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音专论文-肖阳

国立音专论文-肖阳

导读:本文包含了国立音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音乐教育制度,办学理念

国立音专论文文献综述

肖阳[1](2019)在《“培植国民美与和的神志及其艺术”——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音乐教育制度下的办学理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世界上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一般都具有使命导引、开放包容和学术自由等共同特点。1927~1937年间,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之所以能不断发展、人才培养之所以能长足进步,与学校背后的深层办学理念息息相关。(本文来源于《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肖阳[2](2019)在《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的教育经费独立制度研究(1927-1937)》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经费作为教育基本的物质基础,是贯彻教育独立方针,推动教育活动产生和发展的保障。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十年期间学校教学研究得以有序运行和发展,与高等教育经费的基本保障密不可分。系统考察这项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的制度及其具体实践,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初创十年成功办学的体制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音乐》期刊2019年03期)

向延生[3](2018)在《睿智的抉择 艰难的坚守——抗战中的萧友梅、陈洪与“国立音专”》一文中研究指出1937年夏天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黄自教授为全力从事着作辞去了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教务主任的兼职。紧急时刻校长萧友梅慧眼识英才,毅然聘请素未谋面又远在广州的陈洪接任此职。此后3年多的时间里,在上海成为"孤岛"的严酷环境中,长期抱病坚持工作的萧友梅退居幕后,由陈洪化名陈白鸿出面维持校务。二人为"国立音专"的生存和发展、培养音乐人才,作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巨大贡献。(本文来源于《星海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肖阳[4](2018)在《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的教授治校制度研究(1927-1937)》一文中研究指出"教授治校"作为民国时期有志之士在建构中国大学制度之时的积极探索,对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朝着现代化方向的发展意义重大。文章从教授治校的权力主体、权力职责、施行机制等几方面,分析、研究中国第一所高等音乐学府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的教授治校制度,为其初创十年的成功办学,提供了必要的教育制度保障。(本文来源于《中国音乐》期刊2018年04期)

周婷[5](2018)在《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期刊研究—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音乐实践中的“中国元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的研究对象时由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主编的校五种刊物,《乐艺》、《音乐杂志》、《音乐院院刊》-《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校刊》-《音》、《音乐月刊》以及《林钟》。《乐艺》为季刊,自1930年开始出版,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乐艺社出版,青主主编,共出版了六期;《音乐杂志》是继《乐艺》后的又一学术性刊物,由萧友梅、黄自、易韦斋担任主编,该杂志由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刷并发行,从1934年1月15日创刊至1934年11月15日终止,共出版了4期。《音乐月刊》是国立音专的第叁种正式出版的学术性刊物,1937年开始出版,主编陈洪,以月刊的形式出版,共出版四期。《林钟》是国立音专最后一种公开出版物。1939年6月出版了唯一的一期。关于刊名,陈洪在《编后》中说到:“本刊因为在六月出版,故命名《林钟》。”这期的内容还比较丰富,篇幅也有110页之多。《音乐院院刊》-《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校刊》-《音》是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出版的院-校刊,自1928年开始出版,共发行了64期,在院-校刊中不仅有学术的部分,还有作为校刊刊载的大量的学校信息,本文研究的主题为上述五种期刊中的文章、音乐作品以及音乐活动、音乐信息等多个部分。本文通过对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发行期刊的整理和研究,分析国立音专的音乐实践包括音乐理论、音乐创作、音乐活动、音乐信息等多个方面中的“中国元素”,包括对中国音乐发展道路的探索、中国文学在音乐中的运用、时代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抗日救亡的实践等,以此论证国立音专在1927年-1939年间通过一系列的音乐实践为中国音乐的发展作出的努力以及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的作为音乐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精神体现。(本文来源于《上海音乐学院》期刊2018-04-04)

钱仁平,张雄[6](2017)在《商务印书馆与国立音专》一文中研究指出商务印书馆于1897年2月11日在上海江西路北京路南首德昌里正式开业。后逐渐发展,1902年在北福建路海宁路建造厂房,又于1907年在宝山路购地建印刷所、编译所新舍,从此进入了商务印书馆的黄金发展期。其中,夏瑞芳、张元济等出版家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里创造出了中国出版史上的许多第一,如1908年出版第一部由中国学者编纂的双语辞典《英华大辞典》,1913年第一个使用自动铸字机,1915年第(本文来源于《音乐爱好者》期刊2017年12期)

肖阳[7](2017)在《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1927~1937)的奖惩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奖惩制度是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作为中国近代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拓荒牛",开辟全新的由高等院校培养音乐专门人才道路的规范保障,这一制度的历史经验对于当前的学生培养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杨燕迪[8](2017)在《国立音专的钢琴名作:价值的再判定与再确认》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作者从个人体验和批评诠释的视角讨论了20世纪叁四十年代国立音专时期的中国钢琴代表性作曲家及作品(主要涉及贺绿汀的《牧童短笛》、丁善德的《序曲叁首》与《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桑桐的《在那遥远的地方》等),既着眼于音乐创作的历史价值和影响,也对具体作品的内在艺术价值和音乐特征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和分析。(本文来源于《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张雄[9](2017)在《陈洪与国立音专——从上音档案文献看抗战前期陈洪对国立音专的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陈洪于1937年8月应萧友梅之邀赴沪担任国立音专专任教员兼教务主任,后又任"私立上海音乐院"院务委员会主席,在3年多的时间里,襄助萧友梅在战争形势下艰难办学,为国立音专作出了卓越贡献。(本文来源于《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陈聆群[10](2017)在《论“海派音乐文化”与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阐述了对"海派文化"与"海派音乐文化"的理解,并认为对于上海音乐学院的历史与现状的研究,至今还没有对与其所在上海这座城市的研究联系起来,更没有成为方兴未艾的"上海学"研究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是一个明显的缺陷。(本文来源于《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国立音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教育经费作为教育基本的物质基础,是贯彻教育独立方针,推动教育活动产生和发展的保障。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十年期间学校教学研究得以有序运行和发展,与高等教育经费的基本保障密不可分。系统考察这项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的制度及其具体实践,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初创十年成功办学的体制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国立音专论文参考文献

[1].肖阳.“培植国民美与和的神志及其艺术”——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音乐教育制度下的办学理念研究[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9

[2].肖阳.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的教育经费独立制度研究(1927-1937)[J].中国音乐.2019

[3].向延生.睿智的抉择艰难的坚守——抗战中的萧友梅、陈洪与“国立音专”[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8

[4].肖阳.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的教授治校制度研究(1927-1937)[J].中国音乐.2018

[5].周婷.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期刊研究—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音乐实践中的“中国元素”分析[D].上海音乐学院.2018

[6].钱仁平,张雄.商务印书馆与国立音专[J].音乐爱好者.2017

[7].肖阳.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1927~1937)的奖惩制度研究[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7

[8].杨燕迪.国立音专的钢琴名作:价值的再判定与再确认[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7

[9].张雄.陈洪与国立音专——从上音档案文献看抗战前期陈洪对国立音专的贡献[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7

[10].陈聆群.论“海派音乐文化”与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7

标签:;  ;  ;  ;  

国立音专论文-肖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