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泸溪沅水大桥设计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文斌[1](2020)在《湘西州传统村落景观及形成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地处武陵山脉腹地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其丰富多元的地理环境、曲折跌宕的社会变迁、广泛深远的民族交流、崇神信鬼的宗教信仰,决定了散落其间的传统村落景观特征不同于其他地区。作为湘西独特自然、社会、政治和谐共生产物的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留下的重要遗产,在快速城镇化的冲击下正面临景观特质流失和重塑的困境,而针对该地区的传统村落景观研究方法较为缺乏,理论研究体系较为薄弱。基于此,本文尝试从风景园林学视角出发,以湘西州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以“样本—形式—要素—因素—语境”为研究框架,辅以文献考证、田野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通过“人—地”“人—人”“人—神”三层关系的探究,从自然、社会、精神三方面,系统解读了湘西州传统村落景观及内在的形成机制与逻辑,丰富了风景园林学在传统村落尺度上的应用研究,构建了传统村落景观研究基础理论体系,为我国其他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景观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绪论部分是理论准备,对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对象、论证结构、研究框架等进行了阐释,梳理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明确了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尤其对样本取样的原则和论证结构做了叙述,此为样本的确定(第一章)。接着,从湘西州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环境、人文经济环境和区域社会变迁四个方面建构了湘西州传统村落景观形成的语境(第二章);然后从人地关系、人人关系、人神关系三个层面对湘西州传统村落景观的要素与形式进行分析,将传统村落景观看作一个多层要素子系统的叠加,从农田系统、水系统、林地系统、居住系统、防御系统、道路交通与公共空间系统、祭祀系统等多个要素入手,阐释传统村落人们如何开展生产、组织生活、精神信仰(第三、四、五章);在此基础上,从自然、社会、经济、政治、宗教等因素阐明了村落景观形成的背后原因,深入剖析了湘西州传统村落景观形成机制,总结了传统村落景观生成的内在规律(第六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人地—人人—人神”三个关系范畴可体系化解析传统村落景观,分别反映在生产劳作景观、聚居生活景观、精神信仰景观上;(2)湘西州传统村落具有多层次多要素的景观特征,形成了“曲直相宜、随形就势”的农田景观,“巧用地形、凿壁开渠”的水利景观,“自然天成、按需演进”的林地景观,“隐蔽内敛、实用质朴、因地制宜”的居住景观,“多层结构、戒备森严、暗藏玄机”的防御景观,“随形就势、布局紧凑、巧用石材”的道路交通和公共空间景观,“崇巫信鬼、神秘玄妙”的傩神祭祀景观,“巧于因借、以山寄情”的圣山祭祀景观,“天人互动、调适冲突”的白帝天王祭祀景观;(3)湘西州传统村落景观体系是自然、社会、精神崇拜共同作用的结果,林地系统、农田系统、水系统是人类对自然改造与适应的结果,居住系统、防御系统、道路交通与公共空间则是人类社会组织生活的结果,祭祀系统则是精神崇拜的结果;(4)“样本—形式—要素—因素—语境”建立起了从微观样本到宏观语境的关联,构建了传统村落景观的理论研究框架。
王哲骁[2](2020)在《整合保护导向下的武陵山区沅水流域传统村落集群空间网络构建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概念的提出,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传统村落在生产、生态、遗产等方面的价值渐被发掘,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传统村落管护研究成为热点。以行政区划为边界的传统村落保护单元划定方式过于粗糙,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的旅游开发、千篇一律复制相同的道路或过度强调标新立异导致传统村落特色“基因”的迅速丢失或异化。本文以住建部公布的武陵山区沅水流域前五批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基于“差异协同”的管护理念,梳理影响传统村落聚集的关键因子,旨在探索科学的传统村落集群划分方式和传统村落分级保护策略。本研究的核心内容分为两大部分:1.传统村落关系网络模型的构建。以武陵山区沅水流域传统村落属性数据集为基础,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建立传统村落联系度评价体系,实现对“传统村落联系度”综合概念的量化。将结果二值化处理,令传统村落复杂的现实属性数据转化为简单的“点-线”关系数据,初步生成传统村落网络模型,按“整体-局部-个体”顺序对关系网络结构进行分析,并完成“集群”识别。2.传统村落集群空间网络的调整。对应网络特征,按“整体-局部-个体”顺序层层深入,对初步生成的传统村落网络模型进行调整。研究中通过Arc GIS插值分析形成传统村落“核心-中间-边缘”五级区划图,作为武陵山区沅水流域传统村落的分级保护体系的雏形。结合流域现有交通路网、临界值更低的社会网络分析、廊道建设适宜性分级和景观特征类型识别结果,优化传统村落的分级保护体系。本研究创新之处在于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与廊道建设适宜性分析和景观特征分类相结合,运用于传统村落管护研究。社会网络分析侧重于村落之间的逻辑联系,景观特征评估和廊道建设适宜性分析则能够补充村落之间在地理空间上的关联,将二者结合用于传统村落集群研究,能够更全面的反映村落间的内外联系,为流域尺度的传统村落整合保护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范杨阳[3](2020)在《传承与流变:民间传统小吃的生存实践 ——以浦市古镇为观察中心》文中研究说明“食”,是满足人们最基本生存需求的来源。而传统食品,对于许多民众而言则常为“饱腹”之物,因而人们期初的关注点便是食品本身的味道。在此基础上,民间传统小吃的经营制作者们,也将经营理念的核心点放在如何保持传统小吃最原始的形态与口味上。随着地方文化旅游的宣传,越来越多的外来元素涌入传统文化的系统之中,这其中也包括对传统饮食的影响。本文将以叙事手法来展现民间传统小吃在当下的适应性行为。以湘西浦市古镇为例,作为浦市地方文化系统中的当地传统小吃及其经营者们,在地方政府的鼓励之下,将自家商品与当地的旅游活动进行尝试性结合,于是许多曾仅在地方盛行民间传统小吃开始进入食客们的事业当中。在此过程中,作为重要影响元素的外来食客,不仅想要在此进行休闲与娱乐活动,同时,他们自身所持有的口味喜好、对饮食制作的好奇心等都影响着这些传统小吃经营者们的原有经营理念与模式。因而了解这些民间传统小吃经营者们如何做出反应以来展演他们所持有的经验世界,对往后传统饮食行业的发展大有意义。本文主要通过田野工作中的参与观察法,深入田野点以三类经营者为观察对象。首先,本文通过阅读文献与搜集地方材料等方法来刻画出浦市镇在繁盛时期中多元化的民间传统小吃种类,剖析出当地民众为何将具有“粘性”口感的糍粑类食物作为现今浦市镇最具有代表性的小吃之一。其次,笔者通过深度描写的方式,展现了不同小吃经营者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生产、交换等方面的实践,以刻画不同类型的经营者们所采取的多样化经营方式。最后,本文通过对这些小吃经营者们在实践过程中运用的地方性知识与原则进行了解读,发现这些经营者们在现代化进程中,主动通过调适自身的地方性知识体系以适应地方经济的变迁。尽管对于部分经营者们而言,他们依旧秉持着最初的经营理念与方式,适应的过程稍显滞后,但通过对他们的生活生产的展演,我们得以探讨其在现代经济潮流中发展的可能性与机会。
周文捷[4](2020)在《辰溪县城空间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的县城空间为研究对象,梳理县城空间的发展及其演化过程,总结县城规划、区域文化、地理环境等因素对辰溪县城空间演变的影响,找出辰溪县城空间演变过程中存在的特征,探索辰溪县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为相似县城的空间研究提供参考。县城早期发展十分依赖水运,辰溪县是通往滇黔地区的必经通道,其码头、驿站的建设促成了辰溪县的形成和发展。通过分析辰溪县城形成背景以及不同历史阶段自然山水环境对县城空间发展的影响,划分县城空间变迁的三个历史阶段并分析其特征。以时间轴为顺序对近代辰溪县城空间演变进行剖析和研讨。梳理辰溪县城建设发展过程,分析县城空间结构,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三个方面的数据,总结辰溪县城空间演变的规律。现代县城用地面积飞速增长,在政策的影响下,从开始的工业带动县城发展转变为商贸服务业带动县城发展。县城天然的地理环境和历史遗留因素使得县城县城空间包含多个次中心区。分析1994版、2007版和2016版县城总体规划对辰溪县空间发展的引导,总结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对辰溪县空间演变的影响。提出县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县城发展方向、县城空间结构和县城文化传承,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并对未来县城空间发展做出展望。
陈泳成[5](2020)在《文学地理学视域下《长河》与吕家坪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文学地理学作为一门以研究文学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为对象的学科,其研究内容较文学史而言是新颖的,从横向上看,它不仅研究文学的内部空间,而且研究文学的外部空间。从纵向上看,它不仅研究文学作品的时间维度,而且研究文学作品的空间维度。所以用文学地理学方法探讨文学地名符号与文本之间的关系首先,要从文本出发,研究文本内部空间。其次,考察地理环境对文本产生的影响。然后,考察作家个人因素对文本创作的影响。最后,考察文本的传播效果。沈从文《长河》的故事发生地吕家坪,作为沈从文对文学场景有限还原、虚实结合的地点,从文学地理学视角审视《长河》与吕家坪联系是研究《长河》文本范式的新途径。吕家坪对《长河》空间的建构,客观上使得《长河》中的地名符号、气候、物候以及基础设施能够被启发。这在以地理空间为故事线索的《长河》中是非常重要的。主观上,吕家坪的原始宗教信仰、特殊的语言符号以及当地特产,在《长河》之中产生映射关系,由此可见吕家坪对《长河》空间建构的意义。《长河》文本内部地理事象与地理物象的呼应,建构出了地理方位准确的吕家坪。“橘子”、“水”、“山”作为《长河》中的地理物象,在小说中对吕家坪自然环境起渲染作用,是吕家坪及其周边区别于其它地域的鲜明特征。作为地理物象的政治权力空间、传统风俗空间以及自然地理空间的建构,为我们展示了吕家坪封闭的叙述空间。小说第一受众沈从文在作品中对吕家坪场景进行有限还原,是基于对吕家坪认识与了解之上,他的特定生活场域及经历,注定了避免不了与吕家坪产生联系。早年外出从军,吕家坪是必经之地,返回家乡,吕家坪依旧是必经之地。这为《长河》故事发生地的选址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受地域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催生了沈从文创作动机,在其多封书信中沈从文还原了创作的。《长河》作为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因为其主题涉及到掌权者的利益,所以它的出版过程可谓是曲折复杂。尽管曲折的出版历程和重加删节,但这并不能影响到《长河》成为一部文学名着。《长河》的成功创作反作用于吕家坪,启迪了吕家坪“长河文化”,为吕家坪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打造文化旅游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吕家坪再一次向世人证明了。文学符号与文化旅游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施紫越[6](2020)在《湖南省湘西州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泥石流活动最强烈、频繁的国家之一,山区地带特有的能量梯度(复杂的地质构造、集中的降水程度等)使其成为泥石流活动的主要分布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属武陵山区的中心腹地,日益增加的泥石流隐患威胁着山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针对湘西州泥石流的研究还未见详细报道,迫切需要进行泥石流的危险性评价。本文基于野外调查数据,结合经验公式、地貌参数、模型应用、ArcGIS统计评价等方法,对湘西州泥石流的发育特征、影响因素、危险性区划等进行了系统梳理,得到了如下结论:(1)基本阐明泥石流的发育特征:泥石流最集中于龙山县、花垣县和保靖县,主要分布在沅水、武水河谷及其支流两侧;每年的6月、7月、8月是泥石流暴发的高频期,5月、9月是泥石流暴发的低频期;泥石流均由暴雨引发,以沟谷型发育为主,目前多处于壮年期,活跃性较强。(2)初步明确泥石流的影响因素:高程2001000m,坡度2040°、沟谷密度1.11.4km-1的陡坡地带;12181357mm的年降水量;断裂带与次级断裂的破碎集中带;风化较为强烈的寒武系灰岩与白云岩,志留系页岩与粉砂岩,二叠系、奥陶系、震旦系页岩、硅质岩,白垩系砂岩与泥岩,青白口系板岩等基岩;矿山活动产生的废渣堆积;地震活动的累计影响。(3)构建基于信息量、信息量—BP神经网络耦合和最大熵模型的危险性评价体系,引入理论检验和野外检验方式,结果表明最大熵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适用于湘西州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评价。(4)划分泥石流危险性区域:认为年降水量、地层岩性、坡度和断裂构造是影响泥石流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泥石流危险性总体呈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大的态势,主要表现为片状和条带状特征;将泥石流危险区划分为极高危险区、高危险区、中危险区、低危险区、极低危险区等5个区域。(5)探讨泥石流的防治措施:将泥石流防治区分为8处重点防治区、3处次重点防治区和8处一般防治区,建议在工程建设时做好泥石流灾害的全面风险评估,进一步完善群测群防监测网络。对于受泥石流灾害威胁严重、但不宜采用工程措施治理的居民点,结合相关扶贫与生态移民的政策,实行主动避让、易地搬迁。加强各社区内泥石流的防灾宣传、知识培训与相关演练,使灾害的防治转化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
向军[7](2020)在《礼仪竞技:传统龙舟赛的内在动力及其现代适应》文中提出龙舟赛是中国南方端午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体系中重要的“礼仪标识”之一。现在它还具有很多文化身份,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体育、民俗体育和竞技体育等。在其众多的身份中,竞技体育一直是其现代化发展的主流方向。然而龙舟赛在走向竞技龙舟赛的道路上遇到了重重困难:一方面,竞技龙舟赛缺乏文化内涵,龙舟推广本末倒置;另一方面,传统龙舟赛被多重限制,无法发展。然而竞技龙舟赛到底需要什么“文化”呢?又到哪里去寻找呢?传统龙舟赛能不能现代适应呢?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同理,笔者认为,竞技龙舟赛的文化内涵应该从其文化源头中去找,到民间去找,民间传统龙舟赛就是其文化源头。那些民间传统龙舟赛兴盛的地方就能表现出它的现代适应能力。基于此,本研究遵循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整体性原则,对沅水流域麻阳苗族自治县至今盛行的民间传统龙舟赛进行长期的田野考察。在先了解麻阳县双端午“一县两制”现象的基础上,运用历时性的方法主要对其五个赛区传统龙舟赛的总体变迁情况进行历史还原,力图从中寻找传统龙舟赛演变的发展趋势和内在动力;同时,又结合共时性的方法对其传统龙舟赛的现代适应情况进行考察,力图探寻在现代化过程中传统龙舟赛的适应能力。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一、作为地方“礼仪标识”的传统龙舟赛其发展主体是地方民众。通过对麻阳龙舟的生存环境、沅湘流域双端午节的演进过程、麻阳县双端午节“一县两制”的形成及其传说的研究发现,麻阳传统龙舟赛这一“礼仪标识”是应当地民众的生存环境而生。在其国家化进程中,不同时期的王朝都只是让端午节龙舟赛这样的地方“礼仪标识”在文化层面上进行改变,并没有取而代之或长期禁止,甚至统治阶级还积极地通过它们来教化民众。因此,传统龙舟赛的主体力量是生活共同体中的地方民众,民众有能力成为自己地方“礼仪标识”的主人。国家不必取而代之,相反,应积极为民间传统龙舟赛及龙舟人创造更多的“流动”机会和相应的保障,从而实现想象共同体和生活共同体的融合,即实现家国同构的理想。二、社团化是传统龙舟赛的发展趋势。在历时性的考察中发现,麻阳传统龙舟赛已经在物质、制度和精神上全面体现出社团化的趋势,其社团性质正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转变。具体为:传统龙舟赛的物质文化将向社团礼物转变,其制度文化将向多元化的社团龙舟制度转变,其精神文化将形成多元化的社团礼仪竞技精神。这种趋势也表明,若在较为自主的文化空间下,中国民间龙舟社团,能够自动形成有序结构,产生“自组织”现象。三、“礼仪竞技”是传统龙舟赛传承的内在动力。在历时性的考察中发现,无论什么时期的传统龙舟赛,其经济基础都以“礼仪经济”为基础,本质上是礼物属性的。所以,“礼仪经济”及其蕴含的“礼仪竞技”精神是贯穿各时期龙舟赛变迁的主要线索,“礼仪竞技”就是传统龙舟赛传承的内在动力。传统龙舟赛之所以能够超越时代,不只是说传统龙舟赛本身有多么重要,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礼仪竞技精神在其生活共同体中始终居于一种道德优先地位。四、传统龙舟赛能够适应现代需求。麻阳县传统龙舟赛多赛区的形成是通过帮扶、邀请和激发的礼仪传播和礼仪竞技途径逐渐形成的。随着麻阳民众参与外部竞技龙舟赛的增多,其传统龙舟赛的竞技性也得以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两种赛事的融合。但随着传统龙舟赛事奖金逐渐增高,奖金却被异化为请人参赛的资本,触动了赛事礼仪经济的人力底线,导致赛事的商品属性超过了礼物属性。而麻阳传统龙舟赛运用“礼物属性与商品属性”的两重性方式,既用实名制维护了赛事的礼物属性,使其没有损害它丰富的民俗意蕴,又通过直播平台的转化,实现了赛事的产业化。
李伟,郭伟杰,赵伟华,赵良元,唐见,汤显强[8](2019)在《沅水干流水生态保护现状及问题分析》文中指出在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指引下,本文以2016年为现状年,梳理沅水干流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现状,重点分析干流在水生态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对策措施。
胡婷[9](2019)在《区域旅游地共生系统测量与结构研究 ——以湖南湘西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共生是审视旅游地空间关系的新视角。有效识别旅游地共生单元,科学测度共生单元质量,量化旅游地共生引力,揭示区域旅游地共生系统结构特征,是旅游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推动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的科学依据。本研究借助大数据爬虫、实地调研等方法收集多源数据,以质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混合研究范式,采用回归模型、社会网络、空间计量等分析方法,以空间相互作用为着眼点,对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系统进行研究。在识别旅游地共生单元并构建其“质量”表达的基础上,发展旅游地共生引力模型,刻画出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单元的数量空间、质量空间以及共生引力空间特征,并从网络化视角解析区域旅游地共生系统结构特征。研究发现:(1)旅游地共生单元的关键约束条件在于共生距离、共生界面与共生潜力。旅游地共生单元必须满足的三大条件包括:有效共生距离内存在至少一个潜在共生伙伴;活跃于共生界面;表现出明显的、与内部成员的共生潜力。湘西地区存在114处旅游地共生单元,整体呈现出“多核并存、零星散布”的集聚向心分布特征,表现出沿南北偏东向扩散以及“先波动式增长、后递减、再回升”的圈层变化态势。(2)旅游地共生单元质量决定了满足共生发展需要的程度,表征旅游地具备的有助于实现共生发展的特性和能力的总和。从旅游经济规模与旅游共生条件两大方面筛选评价指标,基于指标区分程度确定权重,构建出旅游地共生单元质量评估模型。结果显示,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单元质量整体水平偏低,呈现出“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异特征及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在张家界的武陵源-天门山团块、湘西州的凤凰团块出现了局部的高值集聚。(3)立足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以负指数式威尔逊引力模型为母体模型发展出旅游地共生引力模型。基于湘西地区旅游地线上旅游预定市场的共生表现,拟合求解出共生引力的空间阻尼约束处于10-2数量级水平,共生引力呈现明显的负指数式距离衰减规律。湘西地区共生引力水平较高,地级市尺度下的旅游共生引力呈现出“张家界>湘西州>怀化”的梯度格局,县级尺度下的旅游地共生引力则表现出明显的“多极并存”格局;湘西地区共生引力高值集聚明显,市域内部共生显着高于市际共生,且县际共生活跃,湘西州、张家界市域内部共生引力明显,怀化市域内部以及张家界-湘西州、湘西州-怀化跨市共生空间属于第二梯度的潜力空间,张家界-怀化跨市共生空间的潜力表现明显不足。(4)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网络共有于114个共生节点及1993条有效共生边,整体上共生网络密度偏低,其中高值中心节点集聚分布在湘西州区域。该区域表现出多层级的内部子群结构:第1层级包括114处共生单元节点;第2层级可划分为张家界西线共生次子群、张家界东线共生次子群、永顺共生次子群、吉凤沅共生次子群、凤怀共生次子群、怀南共生次子群、怀东共生次子群7大次子群;第3层级形成了张家界共生子群、湘西州北部共生子群、湘怀共生子群、怀化共生子群4大子群。湘西地区的共生网络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空间圈层结构特征,其中张家界核心景区武陵源、天门山、黄龙洞、张家界大峡谷、溪布老街、宝峰湖等景区,构成整个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网络的核心。(5)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网络具有空间集聚性,内部形成了较为明晰的子群结构,显现出核心辐射共生以及节点间的邻近共生和择优共生特征。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空间极化现象明显,围绕天门山、武陵源、矮寨大桥景区、凤凰古城、芋头古侗寨群等核心出现了等级分明的共生圈层。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网络服从幂律分布,无标度特性显着,也呈现出典型的“小世界网络”特征。本研究的贡献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遵循“理论分析—对象识别—质量评估—关系测度—网络特征量化”的研究主线,尝试搭建出区域旅游地共生系统测量的方法论体系,丰富了区域旅游研究的理论和方法;(2)设计旅游地共生单元识别路径,构建旅游地共生单元质量评估体系,发展旅游地共生引力模型,形成了旅游地共生关系的创新型量化工具,有助于拓展旅游地空间关系研究深度与精度;(3)借助大数据来破解旅游地间游客流量官方数据缺失的难题,为旅游地共生及旅游地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邓小东[10](2017)在《五强溪水库水环境质量变化与分析》文中认为近二十几年,五强溪水库周边工农业得到快速发展、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均对水库水质产生了显着的影响。科学地判别水质变化趋势、识别水质影响因素是解决水环境问题的首要步骤。基于20102016年五强溪水库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分析水质变化趋势,从自然和人为活动两个角度探讨水质的影响因子,并运用灰色关联度法量化自然因素的贡献水平。结果表明:20102016年水库主要污染物总磷、CODcr、粪大肠菌群浓度有所下降,总氮出现超标,浓度上升;总氮、粪大肠菌群浓度年内变化幅度较小,总磷、CODcr浓度波动较大。水温、降水量与水库水质具有强相关性,关联度在0.600.80之间。水温与总氮浓度关联度较高,降水量对总磷、CODcr、粪大肠菌群浓度贡献较大,关联度分别为0.69、0.72、0.73、0.74。人口数量、产业发展水平、污染物排放量认为是影响水质的主要人类活动因素。
二、泸溪沅水大桥设计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泸溪沅水大桥设计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湘西州传统村落景观及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传统村落遗产价值与生态文明建设 |
1.1.2 远去的精神家园与“空心化”的传统村落 |
1.1.3 传统村落景观研究理论体系尚待完善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系统解读湘西州传统村落景观及形成机制 |
1.2.2 发掘中国本土人居生态实践经验与理论 |
1.2.3 完善风景园林视角下的传统村落景观理论研究体系 |
1.2.4 响应相关政策,指引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 |
1.3 相关概念 |
1.3.1 传统村落 |
1.3.2 村落景观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启示 |
1.4.1 传统村落景观的相关研究 |
1.4.2 湘西传统村落的相关研究 |
1.4.3 综述总结及对本研究的启发 |
1.5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5.1 选题依据 |
1.5.2 研究范围 |
1.5.3 研究对象界定 |
1.6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数据来源 |
1.6.3 “语境—样本—要素—形式—因素”的论证结构 |
1.6.4 研究框架 |
2 湘西州传统村落景观形成的背景环境 |
2.1 地理区位 |
2.2 自然资源环境基础 |
2.2.1 地形地貌——重岗复陇,沟壑纵横 |
2.2.2 地质资源——锰都钒海,地质遗迹 |
2.2.3 气候条件——温湿多雨,润物利殖 |
2.2.4 水文水系——曲水回滩,雾迷津渡 |
2.2.5 植被资源——矿林并蕴,物产丰饶 |
2.3 人文经济环境基础 |
2.3.1 民族构成与区域分布 |
2.3.2 族群战争与人口迁徙 |
2.3.3 宗教信仰与民族风俗 |
2.3.4 民间艺术与文化传承 |
2.3.5 驿道商贸与经济沟通 |
2.4 区域社会变迁 |
2.4.1 原始社会及夏商周时期:氏族部落 |
2.4.2 先秦时期:蛮荆部落 |
2.4.3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蛮化与化外 |
2.4.4 隋唐—宋:羁縻制 |
2.4.5 元明—清初期:土司制 |
2.4.6 清中后期:保甲制 |
2.5 小结 |
3 自然基底的契合:湘西州传统村落景观之人地关系 |
3.1 湘西州传统村落分布特征 |
3.1.1 空间分布特点 |
3.1.2 村落点密度的线性趋势 |
3.1.3 按民族分野的分布特征 |
3.1.4 与地形地势相关的分布特征 |
3.1.5 与河流水文相关的分布特征 |
3.2 湘西州传统村落景观类型分析 |
3.2.1 选址类型分析 |
3.2.2 空间格局类型分析 |
3.2.3 空间形态类型分析 |
3.2.4 边界形态类型分析 |
3.3 农田系统 |
3.3.1 农田开垦方式 |
3.3.2 农田类型 |
3.3.3 农田要素 |
3.4 水系统 |
3.4.1 水系类型 |
3.4.2 水系组织方式 |
3.4.3 水系要素 |
3.5 林地系统 |
3.5.1 林地垂直分布特点 |
3.5.2 林地改造方式 |
3.5.3 林地类型 |
3.6 小结 |
4 社会人文的调适:湘西州传统村落景观之人人关系 |
4.1 社会结构关系 |
4.1.1 血缘关系 |
4.1.2 地缘关系 |
4.1.3 业缘关系 |
4.2 居住系统 |
4.2.1 湘西民居历史溯源 |
4.2.2 民居空间组织 |
4.2.3 院落与民居组合方式 |
4.3 防御系统 |
4.3.1 战争历史溯源 |
4.3.2 军堡型村落 |
4.3.3 村堡型村落 |
4.4 道路交通与公共空间系统 |
4.4.1 古道驿道的历史溯源 |
4.4.2 外部交通系统 |
4.4.3 内部交通系统 |
4.4.4 公共空间 |
4.5 小结 |
5 精神世界的追求:湘西州传统村落景观之人神关系 |
5.1 心灵境界与人 |
5.1.1 湘西州宗教历史沿革 |
5.1.2 湘西州信仰文化的核心体系 |
5.2 傩神崇拜下的村落景观 |
5.2.1 椎牛祭鬼:傩神崇拜的代表 |
5.2.2 椎牛祭鬼仪式景观特征 |
5.2.3 椎牛祭鬼仪式的维系功能 |
5.3 圣山崇拜下的村落景观 |
5.3.1 圣山崇拜:自然崇拜的代表 |
5.3.2 圣山崇拜仪式景观特征 |
5.3.3 圣山崇拜的凝聚功能 |
5.4 白帝天王崇拜下的村落景观 |
5.4.1 白帝天王:祖先崇拜的代表 |
5.4.2 白帝天王祭拜仪式景观特征 |
5.4.3 白帝天王崇拜的政教功能 |
5.5 其他崇拜下的村落景观要素 |
5.5.1 土地崇拜下的村落景观要素 |
5.5.2 祖先崇拜下的村落景观要素 |
5.6 小结 |
6 湘西州传统村落景观的形成机制和规律 |
6.1 湘西州传统村落景观形成机制 |
6.1.1 自然因素 |
6.1.2 社会因素 |
6.1.3 经济因素 |
6.1.4 政治要素 |
6.1.5 宗教因素 |
6.2 湘西州传统村落景观的形成规律 |
6.2.1 传统村落景观基因的受控因素 |
6.2.2 模式系统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人地—人人—人神”三个关系范畴可体系化解析传统村落景观 |
7.1.2 湘西州传统村落具有多层次多要素的景观特征 |
7.1.3 湘西州传统村落景观体系是自然、社会、精神崇拜共同作用的结果 |
7.1.4 传统村落景观研究框架“样本—形式—要素—因素—语境” |
7.2 创新点 |
7.2.1 揭示了湘西州传统村落景观的形成机制 |
7.2.2 丰富了风景园林学在传统村落尺度上的应用研究 |
7.2.3 构建了传统村落景观研究基础理论体系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列入省级以上传统村落名录的湘西州村落名单 |
附录 B:样本村落图集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2)整合保护导向下的武陵山区沅水流域传统村落集群空间网络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村落的价值认知面临威胁 |
1.1.2 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趋势明显 |
1.1.3 沅水流域传统村落亟待集群管护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传统村落 |
1.3.2 村落集群 |
1.3.3 集群空间网络 |
1.3.4 遗产源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传统村(聚)落空间分布研究概况 |
1.4.2 流域传统村(聚)落的研究现状 |
1.4.3 社会网络分析在风景园林及相关学科中的应用 |
1.4.4 武陵山区沅水流域传统村(聚)落研究进展 |
1.5 研究对象 |
1.5.1 研究范围界定 |
1.5.2 研究对象选定 |
1.6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2 传统村落集群空间网络构建方法 |
2.1 传统村落关系网络模型构建 |
2.1.1 语义模型构建 |
2.1.2 数据收集处理 |
2.1.3 网络模型构建 |
2.2 传统村落集群空间网络调整 |
2.2.1 景观廊道建设适宜性分级 |
2.2.2 景观特征类型识别 |
3 沅水流域传统村落关系网络模型构建与分析 |
3.1 沅水流域概况 |
3.1.1 自然环境 |
3.1.2 人文环境 |
3.2 沅水流域传统村落关系网络模型构建 |
3.2.1 评价体系构建 |
3.2.2 相互作用量化 |
3.2.3 网络模型生成 |
3.3 沅水流域传统村落关系网络结构分析 |
3.3.1 网络结构分析框架 |
3.3.2 整体网络特征分析 |
3.3.3 局部网络特征分析 |
3.3.4 个体节点特征分析 |
3.3.5 网络特征总结 |
4 沅水流域传统村落集群空间网络调整 |
4.1 沅水流域传统村落集群整体网络调整 |
4.1.1 整体网络结构调整思路 |
4.1.2 “核心-中间-边缘”区划 |
4.2 沅水流域传统村落集群局部网络调整 |
4.2.1 更低临界值的网络 |
4.2.2 结合景观廊道建设适宜性分级的调整 |
4.2.3 结合流域景观特征识别的调整 |
4.3 沅水流域传统村落集群个体节点调整 |
5 结论与讨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创新点 |
5.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在读期间已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3)传承与流变:民间传统小吃的生存实践 ——以浦市古镇为观察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浦市民间传统小吃简介 |
第一节 田野点简介 |
第二节 浦市民间传统小吃现状 |
一、传统小吃的种类及分布 |
二、口味偏好:粘性食物的“主场” |
第二章 民间传统小吃经营者的实践展演 |
第一节 善于创新型的小吃经营者—家庭作坊 |
一、简易装修的“家-店-库”三合一体式结构 |
二、制作:公开、参与体验式 |
三、品牌:从地方延伸至全国 |
四、人员:帮工与原料供应工 |
第二节 秉承家族手艺的流动商贩—以鼓儿糍为个案 |
一、鼓儿糍的产生 |
二、技艺:指尖上的传承 |
三、“偶影独游”的经营者 |
第三节 “自在”型流动小吃商贩 |
一、依附于“旺铺”的商贩 |
二、“采-产-销”一体化 |
第四节 传统小吃产出过程中的互动 |
一、经营者之间的互动 |
二、经营者与当地居民 |
三、经营者与旅客 |
四、经营者与管理者 |
第三章 小吃经营者立身的地方性原则与解读 |
第一节 古镇巷弄空间的运用 |
第二节 大众对食物的感知性 |
第三节 遵循食物时令性与地域生态性 |
第四节 乡村市场的周期性 |
第五节 地方民俗文化的延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辰溪县城空间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文化背景 |
1.1.3 区域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论文框架 |
1.4 国内外相关理论及案例分析 |
1.4.1 国外相关理论及案例 |
1.4.2 国内相关理论及案例 |
第2章 辰溪县形成及变迁过程 |
2.1 概况 |
2.2 形成背景 |
2.3 建国前县城变迁的历史阶段划分 |
2.3.1 第一阶段:隋代至明初 |
2.3.2 第二阶段:明清时期 |
2.3.3 第三阶段:建国前期 |
2.4 建国前县城空间及特征 |
2.4.1 辰溪县城空间的形成 |
2.4.2 辰溪县城空间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建国后辰溪县城空间演化分析 |
3.1 建国后县城发展历程概述 |
3.1.1 辰溪县城人口与建城区的增长 |
3.1.2 建国后辰溪县城发展的历史阶段 |
3.1.3 县城建城区发展历程 |
3.2 县城空间发展演变分析 |
3.2.1 辰溪县城用地结构演变分析 |
3.2.2 辰溪县城用地布局演变分析 |
3.2.3 县城各类功能用地空间演变 |
3.3 县城空间发展演变的规律特征 |
3.3.1 县城用地构成定量化分析 |
3.3.2 县城空间发展演变的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县城空间演变影响因素分析及发展对策 |
4.1 县城规划对辰溪县城空间演变的引导 |
4.1.1 1994版县城总体规划对空间演变的引导 |
4.1.2 2007版县城总体规划对空间演变的引导 |
4.1.3 2016版县城总体规划对空间演变的引导 |
4.2 自然因素对辰溪县城空间演变的影响分析 |
4.2.1 辰溪县的自然环境分析 |
4.2.2 自然环境对县城空间演变的影响 |
4.3 其他因素对辰溪县城空间演变的影响分析 |
4.3.1 时代发展影响因素 |
4.3.2 社会文化影响因素 |
4.4 辰溪县城空间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
4.4.1 辰溪县城空间的发展问题 |
4.4.2 辰溪县城空间的发展对策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5)文学地理学视域下《长河》与吕家坪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长河》与吕家坪关系的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二节 本选题研究意义 |
一、理论拓展及其结合 |
二、文学与地理认知新架构 |
三、名着和文旅的现实融合 |
第三节 本选题特色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特色 |
二、创新之处 |
(一)选题新 |
(二)视角新 |
(三)关联新 |
(四)方法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路径 |
一、研究方法 |
(一)现地研究法 |
(二)系地法 |
(三)空间分析法 |
(四)地理意象研究法 |
二、研究路径 |
第一章 文学地理学视角下《长河》文本解读 |
第一节 《长河》的自然地理呈现 |
一、山的静谧 |
二、地的盛产 |
三、水的缠流 |
第二节 《长河》构建的政治社会图画 |
一、新生活来临下的吕家坪社会事象 |
二、官僚权力与保安队长活动轨迹 |
三、滕长顺一家的乡镇有产者人事场景 |
第三节 《长河》的传统风俗描写 |
一、社戏的热闹与魅力 |
二、船与河的生命依附 |
三、“新”“旧”理念的生活碰撞 |
第二章 进入《长河》前的吕家坪地理元素梳理 |
第一节 吕家坪自然地理环境 |
一、气候如宜 |
二、物候似画 |
三、设施便当 |
第二节 吕家坪人文社会环境 |
一、吕家坪的原始宗教活动 |
二、特产 |
三、吕家坪的人事交际语言 |
第三节 吕家坪的历史脉络 |
一、久远的吕家坪 |
二、文学选地时的吕家坪 |
三、吕家坪的现实场景 |
第三章 沈从文创作《长河》与吕家坪的移植融合 |
第一节 沈从文之于吕家坪天然相交 |
一、早年足迹的深痕 |
二、返乡暂居的熟知 |
三、创作动机的自然粘连 |
第二节 沈从文运思与吕家坪地理符号植入 |
一、萌生创作意念联想吕家坪 |
二、写作目的确定与吕家坪引入 |
三、吕家坪与《长河》产生的过程相伴 |
第三节 沈从文对吕家坪移植中的还原特征 |
一、自然风光与作品需要的原本呈现 |
二、当地社会政治关系的有限还原 |
三、乡风民俗的选择性原样进入 |
第四章 《长河》的出版及文学传播的审思 |
第一节 《长河》的出版过程 |
一、初稿被扣,不能出版 |
二、香港发表,亦有删减 |
三、重加删节,方能付印 |
第二节 《长河》的文本传播价值的实现 |
一、《长河》文本传播带来的吕家坪“长河文化”启迪 |
二、开阔从文学素材收集到文学创作的新思维 |
三、文学受众对《长河》的评价 |
第三节 《长河》当下文化旅游价值增值 |
一、文学符号与文化旅游的相融 |
二、《长河》成功创作对地方文化旅游打造的启示 |
三、吕家坪文化旅游今后发展的愿景构想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学生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湖南省湘西州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泥石流研究进展 |
1.2.2 国内泥石流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水文 |
2.1.4 土壤与植被 |
2.2 研究区地质特征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2.3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2.4 区域矿产 |
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1.1 野外实测数据 |
3.1.2 室内分析数据 |
3.2 研究方法 |
3.2.1 危险性评价方法 |
3.2.2 模型检验方法 |
4 湘西州泥石流发育特征分析 |
4.1 泥石流时空分布特征 |
4.1.1 泥石流时间分布 |
4.1.2 泥石流空间分布 |
4.2 泥石流主要类型 |
4.2.1 水体供给类型 |
4.2.2 土体供给类型 |
4.2.3 集水区地貌类型 |
4.2.4 流体性质类型 |
4.2.5 物质组成类型 |
4.3 泥石流小流域特征 |
4.4 泥石流沟谷活跃性特征 |
5 湘西州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
5.1 泥石流危险性分析体系构建 |
5.2 泥石流影响因素分析 |
5.2.1 泥石流与地层岩性的关系 |
5.2.2 泥石流与断裂构造的关系 |
5.2.3 泥石流与地形条件的关系 |
5.2.4 泥石流与降水量的关系 |
5.2.5 泥石流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
5.2.6 泥石流与矿山开采活动的关系 |
5.2.7 泥石流与沟谷密度的关系 |
5.3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因子 |
5.3.1 高程 |
5.3.2 坡度 |
5.3.3 地形起伏度 |
5.3.4 沟谷密度 |
5.3.5 地层岩性 |
5.3.6 断裂构造 |
5.3.7 地震活动 |
5.3.8 采矿影响带 |
5.3.9 年降水量 |
5.4 基于不同模型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
5.4.1 信息量模型应用 |
5.4.2 信息量—BP神经网络耦合模型应用 |
5.4.3 最大熵模型应用 |
5.5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结果检验 |
5.5.1 基于理论方法的检验 |
5.5.2 基于野外调查的检验 |
6 湘西州泥石流危险性区划及灾害防治探讨 |
6.1 泥石流危险性影响因子分析 |
6.2 泥石流危险性空间分布特征 |
6.3 泥石流防治区划及防治措施探讨 |
6.3.1 泥石流防治区划分 |
6.3.2 泥石流防治措施探讨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礼仪竞技:传统龙舟赛的内在动力及其现代适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引子 |
一、麻阳县传统龙舟赛的发现与思考 |
二、麻阳县传统龙舟赛的时空背景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概念辨析 |
二、龙舟赛的研究进展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田野调查的实施 |
一、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
二、进入田野现场 |
三、田野调查的阶段 |
第二章 麻阳县双端午节传统龙舟赛的生存环境与“一县两制” |
第一节 麻阳县双端午节传统龙舟赛的生存环境 |
一、自然环境 |
二、社会环境 |
三、礼仪标识 |
四、田野调查点的简况 |
第二节 麻阳县双端午节传统龙舟赛的“一县两制” |
一、湖南沅湘流域双端午节传统龙舟赛的分布 |
二、麻阳县双端午节传统龙舟赛的文献记载 |
三、麻阳县双端午节传统龙舟赛的“一县两制”现象 |
第三节 麻阳县双端午节传统龙舟赛的传说及其构建 |
本章小结 “礼仪标识”的建构:麻阳县双端午节传统龙舟赛的发展主体 |
第三章 礼仪承传:麻阳县传统龙舟赛的历时性考察 |
第一节 南宋以前麻阳县龙舟竞渡的文化 |
一、物质文化 |
二、制度文化 |
三、精神文化 |
第二节 明清时期麻阳县龙舟竞渡的文化 |
一、物质文化 |
二、制度文化 |
三、精神文化 |
第三节 现代初期麻阳县龙舟竞渡的文化(1912 年-1977 年) |
一、物质文化 |
二、制度文化 |
三、精神文化 |
第四节 现代转型时期麻阳县传统龙舟赛的文化(1978 年至今) |
一、物质文化 |
二、制度文化 |
三、精神文化 |
本章小结 中国传统龙舟赛的发展趋势与内在动力 |
一、发展趋势 |
二、内在动力 |
第四章 现代适应:麻阳县传统龙舟赛的共时性研究 |
第一节 麻阳县传统龙舟赛区发展的空间序列 |
一、麻阳县的传统龙舟赛区 |
二、麻阳县传统龙舟赛区发展的礼仪途径 |
三、麻阳县传统龙舟赛区礼仪传播的特点 |
第二节 麻阳县传统龙舟赛与竞技龙舟赛的现代共生 |
一、麻阳县传统龙舟赛的民俗意蕴 |
二、麻阳县传统龙舟赛对麻阳竞技龙舟发展的影响 |
三、麻阳县传统龙舟队参与竞技龙舟赛的主要原因 |
四、麻阳县传统龙舟队参与竞技龙舟赛的条件 |
第三节 麻阳县传统龙舟赛的“礼物与商品”二重性 |
一、分析框架:从礼物到商品 |
二、麻阳传统龙舟赛内部商品属性的零星发展 |
三、麻阳县传统龙舟赛的礼物属性对商品属性侵蚀的主动隔离 |
四、礼物与商品的兼容:麻阳传统龙舟赛的二重性特征 |
五、传统龙舟赛事:产业化何以可能 |
本章小节 中国传统龙舟赛的现代适应 |
一、“文化有脚”:传统龙舟赛礼仪传播的实现基础 |
二、“在域”普及与“脱域”提高:传统龙舟赛的内部拓展与外部新生 |
三、礼物属性与商品属性的二重性使传统龙舟赛的产业化成为现实 |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一、作为地方“礼仪标识”的传统龙舟赛其发展主体是地方民众 |
二、社团化是传统龙舟赛的发展趋势 |
三、“礼仪竞技”是传统龙舟赛传承的内在动力 |
四、传统龙舟赛能够适应现代需求 |
第二节 创新点与展望 |
一、创新点 |
二、展望 |
附录1 怀化市传统龙舟县市分布 |
附录2 主要的口述、访谈对象表 |
附录3 访谈后记第1 则 |
附录4 访谈后记第2 则 |
附录5 访谈后记第3 则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沅水干流水生态保护现状及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沅水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现状 |
1.1 水生生物现状 |
1.2 重要生态敏感区 |
1.3 水生态监测 |
1.4 生态流量 |
(1)安江断面 |
(2)浦市镇断面 |
(3)桃源断面 |
1.5 鱼类遗传多样性和资源量 |
(1)降低了鱼类遗传多样性 |
(2)降低了鱼类繁殖规模 |
1.6 水土流失治理 |
2 沅水水生态保护与修复面临的问题 |
(1)水生态监测力量不足 |
(2)生态基流日满足率不足100% |
(3)阻隔效应及河段水库化导致鱼类遗传多样性和资源量降低 |
(4)酷渔滥捕造成水生生物资源退化 |
(5)水土流失仍需进一步治理 |
3 对策措施 |
3.1 水生态监测能力建设 |
3.1.1 落实水生态监测站网建设以及水生态监测工作 |
3.1.2 监测内容 |
(1)水生生物监测 |
(2)湿地监测 |
3.2 生态流量保障 |
3.3 鱼类多样性保护 |
(1)春季鱼类繁殖期开展生态调度,制造洪峰 |
(2)建设增殖放流点,开展增殖放流 |
3.4 创新渔政管理执法,加大非法渔业打击力度 |
3.5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
4 结论 |
(9)区域旅游地共生系统测量与结构研究 ——以湖南湘西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2 文献回顾 |
2.1 旅游共生相关研究 |
2.1.1 研究规模的时序演变 |
2.1.2 研究方向的动态特征 |
2.1.3 研究热点的归纳总结 |
2.1.4 小结 |
2.2 旅游地空间关系相关研究 |
2.2.1 旅游地竞争 |
2.2.2 旅游地合作 |
2.2.3 旅游地竞合 |
2.2.4 旅游地共生 |
2.2.5 小结 |
2.3 湘西地区旅游发展研究 |
2.3.1 研究基本情况 |
2.3.2 研究内容分析 |
2.3.3 小结 |
2.4 总体述评 |
3 理论基础与概念辨析 |
3.1 理论基础 |
3.1.1 共生理论 |
3.1.2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 |
3.1.3 区域竞合理论 |
3.1.4 社会网络理论 |
3.2 概念内涵 |
3.2.1 共生 |
3.2.2 旅游地 |
3.2.3 旅游地共生 |
3.2.4 旅游地共生系统 |
4 研究设计 |
4.1 研究区域 |
4.1.1 研究范围确定 |
4.1.2 基本情况介绍 |
4.1.3 典型代表性分析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综述:梳理研究脉络,明确本质内涵 |
4.2.2 数学模型:评估共生单元质量,修正旅游地共生引力模型 |
4.2.3 社会网络分析:构建区域旅游地共生系统,探索网络结构特征 |
4.2.4 地理空间分析:揭示研究区域旅游地共生格局特征 |
4.3 研究数据 |
4.3.1 在线旅游厂商数据 |
4.3.2 百度地图数据 |
4.3.3 其他资料数据 |
4.4 本研究技术路线 |
5 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单元识别 |
5.1 旅游地共生单元识别的技术方案 |
5.1.1 基本原则 |
5.1.2 识别标准 |
5.1.3 识别方案 |
5.2 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单元识别 |
5.2.1 备选旅游地筛选 |
5.2.2 识别过程 |
5.2.3 综合识别结果 |
5.3 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单元空间分布形态 |
5.3.1 基于KDE的空间形态特征 |
5.3.2 基于NNA的空间集聚性特征 |
5.3.3 基于SDE的空间方向性特征 |
5.3.4 基于缓冲分析的空间圈层性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6 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单元质量评价 |
6.1 旅游地共生单元质量内涵 |
6.2 旅游地共生单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6.2.1 旅游经济规模 |
6.2.2 旅游共生条件 |
6.3 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单元质量评价方案 |
6.3.1 数据来源 |
6.3.2 数据标准化 |
6.3.3 权重确定 |
6.3.4 评价模型 |
6.4 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单元质量水平及其空间差异 |
6.5 本章小结 |
7 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引力水平测量 |
7.1 引力模型的旅游学应用与演变 |
7.2 旅游地共生引力内涵与基础模型 |
7.2.1 核心内涵 |
7.2.2 模型形式 |
7.2.3 变量设定 |
7.3 旅游地共生引力距离阻尼参数估计 |
7.3.1 估计方案 |
7.3.2 分析步骤 |
7.3.3 估计结果与讨论 |
7.4 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引力及其空间分析 |
7.4.1 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引力特征 |
7.4.2 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引力空间 |
7.5 本章小结 |
8 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网络结构及其复杂性特征分析 |
8.1 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网络要素与空间表达 |
8.1.1 点—共生单元 |
8.1.2 边—共生联系 |
8.1.3 空间表达 |
8.2 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网络结构 |
8.2.1 网络密度 |
8.2.2 网络中心性 |
8.2.3 网络凝聚子群 |
8.2.4 网络核心边缘结构 |
8.3 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网络复杂性特征 |
8.3.1 空间集聚性 |
8.3.2 空间异质性 |
8.3.3 无标度性 |
8.3.4 小世界性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及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识-量-测”过程式构建区域旅游地共生系统的测量体系 |
9.1.2 “点-线-网”递进式揭示区域旅游地共生系统的结构特征 |
9.2 研究创新 |
9.2.1 旅游地共生单元识别方案的探索性创新 |
9.2.2 旅游地共生单元质量评估体系的整合性创新 |
9.2.3 旅游地共生引力模型的改良式创新 |
9.2.4 区域旅游地共生系统结构揭示的组合式创新 |
9.3 政策建议 |
9.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9.4.1 研究局限 |
9.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经历 |
附录2:湘西地区候选旅游地共生单元名录 |
附录3:湘西地区旅游地有向共生网络邻接矩阵 |
致谢 |
(10)五强溪水库水环境质量变化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重要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库区水质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1.2.2 沅水流域水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
1.3 五强溪库区流域概况-水污染防治范围及分区体系 |
1.4 水质评价方法 |
第二章 流域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现状分析 |
2.1 流域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特征 |
2.1.3 自然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 |
2.1.4 水库特征 |
2.2 流域研究范围 |
2.3 污染物排放及分布 |
2.3.1 点源污染 |
2.3.2 面源污染 |
2.3.3 内源污染源 |
2.3.4 污染源综合分析 |
2.4 水环境质量现状 |
2.4.1 水环境功能区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五强溪库区监测采样点布设 |
3.2 监测断面布点、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3.2.1 五强溪库区地表水监测断面布点设置与采样 |
3.2.2 样品制备及主要药品 |
3.2.3 水库水样样品采集 |
3.2.4 底泥样品采集 |
3.3 分析测试方法 |
3.3.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分析方法 |
3.3.2 主要分析方法简述 |
3.3.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4 分析评价方法 |
3.4.1 单因子指数法 |
3.4.2 综合污染指数法 |
3.4.3 灰色关联分析法 |
3.4.4 底泥质量评价标准及指标 |
3.4.5 富营养化评价方法 |
第四章 库区水质质量分析评价的结果及分析 |
4.1 结果与分析-水库水质评价 |
4.1.1 库区断面水质现状及变化 |
4.1.2 五强溪库区综合水质评价 |
4.1.3 富营养化状况 |
4.1.4 入库主要河流水质状况 |
4.1.5 底泥质量评价与分析 |
4.2 水质量变化规律与形成原因分析 |
4.2.1 水质变化规律分析 |
4.2.2 主要影响因素及原因分析 |
4.3 影响库区水质质量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和原因分析 |
4.3.1 生活污染处理设施不能满足快速城镇化发展需要 |
4.3.2 部分区域底泥重金属超背景值 |
4.3.3 库区控制流域畜禽养殖发展对水库水质的影响较大 |
4.3.4 网箱投肥养殖方式和密度大,直接污染水库水质 |
4.3.5 项目开发导致流域水土流失严重 |
4.3.6 侵占湿地导致库区湖滨带缓冲能力减小 |
4.4 改善水质的对策与措施建议 |
4.4.1 进一步保障饮用水安全,严格限制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开发 |
4.4.2 着力加快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污水处理水平 |
4.4.3 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做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做好统筹规划 |
4.4.4 严格取缔网箱养殖,科学引导生态养殖 |
4.4.5 规范加强矿产资源管理,优化布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
4.4.6 统筹加强湿地保护,通过环境教育引导公众参与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泸溪沅水大桥设计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湘西州传统村落景观及形成机制研究[D]. 文斌.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2]整合保护导向下的武陵山区沅水流域传统村落集群空间网络构建研究[D]. 王哲骁.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3]传承与流变:民间传统小吃的生存实践 ——以浦市古镇为观察中心[D]. 范杨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辰溪县城空间演变研究[D]. 周文捷.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5]文学地理学视域下《长河》与吕家坪关系研究[D]. 陈泳成. 吉首大学, 2020(03)
- [6]湖南省湘西州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研究[D]. 施紫越.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礼仪竞技:传统龙舟赛的内在动力及其现代适应[D]. 向军.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8]沅水干流水生态保护现状及问题分析[J]. 李伟,郭伟杰,赵伟华,赵良元,唐见,汤显强. 长江技术经济, 2019(04)
- [9]区域旅游地共生系统测量与结构研究 ——以湖南湘西地区为例[D]. 胡婷.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10]五强溪水库水环境质量变化与分析[D]. 邓小东. 湖南农业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