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远剧作论文-谢炜,陆炜

姚远剧作论文-谢炜,陆炜

导读:本文包含了姚远剧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姚远,话剧,军旅剧作,历史题材剧作

姚远剧作论文文献综述

谢炜,陆炜[1](2014)在《姚远剧作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姚远是中国当代着名剧作家,创作的话剧作品,主要有《下里巴人》、《商鞅》和《马蹄声碎》等12部。姚远的成长道路是什么?姚远的创作发展脉络是什么?姚远的剧作分哪几类,每一类对于前人有什么继承和超越?姚远的代表作是什么?姚远的成就和戏剧史地位是什么?本文力图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论丛》期刊2014年02期)

谷海慧[2](2013)在《当代军旅话剧的艺术策略与生长空间——以姚远剧作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题材选择、价值指向、审美趣味上的先天趋同性,在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当代军旅话剧虽产生过一些优秀作品,但整体艺术质量与社会影响却不容乐观。为此,总结那些优秀军旅剧作家的艺术经验显得必要和必需。以姚远剧作为例,在极端情境设置、人物性格逆转、微观视角选择等方面的艺术策略与实践效果,展现了其剧作内在人文关怀的独特价值,或可为当下及未来军旅话剧创作提供更多艺术参鉴与可能的生长空间。(本文来源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梁丽文[3](2012)在《姚远军旅剧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话剧的战斗传统发挥到一种偏颇的极致后,结出了一枚僵化之果即革命样板戏,它背离了现代性、启蒙性等现代戏剧传统。新时期以后随着“人”的回归,这种情况有了改善,但人文性等戏剧精神的贫弱仍是当代戏剧呈现萎缩的根本原因。在这样的历史语境里,创作数量不多的姚远是让人惊喜的。作为一个军旅剧作家,他在军旅剧作史上的重要意义在于他把对军队、国家、民族的未来的思考较好地融进艺术创作中,姚远的承担意识造就了其剧作的宏大开阔、磅礴凝重。本文分为叁部分,第一部分讨论姚远军旅创作的主题类型。从总体上看,姚远军旅剧作的主题主要有叁种类型:军人道德和民族品质的弘扬与建构;反思战争,珍爱和平;军队的信息化建设。在姚远的军旅剧作中,军人道德和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反映在他的创作中首先是英雄主义。这种英雄主义主要通过叁类人来体现:第一类是历史风云中的杰出人物,如《商鞅》中的商鞅、《李大钊》中的李大钊,他们勇于承担时代的使命,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第二类是战争背景下的军人和军人家属,如《天堂里来的士兵》里的杨冬宝、潘大立,《青春涅盘》中的方斐等,他们英勇无畏、敢于牺牲;而作为军人家属的潘家铎、杨忠华等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地把唯一的亲生儿子送上战场,也表现出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英雄主义。如果说这两种在血与泪中激荡的英雄主义是壮烈的英雄主义,那么和平时期,像《“厄尔尼诺”报告》中的郭海、节志刚等军人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对军人的信仰和价值的默默坚守则是平凡的英雄主义。打天下容易,守江山困难。从这个意义上,平凡的英雄主义同样崇高。“大我”作为一种道德境界,它有可能源于儒家文化,但跟传统的儒家文化明显不同。作为民族推崇的道德境界,它跟“集体”、“国家”等宏大概念密切相关,强调国家、集体的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联系。姚远军旅剧作所彰扬的“大我”是在尊重人性的基础上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个人主义日渐蔓延的当下,这种现实针对性令人警醒。姚远军旅戏剧的第二个方面的主题是对战争的反思与和平的珍爱,战争是残酷而灭绝人性的。曾亲历战场的姚远对此体会比同时代的其他剧作家更深切。他客观真实地描写和反思历史的战争,并非为了构成多彩的乐章而勇于暴露,而旨在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历史、更理性地看待战争,从而为美好的和平努力奋斗。和平要以强大的国防来保障,只有立足于打赢未来的局部战争,加强军队的能力建设才可能遏制战争。因此,姚远军旅戏剧的第叁个主题是关心军队的能力建设,即信息化军队建设。军队的能力建设有硬实力建设,如武器装备和职业化军队的建设,还有软实力建设,如军事理论建设、军事人才培养,军事人才培养又包括官兵的文化素质、理论水平、军事技能、精神风貌等,这些建设都离不开现代军队的高度信息化。本文第二部分内容是姚远军旅戏剧对戏剧本体的回归与修复,姚远大部分军旅戏剧创作的成功在于他能抓住戏剧的本体特征:戏剧性。他的剧作从开场、上升动作、到情节塑造等都指向中心动作的统一。为完整戏剧结构,姚远还借用电影手法扩大舞台时空,使戏剧冲突更集中、主题更鲜明。对戏剧人物,他主要在动态中,通过对比、侧面烘托以及赋予强烈感情等方法进行刻画。此外,他还出色地运用了极有动作性的独白、对话等,主要采取向内转的戏剧冲突方式,通过再现人物心灵深处的激荡复苏人性,从而突破了以往那种人与人外在观念或阶级与政治的冲突,使剧作富于感染力。第叁部分是姚远军旅剧作的价值,即其军旅创作的主体意识和走出僵化宣传的藩篱。姚远关于国家、民族、人民的主体意识,与田汉、陈白尘一脉相承,又有着自己的发展。作为一个军旅剧作家,姚远很自觉地把军事思考艺术地融入创作中,呼吁人文强军,反映在作品中即其深厚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源于他所重视的“民本”思想,是姚远关于“以人为本”军队建设的思考的延伸,也是其剧作的根本支点。姚远大部分军旅剧人物形象丰满,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注重抒情氛围的营造,致力于引领剧作走出了僵化宣传的藩篱并取得了较好的戏剧效果。姚远的军旅剧作从现役军人到干休所老军人,从战场上的军人价值到和平时期军人的职业困境,从现实生活的军人军事到隔着历史时空的古人古事,都没有离开对军事实践与军事理论的战略思考,但又不局限于此,他对战争的反思、对悲剧的正视、对人性的开掘、对民族道德的弘扬等最终直逼人的根本生存状况的终极关怀,更指向国家、民族的美好未来,体现了现代知识分子的宝贵的公共担当精神。较之以往的军旅剧作表现出更加文学化,更加开放的前瞻意识与世界性眼光,在这个意义上,姚远军旅戏剧超越了军人和军旅题材,向着更开阔的人生层面和更富有艺术魅力的戏剧跨越。(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2-04-01)

谢炜[4](2005)在《姚远剧作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姚远是南京军区创作室的剧作家,1996 年他的作品《商鞅》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公演,轰动全国,他才受全国瞩目,并被公认为中国当代最好军旅剧作家和最好的剧作家之一。实际上姚远早就是有成就的剧作家,除了《商鞅》之外,还有许多上乘之作。本文的目的是对姚远的戏剧创作作一个完整的梳理,并对其代表作作必要的评价。全文分成叁章。第一章是“姚远早期的剧作”,这一章的划分以作品创作时间为依据。第二章和第叁章分别是“姚远的军旅剧作”和“姚远的历史剧”,这两章的划分的依据是姚远剧作自《下里巴人》之后呈现出的两条平行的线索。写于 1978 年的锡剧《补票》是姚远的第一个剧本,这是一个短小精悍的喜剧小品,反映出作者的剧作才华。第二年,姚远写了《大树下》,这个取材于文革知青生活的剧本带有明显的“伤痕色彩”,是姚远的出世之作。1981 年姚远写出了他的成名作《下里巴人》(话剧。姚远此后的剧作皆为话剧)。相对于《大树下》,这个作品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剧作技巧上,都实现了由青涩到成熟的飞跃。尽管取材于文革生活,这个剧本却不是当时流行的社会问题剧,作品塑造了一群从事“下里巴人”事业的锡剧艺人形象,着力开掘和歌颂人性中善良美好的方面,从而继承了五四新文学中描写人性、表达人文精神的传统。这实际上就是姚远日后的戏剧创作的价值取向。1983 年姚远来到南京军区创作室,成为一名军旅剧作家,从此军旅剧作的写作成为他的本职工作,而他的才力却不是军旅剧作能够容纳得下的,因此在本职工作之外,他还写了一系列的历史剧,反映出他强烈的用世之心。写于 1986 年的《天堂里的士兵》是姚远的第一个军旅剧作,这个作品歌颂英雄主义,更以描写战争中的人性为旨归,在军旅剧作的常规中强烈地透出创新的信号。10 年之后,姚远写出了《马蹄声碎》,这个描写红四方面军第叁次过草地中一群女兵命运的作品,深刻地描写并歌颂人性,甚至流露出反战的色彩,这是一部杰作,但它根本突破军旅剧作的框范,没能得到发表或上演的机会。经此挫折,姚远的第叁个军旅剧作《“厄尔尼诺”报告》转从军旅剧作的常规道路寻求突破,采用干休所这样“临界”的题材,从一群“准军人”受社会经济大潮的思想上的冲击,揭示出新形势下部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该作品获得大奖。 与他的军旅剧作创作平行,姚远八九十年代还有叁个历史剧问世。写于 1989年的《商鞅》是迄今唯一一个能将改革之惨烈、改革者之雄浑炽热的精神气魄写到如此淋漓尽致地步的作品。其强烈的现实意义和高超的艺术魅力征服了剧坛。该作可以当之无愧地名列于当代杰作之林,也奠定了姚远在当代剧坛的地位。写于 1991 年的《李大钊》改编自王朝柱的同名报告文学,不仅取得了人物塑造的坚实成绩,在戏剧形式上也有创新。写于 1995 年的《伐子都》是姚远剧作中《补票》之后唯一一个喜剧,借历史人物讲述一个近乎荒诞的故事,全剧机趣横生,笑料百出,指向的是现实社会中种种反常而又常见的现象。这是姚远的用世之心在新的社会条件之下以喜剧形式作的一次“狂欢”式的表演。这是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新编历史剧”中的杰作,也是 90 年代戏剧作品市场化,强化其娱乐功能的产物。(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05-06-30)

范咏戈[5](1996)在《试论姚远剧作的若干特色》一文中研究指出试论姚远剧作的若干特色范咏戈“开场铃已响过了。和观众一样,我也正等待着大幕徐徐拉开。每到这个时刻,我心里总惴惴不安:台下能有多少观众呢?──也许,今天又来得很少。是的,现在喜欢看戏的人越来越少了,可我却愈来愈爱上了这块小小的天地。有时候,连我自己都奇...(本文来源于《艺术百家》期刊1996年01期)

姚远剧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题材选择、价值指向、审美趣味上的先天趋同性,在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当代军旅话剧虽产生过一些优秀作品,但整体艺术质量与社会影响却不容乐观。为此,总结那些优秀军旅剧作家的艺术经验显得必要和必需。以姚远剧作为例,在极端情境设置、人物性格逆转、微观视角选择等方面的艺术策略与实践效果,展现了其剧作内在人文关怀的独特价值,或可为当下及未来军旅话剧创作提供更多艺术参鉴与可能的生长空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姚远剧作论文参考文献

[1].谢炜,陆炜.姚远剧作论[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14

[2].谷海慧.当代军旅话剧的艺术策略与生长空间——以姚远剧作为例[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3

[3].梁丽文.姚远军旅剧作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

[4].谢炜.姚远剧作论[D].南京大学.2005

[5].范咏戈.试论姚远剧作的若干特色[J].艺术百家.1996

标签:;  ;  ;  ;  

姚远剧作论文-谢炜,陆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