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纳西族民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纳西族民居木雕门窗,苏州民居木雕门窗,异同性
纳西族民居论文文献综述
张怡芳,郑绍江[1](2019)在《丽江纳西族传统民居木雕门窗与苏州传统民居木雕门窗的装饰艺术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了丽江纳西族位于西南边陲少数民族区域,苏州是江南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纳西传统民居与苏州传统民居是东巴文化和文人文化的见证者,也代表了区域独特的民族性格、装饰风格和审美观念,木雕门窗装饰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以两者木雕门窗装饰特点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门窗装饰风格、题材寓意和装饰材料,结合纳西族民族文化与苏州的民族文化对门窗艺术的影响,深入研究了两者木雕门窗的异同性。(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张晓禾,薛甲,屈义航,尹博锜,尹誉茹[2](2019)在《丽江白沙古镇纳西族民居室内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室内设计——以人的核心,从宏观到细部结构的把控,建筑的空间氛围营造与建筑语言的构建始终遵循的关键点。在民居构建初期,建筑功能紧紧围绕居住功能展开,随社会发展生活品质的提升,客观的物质环境不再满足当下生活状态,精神需要作为非物质因素逐渐占有主导地位,将精神介质与物质条件相融合生成出合理方案。保证空间的可变性及弹性空间的适当介入,对当下不同环境下构建不同的建筑语言提供多重可能性。同时,同时,是否可以实施一个概念对于项目资金的合理化至关重要。设计思维遵循一定的设计规范和美学原则,并分析各种因素,如功能的使用,结构构造,材料和设备,以及成本标准。我国民居室内设计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纳西民居住屋文化的相关研究仅限于纳西族历史及周围环境特征,对纳西族的历史和人文遗产价值的挖掘、东巴文化下的图腾信仰和民居房屋的建造技术等等研究介入的角度较少。研究剖析角度以历史、文化、经济、建筑等角度对纳西族加以论述,对纳西族的室内设计理论的研究还未形成系统的体系。(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11期)
赵阳,郑绍江[3](2019)在《探析丽江纳西族传统民居的室内地铺装饰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居住空间是人类在生活中尤为重要的活动空间,空间内部各界面的一切设置都是为了保证人的生活质量,而地面铺设是室内装饰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地面装饰内容包括空间划分在地面上的表示,功能空间里地面的材料选择和铺设要求,地面肌理和纹案的装饰作用。本论文的研究方向定位于中国云南的西北部的纳西族,以丽江市作为重点对纳西族传统民居室内地面进行理论分析,当地的地域特色浓厚,形成了稳定的装饰文化,室内传统民居保护已经成为我国相关行业内的热议话题,传统装饰文化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应该被保护并理性发展,希望本文学术研究能为我国民居室内装饰文化的发展提供有利参考。(本文来源于《家具与室内装饰》期刊2019年03期)
和金权[4](2019)在《纳西族传统民居的核心空间及其文化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居建筑是各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以木楞房为典型代表的纳西族传统民居,其建筑形式与纳西族传统文化紧密相关。基于此,通过对纳西族传统民居的建筑格局及其所包含的纳西族传统文化内涵之间的内在关联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认为由"蒙杜"(中柱)、火塘和"格咕鲁"(神龛)组成的空间格局是纳西族民居的核心空间,它对纳西族的传统社会生活和精神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普洱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和丽,黄欢[5](2018)在《丽江纳西族民居院落空间铺地元素设计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南是多民族省份,尤其是丽江纳西民族,纳西民居的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其院落空间的铺地设计最突出。本文就从纳西民居院落铺地的构成要素、文化体现和设计特点叁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与阐述。(本文来源于《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期刊2018年08期)
侯兆熔,季静[6](2018)在《基于实地调研的纳西族民居抗震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南省丽江市是一个地震频发地区,近几十年来频繁遭受地震影响,损失惨重。对丽江市大研古城和白沙镇等地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走访当地居民和有关单位了解情况,根据纳西族传统民居围护墙体材料的差异将其木构架房屋分为土木结构、砖木结构和石木结构等;深入调查丽江历史上最为严重的1996年2月3日7.0级地震发生以来的真实情况,研究各类原生房屋受地震影响的状况及其发展和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民居抗震加固保护的措施和意见。(本文来源于《华南地震》期刊2018年01期)
唐灵,郑绍江[7](2017)在《城市主要动力更替与传统装饰变迁的联系——以丽江纳西族传统民居木门装饰变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丽江纳西族传统民居木门隔扇装饰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城市主要动力更替为标志,选取木氏主导,流官主导,市场主导,文化遗产期这四个时期,分析其木门装饰的特点及变化,并与同时期官式建筑木门装饰相比较,继而指出木门装饰艺术随着城市变迁的变化规律及影响,试探究传统民居木门装饰艺术如何更好地融入现有的商业时代。(本文来源于《家具与室内装饰》期刊2017年11期)
唐娜娜,唐旭军[8](2017)在《丽江纳西族民居院落空间铺地元素设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丽江纳西族民居院落空间中铺地的设计,包括各元素中的文化表现,材质构成、装饰题材、空间组合等,通过实地考察,整理,分析,归纳丽江纳西族民居院落空间中铺地元素的图案设计,寻找到其中的形式美法则、设计内涵以及地面铺装的艺术表现。(本文来源于《艺海》期刊2017年10期)
潘曦[9](2017)在《纳西族木构民居榫卯工艺及特征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金沙江中游的纳西族,在汉族影响下发展出了成熟的木构民居建筑体系,形成了明楼、蛮楼等构架类型。在木构民居的建造中,榫卯工艺对于保障构件结合的紧密性和整体构架的稳定性起到了关键作用。该文总结了纳西族木构民居中主要的大木作榫卯类型,并以特征性的"二蹬榫"为例,对其尺寸设计、墨线绘制、加工安装等具体工艺内容进行了论述,并总结了纳西族榫卯工艺在历史发展、技术传播的过程中,在形态、尺寸、应用等方面所形成的地域性特征。(本文来源于《华中建筑》期刊2017年06期)
王顼[10](2017)在《纳西族民居建筑中的生态伦理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居建筑不仅能满足人们居住的需要,更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以丽江纳西族民居建筑为立足点,结合纳西族民居建筑在房屋选材、构造等方面的特点,从生态伦理的角度,分析其中蕴含的生态伦理观。(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7年06期)
纳西族民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室内设计——以人的核心,从宏观到细部结构的把控,建筑的空间氛围营造与建筑语言的构建始终遵循的关键点。在民居构建初期,建筑功能紧紧围绕居住功能展开,随社会发展生活品质的提升,客观的物质环境不再满足当下生活状态,精神需要作为非物质因素逐渐占有主导地位,将精神介质与物质条件相融合生成出合理方案。保证空间的可变性及弹性空间的适当介入,对当下不同环境下构建不同的建筑语言提供多重可能性。同时,同时,是否可以实施一个概念对于项目资金的合理化至关重要。设计思维遵循一定的设计规范和美学原则,并分析各种因素,如功能的使用,结构构造,材料和设备,以及成本标准。我国民居室内设计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纳西民居住屋文化的相关研究仅限于纳西族历史及周围环境特征,对纳西族的历史和人文遗产价值的挖掘、东巴文化下的图腾信仰和民居房屋的建造技术等等研究介入的角度较少。研究剖析角度以历史、文化、经济、建筑等角度对纳西族加以论述,对纳西族的室内设计理论的研究还未形成系统的体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纳西族民居论文参考文献
[1].张怡芳,郑绍江.丽江纳西族传统民居木雕门窗与苏州传统民居木雕门窗的装饰艺术对比[J].绿色科技.2019
[2].张晓禾,薛甲,屈义航,尹博锜,尹誉茹.丽江白沙古镇纳西族民居室内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J].大众文艺.2019
[3].赵阳,郑绍江.探析丽江纳西族传统民居的室内地铺装饰文化[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
[4].和金权.纳西族传统民居的核心空间及其文化内涵[J].普洱学院学报.2019
[5].和丽,黄欢.丽江纳西族民居院落空间铺地元素设计的探讨[J].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2018
[6].侯兆熔,季静.基于实地调研的纳西族民居抗震性能分析[J].华南地震.2018
[7].唐灵,郑绍江.城市主要动力更替与传统装饰变迁的联系——以丽江纳西族传统民居木门装饰变迁为例[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7
[8].唐娜娜,唐旭军.丽江纳西族民居院落空间铺地元素设计分析[J].艺海.2017
[9].潘曦.纳西族木构民居榫卯工艺及特征解析[J].华中建筑.2017
[10].王顼.纳西族民居建筑中的生态伦理观[J].青年文学家.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