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递质系统论文-翟思佳,尹时华

神经递质系统论文-翟思佳,尹时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神经递质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耳鸣,NMDA,GABA,甘氨酸

神经递质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翟思佳,尹时华[1](2019)在《耳鸣机制中神经递质系统和相关调控基因的改变》一文中研究指出耳鸣常因听力损失引发,其发病机制复杂多样,研究证明水杨酸钠(SS)不仅损害耳蜗功能,还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其中对神经递质功能的影响十分关键。本文主要阐述对N-甲基-D-门冬氨酸(NMDA)、γ-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能神经元等神经递质系统研究的进展现状;总结不同递质的来源分类,病变中受体通路的变化,听觉中枢调控机制,相关调控基因的改变;并展望相关研究的未来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华耳科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周海斌[2](2019)在《抑制性神经递质介导成年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基因编辑》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都和基因表达异常有关,近几十年来,基因治疗成为治疗这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然而,靶向中枢神经系统高效安全的基因递送策略非常有限,目前常规使用的基因递送方法主要为病毒载体,但是病毒载体由于自身结构的局限性,在基因治疗的过程中会带来一系列潜在的安全风险。另外,一些利用化学修饰增强稳定性与细胞摄取效率的反义寡核苷酸类药物已经投入市场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但这些反义寡核苷酸药物通常需要长时间反复高剂量注射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其他多种非病毒载体(如阳离子多聚物,脂质体,纳米载体等)的开发研究也备受关注,而血脑屏障的存在使得这些非病毒载体难以同时具有高效率与低细胞毒性两个特点,因此,开发全新的核酸递送策略对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与功能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论文主要围绕提高核酸材料(短链寡核苷酸,基因载体)在大脑组织的递送效率展开研究。通过脑区立体定位注射的方式,结合免疫荧光染色和共聚焦显微成像等多种技术,将短链寡核苷酸高效地递送到脑细胞,以及将质粒载体递送到成年小鼠星形胶质细胞,并实现对成年小鼠星形胶质细胞基因组的基因敲除和敲入。具体内容如下:(1)利用柠檬酸缓冲液(pH=3)开发了一种针对活体成年小鼠脑组织的短链寡核苷酸递送方法。利用该方法,只需局部注射微量的单链寡核苷酸(1pmol)即可高效地转染大量脑细胞。同时,单链寡核苷酸的递送效率与柠檬酸缓冲液的pH值和浓度紧密相关,更低pH值和更强的pH缓冲能力能够更高效地促进单链寡核苷酸的细胞摄取。(2)甘氨酸是体内重要的营养物质,是组成蛋白质的二十种氨基酸之一,同时也是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利用甘氨酸组成的转染体系成功地将质粒载体特异性递送到大脑组织的星形胶质细胞,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等手段评估该方法的毒副作用,发现该方法并没有造成明显的脑组织损伤和细胞炎症。在成年小鼠的不同脑区尝试使用该方法,结果显示质粒载体在不同脑区的表达效率和特异性存在差别,例如在中脑,丘脑,下丘脑,脑干,小脑皮层等区域,均有大量星形胶质细胞摄取质粒载体,而大脑皮层和海马区域的细胞摄取效率相对较低,另外,在小脑和海马,均发现非星形胶质细胞的存在。将甘氨酸转染体系注射到中国树鼩的大脑内,同样发现有星形胶质细胞能够摄取质粒载体,表明该方法在不同物种之间的应用具有通用性。此外,我们发现另一类中枢神经系统存在的主要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同样能够诱导星形胶质细胞摄取质粒载体。(3)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甘氨酸转染体系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对质粒载体的摄取服从泊松分布。利用这一特点,开发了针对成年小鼠星形胶质细胞的Brainbow技术,为探索局域范围内星形胶质细胞之间以及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和血管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有力的研究工具。这一结果也证明了利用甘氨酸转染体系能够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同时摄取多个质粒载体,其中同时摄取两个质粒载体的效率达到87.6%,摄取叁个质粒载体的效率达到47%。(4)利用病毒载体进行基因递送的一个主要限制是其能够携带的外源基因容量有限,例如,目前广泛用于基因编辑研究的CRISPR/Cas9系统,仅cas9蛋白的编码区就长达4 kb,病毒载体不能对其进行高效率地包装与表达,因而难以满足基因编辑应用的需求。我们利用甘氨酸转染体系成功地在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CRISPR/Cas9系统,并敲除小鼠星形胶质细胞内的eYFP基因。同时,利用piggyBac转座子系统高效地将eGFP基因敲入星形胶质细胞的基因组中,实现外源基因的永久性表达,为与星形胶质细胞功能异常有关的神经系统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手段。(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期刊2019-06-01)

任娜[3](2019)在《黄酮类化合物对铝染毒大鼠神经递质的调节及抗氧化系统的保护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铝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随着工业进程的发展,人们接触和摄入铝的途径也越来越多。铝可在人体中蓄积,并引起慢性毒性作用。研究发现,铝的毒性可能与铝可以引起组织氧化损伤有关。黄酮类化合物本身具有显着的清除自由基及抗氧化作用,可以改善脂质代谢,同时是一种金属螯合剂。本实验以Wistar大鼠为实验对象,通过六水氯化铝以灌胃方式建立大鼠铝中毒模型,再选取叁类具有代表性的黄酮类化合物(芦丁、葛根素、水飞蓟素)进行解毒治疗,通过测定抗氧化指标、相关元素、叁磷酸腺苷酶、单胺类神经递质以及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探究黄酮类化合物对铝染毒大鼠神经递质的调节及抗氧化系统的保护作用。[方法]1.实验动物将64只健康SPF级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铝染毒组,芦丁低、高剂量组,葛根素低、高剂量组及水飞蓟素低、高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灌胃给药方式,每天1次,每周给药6天。实验共进行12周,前四周建立铝中毒模型,后八周使用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治疗。阴性对照组连续12周给予1.0ml/d生理盐水;铝染毒组,芦丁低、高剂量组,葛根素低、高剂量组和水飞蓟素低、高剂量组前4周每天分别给予281.40mg/kg叁氯化铝溶液,后8周每天分别给予1ml生理盐水,100mg/kg、200mg/kg芦丁,100mg/kg、200mg/kg葛根素,100mg/kg、200mg/kg水飞蓟素。给药阶段结束后,实验大鼠先禁食24小时,后断头处死,收集颈动脉血,低温下取出脑组织并于-80℃冰箱内保存待用。2.黄酮类化合物对铝染毒大鼠生长发育的影响每日记录大鼠的运动状况,并观察其日常饮食情况,每周称量体重叁次。实验结束后,称量大鼠的最终体重并记录。3.黄酮类化合物对铝染毒大鼠大脑皮层和血清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使用生理盐水制备10%大鼠脑组织匀浆液并将大鼠血清稀释到合适浓度。按试剂盒步骤测定SOD和GSH-Px的活力,以及MDA含量。4.黄酮类化合物对铝染毒大鼠脑组织中ATPase活力的影响使用生理盐水制备10%大鼠脑组织匀浆。按试剂盒步骤测定Na+K+-ATPase、Mg2+-ATPase和Ca2+-ATPase的活力。5.黄酮类化合物对铝染毒大鼠脑组织中钙、镁、铜、铁、锌元素的影响准确取0.2g脑组织,微波消解后使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吸光度,计算Ca、、Mg、、Cu、Fe、Zn元素的含量。6.黄酮类化合物对铝染毒大鼠大脑皮层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调节准确称量大鼠脑组织0.2g,按m(g):V(ml)=1:9的比例加入0.1mol/L的HC104溶液,制成10%组织匀浆液,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NE、E、DA、5-HT的含量。7.黄酮类化合物对铝染毒大鼠大脑皮层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调节准确称量大鼠脑组织,使用乙腈水溶液(V:V=1:1)配成10%组织匀浆液,通过二硝基氟苯(DNFB)进行衍生化后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一二极管阵列检测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Asp、Glu、Gly、Tau和GABA的含量。[结果]1.黄酮类化合物对铝染毒大鼠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期间,观察发现对照组大鼠毛发洁白发亮、精神状态良好。而铝染毒组大鼠随着染毒的进行,出现生长迟缓、反应迟钝,毛发稀疏、无光泽等现象。染毒组大鼠体重自第6周起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芦丁高剂量组、水飞蓟素高剂量组大鼠体重自第9周起明显高于铝染毒组(P<0.05)。2.黄酮类化合物对铝染毒大鼠大脑皮层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染毒组的SOD活力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与染毒组相比,芦丁高剂量组和水飞蓟素低、高剂量组的SOD活力明显升高(P<0.05)。染毒组的GSH-Px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染毒组比较,芦丁高剂量组、水飞蓟素高剂量组的GSH-Px活力明显升高(P<0.05)。染毒组的MDA含量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芦丁高剂量组、葛根素高剂量组、水飞蓟素高剂量组的MDA含量与染毒组相比显着降低(P<0.05)。然而,叁种黄酮类化合物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相比叁个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3.黄酮类化合物对铝染毒大鼠血清抗氧化系统的影响铝染毒组大鼠血清中的GSH-Px活力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与铝染毒组相比,芦丁高剂量组和水飞蓟素高剂量组的GSH-Px活力明显提高(P<0.05)。铝染毒组大鼠血清中的MDA含量较对照组显着提高(P<0.05);芦丁高剂量组、葛根素高剂量组和水飞蓟素高剂量组MDA含量与铝染毒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4.黄酮类化合物对铝染毒大鼠脑组织中ATPase活力的影响随着铝的摄入,大鼠脑组织中的Na+K+-ATPase、Mg2+-ATPase、Ca2+-ATPase活性都有所降低。铝染毒组大鼠的脑组织中Na+K+-ATPase活力显着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而芦丁高剂量组,水飞蓟素低、高剂量组的Na+K+-ATPase活力明显高于染毒组(P<0.05)。铝染毒组大鼠的脑组织中Mg2+-ATPase活力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而芦丁高剂量组、葛根素高剂量组和水飞蓟素高剂量组的Mg2+-ATPase活力明显比染毒组高(P<0.05)。铝染毒组大鼠的脑组织中Ca2+-ATPase活力比阴性对照组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解毒组的Ca2+-ATPase活力相对染毒组都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黄酮类化合物对铝染毒大鼠脑组织中Ca,、Mg,、Cu,、Fe,、Zn元素的影响铝染毒组大鼠与阴性对照组相比,Mg.、Fe、Zn均明显降低(P<0.05);与染毒组相比,芦丁高剂量组,葛根素高剂量组,水飞蓟素低、高剂量组Mg含量明显提高(P<0.05);芦丁低、高剂量组,葛根素高剂量组和水飞蓟素高剂量组Fe含量均高于铝染毒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葛根素高剂量组,水飞蓟素低、高剂量组Zn含量显着高于染毒组(P<0.05)。与铝染毒组相比各解毒组Ca和Cu含量无明显差别(P>0.05)。6.黄酮类化合物对铝染毒大鼠大脑皮层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调节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铝染毒组大鼠脑组织中的NE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铝染毒组相比,芦丁高剂量组,葛根素高剂量组,水飞蓟素低、高剂量组的大鼠脑组织中的NE含量显着升高(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铝染毒组大鼠脑组织中的E含量明显下降(P<0.05);葛根素高剂量组和水飞蓟素高剂量组的大鼠脑组织中的E含量比铝染毒组明显升高(P<0.05)。铝染毒组大鼠脑组织中的DA含量比阴性对照组降低(P<0.05);与铝染毒组相比,芦丁高剂量组和水飞蓟素高剂量组的大鼠脑组织中的DA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阴性对照相比,铝染毒组大鼠脑组织中的5-HT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铝染毒组相比,芦丁高剂量组和水飞蓟素高剂量组的大鼠脑组织中的5-HT含量显着升高(P<0.05)。7.黄酮类化合物对铝染毒大鼠大脑皮层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调节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铝染毒组大鼠脑组织中的Asp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铝染毒组相比,葛根素高剂量组,水飞蓟素低、高剂量组的大鼠大脑皮层中的Asp含量明显下降(P<0.05)。铝染毒组大鼠大脑皮层中的Glu含量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明显上升(P<0.05);芦丁低、高剂量组和水飞蓟素低剂量组的大鼠脑组织中的Glu含量与铝染毒组对比明显下降(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铝染毒组大鼠脑组织中的GABA含量显着降低(P<0.05);与铝染毒组相比,芦丁高剂量组,葛根素高剂量组,水飞蓟素低、高剂量组的大鼠脑组织中的GABA含量显着升高(P<0.05)。铝染毒组大鼠大脑皮层中的Tau含量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与铝染毒组相比,芦丁低剂量组和水飞蓟素低、高剂量组的大鼠大脑皮层中的Tau含量明显提升(P<0.05)。铝染毒组大鼠脑组织中的Gly含量较阴性组有所下降,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解毒组的大鼠大脑组织中的Gly含量较铝染毒组有所提高,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改善铝染毒大鼠生长缓慢的现象。2.一定剂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对铝染毒大鼠的脑组织和血清抗氧化系统损伤有显着的改善作用。3.—定剂量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有效的提高铝染毒大鼠大脑皮层中Na+K+-ATP酶和Mg2+-ATP酶的活力,但对Ca2+-ATP酶的活力并未产生显着影响。4.一定剂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对铝引起的大鼠脑组织中Mg.、Zn、Fe的稳态失衡起着调节作用,对Ca和Cu元素的含量并未产生明显影响。5.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抑制和改善铝致大鼠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和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紊乱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16)

武春阳,张丹参[4](2018)在《氨基酸类神经递质与神经系统疾病及其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是脑内重要的一类神经递质,调控中枢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与神经元信息传递、营养发育、认知活动、学习记忆等过程有紧密的联系。氨基酸之间、氨基酸与葡萄糖之间的关系密切,γ-氨基丁酸(GABA)是叁羧酸循环中的谷氨酸(Glu)在谷氨酸脱羧酶(GAD)的诱导下生成;氨基酸的氧化又可以暂时弥补不同脑病中葡萄糖代谢的下降,这可能导致了疾病进展的毒性。以往研究表明,AD(阿尔茨海默病)、脑缺血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动物模型中的兴奋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Glu、天冬氨酸(Asp)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抑制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GABA、甘氨酸(Gly)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降低,而疾病的治疗药物可以抑制这种明显的改变,同时改善疾病症状;一些药物还可以通过调节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发挥不同的中枢作用。因此,深入了解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变化趋势有助于揭示疾病发生发展机制及药物作用机制,这或许是脑部疾病治疗的新方向、药物研发的新靶点。(本文来源于《神经药理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于颀[5](2018)在《遗传与父母教养方式对创造力的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G×E)的角度揭示创造力个体差异是创造力研究领域近年来的一个热点问题。该类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发现那些与创造力有关的遗传基因及有关多态性位点,然后再与创造力传统研究中所揭示的与生命早期密切联系的环境因——主要是家庭环境、父母教养等——的交互作用对创造力的预测作用。该领域研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但已有研究大多是揭示单个基因及其位点对创造力的预测作用,而单个位点对创造力的预测效果量极其微小,远低于行为遗传学所揭示的遗传对创造力的效果量,存在“遗传率漏报”(Missing Heritability)的问题。创造力作为一种复杂的心理特质,其遗传在很大程度上受多个而不是一个或某几个多态性位点的影响。此外,已有研究只探讨了多巴胺(Dopamine,DA)、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两类神经递质系统中的7个基因与创造力的关系,所得结果对创造力的解释效应有限。我们知道,DA、5-HT两个神经递质通路中有众多基因,这些基因的联合作用是神经递质发挥功能的保证,它们都可能对创造这一复杂认知过程产生影响,是创造过程的认知基础,因而考察DA、5-HT两种神经递质系统中多基因联合作用,将有助于人们深入地理解创造力的遗传基础。本研究以381名健康中国汉族大学生为被试,系统考察DA、5-HT两种神经递质系统内涉及合成、转运、降解和受体的33个基因235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创造力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多基因联合作用预测创造力的模式,在比较中选出最优模式。然后进一步考察两类神经递质系统遗传特征与父母教养方式的交互作用对男性与女性创造力的预测作用。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DA、5-HT系统基因对创造力的预测(1)DA神经递质系统1054个多态性位点中,在不同显着性水平上可以检测出的与创造力相关的多态性位点如下:在p<0.1显着性水平上检测出TH、DBH、DDC、DRD1、DRD2、DRD3、DRD5、SLC6A3、COMT、SLC6A2 10个基因的305个多态性位点,在p<0.05水平上检测出DRD2、DRD3、SLC6A3、DDC、COMT5个基因的58个多态性位点,在p<0.01水平上检测出DDC基因中的11个多态性位点与创造力相关。(2)5-HT神经递质系统1303个多态性位点中,在不同显着性水平上可以检测出的与创造力相关的多态性位点如下:在p<0.1显着性水平上检测出HTR3D、HTR4、HTR5A、TPH2、HTR1D、HTR1E、HTR2A、HTR2C、HTR3B、HTR7 10个基因的232个多态性位点,在p<0.05水平上检测出HTR3D、HTR4、HTR5A、TPH2 4个基因的11个多态性位点,在p<0.01水平上检测出HTR4基因中的2个多态性位点与创造力相关。2、DA、5-HT系统多基因联合作用对创造力的预测多基因联合作用对创造力具有更高的预测力。DA和5-HT递质系统内多基因联合作用均能显着的正向预测创造力及创造力的各个维度。两神经递质系统中,创造力多基因遗传载荷(Load)越高的个体,具有高创造力的遗传倾向,创造力水平越高。与部分主效位点的多基因联合效应相比,包含两系统内所有遗传变异的多基因联合作用能解释创造力及其各维度更多的变异,两个神经递质系统中多基因联合作用模式主要符合“多基因混合模型”。3、DA、5-HT多基因联合作用与父母教养方式交互作用对不同性别个体创造力的预测体现为:(1)男性对环境更敏感,DA递质系统创造力多基因遗传载荷越高的男性个体,体验到越多母亲关怀、父母鼓励自主其创造力越高;5-HT递质系统创造力多基因遗传载荷越高的男性个体,体验到越多父亲过度保护其创造力越高。(2)5-HT递质系统创造力多基因遗传载荷越高的个体在父亲低冷漠环境中有更高的灵活性。(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程虹毓,姚雪莲,熊雯雯[6](2018)在《中医五行音乐结合药物对焦虑模型大鼠行为及海马神经递质兴奋/抑制平衡系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焦虑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及海马神经递质兴奋/抑制平衡系统的影响,探讨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音乐疗法对焦虑症的疗效与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音乐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别大鼠采用随机慢性情绪刺激复制焦虑症大鼠模型,各组在造模的同时均进行治疗,对照组灌胃地西泮2.5 mg/kg,灌胃量为10 ml/kg;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等量灌胃生理盐水;音乐治疗组则将大鼠放入一安静避光的空间,播放五行音乐中的宫调与羽调音乐;联合治疗组则同时灌胃地西泮+五行音乐治疗,具体方法与对照组和音乐治疗组相同。以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旷场试验观察中医五行音乐对焦虑症大鼠行为[开放臂次数(OE)、开放臂滞留时间(OT)和水平、垂直运动次数]的影响,测定大鼠脑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及γ-氨基丁酸(GABA)含量;RT-PCR法检测海马组织中GABA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从第7天开始,OE、OT、水平和垂直运动次数均显着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音乐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的OE、OT、水平和垂直运动次数均显着增大(P<0.05,P<0.01);同时显着减少焦虑症大鼠脑内5-HT、NE和DA含量(P<0.05),增加脑内GABA含量(P<0.01)。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GABA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音乐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GABA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五行音乐治疗对焦虑症有一定治疗效果,其治疗机制可能通过影响海马神经递质兴奋/抑制平衡系统,与地西泮相比治疗效果略差,而两者联合应用治疗的效果最佳,提示在使用中医五行音乐治疗焦虑症时,仍需结合药物进行治疗。(本文来源于《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赵玉萍,柴剑波,高潇,于明,赵永厚[7](2018)在《愈癫汤对MK-801致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Glu-DA神经递质系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谷氨酸(Glu)-多巴胺(DA)神经递质系统角度,探讨愈癫汤干预精神分裂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各12只,其中模型组、对照组及治疗组应用0.1 mg/ml浓度的地卓西平(MK-801)腹腔注射造模,空白组应用0.9%氯化钠溶液行相同方法腹腔注射连续14 d;于第15天进行干预性给药,对照组给予0.036 mg/m L利培酮悬浊液灌胃,治疗组给予0.92 g/m L愈癫汤水煎剂灌胃,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相应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14d,检测各组大鼠额前脑组织一氧化氮(NO)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mRNA、DA、Glu的表达。结果:愈癫汤能显着降低NO活性、MDA含量、nNOSmRNA表达、DA表达,显着升高Glu的表达。结论:愈癫汤可通过抑制额前脑组织NO活性及MDA含量,从而发挥其稳定Glu-DA神经递质系统的作用,达到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目的。(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唐璇,李健,姜婷[8](2017)在《咬合干扰对慢性心理应激大鼠外周神经递质代谢的影响及其与5-HT系统的相关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医源性咬合干扰可诱发口颌面急慢性疼痛,而部分慢性疼痛可能伴发情绪、认知等问题。临床上,与正常状态下的人群相比,处于慢性心理应激状态的患者往往对咬合干扰或咬合改变更为敏感,更易出现口颌面疼痛和焦虑等精神心理问题。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发现咬合干扰会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破坏HPA轴和5 HT系统的平衡调节,上调应激水平。本研究拟继续探讨咬合干扰对慢性心理应激大鼠外周神经递质代谢的影响及其与5 HT系统的相关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8组:A.心理应激+咬合干扰组;B.心理应激+假性咬合干扰组;C.单(本文来源于《第十一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7-10-22)

郭春玲[9](2017)在《职业性锰接触对工人神经系统多巴胺能神经递质HVA、PRL、Parkin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多巴胺能神经毒性的角度研究职业性锰接触对职业人群的危害,探讨职业性锰接触对工人机体神经损害的影响。方法:对某钢铁集团修造公司中锰作业环境进行监测,选择该钢铁企业中男性接触锰烟尘危害的电焊工150人作为锰接触组,同时将该钢铁企业的能源动力厂的男性水处理工162人作为对照组。收集各组工人一般情况,如工作制度、年龄、职业工龄史、吸烟等,同时应用精神状态量表(MMSE)、画钟测试(CDT)和语言流畅性方式(VFT)测验锰接触组和对照组工人的神经行为认知功能、各组工人的个人症状与体征,综合测评其神经功能损害程度。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监测作业环境空气中锰及其化合物、NOx、O3的含量;测定内暴露剂量尿锰的浓度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经ELISA试剂盒检测对锰接触和对照组工人尿高香草酸(UHV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经ELISA试剂盒检测锰接触工人和对照组工人催乳素(PRL)、parkin表达水平。以尿锰分组,比较不同接触组中UHVA、PRL、Parkin表达水平。结果:在锰接触组,其作业场所中的锰及其化合物的浓度(0.120±0.020)、氮氧化物浓度(1.073±0.079)均高于对照组(0.046±0.023、0.919±0.113),有统计学意义(P<0.05)。锰接触组VFT(39.90±2.70)及神经行为认知功能测试(72.64±3.11)低于对照组(41.49±2.08;74.51±2.31),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接触组之间比较,高接触组中VFT(37.45±1.61、69.68±2.16)及神经行为认知功能测试均低于中、低接触组(40.55±2.54、41.13±2.27;74.36±2.51、73.31±2.73),有统计学意义(P<0.05)。锰接触组的个人症状与体征调查中,在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易怒的阳性率(11.3%;12.0%;8.7%;6.7%)均高于对照组(4.9%;5.6%;3.1%;1.9%),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锰接触组(6.78±1.395)与对照组UHVA水平(4.97±1.24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锰接触组中,不同接触组间UHVA水平比较,中接触组(7.10±1.493)与低工龄(6.37±1.128)和高接触组(6.54±1.27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锰接触组(12.63±3.108)与对照组(11.10±2.819)的血清PRL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锰接触组中不同接触组之间血清PRL表达水平经俩俩比较,中接触组(14.02±2.859)与低工龄(11.56±2.865)、中接触组与高接触组(10.90±2.45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锰接触组在parkin表达水平(0.559±0.219)上低于对照组(0.639±0.187),有统计学意义(P<0.05),锰接触组中不同接触组之间parkin表达水平经俩俩比较,高接触组parkin蛋白表达水平(0.655±0.220)明显低于中、低接触组(0.574±0.212、0.436±0.176),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其中神经行为认知功能测试与UHVA、血清PRL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HVA=-0.577,P<0.01;(rPRL=-0.394,P<0.01),神经行为认知功能测试与Parkin表达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rparkin=0.675,P<0.01)。结论:Ⅰ.职业性锰接触引起了一定的神经行为认知功能改变。Ⅱ.锰接触改变了多巴胺能神经递质表达水平,且随锰接触的时间,影响其神经系统行为认知功能以及多巴胺能神经递质表达的程度。Ⅲ.parkin蛋白表达水平可能作为早期锰中毒的神经毒性指标。(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17-06-06)

王顺[10](2017)在《芳香族氨基酸羟化酶及单胺类神经递质在日本刺沙蚕(Neanthes japonica)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低等无脊椎环节动物门的典型模式动物——日本刺沙蚕Neanthes japonica为研究对象,采用本实验室CP(Colophony–Paraffin)包埋切片专利技术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及cDNA末端快速克隆(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阐述了芳香族氨基酸羟化酶(aromatic amino acid hydroxylase,AAAHs)家族中叁种羟化酶即色氨酸羟化酶(tryptophan hydroxylase,TPH)、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和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以及多巴胺β羟化酶(dopamine-beta-hydroxylase,DβH)、苯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phenylethanolamine-N-methyltransferase,PNMT)在其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是脑)内的表达和分布情况,对芳香族氨酸羟化酶与单胺类神经递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分析与探讨芳香族氨基酸羟化酶的基因进化节点问题,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应用羊抗TPH多克隆抗体和兔抗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抗血清,通过对日本刺沙蚕Neanthes japonica大脑和腹神经索连续和相邻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5-HT表现出较强的阳性免疫反应,而TPH的阳性免疫反应较弱。5-HT和TPH的同步阳性免疫反应体现出广泛和一致的分布模式,TPH呈免疫阳性反应神经元细胞的类型、分布和投射与5-HT阳性免疫反应神经元细胞是相一致的,TPH和5-HT共定位于同一细胞的相同位置,具有共定位的现象存在。因此,TPH和5-HT互为判定中枢神经系统5-HT能神经元标记物,同时也从蛋白质水平证明了TPH在日本刺沙蚕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存在。应用RACE克隆技术对日本刺沙蚕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神经型TPH全序列进行了克隆,通过构建基因进化树,进行系统进化分析,证明神经型TPH在基因水平的存在,为AAAHs中tph和pah基因分化的节点由节肢动物门向前推进到环节动物门提供了证据。2.应用鼠抗PAH多克隆抗体,通过对日本刺沙蚕Neanthes japonica大脑连续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鼠抗PAH多克隆抗体在全脑中均标记出大量伴随长长投射发出的蝌蚪状神经元细胞,而且在中脑和后脑的中央神经区也布满了静脉曲张样的神经纤维,对以往应用兔抗PAH多克隆抗体的标记结果进行了很好的补充。该结果中也推翻了以前根据兔抗PAH多克隆抗体标记结果所做出的关于PAH只能在细胞液中使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转变为酪氨酸(tyrosine,Tyr),而不需要分泌到胞外远端去发挥作用的假设。PAH在全脑的分布情况说明PAH既可以在神经元细胞内催化苯丙氨酸转变为酪氨酸,也可以分泌到远端(主要是中脑和后脑的中央神经区)去发挥作用。PAH的免疫组化标记结果说明在低等的环节动物日本刺沙蚕Neanthes japonica体内PAH和TPH已经各自分化为独立基因,有各自独立的表达产物,进一步证实了tph和pah基因分化的节点可能存在于环节动物门。3.应用兔抗TH多克隆抗体,通过对日本刺沙蚕Neanthes japonica大脑连续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TH在全脑中均有分布,其分布形式与TPH和5-HT相似,但却又不完全相同,与PAH在脑内的分布特点也不一样。根据TH是多巴胺能(Dopaminergic)神经元细胞良好标记物的观点,由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分析可知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在全脑的额切片中均有分布,但强阳性免疫反应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相对较少,而弱阳性反应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偏多。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主要分布于背侧,胞体大多无神经突,只有少量呈TH免疫阳性神经元发出短的阳性纤维投射到大脑的中央神经区,说明酪氨酸主要在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内被TH所羟化,只有少量的酶被运送到近处和中远处被用于羟化反应。同时证明在环节动物日本刺沙蚕体内叁种AAAHs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为tph、pah、th基因进化节点问题的分析提供了依据。4.应用兔抗DβH和兔抗PNMT多克隆抗体,通过对日本刺沙蚕Neanthes japonica大脑连续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DβH在前脑分布细胞群较多,而中脑和后脑细胞群相对分布较少,细胞胞体大于前脑。但PNMT形成的细胞群却相对少,DβH在细胞内主要分布于细胞膜上,少量充满细胞的胞体,其在细胞内的分布与在高等生物细胞内的两种存在方式即溶解状态和膜结合状态相一致,而PNMT则主要位于细胞液中,细胞核中无分布。从DβH和PNMT这两种酶的免疫组化标记结果可知,低等无脊椎环节动物脑内也是存在去甲肾上腺素能和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细胞的,进而在脑的不同部位发挥调节作用。5.综上可知,单胺类神经递质5-HT和儿茶酚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在环节动物日本刺沙蚕体内各自独立存在,其在体内的生成与叁种AAAHs的存在是密切相关的。(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神经递质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都和基因表达异常有关,近几十年来,基因治疗成为治疗这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然而,靶向中枢神经系统高效安全的基因递送策略非常有限,目前常规使用的基因递送方法主要为病毒载体,但是病毒载体由于自身结构的局限性,在基因治疗的过程中会带来一系列潜在的安全风险。另外,一些利用化学修饰增强稳定性与细胞摄取效率的反义寡核苷酸类药物已经投入市场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但这些反义寡核苷酸药物通常需要长时间反复高剂量注射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其他多种非病毒载体(如阳离子多聚物,脂质体,纳米载体等)的开发研究也备受关注,而血脑屏障的存在使得这些非病毒载体难以同时具有高效率与低细胞毒性两个特点,因此,开发全新的核酸递送策略对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与功能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论文主要围绕提高核酸材料(短链寡核苷酸,基因载体)在大脑组织的递送效率展开研究。通过脑区立体定位注射的方式,结合免疫荧光染色和共聚焦显微成像等多种技术,将短链寡核苷酸高效地递送到脑细胞,以及将质粒载体递送到成年小鼠星形胶质细胞,并实现对成年小鼠星形胶质细胞基因组的基因敲除和敲入。具体内容如下:(1)利用柠檬酸缓冲液(pH=3)开发了一种针对活体成年小鼠脑组织的短链寡核苷酸递送方法。利用该方法,只需局部注射微量的单链寡核苷酸(1pmol)即可高效地转染大量脑细胞。同时,单链寡核苷酸的递送效率与柠檬酸缓冲液的pH值和浓度紧密相关,更低pH值和更强的pH缓冲能力能够更高效地促进单链寡核苷酸的细胞摄取。(2)甘氨酸是体内重要的营养物质,是组成蛋白质的二十种氨基酸之一,同时也是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利用甘氨酸组成的转染体系成功地将质粒载体特异性递送到大脑组织的星形胶质细胞,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等手段评估该方法的毒副作用,发现该方法并没有造成明显的脑组织损伤和细胞炎症。在成年小鼠的不同脑区尝试使用该方法,结果显示质粒载体在不同脑区的表达效率和特异性存在差别,例如在中脑,丘脑,下丘脑,脑干,小脑皮层等区域,均有大量星形胶质细胞摄取质粒载体,而大脑皮层和海马区域的细胞摄取效率相对较低,另外,在小脑和海马,均发现非星形胶质细胞的存在。将甘氨酸转染体系注射到中国树鼩的大脑内,同样发现有星形胶质细胞能够摄取质粒载体,表明该方法在不同物种之间的应用具有通用性。此外,我们发现另一类中枢神经系统存在的主要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同样能够诱导星形胶质细胞摄取质粒载体。(3)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甘氨酸转染体系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对质粒载体的摄取服从泊松分布。利用这一特点,开发了针对成年小鼠星形胶质细胞的Brainbow技术,为探索局域范围内星形胶质细胞之间以及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和血管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有力的研究工具。这一结果也证明了利用甘氨酸转染体系能够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同时摄取多个质粒载体,其中同时摄取两个质粒载体的效率达到87.6%,摄取叁个质粒载体的效率达到47%。(4)利用病毒载体进行基因递送的一个主要限制是其能够携带的外源基因容量有限,例如,目前广泛用于基因编辑研究的CRISPR/Cas9系统,仅cas9蛋白的编码区就长达4 kb,病毒载体不能对其进行高效率地包装与表达,因而难以满足基因编辑应用的需求。我们利用甘氨酸转染体系成功地在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CRISPR/Cas9系统,并敲除小鼠星形胶质细胞内的eYFP基因。同时,利用piggyBac转座子系统高效地将eGFP基因敲入星形胶质细胞的基因组中,实现外源基因的永久性表达,为与星形胶质细胞功能异常有关的神经系统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手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神经递质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翟思佳,尹时华.耳鸣机制中神经递质系统和相关调控基因的改变[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9

[2].周海斌.抑制性神经递质介导成年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基因编辑[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9

[3].任娜.黄酮类化合物对铝染毒大鼠神经递质的调节及抗氧化系统的保护作用[D].山东大学.2019

[4].武春阳,张丹参.氨基酸类神经递质与神经系统疾病及其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J].神经药理学报.2018

[5].于颀.遗传与父母教养方式对创造力的预测[D].山东师范大学.2018

[6].程虹毓,姚雪莲,熊雯雯.中医五行音乐结合药物对焦虑模型大鼠行为及海马神经递质兴奋/抑制平衡系统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

[7].赵玉萍,柴剑波,高潇,于明,赵永厚.愈癫汤对MK-801致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Glu-DA神经递质系统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8

[8].唐璇,李健,姜婷.咬合干扰对慢性心理应激大鼠外周神经递质代谢的影响及其与5-HT系统的相关机制[C].第十一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7

[9].郭春玲.职业性锰接触对工人神经系统多巴胺能神经递质HVA、PRL、Parkin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7

[10].王顺.芳香族氨基酸羟化酶及单胺类神经递质在日本刺沙蚕(Neanthesjaponica)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标签:;  ;  ;  ;  

神经递质系统论文-翟思佳,尹时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