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菌灵抗性论文-曾耿狄,符可芯,刘乐,余东,王靖

多菌灵抗性论文-曾耿狄,符可芯,刘乐,余东,王靖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菌灵抗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芒果,可可球二孢,致病力,多菌灵

多菌灵抗性论文文献综述

曾耿狄,符可芯,刘乐,余东,王靖[1](2019)在《海南芒果可可球二孢的致病力及其对多菌灵抗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海南5个芒果主产区采集分离芒果蒂腐病菌可可球二孢菌株,采用室内人工接种的方法对110个可可球二孢菌株进行致病力测定,采用区分剂量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中106个菌株对多菌灵的抗性。结果表明:芒果蒂腐病自然发病率29.37%;人工接种的发病率100.00%,110株可可球二孢菌株中强致病力、中等致病力及弱致病力菌株分别占64.55%、25.45%和10.00%;在106株可可球二孢菌株中,抗性菌株发生频率为52.83%,其中高抗菌株可在含100 mg/L多菌灵培养基上生长,发生频率为45.28%,中抗菌株在含100 mg/L多菌灵培养基上不能正常生长,抗性频率为7.55%;没有发现低抗菌株。多菌灵对可可球二孢田间分离菌株EC_(50)的频率分布为不连续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地区危害芒果的可可球二孢对多菌灵抗性非常严重。(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19年03期)

赵磊[2](2017)在《芒果可可球二孢对多菌灵抗性检测及抗性机制初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芒果(Martgiferci indica L.)为着名热带水果。中国是芒果主要生产国,每年产值达数百万吨,海南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芒果产区。芒果蒂腐病是海南第二大采后病害,可造成贮藏与运输中的极大损耗。可可球二孢(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是引起芒果蒂腐病的主要真菌之一,该菌具有潜伏侵染特性,病菌在田间就侵入芒果。芒果种植期间大量频繁使用杀菌剂防治各种病害,使海南芒果可可球二孢(B.theobbromae)对多菌灵等杀菌剂存在产生抗性的风险。为了确定海南芒果可可球二孢对多菌灵的抗性现状、抗性菌的特性及产生抗性的生化机制,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于2016年从海南16个芒果种植区采集芒果,大量分离及保存芒果蒂腐病菌可可球二孢菌株;检测了芒果可可球二孢对多菌灵的抗性水平,通过抗敏菌株的生物学特性、适合度、渗透压、菌丝电渗率及酶活力之间的差异探讨了可能的抗性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从海南各芒果产区共采回522个芒果,发生芒果蒂腐病的病果137个,发病率为26.2 %;共分离得到共259个菌株,通过形态及分子鉴定有139株为可可球二孢,检出率为53.7%,确证可可球二孢是海南芒果蒂腐病的主要致病菌。2.针对90个菌株进行致病力水平测定,发现强致病力菌株65株,占72.22%,中致病力菌株14株,占15.56%,弱致病力和无致病性菌株为11株,占12.22%。3.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检测结果显示,90个菌株中有51个高抗菌株,8个中抗菌株,31个敏感菌株;抗性菌株比率为65.56%,高抗性菌株比率达56.67%。测定了部分菌株的EC50值,敏感菌株EC50范围在0.03mg/mL左右,而高抗性水平菌株,在多菌灵高达2000 mg/mL时仍然能正常生长,抗性倍数可达数万倍;可可球二孢菌株的孢子对多菌灵有极高抗性。抗性菌株对多菌灵的抗性具有遗传稳定性,连续转代培养15代后仍能保持高水平抗性。4.比较抗性不同的菌株之间的生物学特性及生理适合度,发现高抗性的菌株菌丝生长速度比敏感和中等抗性的菌株快,不同抗性菌株之间致病力和对温度的敏感性并未有明显差异。5.研究表明,抗性菌株对葡萄糖和氯化钠的较高渗透压比敏感菌株更为敏感,表明敏感菌株的渗透压调节能力要高于抗性菌株。敏感菌株的相对渗率高于抗性菌株,显示敏感菌株的细胞膜透性大,胞内电解质渗出较多,而抗性菌株较敏感菌株的细胞膜透性小,这可能与菌株抗药性有关。6.实验中抗敏菌株体内CAT与GST两种酶的活性无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海南大学》期刊2017-05-01)

于春生[3](2015)在《哈茨木霉菌多菌灵抗性选育与β-微管蛋白突变位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农业生产中,化学杀菌剂仍然作为主要的植物真菌病害防治手段。植物生防菌具有化学杀菌剂所不具备的多种优点,但对化学杀菌剂敏感,二者在植物病害防治上具有一定的互补作用。所以,选育可耐受化学农药的生防菌菌株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紫外线-氯化锂复合诱变法对哈茨木霉出发菌株hc进行多菌灵抗药性诱变,获得抗性突变株315株,利用PCR方法分析其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筛选到3株在β-1微管蛋白基因编码区上引起单个氨基酸水平突变的碱基突变菌株,并对其中抗多菌灵能力最强的突变菌株hc-9进行进一步研究。利用含药平板检测多菌灵对突变菌株的抑菌有效中浓度变化。结果证实,多菌灵对突变株hc-9的抑菌有效中浓度较出发菌株hc提升285%,且经转接12代后,该突变菌株对多菌灵的耐药能力相对稳定;利用对峙培养及载玻片法研究突变株对不同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发现该菌株的抑菌效果与出发菌株hc相比无明显差异,且对病原菌仍具有重寄生能力;以察氏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改变其中的碳、氮源,培养温度及pH,并利用不同盐浓度与PEG模拟盐胁迫与干旱胁迫,研究突变株hc-9的生理特性变化。发现在上述条件下,突变株hc-9的菌丝生长速率皆小于出发菌株hc,但不同条件下变化趋势一致。以大豆为研究对象,利用盆栽实验,测定不同土壤处理样品中大豆苗期地上与地下部分几种生理指标(叁种抗氧化酶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含量),研究哈茨木霉hc菌株及其突变株hc-9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与病原菌处理组相比,添加哈茨木霉出发菌株hc与其突变株hc-9及多菌灵的处理均有提高根系与叶片中的各种抗逆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的能力。其中病原菌+哈茨木霉突变菌株的叶片及根系的SOD酶(超氧化物歧化酶)、CAT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幅度均较大;而病原菌+多菌灵的处理MDA含量降低最多,该处理叶片中MDA含量为0.022μmol/g,降低43.59%;但同时添加多菌灵与突变株hc-9的处理变化表现与单独添加哈茨木霉菌与多菌灵表现不一致,例如无论是叶片和根系中的SOD酶活性均低于其它各处理。叶片接种大豆菌核病核盘菌后,测定接菌后不同处理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其中SOD,POD酶活提高速度均大于CK对照组,MDA含量各处理均小于CK对照组。本实验结果为今后对哈茨木霉菌的研究与综合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期刊2015-06-01)

戴大凯,贾晓静,武东霞,侯毅平,王建新[4](2013)在《小麦赤霉病菌多菌灵抗性群体的扩散路径分析——基于致病菌种类及所产毒素化学型鉴定和抗药性检出的时序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河北和四川7省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抗性及敏感菌株Fusarium asiaticum和F.graminearum的鉴定、所产生毒素的化学型及多菌灵抗性菌株检出时序性的分析,初步推测了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抗性群体在中国麦区的扩散路径。结果表明:江淮流域的江苏、安徽、湖北3省和四川省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或敏感菌株优势群体均是F.asiaticum,而黄淮流域的山东、河南2省及河北省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敏感菌株优势群体为F.graminearum,抗性菌株优势群体则为F.asiaticum。江苏、安徽、山东和河南抗多菌灵菌株F.asiaticum产生毒素的化学型为3-AcDON和NIV,并以3-AcDON为主。江苏省连续使用多菌灵防治小麦赤霉病长达20多年后才检测到田间抗性菌株,而近年来检测到田间抗性菌株的山东、河南2省用多菌灵防治赤霉病的历史较短,且为偶尔使用,药剂的选择压力相对较小,因此推测山东和河南麦区出现的小麦赤霉病菌抗多菌灵菌株可能是通过种子调运及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等方式从抗药性发生较早的江淮麦区流入的。(本文来源于《农药学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戴大凯[5](2013)在《小麦赤霉病菌多菌灵抗性群体的扩散路径及遗传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赤霉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全球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在中国主要发生在小麦扬花期多雨的江淮流域和西南冬麦区及东北春麦区。由于缺乏有效的抗病品种,长期以来主要采用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在扬花期防治小麦赤霉病。自从1970年沈阳化工研究院成功仿制多菌灵,并投入生产以来,我国已使用该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长达40多年的历史。针对长期单一使用多菌灵防治小麦赤霉病而存在的抗药性风险,周明国研究小组自1985年开始了抗药性监测,而且发现在抗药性菌株出现的地区,很快会形成抗药性病原群体,导致防治效果下降。因此探明在病害发生较轻、用药较少的黄河流域出现抗药性赤霉病菌的原因,对于制定防控抗药性小麦赤霉病危害的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四川和河北7省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抗性和敏感的菌株Fusarium asiaticum和F. graminearum的鉴定、产生毒素的化学型及对多菌灵抗性菌株检出时序性的分析,初步推测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抗性群体在中国麦区的扩散路径。本研究选取江淮流域的江苏、安徽和湖北荆州3省市、黄淮流域及华北地区的山东、河南和河北省及西南地区的四川省的小麦赤霉病菌,进行多菌灵敏感性测定,在江苏、安徽、山东和河南4省均检出了抗药性菌株。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来自江苏、安徽、湖北、山东、河南、河北和四川7省的小麦赤霉病病菌种类。结果表明:江苏、安徽、湖北和四川4省的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抗性或敏感的菌株优势群体均是F. asiaticum,而山东、河南2省和河北省的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敏感的菌株优势群体为F. graminearum,抗性菌株优势群体则为F. asiaticum.鉴于属于同一种类的小麦赤霉病菌产生毒素的化学型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点,本研究鉴定了江苏、安徽、湖北、山东、河南和四川6省F. asiaticum菌株产生毒素的化学型。结果表明,黄淮流域的山东、河南2省和江淮流域的江苏、安徽2省的F.asiaticum菌株产生毒素的化学型均为3-AcDON型和NIV型,且以3-AcDON型为主;四川省为3-AcDON型和NIV型,以NIV型为主;仅湖北省有15-AcDON型。根据不同地区多菌灵抗性和敏感病原菌的种类、产毒素化学型,参照以往各地抗药性检出的时序性,本文认为山东和河南麦区出现的小麦赤霉病菌抗多菌灵菌株可能是通过种子调运及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等方式从抗药性发生较早的江淮麦区流入的。最后本研究采用RAPD-PCR技术分析江苏、安徽、湖北、山东、河南和四川6省F. asiaticum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个重复性好、条带清晰的引物,共扩增出23条带,其中多态性带有20条,占总扩增条带的86.96%。聚类分析表明,94个F asiaticum菌株被聚为3个类群,其中91个菌株属于类群1。结果表明,F. asiaticum群体无显着差异。RAPD-PCR技术可用于分析F. asiaticum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3-06-01)

周刚[6](2011)在《绿僵菌多菌灵抗性评价与罗伯茨绿僵菌组氨酸激酶及腺苷酸环化酶的生物学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绿僵菌的真菌杀虫剂被广泛用于如蝗虫等重要农业害虫的防治。作为有效成份为分生孢子或菌丝侵染体的绿僵菌制剂,在田间应用中常遭受高温、阳光紫外辐射、化学杀菌剂施用等环境和人为胁迫因素的影响,使侵染体活力降低乃至失活而影响真菌制剂杀虫效果的稳定性。基于此,本研究以30株野生绿僵菌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一一多菌灵抗性的评价为起点,通过微管蛋白的化学诱变和定点突变,探讨金龟子绿僵菌多菌灵抗性的成因;通过分别构建金龟子绿僵菌近缘种一一罗伯茨绿僵组氨酸激酶和腺苷酸环化酶的基因敲除株、回补株并进行一系列表型及其关联基因转录水平的分析,揭示了两种酶调控该菌生长发育、产孢、不同抗逆性状及毒力的生物学功能。所获结果摘要如下:绿僵菌的多菌灵抗性及其协变抗逆性状分析对寄主和地理来源不同的21株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8株蝗绿僵菌M. acridum和1株金龟子绿僵菌大孢变种M. anisopliae var. majus的多菌灵抗性水平测定的结果,仅1株金龟子绿僵菌(Man456)表现低抗,抑制99%菌落形成的最低浓度MIC为5.76μg/mL,而其余29株对多菌灵都表现为敏感,平均MIC仅为2.47(1.14~4.98)μg/mL。以Man456为出发菌株进行亚硝酸钠的化学诱变并在提高的多菌灵胁迫下进行选择,获得11株高抗多菌灵的突变株,MIC均大大超过1000μg/mL,其中5株的ECso(抑制50%菌落形成的多菌灵浓度)也超过1000μg/mL,另6个突变株的EC50介于24~447μg/mL。伴随着多菌灵抗性的大幅提高,所有突变株分生孢子对48℃湿热胁迫的耐受力均大幅或显着下降,且对UV-B辐射的耐受力也发生显着变化。从出发菌株及其11个高抗诱变株中克隆出各自的α-微管蛋白和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经比对分析,发现在α-微管蛋白和p-微管蛋白的序列中分别存在共同的氨基酸残基点突变S231L和S144G。采用基因重迭延伸(SOE)法,对野生菌株Man456实施两种微管蛋白公共敏感位点的定点突变,所获定点突变株aT-S231L和βT-S144G对多菌灵的抗性也显着提高,而且孢子耐受热胁迫和UV-B辐射的能力也发生相应变化。然而,两种微管蛋白公共敏感位点的定点突变后多菌灵抗性的变化,不足以解释大多数化学诱变株对多菌灵的超常高抗性,即绿僵菌对多菌灵的高抗性可能存在微管蛋白突变以外的机制。组氨酸激酶调节绿僵菌系列生物学性状的功能分析组氨酸激酶histidine kinase(HK)位于高渗甘油代谢途径(HOG pathway)的上游,一般认为会参与真菌抗逆性状及生长发育的调控。罗伯茨绿僵菌(M. robertsii)的组氨酸激酶(mhkl)与已知的99种真菌HK的序列同源性为74-100%,属于Group III HK。运用农杆菌介导法对mhkl基因成功地实施敲除和回补,用所获敲除株Δmhkl与回补株Δmhk1/mhk1及野生株进行一系列表型变化的实验和分析,发现mhkl敲除后的主要表型变化包括:(1)敲除株在常规培养条件下的产孢量提高50~67%;(2)菌落生长对NaC1、KC1、葡萄糖和蔗糖的高渗透压胁迫的耐受力提高13-46%;(3)菌落生长对甲萘醌氧化胁迫表现为敏感性升高,而对H202氧化胁迫表现为耐受力增强;(4)分生孢子对48℃湿热胁迫的耐受力提高27-37%;(5)分生孢子中甲酸可抽提的孢壁蛋白含量提高41~51%;(6)分生孢子对UV-B辐射的耐受力下降约6%;(7)分生孢子对黄粉虫叁龄幼虫的侵染力下降约25%。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各菌株中18个表型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发现敲除株中HOG途径中的3个关键蛋白激酶基因mapkkk、 mapkk及mapk的表达上调3.7~8.5倍,2个产孢相关基因flbC和hymA的表达分别上调4.7和1.6倍,3种过氧化氢酶(cAT)基因的表达上调1.6~15.1倍,而3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表达则下调67~89%,而其余的CAT和SOD基因表达则无显着变化。这些结果显示,mhkl在罗伯茨绿僵菌产孢、多胁迫响应及侵染力的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不参与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一一菌核净的抗性调控。腺苷酸环化酶调节绿僵菌生长与抗逆性状的功能分析真菌的腺苷酸环化酶adenylate cyclase (ACY)能将ATP催化成cAMP,使生成的cAMP诱导cAMP依赖型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 (PKA)的表达,因而是细胞cAMP-PKA信号传导途径中的关键酶。罗伯茨绿僵菌ACY(记为macy)与已知的98种真菌ACY的序列同源性介于23~94%之间。用农杆菌介导法对macy基因予以敲除和回补,同回补株Δmacy/macy及野生株相比,敲除株Δmacy发生了一系列显着的表型变化:(1)在正常条件下的菌落生长速率和产孢量大幅下降;(2)盐渗透压胁迫对其菌落生长的抑制作用小于野生株和回补株,而糖渗透压胁迫能促进其菌落生长;(3)10mM甲萘醌氧化胁迫完全抑制菌落生长,而100mM H2O2氧化胁迫大幅促进其菌落生长;(4)cu2+、Mg2+、 Mn2+和Ca2+等金属离子对其菌落生长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Fe3+表现为促进菌落生长;(5)在查氏平板上,菌落生长对碳源的利用,以蔗糖最佳,以半乳糖最差;而NH4Cl和NaNO2都能大大促进菌落生长;(6)分生孢子的耐热力、甲酸可抽提孢壁蛋白含量和耐UV-B紫外辐射的能力均下降;(7)分生孢子对黄粉虫叁龄幼虫的侵染力下降22~29%。例外地,菌核净对各菌株的抑制作用仅在高浓度下略有差异。用qRT-PCR方法检测各菌株中17个表型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发现敲除株cAMP-PKA信号通路中的pka基因的表达量上调3.93倍,微循环产孢基因mmc的表达下调82%,cat1和cat3的表达分别上调4.2和11.6倍,sod4、 sod、和sod6的表达下调87~89%,其余受检的产孢相关基因、CAT基因和SOD基因的表达则无显着变化。这些结果表明,罗伯茨绿僵菌的腺苷酸环化酶参与生长发育、多胁迫响应及侵染力等重要生物学性状的调控,但同样与菌核净的抗性调控无关。(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1-10-01)

黄婷婷,仇剑波,张艳军,陈长军,王建新[7](2011)在《多菌灵抗性对禾谷镰孢菌DON毒素生物合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禾谷镰孢菌(有性态为Gibberella zeae)可以引起小麦赤霉病,不仅导致小麦产量损失,还能产生DON毒素污染谷物,对人类和牲畜的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因此,以多菌灵为主的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成为我国30多年来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重要武器。张艳军等已经报道小麦赤霉病菌β_2-微管蛋白基因167位点突变,不仅对常用杀菌剂多菌灵产生抗药性,而且还会上调DON毒素合成基因表达,增加麦粒毒素污染。本研究进(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1-08-18)

张雁南,樊坪升,陈长军,王建新,周明国[8](2009)在《禾谷镰刀菌对多菌灵抗性的监测及其演变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调查了江苏省1994—2007年小麦赤霉病的危害程度,监测了江苏省1985—2007年禾谷镰刀菌对多菌灵的田间抗性菌株频率,分析了禾谷镰刀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与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及气象因子的相关。结果表明:小麦赤霉病在江苏省的苏南江浦等县中发生以上的年份占30.8%,而在江苏北部赣榆、高邮等县,小麦赤霉病中发生以上的年份占7.7%~15.4%。抗药性菌株频率的增减率与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程度、病情指数和小麦抽穗期4月中下旬的雨日呈极显着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在农业生产上多菌灵防治小麦赤霉病仍然具有使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农药》期刊2009年08期)

李敏[9](2008)在《哈茨木霉多菌灵抗性菌株的构建及其对水稻立枯病的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化学农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物农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生物农药防治效果较慢,使农业生产承担了很大的风险。因此,化学农药与生物农药复合使用已成为目前植物病害防治的一条新途径。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是一种优良的植物病害防治真菌,由于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高度敏感性,限制了其与杀菌剂的复合使用。因此获得具有杀菌剂抗性的优良菌株,研究抗性菌株与杀菌剂协同作用防治植物病害,对新型菌药混配剂的开发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使用简并PCR和反向PCR方法,从哈茨木霉(T. harzianum)基因组DNA中扩增出了α-、β1-、β2-和γ-微管蛋白基因序列。BlastP比对结果显示,4条基因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真菌的相应氨基酸序列均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与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 crassa)的同源性分别达93%、92%、92%和90%。通过序列分析确定了各微管蛋白氨基酸的保守结构域和典型基序的位置,对蛋白的二级结构和叁级结构进行了预测。采用PEG-CaCl2介导的原生质体法,成功地将BenR基因转化到哈茨木霉(T. harzianum)β2-微管蛋白基因位点,获得了具有多菌灵抗性的菌株。South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 BenR基因已经整合到哈茨木霉( T. harzianum)基因组DNA中,并稳定遗传;抗性水平检测结果显示,抗性菌株可以在1 500μg/mL的多菌灵浓度下生长,多菌灵抑制菌丝生长的有效中浓度达471.26μg/mL,抑制孢子萌发的有效中浓度达307.21μg/mL,比原菌株提高了1 200倍以上。对哈茨木霉(T. harzianum)抗性菌株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抗性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最适产孢温度及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均为25℃~30℃;各菌株对pH的适应范围较广,但偏酸性条件有利于菌丝生长、分生孢子产生及孢子萌发;光照对产孢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测定的多菌灵浓度下各菌株可以生长、产孢并孢子萌发,但随多菌灵浓度的升高逐渐降低;菌株TS1分生孢子产生的最佳固体发酵条件为:麸皮与秸秆比例为2∶1、培养基含水量为55%、接种量为25%,培养温度为26℃,在此条件下发酵产生的分生孢子可达15.42×108个/g;抗性菌株对噻菌灵、苯菌灵和甲基托布津表现正交互抗药性。通过室内拮抗实验及室内防效测定,得出以下结论:哈茨木霉(T.harzianum)各抗性菌株抑菌谱广,对供试的8种植物病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抗性菌株TS1对水稻立枯病病原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达81.34%和86.19%;抗性菌株TS1与多菌灵复合处理对水稻苗期立枯病的室内防效最高,为82.25%,比单独处理分别提高了22.82%和11.24%。生防真菌对水稻幼苗根部与抗病相关的主要防御酶的诱导研究表明,抗性菌株TS1和多菌灵复合处理的POD、PAL、PPO及SOD活性均高于对照,但除SOD外,各酶活性与用菌株TS1单独处理时相比无显着差异,这表明复合处理可以激发水稻的防卫反应,诱导系统获得抗性,但对酶活的诱导无普遍增效作用;与原菌株相比,哈茨木霉(T. harzianum)抗性菌株TS1对POD、PAL及PPO活性的诱导持续期延长。研究了抗性菌株TS1与多菌灵复合处理对水稻苗期立枯病的田间防效及菌株TS1在水稻根际的定殖能力。结果表明,3种配比的复合处理对病害防治均具有增效作用,但配比不同增效程度不同,其中6∶4配比增效作用最显着,对尖孢镰刀菌(F. oxysporum)和立枯丝核菌(R. solani)的相对防效分别为87.80%和84.08%;根际定殖能力测定结果表明,菌株TS1可以在水稻根际和根表定殖;多菌灵对菌株的根际定殖能力在灭菌土壤中未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8-10-01)

丁来松[10](2008)在《油菜菌核病菌对多菌灵抗性的分子机制和分子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用50mg/L和500mg/L的多菌灵(MBC),将取自安徽、江苏、湖北叁省的192个油菜菌核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株分为对多菌灵敏感(MBC-S)、抗性(MBC-R)和高抗(MBC-HR)的叁种类型。78个菌株在500mg/L上能够生长,它们被认为是MBC-HR菌株;1个菌株在50mg/L上生长良好,但在500mg/L上不能生长,被认为是MBC-R菌株;剩下的113个在50mg/L上不能生长,被看做MBC-S菌株。从这些菌株中挑选了25个菌株测定它们对MBC、乙霉威(NPC)、扑海因、叁唑酮和白克列五种药的交互抗性。结果表明,MBC-HR菌株对MBC和NPC表现存在负交互抗性,MBC-R菌株对MBC和NPC都表现抗性,所有测定的菌株对其它叁个药表现敏感。对不同来源地的65个菌株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发现,抗性菌株具有不同的遗传背景,表明不同地区的抗性菌株来源于不同的亲本。对油菜菌核病菌的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分析表明,MBC-HR菌株中β-微管蛋白198位氨基酸由野生的Glu(GAG)突变为Ala(GCG),MBC-R菌株的200位氨基酸由野生的Phe(TTC)突变为Tyr(TAC),除了这些位点外,其它氨基酸没有变化。根据MBC-HR和MBC-R菌株中β-微管蛋白基因第198位和200位的密码子的点突变,分别设计了两对等位基因专化PCR引物RF-198+SR12和RF-200+SR12。结果表明,RF-198+SR12引物能从MBC-HR菌株中特异地扩增出一条403-bp的条带,RF-200+SR12引物能从MBC-R菌株中扩增出400-bp的条带,利用RF-198、RF-200和SR12引物的多重PCR能同时从无论是MBC-HR或MBC-R菌株中扩增出400-bp或403-bp的条带,而从敏感的菌株或其它真菌中不能扩增出任何条带。(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8-05-01)

多菌灵抗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芒果(Martgiferci indica L.)为着名热带水果。中国是芒果主要生产国,每年产值达数百万吨,海南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芒果产区。芒果蒂腐病是海南第二大采后病害,可造成贮藏与运输中的极大损耗。可可球二孢(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是引起芒果蒂腐病的主要真菌之一,该菌具有潜伏侵染特性,病菌在田间就侵入芒果。芒果种植期间大量频繁使用杀菌剂防治各种病害,使海南芒果可可球二孢(B.theobbromae)对多菌灵等杀菌剂存在产生抗性的风险。为了确定海南芒果可可球二孢对多菌灵的抗性现状、抗性菌的特性及产生抗性的生化机制,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于2016年从海南16个芒果种植区采集芒果,大量分离及保存芒果蒂腐病菌可可球二孢菌株;检测了芒果可可球二孢对多菌灵的抗性水平,通过抗敏菌株的生物学特性、适合度、渗透压、菌丝电渗率及酶活力之间的差异探讨了可能的抗性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从海南各芒果产区共采回522个芒果,发生芒果蒂腐病的病果137个,发病率为26.2 %;共分离得到共259个菌株,通过形态及分子鉴定有139株为可可球二孢,检出率为53.7%,确证可可球二孢是海南芒果蒂腐病的主要致病菌。2.针对90个菌株进行致病力水平测定,发现强致病力菌株65株,占72.22%,中致病力菌株14株,占15.56%,弱致病力和无致病性菌株为11株,占12.22%。3.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检测结果显示,90个菌株中有51个高抗菌株,8个中抗菌株,31个敏感菌株;抗性菌株比率为65.56%,高抗性菌株比率达56.67%。测定了部分菌株的EC50值,敏感菌株EC50范围在0.03mg/mL左右,而高抗性水平菌株,在多菌灵高达2000 mg/mL时仍然能正常生长,抗性倍数可达数万倍;可可球二孢菌株的孢子对多菌灵有极高抗性。抗性菌株对多菌灵的抗性具有遗传稳定性,连续转代培养15代后仍能保持高水平抗性。4.比较抗性不同的菌株之间的生物学特性及生理适合度,发现高抗性的菌株菌丝生长速度比敏感和中等抗性的菌株快,不同抗性菌株之间致病力和对温度的敏感性并未有明显差异。5.研究表明,抗性菌株对葡萄糖和氯化钠的较高渗透压比敏感菌株更为敏感,表明敏感菌株的渗透压调节能力要高于抗性菌株。敏感菌株的相对渗率高于抗性菌株,显示敏感菌株的细胞膜透性大,胞内电解质渗出较多,而抗性菌株较敏感菌株的细胞膜透性小,这可能与菌株抗药性有关。6.实验中抗敏菌株体内CAT与GST两种酶的活性无显着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菌灵抗性论文参考文献

[1].曾耿狄,符可芯,刘乐,余东,王靖.海南芒果可可球二孢的致病力及其对多菌灵抗性[J].植物保护.2019

[2].赵磊.芒果可可球二孢对多菌灵抗性检测及抗性机制初步探讨[D].海南大学.2017

[3].于春生.哈茨木霉菌多菌灵抗性选育与β-微管蛋白突变位点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5

[4].戴大凯,贾晓静,武东霞,侯毅平,王建新.小麦赤霉病菌多菌灵抗性群体的扩散路径分析——基于致病菌种类及所产毒素化学型鉴定和抗药性检出的时序性[J].农药学学报.2013

[5].戴大凯.小麦赤霉病菌多菌灵抗性群体的扩散路径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

[6].周刚.绿僵菌多菌灵抗性评价与罗伯茨绿僵菌组氨酸激酶及腺苷酸环化酶的生物学功能分析[D].浙江大学.2011

[7].黄婷婷,仇剑波,张艳军,陈长军,王建新.多菌灵抗性对禾谷镰孢菌DON毒素生物合成的影响[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

[8].张雁南,樊坪升,陈长军,王建新,周明国.禾谷镰刀菌对多菌灵抗性的监测及其演变规律[J].农药.2009

[9].李敏.哈茨木霉多菌灵抗性菌株的构建及其对水稻立枯病的防治[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10].丁来松.油菜菌核病菌对多菌灵抗性的分子机制和分子检测[D].浙江大学.2008

标签:;  ;  ;  ;  

多菌灵抗性论文-曾耿狄,符可芯,刘乐,余东,王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