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建航海学会首次承接“福建沿海20~30万吨级深水港址布局”科研项目(论文文献综述)
郑莉[1](2018)在《近代汕头城市建设发展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近代汕头城市建设发展史研究》是一个动态的空间发展史研究。它以近代汕头城市为对象,通过对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肌理演变的研究,讨论19世纪60年代初至20世纪30年代末,近代汕头城市在不同发展时期,城市格局所受的结构性要素影响;通过城市建设的动力和实施的研究,讨论近代汕头城市里三种不同的运转机制,对近代汕头城市建设发展的推进,对城市肌理和空间的影响。讨论以近代汕头为代表的自发建设城市在城市建设中的地方性道路。选择这一研究课题,源于近代汕头城市建设发展的特殊历史。自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远洋贸易兴起,汕头从近海沙洲、渔盐本港逐渐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商贸价值的近代城市,并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为代表的社会政治文化精英影响下,和商会、华侨华人的投资参与下,成为近代中国历史上实行系统和自主城市管理、市政改良的先锋,在港口、车站等生产性基础设施,以及城市公园、城市建筑等社会性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类似汕头的约开商埠城市,既不是国家的政治性城市,也不是典型的开埠商业城市,它以显着的自组织贸易特征,在中国近代城市中具有一定的类型价值,对研究中国近代城市现代化的地方性道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国内外在中国近代城市史和近代汕头城市建设发展史的研究概况进行整理综述,提出本文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厘清论文研究框架和创新性。第二部分:为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梳理近代汕头城市发展的地理和历史沿革,详述近代汕头城市建设结构化过程。其中第二章,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建制管理三方面分析近代汕头城市建设的历史背景。第三章,通过分析近代汕头城市变迁影响因素,阐述城市结构原点及其动态的空间结构化过程。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主要从近代汕头的三种特征角度去阐述汕头城市建设发展的动力机制。其中第四章,从汕头是没有租界的近代开埠城市这一特征角度分析汕头在开埠后的城市港岸扩张动力,通过多个历史事件分析汕头这个开埠城市建设的多方能量角力。第五章,从汕头是都市计划引导的近代商港城市这一特征角度分析汕头在市政厅出台的都市计划的先进性,探讨近代汕头商港城市建设的实验性特征。第六章,从汕头是自发建设促成的近代商贸城市这一特征角度分析近代汕头具有地方性的自内而外的建设动力机制,解析近代汕头较早的民间自发开埠所自带的契约/半契约的管理模式,及其对城市的经济空间、政治空间,到城市实体空间的分布和发展的深远影响。第四部分:全文总结。在前述章节论述的基础上对近代汕头城市建设发展的特征、经验和智慧进行理论总结,为汕头城市未来发展和建设实践提供参考。
龙驭球,崔京浩,袁驷,陆新征[2](2018)在《力学筑梦中国》文中研究说明该文讨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力学应起和所起的作用。全文共分9个部分:1)力学;2)科技;3)土木;4)水利;5)交通;6)能源;7)一带一路;8)兴军强军;9)结论。比较详尽地阐述了中国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与力学有关的国民经济的重大发展。我们四人均先后任职《工程力学》主编,诚以此文献给2017年10月胜利召开的第十九次全国党代表大会。今年(2018年)又适逢钱学森先生1958年所做的"争取力学工作大跃进"报告第60个年头,这个报告促进并加强了力学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强大作用,愿以此文兼及纪念。
姜莫愁[3](2017)在《上海“港产城”系统时空格局演进及其耦合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不断加快的全球化进程和日益深化的国际贸易,区域内的产业发展及空间上的组织效率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港口作为各类生产要素流通的枢纽,不仅强烈地吸引着人口、资源、信息和资金的集聚,还有效促进中外产业的合作。而富有战略意义的港口城市,凭借发达的市场一体化机制、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在经济全球化、国际物流运输服务以及区域的协同发展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因此,有关港口城市下的产业、城市空间和港口运输的协调发展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上海作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以及长三角区域发展的核心城市,位于长江入海口南岸,依长江和黄浦江而建,并与东海相邻,可谓通江达海,其独特且极具优势的区位条件使其成为全球重要的港口城市。其城市、港口与产业的发展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建设以及长江经济带、新海上丝绸之路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打造至关重要。与此同时,作为推动实施国家战略的“桥头堡”,上海提出,至2040年,要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以及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在此目标下,为发挥上海的辐射、带动和引领作用,针对其港口、产业、城市的协调发展研究是极具意义的。本文首先对港口、产业及城市相关概念进行辨析,通过研读大量已有研究成果,对港口城市“港产城”系统的含义、内外部环境以及系统特征进行梳理;并在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产业经济理论以及系统和耦合理论等相关理论及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对上海“港产城”系统的发展历程进行史实归纳,进而总结“港产城”系统的作用机理和演化路径。随后的实证研究通过运用系统综合发展度模型、双系统耦合度模型、三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上海“港产城”系统在2001-2015十五年间从单个子系统的发展状态到“港产”、“产城”以及“港城”三个双系统再至“港产城”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测算,发现:上海“港产城”系统的综合发展与耦合协调发展大体经历三个阶段,整体由轻度失调快速步入优质协调发展状态。同时,本文采用系统动态耦合演化模型以及剪刀差方法对“港产城”系统的动态耦合演化过程进行测量,发现:在研究时段内,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主要以相互促进、彼此带动、彼此融合等作用为主,而上海港口与产业间的剪刀差和港口与城市间的剪刀差变化趋势类似,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后升的“W”型波动过程,并在后期有发展差异逐渐增大的趋势,产业与城市之间的发展差异则整体呈现逐年下降的状态。后文针对实证结果,从城市用地、港口与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系统内部的融合发展等角度,总结上海“港产城”系统逐渐达到优质协调发展状态的原因;并从港口的滞后性和“港产”、“港城”融合发展的不足等方面,对制约上海“港产城”系统未来优质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浅析。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结合上海“港产城”系统的发展历史,以及鹿特丹、香港等发达沿海港口城市的发展经验,进一步从夯实航运枢纽根基、加快“港产”、“港城”融合等方面提出促进上海“港产城”优质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和路径选择。
张丽梅[4](2014)在《港口空间组织与用地优化研究》文中提出港口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城市空间结构塑造的重要力量。我国是世界港口大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位居全球之首。受全球化影响,港口规模急剧扩张,港口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要实现港口大国向港口强国的转型,推动港口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全面发展,有必要加强港口空间组织与布局规律的研究,以提高港口运营效率,优化港口土地利用。论文采用“格局-过程-机制-优化”分析方法,对港口的空间形态、演化过程、形成机制以及优化控制展开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对国内外港口研究历程进行梳理与回顾,指出全球化是港口体系重组和结构性调整的重要力量。未来应加强区域化对港口体系与港口物流网络整合作用的研究,加强绿色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港口中的应用研究,并亟待开展港口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研究。同时围绕港口的空间属性开展图解评述,指出现有研究成果港口体系模型多于港口单体模型,有必要深入港口内部,对港口空间组织与布局规律进行研究,以完善港口用地优化的空间模型方法。通过国内外7大着名港口案例剖析,对港口空间格局与用地布局特点进行总结,指出港口空间结构为主辅结构,码头岸线是港口空间组织的重要要素,常见的港口形态有:带形结构、组团结构以及“T”形+组团混合结构3种。港口用地随港口代际功能的演化而演化,用地类型趋于多元,结构比例接近城市用地构成,港城一体化趋势明显。港口空间演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有:自然地理因素、技术进步因素、产业经济因素、城市发展因素和运营管理因素,其中后3者规划可控,是优化控制的切入点。论文认为港口区域化、柔性化、生态化是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港口区域化理论、第四代港口理论、港口产业集群理论、港城一体化理论是指导未来港口发展的4大基本理论,分别影响着港口物质储运物流系统、港城产业系统和集疏运交通系统的布局,并推动着港口朝着网络化、垂直化以及集约化方向发展。未来天津港要重视无水港对港口空间和用地的重构作用,加强港城一体化建设。
罗贤新[5](2010)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临海工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近年来国家从战略高度将广西推向了区域经济合作与对外开放的前沿。特别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本文仅指北海、钦州和防城港三市所在的区域,下同),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唯一的沿海区域,战略地位突出,区域优势明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如何尽快推进该区域临海工业的发展,即主要如何正确选择与布局该地区临海工业的主导产业,进而促进广西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带动广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同时,从理论上系统地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临海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布局,亦较薄弱。为此,论文主要针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临海工业发展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以及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布局,进行深入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如下。(1)通过阐释和归纳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产业理论、生态工业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中有关主导产业选择、布局和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及通过分析主导产业选择和布局的相关理论,提出了在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临海工业主导产业选择和布局时,应以上述思想和理论为指南。如应借鉴比较优势基准理论,充分了解该经济区在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等要素方面的相对优势;借鉴关联度基准理论,注重那些关联度高,特别是后向关联度高的产业;借鉴筱原两基准理论,应选择需求收入弹性大和全要素生产率上升快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在主导产业布局时,如借鉴成本市场学派理论,应充分考虑成本和市场因素,寻找最佳区位点;借鉴点轴理论,将主导产业布局在沿海三市发展,然后通过三市之间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将产业向连接三市的交通线附近扩散,形成“点轴”布局模式。这些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主导产业的选择、布局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其实际操作提供了依据、思路和策略。(2)定性分析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临海工业发展的现状,理清了该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和劣势,指明了其发展的机遇与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和定量分析,将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得到了该经济区临海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即通过主成分分析,从48个变量中提取了9个主成分并得到了其相对重要程度;而聚类分析得出的10大类因素涵盖了所有变量,主成分分析得到的9个主成分与聚类分析得到的10大类因素基本一致。因此,将这二者有机结合进行分析,便既能涵盖所有变量,又能了解各个主成分的重要性,从而得到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临海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按重要程度依次归结为产业选择、基础设施等8大类。这既揭示了目前影响该经济区临海工业发展的症结所在,又为该经济区临海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布局和发展提供了基础。(3)从选择主导产业指标体系的原则出发,并依据区域主导产业的概念和特性,以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为参考,结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实际情况,建立了该区域临海工业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获得了该指标体系下用以进行主导产业选择决策的基础数据(即12个候选产业);并采用基于组合赋权和PROMETHEEⅡ方法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对该12个候选产业进行主导产业选择。该方法利用基于离差最大化的组合赋权法对主观权重进行集结,既考虑了决策者的偏好,又减少了决策者的主观随意性。根据准则权系数,应用PROMETHEEⅡ方法对候选产业进行排序,以及通过设定主导产业的评判标准,便依次得到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临海工业的6个主导产业:石化业、电力业、电子信息业、钢铁业、船舶修造业以及海洋生物业。(4)采用区位指向分析方法,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主导产业布局的原则和影响因素出发,根据其对产业布局影响程度的强弱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实际,对提出的6个主导产业进行了区位指向分析,并根据不同的主导产业所表现出的不同的区位指向和相关数据,经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提出了6个主导产业分别在北海、钦州和防城港三市的具体布局,可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李峰[6](2007)在《河北沿海港口整合模式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港口作为一种“稀缺”的资源在一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在某一区域内对带动相关经济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发展循环经济、优化产业布局及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多个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历来都很注重港口的发展,特别是2006年8月,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标志着我国沿海港口建设与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规划》实施后,我国沿海港口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其中,港口之间的整合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河北作为沿海省份,拥有三市、四港区、十余座港口,经过多年的发展,港口产业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港口的规模及功能也在全国沿海港口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在快速发展的河北沿海港口背后,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全省尚未出台统一的港口发展规划,港口在功能定位上存在着重叠,港口岸线资源浪费严重等现象。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河北港口业乃至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整合河北港口资源,统一全省港口发展规划,使得各港口之间协调、稳定发展势在必行。港口间整合有“松散联盟型”、“资产纽带型”,“跨区联动型”等多种整合方式,根据河北现有港口状况,并通过上述整合方式的比选,我们认为采取“资产纽带型”整合方式最为适宜。其主要形式就是以河北省建设投资公司现有港口资产为基础,成立河北港口资产运营公司。公司以政府宏观政策为指导,按市场化的模式进行运营,通过直接投资、收购、并购等多种形式整合全省的港口资源,并协助政府相关部门早日完成全省港口发展规划,以保证各港口之间统一、协调、稳定、可持续的发展,为实现“一线两厢”的全省经济发展战略做出贡献。
王振松[7](2007)在《城市经营理论研究 ——兼论福州城市经营战略》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显得重要。那么,如何使我国的城市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如何提高城市竞争力已成为理论和实践工作亟待解决,但又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采取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对城市经营理论及福州城市经营战略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对国内外城市经营的研究背景和现状作简要总结、梳理,在肯定成果的基础上,也指出其中的不足,并以此作为本文研究的起点;接着对城市经营的理论基础和一般原理及主要内容进行分析,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城市经营概念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重新界定了城市经营的概念,同时指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经营的最终目标;在城市经营的主要内容研究中,既阐述了城市定位、战略规划、产业政策、城市形象等宏观经营,也分析了城市土地、基础设施、城市生态等微观经营。接着对城市经营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比较研究,其中,通过对相关概念的辨析,使城市经营的概念内涵更加明晰;通过对城市经营与企业经营的比较,使城市经营的目标进一步明确,防止短期行为的发生;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经营内涵和实例的对比分析,归纳出不同国家、不同城市以及同一城市的不同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使城市经营理论更具有可操作性。在对城市经营一般原理研究的基础上,接着运用核心竞争力理论和绩效评价方法对城市经营理论作进一步深入分析,丰富了城市经营理论体系。最后,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又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城市经营的具体实践进行研究,总结出中国城市经营的三种典型模式,即环境导向模式、品牌导向模式、功能导向模式。同时也指出在城市经营过程中,还存在种种误区现象,并分析了现象的根源,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针对福州的具体情况,从宏观上对城市经营战略提出自己的若干经营对策。
龚高健[8](2006)在《当代福建港口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港口是福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福建不仅是港口资源丰富的省份,历史上也是我国港口开发和繁荣最早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20多年来,福建因近台面海的优势率先对外开放,港口经济总量和相关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增长较快的区域之一。 沿海区域经济的竞争,实际上是港口经济的竞争。当前福建港口经济发展正进入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因此,加强福建港口经济发展研究,对于促进两岸经济良性互动发展、提升海峡西岸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推动我国东南沿海整体联动和全面繁荣、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本文的价值所在。 本文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根据现代化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运用历史学、经济学、交通运输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从福建港口经济发展史的纵向角度与当代福建港口经济发展战略、临港产业发展、港城经济互动、腹地经济与运输通道分析、闽台港口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等横向角度相结合进行全方位、全景式论证,着力描绘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福建港口经济的发展进程,力求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力求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对策建议,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对港口经济发展决策或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崔敏[9](2006)在《珠江口大型深水港开发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逐步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其本地能源和原材料对海上运输的依赖度不断加大,珠江口的港口能力面临挑战,对于珠江口大型深水港口开发利用的研究显得必要且紧迫。本文从广东省沿海港口可持续发展全局战略的高度,对珠江口大型深水港口开发利用的资源条件、需求预测、协调性、功能定位和政策保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首先,本文根据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港口基础设施(码头泊位、航道)能力规模及其结构的基本状况和特点,珠江口地区深水岸线资源开发利用(包括已建、在建和规划)现状、基本特点和主要问题,以及珠江口万山港区和高栏港区等可靠泊20万吨级以上船舶的深水岸线资源的开发条件等几个方面的详细分析,得出珠江口地区适宜开发利用大型深水港区的岸线资源。 第二,本文通过对广东省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冶金、石化产业布局和对外贸易发展现状、主要特点及未来趋势,以及广东省及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原材料、外贸集装箱等主要货物运输系统现状及发展态势的分析,预测了珠江口能源及原材料运输对港口接卸的需求量。 第三,对珠江口大型深水港区的开发利用进行协调性分析,包括与社会经济发展、能源需求的协调性分析,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性分析,与运输系统的协调性分析,从而论证出第一部分推荐的可开发利用大型深水港的港区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最后,确立大型深水港区开发的功能定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赵怡本[10](2004)在《三都澳海岸带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都澳地处海峡两岸经济区的北翼,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深水良港。长期以来,如何开发三都澳,摆脱经济落后的局面,不少学者作了专题研究,但尚未对三都澳海岸带的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进行系统性的研究。特别是随着温福高速公路全线通车,温福铁路即将开工,宁德至景德镇高速公路提前规划建设,三都澳迎来战略发展机遇期。为促进宁德市在2l世纪前2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研究选择三都澳海岸带为研究区域.应用区域经济理论、生态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全面分析其港湾资源、十地资源、淡水资源、生物资源、农业气候资源、旅游资源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并通过在宁德市多年的工作实践积累和理论探索研究,认为深水港湾是中国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三都澳是宁德市最人的潜在优势,必须把三都澳潜在的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在三都澳海岸带建设人型区域性甚至枢纽性中转港口,布局临海工业基地,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生态农业,努力培育海峡西岸经济区北翼中心城市,构筑三都澳海岸带的便捷交通系统,探索了在沿海欠发达地区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若干理论,并在实践上提山了具体的对策与措施,为三都澳海岸带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福建航海学会首次承接“福建沿海20~30万吨级深水港址布局”科研项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航海学会首次承接“福建沿海20~30万吨级深水港址布局”科研项目(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汕头城市建设发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及对象 |
1.1.1 研究意义 |
1.1.2 研究对象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关于近代汕头的研究 |
1.2.2 关于中国近代城市建设的研究 |
1.2.3 关于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类型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1.4.1 创新点1:对近代汕头城市发展从结构研究转向动态的结构化研究 |
1.4.2 创新点2:探寻近代汕头城市建设发展中所表现的先进性和实验性 |
1.4.3 创新点3:为近代中国城市研究的地方性类型作有效补充 |
第二章 汕头的地理历史沿革 |
2.1 自然地理 |
2.1.1 沙垅丘陵 |
2.1.2 天然良港 |
2.2 社会经济 |
2.2.1 小江盐场 |
2.2.2 近代港口市场 |
2.2.3 近代工商业 |
2.2.4 南北行贸易 |
2.2.5 “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 |
2.2.6 港口经济 |
2.3 建制管理 |
2.3.1 汕头口 |
2.3.2 汕头埠 |
2.3.3 汕头市 |
2.4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汕头城市建设的结构化过程 |
3.1 农业时代的城市雏形(1530-1859) |
3.1.1 结构原点 |
3.1.2 三个要素 |
3.2 开埠后的博弈与突破(1860-1904) |
3.2.1 四向发展 |
3.2.2 海港两岸 |
3.3 全面开启的城市建设(1905-1938) |
3.3.1 东拓北进 |
3.3.2 道路规划 |
3.4 小结 |
第四章 没有租界的近代开埠城市港岸扩张 |
4.1 潮海关和领事署迁移的因素 |
4.1.1 逐步北迁的潮海关和领事署 |
4.1.2 洋人屋宇的选址 |
4.2 政治经济条件下的港岸空间秩序 |
4.2.1 国内官员入汕 |
4.2.2 港岸空间秩序 |
4.2.3 港岸扩张与城市环境 |
4.3 官商洋三者博弈下的城市建设格局 |
4.3.1 指向码头的放射状街巷 |
4.3.2 被打破的红线与环状街区 |
4.3.3 地价分级指引的空间布局 |
4.4 生产性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 |
4.4.1 海港 |
4.4.2 河港 |
4.4.3 港岸设施与城市空间 |
4.5 社会配套建设的雏形 |
4.5.1 市政建设 |
4.5.2 公共建设 |
4.5.3 住房建设 |
4.6 小结 |
第五章 都市计划引导的近代商港城市建设 |
5.1 都市计划引导的建设 |
5.1.1 近代市制的建立 |
5.1.2 都市计划的制订 |
5.1.3 都市计划的先进性—“花园城”思想 |
5.2 城市结构支点—现代化生产性基础设施 |
5.2.1 水运 |
5.2.2 陆运 |
5.2.3 空运 |
5.3 市政建设骨架—城市街道 |
5.3.1 道路地面设计 |
5.3.2 道路地下设计 |
5.3.3 道路建设推动城市进步 |
5.4 意识形态的空间载体—公共空间 |
5.4.1 公共空间的建设缘起及其时间表 |
5.4.2 空地 |
5.4.3 选址和开发 |
5.4.4 大规模建设 |
5.4.5 集体意识和公共空间 |
5.5 社会福利建设—平民新村 |
5.5.1 平民新村的缘起 |
5.5.2 建设障碍与平民自治 |
5.5.3 作为半制度的模范住宅区 |
5.6 城市的意义—公共服务工程 |
5.7 物质空间主体—城市建筑 |
5.7.1 公共建筑 |
5.7.2 居住建筑 |
5.7.3 商住混合建筑 |
5.7.4 城市房屋与城市形象 |
5.8 小结 |
第六章 自发建设促成的近代商贸城市 |
6.1 近代商贸城市建设的动力机制 |
6.1.1 民间自发开埠 |
6.1.2 契约/半契约管理模式的导入 |
6.1.3 土地使用和城市特征 |
6.2 商贸城市管理的自组织 |
6.2.1 商会与城市建设 |
6.2.2 华侨与城市建设 |
6.2.3 市民社会 |
6.3 商办基础设施的自组织 |
6.3.1 水运交通建设 |
6.3.2 陆运交通建设 |
6.3.3 供水供电建设 |
6.3.4 公共空间建设 |
6.3.5 商办基础建设与汕头的城市化进程 |
6.4 商贸城市空间的自组织 |
6.4.1 商贸城市基层建设组织—筑路委员会 |
6.4.2 商贸城市前台形象—骑楼建筑 |
6.4.3 商贸城市幕后形象—内街建筑 |
6.5 平行发展和城市结构 |
6.6 小结 |
结论 |
近代汕头城市格局的结构化 |
近代汕头都市计划的先进性和城市建设的实验性 |
近代汕头城市建设的地方性 |
参考文献 |
历代文献 |
学术着作 |
论文集文献 |
学位论文 |
学术期刊文献 |
报纸文章 |
电子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建制大事记 |
附录2 :1921年-1949年汕头历任市长 |
附录3 :近代汕头饮食服务业布局 |
附录4 :1860—1931年汕头口岸进出口船舶艘次及吨位统计表 |
附录5 :近代汕头重要地图 |
附录6 :汕头历史建筑测绘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上海“港产城”系统时空格局演进及其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辨析 |
1.2.1 港口、产业、城市 |
1.2.2 “港产城”系统 |
1.3 研究内容与主要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主要方法 |
1.3.3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
2.1.2 产业经济理论 |
2.1.3 系统及耦合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港产”、“产城”及“港城”互动关系 |
2.2.2 “港产城”协调发展相关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海“港产城”系统时空格局演进 |
3.1 “港产城”系统发展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前) |
3.1.1 产、城“依港而起”共生期(建国前) |
3.1.2 港、城“依产而兴”拓展期(建国后至1980年代) |
3.2 “港产城”系统发展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后) |
3.2.1 “港产城”共荣渐入期(改革开放至1990年代) |
3.2.2 “港产城”共荣发展期(1990年代至今) |
3.3 “港产城”系统协调发展机理 |
3.3.1 “港产城”系统作用机理 |
3.3.2 “港产城”系统演化路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海“港产城”系统耦合协调度测算及分析 |
4.1 港口、产业、城市发展现状 |
4.2 评价指标及数据处理 |
4.2.1 基本原则 |
4.2.2 指标体系构建 |
4.2.3 指标数据处理 |
4.3 “港产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测算模型 |
4.3.1 系统综合发展模型 |
4.3.2 双系统耦合度模型 |
4.3.3 三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 |
4.3.4 系统动态耦合演化模型 |
4.4 “港产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计算结果及分析 |
4.4.1 “港产城”系统综合发展度时序分析 |
4.4.2 “港产城”双系统耦合度时序分析 |
4.4.3 “港产城”系统耦合协调度时序分析 |
4.4.4 “港产城”系统动态耦合演化时序分析 |
4.5 “港产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原因分析及滞后因素 |
4.5.1 “港产城”系统协调发展原因分析 |
4.5.2 “港产城”系统协调发展滞后因素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海“港产城”系统协调发展的优化建议 |
5.1 发达沿海港口城市经验借鉴 |
5.1.1 发达沿海港口城市发展历程及现状 |
5.1.2 发达沿海港口城市经验梳理 |
5.2 上海“港产城”系统协调发展的优化建议 |
5.2.1 夯实航运枢纽根基,创新完善功能体系 |
5.2.2 加快“港产”互动发展,着力提升发展能级 |
5.2.3 加强“港城”深度融合,迈向全球卓越城市 |
5.2.4 提升“港产城”系统耦合发展能力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习期间科研工作及成果 |
后记 |
(4)港口空间组织与用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港口空间与用地优化研究综述 |
1.2.1 港口空间结构与用地研究概述 |
1.2.2 土地利用优化研究 |
1.2.3 港口空间与用地研究展望 |
1.3 研究方案及方法探寻 |
1.3.1 研究对象界定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港口与用地相关理论 |
2.1 必要概念及内涵 |
2.1.1 港口及相关概念内涵 |
2.1.2 土地利用及相关概念内涵 |
2.2 港口功能演变与布局理论 |
2.2.1 港口功能演变与代际划分 |
2.2.2 现代港口理论及发展新趋势 |
2.2.3 港口功能与用地的对应关系 |
2.3 区位理论与港口功能区位选择 |
2.3.1 区位理论的发展演变 |
2.3.2 应用区位论之港口区位研究 |
2.4 土地利用学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1 土地利用学 |
2.4.2 土地利用优化与可持续发展 |
2.4.3 土地利用优化内容及方法 |
第三章 国内外港口空间格局与用地布局 |
3.1 港口案例与基本参数比较 |
3.1.1 港口案例遴选 |
3.1.2 港口基本情况 |
3.1.3 基本技术参数比较 |
3.2 港口空间格局与组织特点 |
3.2.1 规划中的港口 |
3.2.2 港城空间关系 |
3.2.3 港口空间模型 |
3.2.4 港口空间组织规律 |
3.3 港口土地利用与用地变化 |
3.3.1 港口土地利用 |
3.3.2 港口用地变化分析 |
3.4 港口空间与用地布局特点 |
3.4.1 港口布局特点 |
3.4.2 布局特点异同分析 |
第四章 港口演化与空间组织机制 |
4.1 基于案例的港口演化与驱动因素分析 |
4.1.1 港口演化 |
4.1.2 港口演化驱动因素 |
4.2 港口操作流程与空间组织 |
4.2.1 船舶进出港过程 |
4.2.2 客货装卸、存储、分运过程 |
4.2.3 操作单元空间组织 |
4.2.4 港口与城市空间关系 |
4.3 港口空间影响与作用机制 |
4.3.1 自然地理因素 |
4.3.2 技术进步因素 |
4.3.3 产业经济因素 |
4.3.4 城市发展因素 |
4.3.5 运营管理因素 |
第五章 港口发展新趋势与空间优化模型 |
5.1 第四代港口与用地变化 |
5.1.1 第四代港口及港口发展新趋势 |
5.1.2 第四代港口的空间组织特征 |
5.1.3 第四代港口用地变化分析 |
5.2 无水港与港口用地趋势 |
5.2.1 无水港物流分析与功能层次 |
5.2.2 无水港内部功能组织 |
5.2.3 无水港对港口的反作用机制与空间重构 |
5.2.4 区域化阶段港口的空间组织特征 |
5.3 港口空间组织优化模型 |
5.3.1 港口空间区域整合的网络优化模型 |
5.3.2 基于港城一体的交通网络优化模型 |
5.3.3 基于产业链整合的紧凑协作优化模型 |
5.3.4 港口再生与滨水空间优化模型 |
5.4 优化模式对用地的影响与要求 |
5.4.1 港口码头用地 |
5.4.2 仓储物流用地 |
5.4.3 临港工业用地 |
5.4.4 集疏运交通用地 |
5.4.5 其他 |
第六章 天津港土地利用优化实证研究 |
6.1 天津港概况 |
6.1.1 基本情况 |
6.1.2 演变历程 |
6.1.3 规划中的港口 |
6.2 土地使用现状 |
6.2.1 现状概要 |
6.2.2 土地管理现状 |
6.2.3 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 |
6.3 现状用地综合效益评价 |
6.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3.2 指标权重确定 |
6.3.3 评估过程 |
6.3.4 评价结论与建议 |
6.4 规划用地约束条件分析 |
6.4.1 既有规划约束评述 |
6.4.2 各港区潜力提升方向 |
6.5 天津国际化港口用地优化建议 |
6.5.1 港城空间区域整合的用地优化建议 |
6.5.2 港城一体化交通系统优化建议 |
6.5.3 基于产业链整合的用地优化建议 |
6.5.4 港口再生与滨水空间优化建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1:中国古代航运大事简表(到公元1840年止) |
附件 2:2000年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50位 |
附件 3:2013年世界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10位 |
附件 4: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 |
附件 5:城乡用地分类与代码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着作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5)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临海工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经济区的概念与建立 |
1.2.2 工业化及其发展道路 |
1.2.3 临海工业区的开发 |
1.2.4 临海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1.2.5 主导产业选择 |
1.2.6 主导产业布局 |
1.2.7 临海工业发展的思路与策略 |
1.2.8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逻辑结构 |
第二章 经济区工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及其启示 |
2.1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1.1 区位论 |
2.1.2 不平衡增长理论 |
2.1.3 增长极理论 |
2.1.4 输出基地理论 |
2.1.5 经济梯度转移理论 |
2.1.6 新经济地理理论 |
2.1.7 城市群理论 |
2.2 产业理论 |
2.2.1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
2.2.2 动态比较费用论 |
2.2.3 产业集聚理论 |
2.3 生态工业理论 |
2.3.1 循环经济理论 |
2.3.2 清洁生产理论 |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 |
2.5 区域主导产业的概念与特性 |
2.5.1 主导产业概念的界定 |
2.5.2 区域主导产业概念的界定 |
2.5.3 区域主导产业的特性 |
2.5.4 区域主导产业与区域支柱产业的区别 |
2.6 主导产业选择的相关理论 |
2.6.1 比较优势基准 |
2.6.2 关联度基准 |
2.6.3 筱原两基准 |
2.6.4 过密环境基准和丰富劳动内容基准 |
2.7 主导产业布局的相关理论 |
2.7.1 市场学派理论 |
2.7.2 成本——市场学派理论 |
2.7.3 点轴理论 |
2.7.4 环境承载力理论 |
2.7.5 产业生态学理论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临海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概述 |
3.2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优势 |
3.2.1 区位优势 |
3.2.2 自然资源优势 |
3.2.3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
3.2.4 经济腹地广阔 |
3.2.5 基础设施相对比较完善 |
3.3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发展的劣势分析 |
3.3.1 工业基础薄弱 |
3.3.2 产业结构层次较低 |
3.3.3 产业结构趋同 |
3.3.4 产业支持服务体系落后 |
3.3.5 港口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 |
3.3.6 资金投入短缺 |
3.4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机遇 |
3.4.1 国内外产业的战略性调整 |
3.4.2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支持 |
3.4.3 国际市场空间广阔 |
3.4.4 外贸进出口环境改善 |
3.4.5 外资流入增加 |
3.4.6 海洋经济崭露头角 |
3.5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面临的挑战 |
3.5.1 外部港口竞争压力加大 |
3.5.2 工业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 |
3.5.3 "黄金水道"和泛亚铁路形成冲击 |
3.5.4 国内外利用外资竞争激烈 |
3.5.5 国内兄弟省区的竞争加剧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临海工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1 方法选择 |
4.2 实证分析 |
4.2.1 问卷设计与实施 |
4.2.2 信度计算 |
4.2.3 主成分分析与计算 |
4.2.4 聚类分析与计算 |
4.2.5 分析与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临海工业的主导产业选择 |
5.1 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 |
5.1.1 指标选择的原则 |
5.1.2 指标体系 |
5.2 问卷调查和分析 |
5.2.1 问卷设计 |
5.2.2 问卷调查 |
5.2.3 问卷的信度分析 |
5.2.4 问卷数据统计 |
5.3 主导产业选择方法 |
5.3.1 基于组合赋权和PROMETHEE Ⅱ的决策方法 |
5.3.2 基于组合赋权和PROMETHEE Ⅱ的主导产业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临海工业的主导产业布局 |
6.1 主导产业布局的基本思路 |
6.2 主导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
6.3 主导产业布局的区位指向分析 |
6.3.1 区位指向分类 |
6.3.2 区位指向分析 |
6.4 主导产业的布局 |
6.4.1 主导产业布局的步骤 |
6.4.2 各主导产业的布局 |
6.4.3 主导产业在三市布局的初步方案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临海工业发展策略及其保障措施 |
7.1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临海工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
7.2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临海工业发展的策略 |
7.2.1 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协调发展 |
7.2.2 促进产业集聚,组建特色产业集群 |
7.2.3 培育龙头企业,强化企业管理 |
7.2.4 完善港口配套设施,大力吸取货源 |
7.2.5 扩大对外贸易优惠范围,形成经济优势 |
7.2.6 扩大融资途径,拓宽资金来源 |
7.2.7 加快人才培养,促进科技创新 |
7.2.8 发展循环经济,坚持临海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
7.3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临海工业发展策略的保障措施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总结 |
8.1.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8.1.2 主要创新点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6)河北沿海港口整合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的框架 |
1.3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港口的概念及功能发展 |
2.1 港口的概念 |
2.2 各代港口的划分及其功能内涵 |
2.2.1 各代港口的划分 |
2.2.2 各代港口功能的主要内涵特征 |
2.3 港口功能的发展 |
2.3.1 港口的功能 |
2.3.2 港口功能的发展 |
2.3.3 现代港口的主要发展特点 |
2.4 港口发展展望 |
2.4.1 港口的信息化水平是发展现代物流的前提条件 |
2.4.2 加快发展港口现代物流,向第四代港口迈进 |
第三章 港口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
3.1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获得乘数效应 |
3.2 形成产业集群,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
3.3 发展循环经济,增强持续发展能力 |
3.4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布局 |
3.5 加强区际联系,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
3.6 改善发展环境,带动腹地经济发展 |
第四章 我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 |
4.1 五大港口群体 |
4.1.1 环渤海港口群体 |
4.1.2 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体 |
4.1.3 东南沿海地区港口群体 |
4.1.4 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体 |
4.1.5 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群体 |
4.2 八大运输系统 |
4.2.1 煤炭运输系统 |
4.2.2 石油运输系统 |
4.2.3 矿石运输系统 |
4.2.4 集装箱运输系统 |
4.2.5 粮食运输系统 |
4.2.6 汽车运输及物流系统 |
4.2.7 陆岛滚装运输系统 |
4.2.8 旅客运输系统 |
第五章 国内港口形势分析及发展趋势 |
5.1 2006 年国内港口形式 |
5.1.1 港口生产快速增长 |
5.1.2 港口建设步伐加快,成果显着 |
5.1.3 保税港区出台运作,迎接挑战 |
5.1.4 港口岸线资源整合,紧锣密鼓 |
5.1.5 港口规划出台亮相,指导发展 |
5.1.6 港口价格竞争激烈,难以自律 |
5.2 国内港口2007 年发展新变化 |
5.2.1 关于港口需求 |
5.2.2 关于港口供给 |
5.2.3 关于港口供求均衡 |
5.2.4 关于港口增长方式 |
5.2.5 关于参与国际竞争 |
5.3 我国沿海港口未来发展趋势 |
5.3.1 资源整合方兴未艾 |
5.3.2 建设步伐加快,投资主体多元化局面形成 |
第六章 河北沿海港口概况 |
6.1 河北沿海主要港口 |
6.1.1 秦皇岛港——世界最大的能源输出港 |
6.1.2 黄骅港——我国西煤东运输出的第二大通道 |
6.1.3 京唐港——通向世界的黄金水道 |
6.1.4 曹妃甸港——环渤海地区惟一的优良深水港址 |
6.2 河北省港口群在环渤海经济区的地位和作用 |
6.2.1 促进京津冀合作 |
6.2.2 推动工业基地的建设 |
6.2.3 形成北方国际航运中心 |
6.2.4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新引擎 |
6.2.5 发展新动力 |
第七章 河北沿海港口整合分析 |
7.1 河北省港口和港口产业投资的现状分析 |
7.2 河北沿海港口对港口产业的带动作用 |
7.2.1 从产业视角观察港口项目 |
7.2.2 重视港口的社会经济地位 |
7.3 结合河北省改革实践认识港口产业改革 |
7.3.1 国有资产不应从港口产业全部撤出 |
7.3.2 处理好港口相关部门的关系 |
7.3.3 港口发展应适度超前 |
7.4 整合河北港口资产,促进港口产业发展 |
7.4.1 统一港口发展规划 |
7.4.2 加大宏观引导 |
7.4.3 完善管理模式 |
7.5 河北沿海港口整合模式研究 |
7.5.1 横向整合 |
7.5.2 港口纵向整合 |
第八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城市经营理论研究 ——兼论福州城市经营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现实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现实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2.3 城市经营理论研究的成果与不足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内容结构与创新之处 |
1.4.1 论文结构 |
1.4.2 创新之处 |
1.5 小结 |
第2章 城市经营的理论基础 |
2.1 基础设施的自然垄断性 |
2.2 自然垄断理论的发展与政府规制改革 |
2.2.1 自然垄断与传统规制体制 |
2.2.2 自然垄断性的变化和政府规制改革的理论依据 |
2.3 政府再造理论 |
2.3.1 政府再造运动的基本背景 |
2.3.2 世界性政府再造的内容 |
2.4 小结 |
第3章 城市经营的一般原理 |
3.1 经营的概念及新的经营理念 |
3.1.1 经营的概念 |
3.1.2 经营要素 |
3.1.3 经营过程 |
3.1.4 非摩擦经济的经营理念 |
3.2 城市经营的概念 |
3.3 城市经营的主客体和原则 |
3.3.1 城市经营的主体 |
3.3.2 城市经营的客体 |
3.3.3 城市经营的原则 |
3.4 城市经营的最终目标—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
3.4.1 城市经营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3.4.2 城市经营的最终目标: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
3.5 小结 |
第4章 城市经营的主要内容 |
4.1 城市的宏观经营 |
4.1.1 宏观环境及城市定位 |
4.1.2 城市经营的战略制定 |
4.1.3 城市形象的经营 |
4.2 城市的微观经营 |
4.2.1 城市基础设施的经营 |
4.2.2 城市土地的经营 |
4.2.3 城市生态的经营 |
4.3 小结 |
第5章 城市经营比较研究 |
5.1 城市经营相关概念辨析 |
5.1.1 城市经营与经营城市 |
5.1.2 城市经营与城市管理 |
5.1.3 城市经营与城市管治 |
5.1.4 城市经营与城市营销 |
5.2 城市经营与企业经营的比较研究 |
5.2.1 城市经营与企业经营的不同之处 |
5.2.2 城市经营与企业经营的相同之处 |
5.2.3 城市经营的特点 |
5.3 国内外城市经营的概念和内涵比较及中国城市经营的特点 |
5.3.1 国内外城市经营的概念和内涵比较 |
5.3.2 中国城市经营的特点 |
5.4 中外城市经营的实例分析 |
5.4.1 大连的城市经营 |
5.4.2 神户的城市经营 |
5.4.3 大连、神户城市经营的比较分析 |
5.4.4 大连、神户城市经营的经验总结 |
5.5 小结 |
第6章 基于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城市经营理论分析 |
6.1 城市核心竞争力概述 |
6.1.1 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点 |
6.1.2 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区别 |
6.2 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三个维度:密度、宽度、广度 |
6.2.1 密度 |
6.2.2 宽度 |
6.2.3 广度 |
6.3 城市核心竞争力下的城市经营分析 |
6.3.1 资源配置能力 |
6.3.2 区域创新能力 |
6.3.3 可持续发展能力 |
6.4 城市核心竞争力下的城市经营战略模式 |
6.4.1 根据城市性质,定位城市核心竞争力 |
6.4.2 通过功能强化,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
6.4.3 引导产业集聚,营造城市核心竞争力 |
6.4.4 借助重大项目,强化城市核心竞争力 |
6.4.5 通过制度创新,营造城市核心竞争力 |
6.5 小结 |
第7章 城市经营的绩效评价 |
7.1 城市经营绩效评价的意义和原则 |
7.1.1 城市经营绩效评价的意义 |
7.1.2 城市经营绩效评价的原则 |
7.2 城市经营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
7.2.1 城市经营绩效模型简评 |
7.2.2 城市经营绩效模型构建及内涵 |
7.3 城市经营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
7.3.1 城市经营主体指标设计 |
7.3.2 城市经营产业指标设计 |
7.3.3 城市经营资产指标设计 |
7.3.4 城市经营要素指标设计 |
7.3.5 城市经营环境指标设计 |
7.4 城市经营绩效评价方法选择 |
7.4.1 城市经营绩效指标处理法 |
7.4.2 城市经营绩效一般评价法 |
7.4.3 城市经营绩效综合评价法 |
7.5 城市经营绩效评价应用处理 |
7.5.1 主成分分析法内涵 |
7.5.2 主成分分析法模型 |
7.5.3 主成分分析法应用 |
7.6 小结 |
第8章 中国城市经营的实践总结 |
8.1 中国城市经营的制度背景与动力机制 |
8.1.1 经济体制的转变,是城市经营基本社会条件 |
8.1.2 土地市场的建立,成为中国城市经营的起点 |
8.1.3 分税制的实施,为城市经营提供了基本的财力资源 |
8.1.4 城市化的迅速推进,使城市经营成为普遍的自觉行为 |
8.1.5 城市之间的竞争,产生了城市经营极大的推动力 |
8.2 中国城市经营典型模式和主要特征 |
8.2.1 大连、青岛、杭州城市经营实证分析 |
8.2.2 主要特征 |
8.3 中国城市经营存在的误区及根源探析 |
8.3.1 城市经营存在的误区 |
8.3.2 城市经营误区产生的原因探析 |
8.4 应对误区的对策与建议 |
8.4.1 坚持公平公正原则 |
8.4.2 明确城市自身发展定位 |
8.4.3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
8.4.4 保障城市经营进入良性循环 |
8.4.5 促进市场经济快速发展 |
8.5 小结 |
第9章 福州城市经营战略探讨 |
9.1 背景与现状分析 |
9.1.1 背景 |
9.1.2 城市经营现状 |
9.2 福州城市经营的战略分析 |
9.2.1 城市经营环境 |
9.2.2 指导思想 |
9.3 城市经营对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
9.3.1 有利于加快城市建设步伐 |
9.3.2 有利于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
9.3.3 有利于提高城市对市场化、全球化的适应能力 |
9.4 福州城市经营战略的若干对策 |
9.4.1 大力拓展新区,实现城市空间由江向海跨越式发展 |
9.4.2 加快港口建设,强化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 |
9.4.3 坚持工业适度重型化,提升城市产业竞争力 |
9.4.4 发挥对台优势,开创农业合作新局面 |
9.4.5 挖掘旅游资源,做好滨海旅游新篇章 |
9.4.6 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积极推进“文化强市”战略 |
9.4.7 加强城市形象建设,打造城市“名片” |
9.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重要结论 |
二、尚待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论着部分 |
论文部分 |
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当代福建港口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选题与立意 |
第二节 有关福建港口经济问题的学术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概念界定、研究框架、理论方法和学术创建 |
第二章 福建港口经济的历史变迁 |
第一节 福建港口的自然生态环境 |
第二节 古代福建港口经济发展概况 |
第三节 近代福建港口经济发展综述 |
第四节 现代福建港口经济发展进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福建港口经济发展的环境分析 |
第一节 福建港口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
第二节 福建港口经济发展的内部环境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福建港口经济的发展战略 |
第一节 福建港口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 |
第二节 福建港口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
第三节 福建港口经济发展的战略保障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福建临港产业集群与物流业发展研究 |
第一节 福建临港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启示 |
第二节 同步发展福建现代港口物流业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福建港口经济与港口城市经济互动 |
第一节 福建港口经济促进港口城市经济的发展 |
第二节 厦门自由贸易港区:福建港口经济区发展的个案分析 |
第三节 福建港口城市经济发展壮大的经验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福建港口腹地与腹地运输通道分析 |
第一节 福建港口腹地经济发展状况 |
第二节 福建港口经济腹地运输通道发展格局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闽台港口经济良性互动之探讨 |
第一节 两岸关系的历史与闽台经贸的现状 |
第二节 闽台港口经济互动发展的SWOT分析 |
第三节 闽台港口经济互动发展之研究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1 福建沿海港口与腹地交通分布图 |
附录2 2004年福建沿海各港口生产比重图 |
附录3 1991--2004年福建沿海港口生产情况统计图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9)珠江口大型深水港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选题意义 |
1.4 研究范围 |
1.5 研究路径及主要内容 |
1.6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珠江口可供大型深水港开发利用的岸线资源分析 |
2.1 珠江三角洲港口资源现状分析 |
2.2 珠江口深水港口岸线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
2.3 珠江三角洲其他地区深水港口岸线资源开发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珠江口大型深水港开发利用的需求分析 |
3.1 广东省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 |
3.2 广东省和珠江三角洲石油需求现状及预测分析 |
3.3 广东省和珠江三角洲铁矿石需求现状及预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珠江口大型深水港开发利用的协调性分析 |
4.1 与社会经济、能源需求的协调性分析 |
4.2 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性分析 |
4.3 与运输系统的协调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珠江口大型深水港区的功能定位 |
5.1 功能定位的指导思想 |
5.2 功能定位的基本原则 |
5.3 功能定位的考虑因素 |
5.4 大型深水港区开发利用的功能定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珠江口大型深水港口开发利用的政策保障 |
参考文献 |
学术成果 |
致谢 |
(10)三都澳海岸带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 地理位置与区城范围 |
二 经济区位 |
三 研究的背景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 研究的现实意义 |
六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海岸带特性和海岸带开发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海岸带的定义及其开发利用特性 |
第二节 海岸带研究进展 |
第三节 海岸带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四节 海岸带资源开发的区域经济理论 |
第二章 三都澳海岸带区域资源环境评价 |
第一节 宁德市自然地理概况 |
第二节 自然环境评价 |
第三节 自然资源评价 |
第四节 区域资源特征 |
第三章 三都澳海岸带经济社会发展条件 |
第一节 人力资源状况 |
第二节 市域经济发展现状 |
第三节 中心城区(蕉城区)在市域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
第四节 宁德市在区域中的经济地位 |
第五节 历史上制约宁德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
第四章 三都澳海岸带区域发展战略 |
第一节 战略的提出和思想内核 |
第二节 宁德发展战略的演进 |
第三节 三都澳海岸带区域开发战略意义 |
第四节 三都澳海岸带区域开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第五节 三都澳海岸带区域开发的总体方向和重点 |
第六节 产业结构重构与提升策略 |
第七节 三都澳海岸带区域开发的空间布局 |
第五章 三都澳海岸带港口资源评价与港口经济发展 |
第一节 我国港口资源现状分析 |
第二节 三都澳海岸带港口现状分析与开发评价 |
第六章 建设三都澳海岸带临海工业基地 |
第一节 三都澳海岸带建立钢铁产业基地的自然条件 |
第二节 日本发展临海钢铁产业的成功经验 |
第三节 钢铁工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
第三节 三都澳海岸带发展临海钢铁产业的重要意义 |
第七章 优化三都澳海岸带经济结构和城镇体系格局 |
第一节 中心城市功能再造 |
第二节 城市发展容量分析 |
第三节 城市规模分析预测 |
第四节 城市景观生态结构营造 |
第五节 理想城市空间结构 |
第六节 城市战略空间与整合 |
第七节 城市形象设计 |
第八节 城市流动空间组织 |
第八章 三都澳海岸带农业资源及其评价 |
第一节 农业土地资源及其评价 |
第二节 生物资源及其评价 |
第三节 农业可持续发展 |
第八章 三都澳海岸带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战略 |
第一节 旅游资源概貌和特色 |
第二节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第三节 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战略 |
第九章 三都澳海岸带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主要对策 |
第一节 加强三都澳海岸带规划、搞好国土综合治理 |
第二节 完善管理法规制度,促进资源合理利用 |
第三节 坚持开发治理结合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
第四节 增加投入,实现资源优化利用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中文详细摘要 |
致谢 |
四、福建航海学会首次承接“福建沿海20~30万吨级深水港址布局”科研项目(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汕头城市建设发展史研究[D]. 郑莉.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2]力学筑梦中国[J]. 龙驭球,崔京浩,袁驷,陆新征. 工程力学, 2018(01)
- [3]上海“港产城”系统时空格局演进及其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 姜莫愁. 华东师范大学, 2017(12)
- [4]港口空间组织与用地优化研究[D]. 张丽梅. 天津大学, 2014(08)
- [5]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临海工业发展研究[D]. 罗贤新. 中南大学, 2010(11)
- [6]河北沿海港口整合模式的研究[D]. 李峰. 天津大学, 2007(08)
- [7]城市经营理论研究 ——兼论福州城市经营战略[D]. 王振松. 福建师范大学, 2007(02)
- [8]当代福建港口经济发展研究[D]. 龚高健. 福建师范大学, 2006(02)
- [9]珠江口大型深水港开发利用研究[D]. 崔敏. 河海大学, 2006(06)
- [10]三都澳海岸带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研究[D]. 赵怡本. 福建师范大学, 2004(08)
标签:港口论文;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论文; 广西北部湾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