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采食模式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家禽,养殖模式,采食行为
采食模式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吕永智[1](2016)在《家禽养殖模式与采食行为研究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集约化家禽笼养模式因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但也存在许多严重的问题。面对世界动物福利组织的压力、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以及人类对肉品品质的要求,对笼养替代模式的研究也运用而生。采食行为是不同养殖模式下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研究补饲技术、提高生长性能的重要基础。(本文来源于《农技服务》期刊2016年15期)
张养东[2](2013)在《模式日粮对泌乳奶牛采食行为和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苜蓿和全株玉米青贮组成的粗饲料源日粮(MF)、玉米秸秆组成的粗饲料源日粮(CSA)和以秸秆为粗饲料源,杂粕完全提高CSA组中豆粕组成的日粮(CSB),比较3种模式日粮对泌乳奶牛采食行为、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试验一旨在研究3种日粮对泌乳奶牛采食行为的影响。试验选用48头头胎健康的荷斯坦奶牛(DIM55d;产奶量31.4kg;乳脂率4.5%;乳蛋白率3.1%),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以苜蓿和全株玉米青贮为粗饲料源的日粮(MF)、以秸秆为唯一粗饲料源的日粮(CSA)和以秸秆为唯一粗饲料源、杂粕完成替代CSA组中豆粕和膨化大豆的日粮(CSB)。整个试验期15周,预饲期2周,正试期12周。结果显示:MF组奶牛每日有效采食次数显着高于CSA和CSB组(P<0.01):每日总访问食槽次数MF组和CSA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但低于CSB组(P<0.05)。总的采食时间和采食速率MF组显着低于CSA组和CSB组(P<0.05),CSA组显着低于CSB组(P<0.05)。MF组奶牛反刍时间极显着低于秸秆CSA组和CSB组(P<0.05),秸秆豆粕组CSA反刍时间高于秸秆杂粕组CSB。结果表明,粗饲料源和蛋白质源日粮影响泌乳奶牛的采食行为。试验二旨在研究3种日粮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日粮和试验奶牛同试验一。试验设计添加第二期试验,第二期试验期2周,秸秆豆粕组(CSA)和秸秆杂粕组(CSB)统一换成MF组日粮。第一期试验结果显示:MF组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极显着高于2个秸秆组(P<0.01),CSB组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极显着高于CSA组(P<0.01)。MF组奶牛产奶量和乳蛋白率极显着高于CSA组和CSB组(P<0.01),CSA组和CSB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MF组牛奶中乳糖率显着高于CSB组(P<0.05),但与CSA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乳脂率不受粗饲料源和蛋白质饲料源影响(P>0.05)。第二期试验结果显示,当秸秆组奶牛换成与MF组奶牛统一的日粮后,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乳蛋白率和乳糖率影响差异不显着(P>0.05),乳脂率MF组显着高于CSA组和CSB组(P<0.05)。结果表明,粗饲料源影响乳蛋白的合成,未对乳脂率产生影响。试验叁旨在研究3种日粮模式对泌乳奶牛健康状况的影响。试验奶牛、试验日粮和试验设计同试验二。结果显示:粗饲料源日粮和蛋白质源日粮对泌乳奶牛的体细胞数、乳房线性性状和蹄部健康未产生显着的影响。粗饲料源日粮可能影响试验奶牛的瘤胃健康状况和乳腺腺泡发育情况。结论:粗饲料源影响泌乳奶牛的采食行为和乳蛋白合成:可能影响泌乳奶牛瘤胃健康状况和乳腺腺泡发育。蛋白质饲料源影响泌乳奶牛的采食行为,不影响泌乳奶牛瘤胃健康状况和乳腺腺泡发育。(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3-07-01)
徐爱春,蒋志刚,李春旺,蔡平[3](2010)在《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藏棕熊暖季食性及采食行为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藏棕熊(Ursus arctos pruinosus)是青藏高原特有的棕熊亚种,作者曾对该地区藏棕熊夏季食性进行了初步报道(Xu et al,2006),然而,藏棕熊的采食行为模式一直未见报道。2009年7-8月,作者又对可可西里地区藏棕熊食性及采食行为模式做了补充调查研究,对两次考察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了整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藏棕熊主要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其中,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的相对频次为37.3%和干物质量为44.7%,下同);野牦牛(Bos grunniens)分别为18.7%和30.2%;藏羚(Pantholops hodgsoni)分别为15.0%和16.2%。藏棕熊在可可西里地区有两种采食行为模式:主动捕食高原鼠兔和采食藏羚、藏原羚和野牦牛尸体。观察期间藏棕熊约用10%的时间挖掘高原鼠兔的洞穴捕捉高原鼠兔,但未见藏棕熊主动捕食大型哺乳动物。粪样分析结果发现,藏棕熊主动捕食的高原鼠兔和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和通过食腐方式获得的藏羚、藏原羚和野牦牛的生物量基本相等。(本文来源于《动物学研究》期刊2010年06期)
刘晓丽[4](2010)在《育成鸡良好采食行为模式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雏鸡进入8周龄以后,育雏结束,进入育成期,这一阶段雏鸡便可以脱温,对环境适应性增强,采食量增长,发育旺盛,鸡群的生产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备期各项指标能否成功获得和开产时体重是否达到标准。在生产中,养殖户对育成鸡往往存在着错误的饲养观念。认为饲养蛋(本文来源于《今日畜牧兽医》期刊2010年09期)
刘晓丽[5](2009)在《育成鸡良好采食行为模式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雏鸡进入8周龄以后,育雏结束,进入育成期,这一阶段雏鸡便可以脱温,对环境适应性增强,采食量增长,发育旺盛,鸡群的生产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本文来源于《养禽与禽病防治》期刊2009年10期)
康云龙[6](2004)在《限制采食时间及日粮能量浓度对单栏饲养生长猪采食模式和行为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两个试验分别对在单栏饲养生产条件下,不同饲喂次数和不同能量浓度日粮对生长猪采食模式及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在试验(一)中,选择分别来自四窝,日龄56.4±1.52天,体重均匀、体况健康的大白×哈白阉公猪16头。将每窝的四头分到两个处理组中,并且配成两对,两个处理组中,每个处理四对,共八个配对。第一个处理组每日给饲四次,不限制采食量;第二个处理每日饲喂两次不限制采食量。 在试验(二)中,选择分别来自四窝,日龄87±1.48天,体重均匀、体况健康的大白×哈白阉公猪16头。将每窝的四头分到两个处理组中,并且配成两对,两个处理组中,每个处理四对,共八个配对。第一个处理组每日饲喂高能量浓度日粮,日饲喂四次,不限制采食量;第二个处理每日饲喂低能量浓度日粮,日饲喂四次,不限制采食量。 试验采用瞬时记录法,每两次观察之间间隔1分钟。记录猪只每日采食量、每日趋槽次数及每个试验前后的体重,以计算日增重和单次趋槽采食量。 试验一结果表明,随着饲喂顿次的增加,每日饲喂四次处理组生长猪的单次趋槽采食量降低,每天的趋槽次数增加,同时,日采食量增加,日增重增加。行为上,站立、走动以及非采食性口吻部活动量减少,趴卧时间增加。这说明了生长猪每日饲喂四次对其福利是有利的。 试验二结果表明,与商业颗粒饲粮相比,随着日粮能量浓度的降低,采食高纤维日粮的生长猪日趋槽次数增加,每次趋槽采食量降低,并且生长猪增加了日采食量,使得日摄入消化能保持恒定,所以生长猪日增重没有变化。行为上,站立、走动以及口吻部活动量增加,趴卧时间减少。(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04-06-01)
采食模式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试验旨在研究苜蓿和全株玉米青贮组成的粗饲料源日粮(MF)、玉米秸秆组成的粗饲料源日粮(CSA)和以秸秆为粗饲料源,杂粕完全提高CSA组中豆粕组成的日粮(CSB),比较3种模式日粮对泌乳奶牛采食行为、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试验一旨在研究3种日粮对泌乳奶牛采食行为的影响。试验选用48头头胎健康的荷斯坦奶牛(DIM55d;产奶量31.4kg;乳脂率4.5%;乳蛋白率3.1%),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以苜蓿和全株玉米青贮为粗饲料源的日粮(MF)、以秸秆为唯一粗饲料源的日粮(CSA)和以秸秆为唯一粗饲料源、杂粕完成替代CSA组中豆粕和膨化大豆的日粮(CSB)。整个试验期15周,预饲期2周,正试期12周。结果显示:MF组奶牛每日有效采食次数显着高于CSA和CSB组(P<0.01):每日总访问食槽次数MF组和CSA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但低于CSB组(P<0.05)。总的采食时间和采食速率MF组显着低于CSA组和CSB组(P<0.05),CSA组显着低于CSB组(P<0.05)。MF组奶牛反刍时间极显着低于秸秆CSA组和CSB组(P<0.05),秸秆豆粕组CSA反刍时间高于秸秆杂粕组CSB。结果表明,粗饲料源和蛋白质源日粮影响泌乳奶牛的采食行为。试验二旨在研究3种日粮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日粮和试验奶牛同试验一。试验设计添加第二期试验,第二期试验期2周,秸秆豆粕组(CSA)和秸秆杂粕组(CSB)统一换成MF组日粮。第一期试验结果显示:MF组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极显着高于2个秸秆组(P<0.01),CSB组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极显着高于CSA组(P<0.01)。MF组奶牛产奶量和乳蛋白率极显着高于CSA组和CSB组(P<0.01),CSA组和CSB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MF组牛奶中乳糖率显着高于CSB组(P<0.05),但与CSA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乳脂率不受粗饲料源和蛋白质饲料源影响(P>0.05)。第二期试验结果显示,当秸秆组奶牛换成与MF组奶牛统一的日粮后,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乳蛋白率和乳糖率影响差异不显着(P>0.05),乳脂率MF组显着高于CSA组和CSB组(P<0.05)。结果表明,粗饲料源影响乳蛋白的合成,未对乳脂率产生影响。试验叁旨在研究3种日粮模式对泌乳奶牛健康状况的影响。试验奶牛、试验日粮和试验设计同试验二。结果显示:粗饲料源日粮和蛋白质源日粮对泌乳奶牛的体细胞数、乳房线性性状和蹄部健康未产生显着的影响。粗饲料源日粮可能影响试验奶牛的瘤胃健康状况和乳腺腺泡发育情况。结论:粗饲料源影响泌乳奶牛的采食行为和乳蛋白合成:可能影响泌乳奶牛瘤胃健康状况和乳腺腺泡发育。蛋白质饲料源影响泌乳奶牛的采食行为,不影响泌乳奶牛瘤胃健康状况和乳腺腺泡发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采食模式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吕永智.家禽养殖模式与采食行为研究趋势[J].农技服务.2016
[2].张养东.模式日粮对泌乳奶牛采食行为和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3].徐爱春,蒋志刚,李春旺,蔡平.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藏棕熊暖季食性及采食行为模式[J].动物学研究.2010
[4].刘晓丽.育成鸡良好采食行为模式的建立[J].今日畜牧兽医.2010
[5].刘晓丽.育成鸡良好采食行为模式的建立[J].养禽与禽病防治.2009
[6].康云龙.限制采食时间及日粮能量浓度对单栏饲养生长猪采食模式和行为影响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