM 16A有望成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潜在靶点。(本文来源于《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22期)
于天飞,董慧莹,谢鹏宇,孙婉姝,尹海畅[2](2019)在《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膜蛋白亲和肽的原核表达及其病毒亲和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膜蛋白(M蛋白)亲和肽的病毒亲和性,建立快速有效的TGEV检测方法,设计了1条含有TGEV M蛋白亲和肽的串联基因,核苷酸序列依据大肠杆菌偏爱密码子进行优化,人工基因合成获得了含有M蛋白亲和肽基因的重组质粒pUC57-MQHT。然后,根据合成基因的序列,设计合成了1条特异性引物,以pUC57-MQHT为模板,通过PCR获得了150 bp的TGEV M蛋白亲和肽基因。亲和肽基因通过BamHⅠ/XhoⅠ多克隆位点分别插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和pGEX-6p-1,获得重组质粒pET-32a-MQHT和pGEX-6p-MQHT。重组质粒经BamHⅠ单酶切和BamHⅠ/XhoⅠ双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分别转化至大肠杆菌Rosetta(DE3),经IPTG诱导,获得了重组蛋白TRX-MQHT和GST-MQHT,分子质量分别为25,31 ku。切胶纯化后,重组蛋白TRX-MQHT和GST-MQHT分别经His标签单克隆抗体和GST标签单克隆抗体鉴定,鉴定结果表明,获得的纯化蛋白为目的蛋白。Western Blot分析表明,2种重组蛋白可与TGEV特异性结合。Dot-ELISA分析表明,在TGEV滴度为1×10~3,5×10~2,2.5×10~2 TCID50/mL时2种重组蛋白都可显示出阳性反应,而在1.25×10~2 TCID50/mL滴度时无可见斑点,具有良好的TGEV亲和性。阻断试验表明,1∶100或1∶200稀释的TGEV阳性血清可完全阻断TGEV H株(1×10~5 TCID50/mL)与2种重组蛋白的结合,特异性良好。为建立TGEV诊断方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物质基础。(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姜贤,涂红坚,刘斌,谌辉鹏,罗庆华[3](2019)在《骨膜蛋白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骨膜蛋白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本院接受根治性肾切除术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118例,失访11例,以肾癌骨膜蛋白相对表达量中位数(1.12)为界分为高表达组(≥1.12)50例和低表达组(<1.12)57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两组患者骨膜蛋白阳性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两组患者骨膜蛋白表达情况,分析骨膜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术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骨膜蛋白高表达组的肿瘤直径>7 cm、肿瘤低分化、淋巴转移患者例数均显着多于骨膜蛋白低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膜蛋白高表达组POSTN表达相对表达量显着降低于骨膜蛋白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33,P=0.000)。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高表达组骨膜蛋白阳性表达率显着高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202,P=0.000)。骨膜蛋白低表达组1年生存率为91.20%,高于高表达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膜蛋白低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43.86%,高于高表达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膜蛋白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肿瘤大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总体生存率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9年29期)
管玉洁,刘炜,宋丽丽,李彦格,周建文[4](2019)在《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EB病毒潜伏膜蛋白1及Th1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EB virus-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syndrome,EBV-AHS)患儿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LMP1)、辅助性T细胞1(helper T cell1,T h 1)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抽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2014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16例EB病毒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组与EBV-AHS组,其中IM 66例,EBV-AHS 50例。EBV-AHS组按照国际组织细胞协会推荐的HLH-2004方案给予治疗,于治疗4周后评定近期疗效。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于体检时、IM组于确诊时、EBV-AHS组于治疗前、治疗后采血,检测血清LMP1抗体表达及Th1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M组和EBV-AHS组患儿确诊时血清LMP1抗体、白介素(IL)-2、干扰素(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组和EBV-AHS组患儿血清LMP1抗体,IL-2,IFN-γ,TNF-α水平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EBV-AHS组50例患儿中,疾病缓解者17例(34.00%),有效者22例(44.00%),余下11例(22.00%)疾病活动。疾病缓解者、有效者血清LMP1抗体,IL-2,IFN-γ,TNF-α水平明显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疾病活动者血清LMP1抗体,IL-2,IFN-γ,TNF-α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且疾病缓解者、有效者、疾病活动者血清LMP1抗体,IL-2,IFN-γ,TNF-α水平均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V-AHS患儿血清LMP1抗体表达及Th1细胞因子水平较IM患儿及正常儿童显着升高,且其与疗效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临床与病理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李伟,闫军,李浩,韩立仁,王大伟[5](2019)在《骨膜蛋白在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中表达及其对成骨分化的调控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骨膜蛋白对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的影响及其在骨质疏松发生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将40只雌性6个月龄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去卵巢组与假手术组,采用去势法构建骨质疏松模型。比较2组大鼠血清骨膜蛋白、骨硬化蛋白、CTX及P1NP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对大鼠右胫骨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并取大鼠股骨骨髓培养BMSCs并检测成骨细胞分化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 blot法测定骨组织内骨膜蛋白表达差异。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去卵巢组血清骨膜蛋白含量增加,骨硬化蛋白含量降低,CTX与P1NP水平升高,成骨细胞内骨膜蛋白、碱性磷酸酶、骨钙素、Runx2、护骨素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更低,RANKL基因表达水平明显更高,Western blot法测定骨膜蛋白表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骨质疏松发生后血清骨膜蛋白水平与骨组织中骨膜蛋白基因及蛋白表达呈反向变化,血清骨膜蛋白增高可能是机体骨膜细胞为适应骨过度劳损以保持骨质量稳定性的的代偿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王艳,李志超,李竺婷,吴渊,苏丹[6](2019)在《创伤弧菌外膜蛋白VuuA的表达纯化及复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创伤弧菌重组外膜蛋白VuuA进行表达纯化及复性,以获得可溶性VuuA蛋白。构建重组工程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pET-28a-vuuA,利用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VuuA,利用亲和层析分离纯化蛋白并对包涵体进行复性。VuuA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于重组工程菌细胞内,经复性后和亲和层析纯化后,蛋白浓度达到28.2mg/L发酵液,有效提高可溶性蛋白的浓度。VuuA蛋白的纯化及复性为创伤弧菌新型疫苗的制备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轻工科技》期刊2019年09期)
王祥,林冰倩,代美方,王兴兵[7](2019)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溶酶体膜蛋白LAMP1、TPC1、TPC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溶酶体膜蛋白LAMP1、TPC1、TPC2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中的表达变化与其临床指征之间的关系,初步探讨3种膜蛋白在AML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AML细胞系(HL-60、NB4)、57例AML(其中初治患者44例,难治复发患者13例)LAMP1、TPC1、TPC2的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相关性和患者化疗后缓解情况的关系。结果:与CD34+造血干细胞(HSC)相比,AML细胞系HL-60、NB4中LAMP1、TPC1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TPC2的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差别。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BMMNC)中LAMP1、TPC1、TPC2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人BMMNC(P <0. 05),CD34~+原代AML细胞(患者骨髓内CD34~+原始细胞> 90%)中LAMP1、TPC1、TPC2的表达水平也高于CD34+HSC; AML初治患者以及复发难治患者间LAMP1、TPC1、TPC2表达无明显差异(P> 0. 05)。未发现患者年龄、性别以及基因型与各膜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性(P> 0. 05)。LAMP1、TPC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呈正相关(P <0. 01)。分析发现,LAMP1和TPC2与初治病人1个疗程化疗后的缓解情况存在相关性;骨髓内高表达LAMP1的初治患者1个疗程化疗后不易缓解,骨髓内高表达TPC2的患者1个疗程化疗后更易缓解。结论:3种膜蛋白的mRNA在AML患者细胞中高表达,其中LAMP1、TPC1是AML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TPC2的高表达则有利于初治AML患者的化疗。(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孟天宇,王颜刚[8](2019)在《硫辛酸对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足细胞标志蛋白、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足细胞裂孔膜蛋白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硫辛酸对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足细胞标志蛋白(PCX)、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T2DN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接受硫辛酸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血糖、血脂、血压、肾功能指标、氧化应激指标、足细胞相关蛋白PCX、NGAL、Nephrin水平变化。结果①血糖,血脂,血压水平:治疗后,治疗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均比对照组显着降低(P<0.05),而两组TC、TG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②肾功能指标水平:治疗后,治疗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胱抑素(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均比对照组显着降低(P<0.05)。③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治疗后,治疗组F2-异前列腺素类化合物(F2-aisoprostanes)、8-羟基脱氧鸟嘌呤核苷(8-OHdG)、硝基酪氨酸(NT)、丙二醛(MDA)水平均比对照组显着降低(P<0.05)。足细胞相关蛋白PCX、NGAL、Nephrin水平:治疗后,治疗组血清PCX、Nephrin水平均比对照组显着升高(P<0.05),而NGAL水平比对照组显着降低(P<0.05)。结论硫辛酸有助于改善老年T2DN患者的肾功能、缓解氧化应激及足细胞损伤。(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9年16期)
欧斐,巩月英,郝贵生,赵丽,张丽[9](2019)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红细胞膜蛋白表达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早发性和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红细胞(RBC)膜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经青海省人民医院确诊为AD的患者40例,根据年龄将AD患者分为迟发性AD患者(年龄≥65岁)23例和早发性AD患者(年龄65岁)17例。选取同期同医院19名年龄≥65岁的健康体检者为迟发性AD对照组,16名年龄65岁的健康体检者为早发性AD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全血样本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 (glucose transporter1, Glut1)、叁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 ABCA1)、叁磷酸腺苷结合盒超家族G成员2(ATP-binding cassette super-family G member 2,ABCG2)和叁磷酸腺苷结合盒超家族B成员6 (ATP-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B member 6, ABCB6)等转运蛋白以及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 INSR)、质膜钙泵(plasma membrane Ca2+ATPase, PMCA)等这些RBC膜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同年龄段健康体检者对比,早发性AD患者RBC膜Glut1和INSR的表达水平显着增加(P均0.05),而ABCA1、ABCG2、PMCA和ABCB6表达无显着差异。与同年龄段健康体检者对比,迟发性AD患者RBC膜Glut1、INSR、ABCA1和ABCG2的表达显着增加(P均0.05),而PMCA和ABCB6表达无显着差异。结论:RBC膜Glut1、INSR、ABCA1和ABCG2蛋白表达的检测可能可作为AD病程诊断的新的参考标记物。(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9年15期)
孙之昀,邹志强[10](2019)在《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半乳糖凝集素-7和半乳糖凝集素-9表达与胸中段食管鳞癌改良Ivor-lewis术后淋巴结转移性复发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胸中段食管鳞癌(ESCC)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IFITM3)、半乳糖凝集素-7(Galectin-7)和Galectin-9表达及与改良Ivor-lewis术后淋巴结转移性复发的关系。方法改良Ivor-lewis手术治疗的胸中段食管癌病人9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IFITM3、Galectin-7、Galectin-9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术后淋巴结转移性复发的关系。结果 ESCC病灶组织中IFITM3、Galectin-7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Galectin-9表达量低于癌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CC病灶组织中IFITM3、Galectin-7、Galectin-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14%、65.93%和60.44%,癌旁组织分别为13.19%、5.49%和89.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TNM分期的升高,IFITM3、Galectin-7的阳性表达率也明显升高(P<0.05)。术后3年内有37例(40.66%)淋巴结复发性转移,TNM分期、IFITM3和Galectin-7过表达、Galectin-9欠表达是淋巴结转移性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IFITM3、Galectin-7过表达和Galectin-9欠表达参与了胸中段ESCC的发生及发展,且与改良Ivor-lewis术后淋巴结转移性复发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临床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膜蛋白表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膜蛋白(M蛋白)亲和肽的病毒亲和性,建立快速有效的TGEV检测方法,设计了1条含有TGEV M蛋白亲和肽的串联基因,核苷酸序列依据大肠杆菌偏爱密码子进行优化,人工基因合成获得了含有M蛋白亲和肽基因的重组质粒pUC57-MQHT。然后,根据合成基因的序列,设计合成了1条特异性引物,以pUC57-MQHT为模板,通过PCR获得了150 bp的TGEV M蛋白亲和肽基因。亲和肽基因通过BamHⅠ/XhoⅠ多克隆位点分别插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和pGEX-6p-1,获得重组质粒pET-32a-MQHT和pGEX-6p-MQHT。重组质粒经BamHⅠ单酶切和BamHⅠ/XhoⅠ双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分别转化至大肠杆菌Rosetta(DE3),经IPTG诱导,获得了重组蛋白TRX-MQHT和GST-MQHT,分子质量分别为25,31 ku。切胶纯化后,重组蛋白TRX-MQHT和GST-MQHT分别经His标签单克隆抗体和GST标签单克隆抗体鉴定,鉴定结果表明,获得的纯化蛋白为目的蛋白。Western Blot分析表明,2种重组蛋白可与TGEV特异性结合。Dot-ELISA分析表明,在TGEV滴度为1×10~3,5×10~2,2.5×10~2 TCID50/mL时2种重组蛋白都可显示出阳性反应,而在1.25×10~2 TCID50/mL滴度时无可见斑点,具有良好的TGEV亲和性。阻断试验表明,1∶100或1∶200稀释的TGEV阳性血清可完全阻断TGEV H株(1×10~5 TCID50/mL)与2种重组蛋白的结合,特异性良好。为建立TGEV诊断方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物质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膜蛋白表达论文参考文献
[1].郭伟,朱凤池,赵庆超,赵春清,杨静.跨膜蛋白16A在功能性便秘小鼠结肠中的表达及其参与调控便秘的相关机制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
[2].于天飞,董慧莹,谢鹏宇,孙婉姝,尹海畅.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膜蛋白亲和肽的原核表达及其病毒亲和性分析[J].华北农学报.2019
[3].姜贤,涂红坚,刘斌,谌辉鹏,罗庆华.骨膜蛋白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J].中国医学创新.2019
[4].管玉洁,刘炜,宋丽丽,李彦格,周建文.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EB病毒潜伏膜蛋白1及Th1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意义[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9
[5].李伟,闫军,李浩,韩立仁,王大伟.骨膜蛋白在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中表达及其对成骨分化的调控作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9
[6].王艳,李志超,李竺婷,吴渊,苏丹.创伤弧菌外膜蛋白VuuA的表达纯化及复性[J].轻工科技.2019
[7].王祥,林冰倩,代美方,王兴兵.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溶酶体膜蛋白LAMP1、TPC1、TPC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9
[8].孟天宇,王颜刚.硫辛酸对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足细胞标志蛋白、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足细胞裂孔膜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
[9].欧斐,巩月英,郝贵生,赵丽,张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红细胞膜蛋白表达的变化[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
[10].孙之昀,邹志强.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半乳糖凝集素-7和半乳糖凝集素-9表达与胸中段食管鳞癌改良Ivor-lewis术后淋巴结转移性复发的关系[J].临床外科杂志.2019
标签:小鼠; 功能性便秘; 跨膜蛋白16A; 钙离子转运ATP酶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