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环境行为论文-张章,徐高峰,李文越,龙瀛,曹哲静

游客环境行为论文-张章,徐高峰,李文越,龙瀛,曹哲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游客环境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微观建成环境,可步行性,城市形态测度,街道空间设计

游客环境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张章,徐高峰,李文越,龙瀛,曹哲静[1](2019)在《历史街道微观建成环境对游客步行停驻行为的影响——以北京五道营胡同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北京市五道营胡同为例,构建涵盖街道与建筑尺度、临街过渡空间、沿街底层特征、建筑立面构成特征、建筑材质与色彩、商品陈设内容方面的微观尺度建成环境要素体系。通过追踪游客与建成环境互动行为,以影像记录并识别建成环境特征,并解释微观建成环境要素组合对游客步行停驻行为的影响机制。据此对北京历史街区街道设计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建筑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孔艺丹,黄子璇,陶卓民,刘琪[2](2019)在《基于乡村性感知的游客环境责任行为影响机制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刺激-情感-行为理论为基础,从乡村性感知的角度出发构建了游客环境责任行为影响机制模型.利用南京市江宁区游客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实证检验了乡村性感知、地方依恋及环境责任态度对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乡村性感知可分为社区参与感知、地域条件感知、乡村文化感知、农业经济感知和乡村景观感知5个维度;环境责任行为可分为遵守型环境责任行为和主动型环境责任行为2个维度;(2)乡村景观感知与乡村文化感知不仅直接影响遵守型环境责任行为,且通过地方依恋、环境责任态度的中介作用实现,而社区参与感知和农业经济感知仅通过地方依恋、环境责任态度间接影响遵守型环境责任行为;(3)乡村景观感知是乡村性感知各要素中驱动游客主动型环境责任行为的最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孔艺丹[3](2019)在《基于MGB模型的草原旅游地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草原旅游地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是草原旅游地提升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实践。而基于目标导向行为模型(MGB)建立游客环境责任行为分析框架,并以此为依据识别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因素,则是探析游客环境责任行为形成机理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概念、理论与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基于MGB视角,对各个影响变量及其与草原旅游地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意向的作用关系进行严密的论证,构建草原旅游地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意向影响因素模型,并选取呼伦贝尔草原进行实证分析。借助SPSS和AMOS统计软件,采用共同方法偏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多种分析方法,检视了呼伦贝尔草原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意向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并从认知过程、情感过程、习惯过程和动机过程四个方面剖析了草原旅游地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意向的形成机理。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草原旅游地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可划分为认知因素、情感因素、习惯因素和动机因素四大类,其中,认知因素包括感知行为控制、行为态度、主观规范3个维度,情感因素由正向预期情绪和负向预期情绪2个维度构成,习惯因素与动机因素分别由过去行为频率和行为欲望各1个维度构成。(2)感知行为控制是驱动草原旅游地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意向的最重要因素,其不仅直接影响环境责任行为意向,且通过行为欲望的中介作用实现。(3)行为态度仅通过行为欲望间接影响草原旅游地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意向。(4)主观规范通过行为态度和行为欲望间接作用于草原旅游地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意向。(5)行为欲望直接影响草原旅游地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意向。(6)正向预期情绪、负向预期情绪和过去行为频率均对草原旅游地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意向的影响不显着。期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丰富环境责任行为理论体系,同时为呼伦贝尔草原旅游地的健康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并为其他草原旅游地发展实践提供实际借鉴。(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9-03-15)

莫洁宜,殷程强,罗春婷,王小莹,李文明[4](2019)在《明月山禅宗文化旅游地游客地方依恋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以“游前”专业知识和环境教育感知为中介变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旅游研究中旅游生态文明行为研究越来越成为热门,国内外对于游客亲环境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常规景区,鲜有基于禅宗文化旅游地情境游客地方依恋和亲环境行为影响方面的探究。本文选取江西宜春明月山景区为案例地,使用问卷调查法获取相关数据,检验了游客地方依恋和亲环境行为的关系,并考察了游前专业知识和环境教育感知在地方依恋和亲环境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游客地方依恋显着正向影响其亲环境行为,地方依恋显着正向影响游前专业知识,游前专业知识显着正向影响亲环境行为,地方依恋显着正向影响环境教育感知,环境教育感知显着正向影响亲环境行为,地方依恋通过游前专业知识间接正向影响亲环境行为,地方依恋通过环境教育感知间接正向影响亲环境行为。研究结论可为禅宗文化旅游地通过强化游前禅宗文化专业知识普及和环境教育,以增强游客的地方依恋进而提升亲环境行为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本文来源于《旅游纵览(下半月)》期刊2019年02期)

肖荟,李文明,黄佳慧,殷程强,莫洁宜[5](2019)在《江西明月山风景名胜区游客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心理契约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旅游目的地的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基于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借助心理契约和环境态度变量,综合考虑了心理契约平衡和环境态度对游客亲环境行为的影响,由此构建了游客亲环境行为的驱动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江西省宜春市明月山风景名胜区为案例地进行实证研究,综合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明月山景区游客的心理契约平衡与亲环境行为之间存在不显着的正向相关关系;游客的环境态度与游客亲环境行为呈显着正相关关系;游客的心理契约平衡与环境态度呈不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对于景区环境保护而言,景区管理者应避免投入过多精力在游客亲环境行为上,而应将有限的物力、人力投入到景区自身的保护上。(本文来源于《旅游纵览(下半月)》期刊2019年02期)

李文明,殷程强,罗春婷,王小莹,张腾飞[6](2019)在《虚拟环境条件下游客道德推脱与文明旅游行为关系分析——以“西虹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游客环境保护行为日益成为旅游研究中的热点,却尚未有从道德推脱角度进行探索。研究借助道德推脱理论和亲环境行为理论构建文明旅游行为的影响模型,解释旅游情景下游客文明旅游行为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选取2018年7月的热门电影中虚拟城市"西虹市"为案例,采用便利抽样法通过网路调研收集292份有效问卷,通过SPSS 23.0建立道德推脱整体及其八个维度与文明旅游行为的线性关系模型,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游客道德推脱自我感知往往低于实际文明行为(游客道德自我感知往往高于实际文明行为);(2)道德推脱与文明旅游行为存在显着的负向影响;(3)道德推脱八个维度均与文明旅游行为有显着的影响关系,且仅有"道德辩护"和"有利比较"两个方面表现出轻微的负向影响,反映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知识缺乏对文明旅游行为的阻碍。研究结论为游客亲环境行为中道德推脱的影响首次提供了实证研究基础,并为道德推脱约束下,如何激发游客实施文明旅游行为、促进旅游地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李文明,殷程强,唐文跃,李向明,杨东旭[7](2019)在《观鸟旅游游客地方依恋与亲环境行为——以自然共情与环境教育感知为中介变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游客地方依恋和游客亲环境行为关系的探究体现了旅游地理学中有关游客积极环境行为的研究路径由理性向情感转向的新趋势,也反映了业界的游客环境行为管理由理性管理向情感管理的新方向。文章以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的观鸟游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322份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观鸟游客存在着明显的地方依恋情感,此情感促进了亲环境行为的产生;自然共情和环境教育感知在其中起到了中介变量的作用。在地方依恋的两个维度中,地方依赖显着加强了环境教育感知,地方认同显着促进了自然共情的产生;自然共情比环境教育感知更明显地影响了亲环境行为的产生,但环境教育感知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自然共情的产生。据此,景区管理者可以利用高科技技术,在避免对候鸟及其栖息环境产生冲击的前提下增加游客与候鸟的接触,同时改进景区内环境教育设施,以促进游客自然共情的产生和提高环境教育的效果,进而更好地引导和提升游客的亲环境行为。(本文来源于《经济地理》期刊2019年01期)

张晓霆,宋飞[8](2019)在《游客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公开统计数据,利用包括环境意识与环保行为在内等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崂山景区环境情况,得出环境观念与社会公众参与状况正相关,对社会环保志愿活动有积极作用,同时环境观念对说服行为也有一定的正面影响。由此可以推断,可通过加强景区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影响其在旅游景区内的行为,实现推动旅游业健康和谐发展的目标。(本文来源于《中国经贸导刊(中)》期刊2019年01期)

贾衍菊,孙凤芝,刘瑞[9](2018)在《旅游目的地依恋与游客环境保护行为影响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内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旅游者数量的持续增加给目的地的环境保护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引导和鼓励大众游客主动实施环境保护行为是应对目的地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法。情感驱动分析是当前环境保护行为形成机制研究的新路径。个体对经常接触的环境会产生强烈而持久的地方依恋情感,现代旅游流动性的增强使旅游者与特定目的地建立起积极的情感联系,形成旅游目的地依恋。以往研究表明,地方依恋情感对游客环境保护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但目的地依恋影响作用的具体机制及作用条件还有待深入探讨。本研究基于地方依赖、地方认同、地方情结、社会联结4个旅游目的地依恋维度,以游客满意度为中介变量,性别为调节变量,构建"旅游目的地依恋-满意度-环境保护行为"的结构关系模型,选择厦门国内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取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检验旅游目的地依恋对游客一般环保行为和特定环保行为的影响关系。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目的地依恋正向影响游客的一般与特定环境保护行为;(2)目的地依恋正向影响游客满意度;(3)游客满意度负向影响一般环境保护行为,正向影响特定环境保护行为;(4)目的地依恋对一般环境保护行为的作用强度存在性别差异,男性游客目的地依恋对一般环境保护行为的影响程度更强。这表明目的地依恋不仅直接影响游客环境保护行为,而且通过满意度施加间接影响,并且目的地依恋与一般环境保护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存在性别差异。因此,为了提升旅游目的地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性,目的地管理者应发挥游客在目的地环境保护中的首要作用,通过重视游客情感价值、培育游客的目的地依恋、采取差异化管理措施等途径激发游客内在环境保护行为机制,实现旅游者与目的地和谐共处。(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期刊2018年12期)

潘丽丽,王晓宇[10](2018)在《景区情境因素对游客环境行为意愿影响研究——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实证方法,研究景区情境因素对游客环境行为意愿的影响程度。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典型案例,从实践、消费、说服和生态管理4方面,设置游客环境行为意愿指标;从设施、氛围、自然环境、服务质量和管理政策5方面,设置景区情境指标;利用对游客进行问卷调查获取的数据,分析游客环境行为意愿的表现和景区情境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游览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游客具有较强烈的实践型环境保护行为意愿,对身边人员说服型环境行为意愿同样较强,生态管理环境行为意愿受到实施行为本身的阻力和难度限制,行为越简单则意愿越强烈,消费型环境行为意愿相对不明显;同时,景区情境因素与游客环境行为意愿显着相关,不同环境行为意愿的情境影响因素及重要性程度略有差异。(本文来源于《湿地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游客环境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刺激-情感-行为理论为基础,从乡村性感知的角度出发构建了游客环境责任行为影响机制模型.利用南京市江宁区游客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实证检验了乡村性感知、地方依恋及环境责任态度对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乡村性感知可分为社区参与感知、地域条件感知、乡村文化感知、农业经济感知和乡村景观感知5个维度;环境责任行为可分为遵守型环境责任行为和主动型环境责任行为2个维度;(2)乡村景观感知与乡村文化感知不仅直接影响遵守型环境责任行为,且通过地方依恋、环境责任态度的中介作用实现,而社区参与感知和农业经济感知仅通过地方依恋、环境责任态度间接影响遵守型环境责任行为;(3)乡村景观感知是乡村性感知各要素中驱动游客主动型环境责任行为的最重要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游客环境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张章,徐高峰,李文越,龙瀛,曹哲静.历史街道微观建成环境对游客步行停驻行为的影响——以北京五道营胡同为例[J].建筑学报.2019

[2].孔艺丹,黄子璇,陶卓民,刘琪.基于乡村性感知的游客环境责任行为影响机制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孔艺丹.基于MGB模型的草原旅游地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9

[4].莫洁宜,殷程强,罗春婷,王小莹,李文明.明月山禅宗文化旅游地游客地方依恋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以“游前”专业知识和环境教育感知为中介变量[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

[5].肖荟,李文明,黄佳慧,殷程强,莫洁宜.江西明月山风景名胜区游客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心理契约的视角[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

[6].李文明,殷程强,罗春婷,王小莹,张腾飞.虚拟环境条件下游客道德推脱与文明旅游行为关系分析——以“西虹市”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7].李文明,殷程强,唐文跃,李向明,杨东旭.观鸟旅游游客地方依恋与亲环境行为——以自然共情与环境教育感知为中介变量[J].经济地理.2019

[8].张晓霆,宋飞.游客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中).2019

[9].贾衍菊,孙凤芝,刘瑞.旅游目的地依恋与游客环境保护行为影响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

[10].潘丽丽,王晓宇.景区情境因素对游客环境行为意愿影响研究——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J].湿地科学.2018

标签:;  ;  ;  ;  

游客环境行为论文-张章,徐高峰,李文越,龙瀛,曹哲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