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罗哌卡因与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应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比较

单纯罗哌卡因与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应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比较

翟海霞

(扬州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225002)

【摘要】目的:对比罗哌卡因和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应用在产妇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妇8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罗哌卡因进行镇痛,观察组采用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进行镇痛。观察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麻醉优良率高,镇痛起效时间和完全阻滞时间短,持续时间长,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应用在产妇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显著提高麻醉优良率,减轻患者疼痛,且不良反应发生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关键词】罗哌卡因芬太尼镇痛效果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0-0078-02

大多数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会伴有剧烈疼痛,为了减轻这种痛苦,人们在寻找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1]。就目前而言,理想的镇痛是硬膜外麻醉,不会影响到产妇的活动能力,能够确保手术操作的成功,使母婴拥有良好的结局[2]。为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妇80例进行分析,分别采用不同的麻醉镇痛方案,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产妇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产妇年龄在21—39岁之间,平均年龄(28.5±1.7)岁;孕周35—40周,平均(38.2±0.5)周;初产妇32例,经产妇8例。观察组产妇年龄在23—40岁之间,平均年龄(29.6±2.4)岁;孕周36—39周,平均(38.5±0.8)周;初产妇34例,经产妇6例。两组在年龄、孕周、产次等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3治疗方法产妇进入手术室后均进行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取侧卧位,硬膜外穿刺选择在L2—L3椎间隙,置管长度4cm。当回抽没有血液和脑脊液后,对照组单纯使用罗哌卡因进行镇痛,注射8ml盐酸罗哌卡因(浓度为0.1%)和1ml生理盐水。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芬太尼,注射2μg/ml芬太尼混合液8ml,密切关注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

1.4观察项目和指标(1)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对比各项镇痛指标,包括镇痛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镇痛持续时间。(2)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在麻醉效果上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两组在麻醉效果上的比较(n,%)

3讨论

疼痛是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的挑战,数据表明50%的产妇会有剧烈疼痛感,35%中等疼痛,仅有15%的产妇疼痛轻微[3]。硬膜外镇痛具有起效快、操作简单、效果好的特点,显著减轻产妇疼痛。芬太尼和罗哌卡因复合应用,能够提高麻醉和镇痛效果,减少心脏、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的发生,因此临床应用广泛[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40例观察组产妇麻醉优良率达到95.0%,高于对照组的77.5%。镇痛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持续时间分别为4.5min、10.8min、5.8min,均优于对照组的14.1min、23.7min、2.2min。综上,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应用在产妇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显著提高麻醉优良率,减轻患者疼痛,且不良反应发生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参考文献

[1]王瑞,邢文彦.甲磺酸罗哌卡因与芬太尼复合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09(02):1103-1104.

[2]陆丽,钟治球,何绮月.地佐辛与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比较[J].中国临床医生,2014,10(08):72-74.

[3]李源强.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比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04(15):459-460.

[4]唐慧,陈佳,何虹.不同质量浓度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评价[J].上海医学,2012,12(10):1035-1038.

标签:;  ;  ;  

单纯罗哌卡因与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应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