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思想论文-张艳丽

科举考试思想论文-张艳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科举考试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科举,八股取士,管子,经世致用

科举考试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张艳丽[1](2019)在《经典解读与经世致用:科举考试中的管子评价及其治国理政思想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科举考试是古代统治者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科考的内容体现出当权者重视的治国理念。管子作为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取得卓越的历史功勋,引起统治者的关注。后世各级科考对管子治国理政方略、功业品性评价等有所涉及,体现出管子思想的经世致用性和启迪借鉴。而士人们作答时多援引儒家思想来评价管子,展示出儒家文化的强大影响力及管子文化内涵的多元化。(本文来源于《管子学刊》期刊2019年04期)

张艳丽[2](2018)在《科举考试中的管子“国之四维”思想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是管子治国的重要方式和内容,对春秋时期齐国的富足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后世统治者看重"国之四维"思想的社会教化作用,在科举考试中屡有涉及。直至民国时期,各类考试中依旧有对管子"国之四维"思想的考核。由此可见,管子"国之四维"思想具有强烈的经世致用性。(本文来源于《教育与考试》期刊2018年06期)

孟凯[3](2015)在《试析科举制度与现代公务员考试视野下的中国“官本位”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科举学"研究开始兴盛,研究者们对科举制度不再一味地批判,为科举正名者不在少数。重新审视科举制度时,应该看到它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起到某些促进作用,保证了中国文官体制的完整性、连续性,让国家机器可以正常运转;促进了中国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自唐代以来几乎所有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皆出身科举。但科举制度也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就是以考试为主要形式的选官制度,促使中国形成了影响至今的、普遍的"官本位"心态。中国目前实行的公务员考试制度,又有反复传统"官本位"思想的趋势。(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袁云龙[4](2013)在《科举考试制度——古代考试思想发展史上的转承点》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试之旨,首在取士。考试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工具,从技术层面看,有能够撑起其实现公平正义的竞争技巧;从理论层面分析,其背后又有能够合理解释其存在发展的道德依据。本文以科举考试制度出现前后的考试思想比对为明线,以考试思想的发展脉络为暗线;抽象和提炼科举考试制度在古代考试思想发展史上的承接性意义,为今之考试理论的发展方向提供参照。(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3年25期)

黄妍[5](2012)在《语言测试的工具理性思想研究——基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和西方测试体系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对西方语言测试过度注重数理分析而忽略人主体性的质疑出发,本文通过比较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和沿用西方测试体系的现代语文高考,得出工具理性思想是中西测试的共性;要扭转测试负面后效,关键在于正确认识测试的目的及其"样本性",合理提高测试改革频次,促进测试多元化。(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3期)

李子广[6](2010)在《儒家思想与文学考试——关于科举制的文化考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科举制的产生和发展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儒家德化尚贤的思想奠定了汉代察举及科举制的理论基础。儒家教育与入仕相结合的思想为科举制的形成确立了一种基本模式。科举考试主要是一种文学考试,与中国古代悠久的尚文传统有关。以儒家思想与文学考试为观念、形式的科举制,对中国文人及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来源于《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2期)

孟凯[7](2007)在《从科举制度到公务员考试看中国的官本位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科举学"兴盛,学者对科举制也不再一味批判,为科举制正名的学者也不在少数。我们现在重新审视科举制度时,更多的是看到了科举制度曾经在中国历史上起到的进步作用:它保证了中国文官体制的完整性、连续性,并让国家机器可以正常运(本文来源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期刊2007-06-30)

赵国权,孟亚[8](2005)在《权力、教育与思想世界——论唐代科举考试制度对知识、思想世界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唐代立国后,唐王朝继承了隋代的教育、考试和选举制度,用考试的方式使知识和思想成为拥有权力的话语体系。这不仅使教育被纳入了科举选士的轨道,成为知识控制的直接路径,而且也使知识在这个时代被逐渐教条化与简化。思想世界随着知识阶层的结构性变化而愈加趋向于装饰和表面,各种知识和思想融合的速度加快,思想的边界开始模糊与混乱,最终思想世界在权力的制约下,通过考试制度,逐渐走向平庸。(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5年06期)

王凯旋[9](2005)在《明代科举考试思想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科举考试思想是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是科举制度日趋完善、走向成熟的时期。相应地,科举考试的相关理论和思想较之前代也更为丰富、深刻。具体言之,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科举考试的主导思想,在科举考试的实施过程中,为保证其公平公正和实效性,分地选拔、职前培训、立足实用综合考核,科举与学校一体化、科举必由学校以及反舞弊等一系列规章、举措得以实施,在人才选拔上,明代科举考试坚持宁缺勿滥,不以一试定优劣的原则。总之,明代科举考试思想在选拔标准、选拔途径、考试内容、取录方法诸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的重要阶段。(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辑刊》期刊2005年06期)

王凯旋[10](2005)在《明代科举考试思想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科举考试思想是明代科举制度研究的一个重要而崭新的问题,长期以来,对明代科举制度的研究偏重于制度史和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等一些具体问题,但对于从考试学角度对科举制度进行相关的学术研究则比较薄弱,尤其对于明代科举考试思想的研究更几乎处于无人问津的地步。有鉴于此,本文以明代科举考试思想为研究课题,力图通过科举考试思想的研究来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对明代科举制度研究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追寻明代科举制度发(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手册》期刊2005-06-30)

科举考试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是管子治国的重要方式和内容,对春秋时期齐国的富足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后世统治者看重"国之四维"思想的社会教化作用,在科举考试中屡有涉及。直至民国时期,各类考试中依旧有对管子"国之四维"思想的考核。由此可见,管子"国之四维"思想具有强烈的经世致用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科举考试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1].张艳丽.经典解读与经世致用:科举考试中的管子评价及其治国理政思想述论[J].管子学刊.2019

[2].张艳丽.科举考试中的管子“国之四维”思想探析[J].教育与考试.2018

[3].孟凯.试析科举制度与现代公务员考试视野下的中国“官本位”思想[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4].袁云龙.科举考试制度——古代考试思想发展史上的转承点[J].法制与社会.2013

[5].黄妍.语言测试的工具理性思想研究——基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和西方测试体系的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6].李子广.儒家思想与文学考试——关于科举制的文化考索[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7].孟凯.从科举制度到公务员考试看中国的官本位思想[C].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2007

[8].赵国权,孟亚.权力、教育与思想世界——论唐代科举考试制度对知识、思想世界的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9].王凯旋.明代科举考试思想述论[J].社会科学辑刊.2005

[10].王凯旋.明代科举考试思想述论[C].第十一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手册.2005

标签:;  ;  ;  ;  

科举考试思想论文-张艳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