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连谓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连谓式,构式,认知,去
连谓式论文文献综述
李红容[1](2016)在《现代汉语连谓式专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的讨论属于专题性的研究,而非系统性的研究。所选的专题都是我们在实际对外汉语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难点。由于作者为外国非汉语母语者,因此本文所关注的问题和角度与汉语本体研究者有所不同。文中所关注的问题和研究思路都以实用性为主,尽可能地描写和解释兼顾,既考虑理论方面的探索,也考虑应用方面的操作。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共13章,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理论探索,包括第1至3章,分别讨论叁个专题:(1)连谓式的组配方式、事件结构与语义特点;(2)连谓式的原型特征与引申机制;(3)连谓式的基本性质与发展潜在。下编为个案分析,包括第4至13章,分10个专题,包括:(1)“去+VP”、“VP+去”连谓式;(2)“来VP”、“VP来”连谓式;(3)“用+NP+VP”连谓式;(4)“有+NP+VP”连谓式;(5)“V_1着(NP)+VP_2”连谓式;(6)“V_1+着+不+VP_2”连谓式;(7)“A+着+NP+VP”连谓式;(8)“V+NP+V0”共用类连谓式;(9)汉语连谓式的越南语对应表达式;(10)与对越连谓式教学相关的几个问题。本文的主要内容归纳如下:关于连谓式的语义、结构特点,本文认为:(1)语义上,主语可以是V_1,V_2的主事、客事;(2)V_1和V_2在时间上具有先后关系,此外还有“方式——动作”、“动作——目的”、“动作——结果”、互相说明、多层等关系;(3)结构上,连谓式的四类结构各有特点,反映人在交际过程对场景识解的方式和策略。关于连谓式的连谓式的原型特征与引申机制,本文认为:(1)在形式为“NP+VP_1+VP_2”的构式里,连谓式的构式义可概括为:施事者先后连发几个动作;(2)连谓式的引申主要包括:施事主语的引申、先发动作的引申、后发动作的引申,主观化与细节化是其引申的基础与机制;(3)连谓式的引申类型包括:位移、工具、结果、存在、条件、伴随、共用等七类。关于连谓式的连谓式的连谓式的基本性质与发展潜在,本文认为:(1)连谓式有客观的基础,但也有主观的因素,当主观化程度越高,其内部的分化就越鲜明;(2)连谓式内部也存在活动与事件的对立问题;(3)连谓式本身存在典型程度的问题,典型连谓式在语义、结构上具备的特征最多,反之,则是非典型连谓式;(4)连谓式的词汇化与虚化都是其结构的发展趋向,前者使之趋于凝固化,后者则是语法标记产生的重要基础;(5)连谓式正趋于构式化。关于“去+VP”与“VP+去”,本文认为:(1)“去+VP”和“VP+去”两者内部都存在着实和虚的分化;(2)“去”的性质是比较复杂的。在不同的场景中,因说话人的不同意图,“去”的性质也不同,前置于VP时,“去”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准前附缀;后置时,“去”可以是动词,也可以趋向词;夹在两个VP中间,“去”甚至还可以是连词;(3)“去”的读音和功能的变化总是伴随着语义的虚化和语用的主观化,从事件参与因素发展成主观标记。关于“来+VP”与“VP+来”,本文认为“来+VP”、“VP+来”实际包括两类不同性质的表达式,其结构义也有所不同,其中,“来+VP”中的“来”有的已虚化成主观标记。关于“用NP+VP”,本文认为:(1)“用”应看做动词;(2)“用”和NP之间则存在着“引介+工具”的语义关系;(3)VP通常都是指称特定的完整事件,含有核心的动作行为以及与动作行为相关的对象、结果、范围、时间等参与者;(4)VP与NP之间具有工具与功能、凭借与行为等关系;(5)S作为一个结构体,有其整体意义,我们概括为:某动作主体通过使用特定的工具进行某种动作行为,S整体意义建立在“用”的理想认知模型之上;(6)S的信息功能有充当背景信息、前景信息和两可的情况;(7)“用+NP+VP”是一个典型的工具连谓构式。关于“有NP+VP”,本文认为:(1)S主要充当谓语;(2)S中的“有”是一个动词,其语义特征可概括为[+具备],起有标引条件的作用;(3)S的主语具有很强的[+生命]特征;(4)NP都是有指的;(5)VP都必须包含动作行为的参与者(结果、时间、空间等);(6)S是条件连谓式的典型成员。关于“V着(NP)+VP”,本文认为:(1)V_1具有持续性;(2)NP是有定的;(3)“着”具有强化或者显化V_1的持续特征的作用;(4)VP_2是有界的;(5)S中前后项之间具有事理上的先后关系、语义上的“状态+行为”关系和结构上的偏正关系;(6)S适用的语境是:说话人想客观地描述某种已发生的动作行为的各种状态;(7)“V着V着”充当分句的来源,即背景强化导致的直接后果。关于“V_1着+不+VP_2”,本文认为:(1)句法上,V_1多数是单音节的及物动词,“着”起连接作用,充当VP_2的成分主要有行走类动词、一般的行为动词、言说动词、动宾短语、“助动词+动词”偏正短语,S主要充当谓语,S的句式分布还是很受限的;(2)语义上,V_1具有[+非移]特征,“着”对V_1有语义强化的作用,VP_2具有[+非现实]特征,“不”有加减量的作用,S内部存在着动作和加述、动作和目的、动作和评价等语义关系,S具有不对称性,S的焦点多落在“V_1着”,S主要还是充当背景信息,并且有构式化的倾向。关于“A着NP+VP”,本文认为:(1)S主要充当谓语,A形式上为形容词,性质上则趋于动词化,表示当事者在某现场的状态;(2)S中的“着”已趋于附着化,具有双重作用;(3)NP主要由名词、“数量+名词”的短语充当,在S中不能省略也不能前提,大都是指人体部位,而且必须是有定、有界的;(4)VP主要是状中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5)VP的语义结构包括:空间+动作、与事+动作、动作+受事、动作+结果;(6)NP和A之间在语义上还构成了“状态+系事”的结构;(7)“A着NP”和VP之间具有双重关系;(8)S的对称性不但是受逻辑思维的限制,而且还决定于其内在的焦点;(9)S常出现的语境:说话人先交代事件的主体人物及出场背景。关于“V+NP+V0”,本文认为:(1)V具有非完结性;(2)NP具有双重的支配角色;(3)V0带有目的特征;(4)V与V0之间的语义关联是该式的认知基础;(5)S对祈使句具有一定的选择倾向;(6)S内部的信息分布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前重后轻,但在特定的表达中,这种前重后轻的信息分布是可以颠倒的;(7)“V+NP+V0”在篇章的表达中,多充当背景信息。关于汉语连谓式的越南语对应表达式,本文认为:(1)汉越两种语言中的连谓式虽有相同的地方,但其对应的表达式并不非一对一关系;(2)汉语中有的连谓式正趋于虚化的过程中,这些正在虚化的连谓式在越南语中都没有完整的对应形式,主要在于两种语言中的连谓式的语法化程度存在着一定的强弱之差。关于汉语连谓式在越南语中的教学问题,本文认为,应贯彻一些基本原则,从而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地采用多种方法处理。汉语连谓式是一个大课题,情况到底怎么样,很多地方仍有待深入。作为对汉语教学的一个小课题,如何教越南学生汉语连谓式也有待研究。最后为结语,主要总结本文的核心观点、创新和不足。(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6-03-20)
贾丽[2](2011)在《现代汉语“有”字连谓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字连谓式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特殊的结构,本文以其所包含的两种结构:“NP_1+有+NP_2+VP”和“NP_1+有+NP_2+形容词”为研究对象,遵循形式与意义相结合、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语言原则,从句法、语义、语用叁个方面对这两种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明确了“有”字连谓式各个构成成分的特点。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研究现状以及语料来源。第二部分,“有”字连谓式的内涵。本文通过辨析与“有”字连谓式相似的几种结构,指出了“有”字紧缩式、“有”字兼语式、“有+VP”结构、“VP+有”结构等不是“有”字连谓式,明确了“有”字连谓式的内涵以及分类。第叁部分,“NP_1+有+NP_2+VP”结构分析。本文分析了“NP_1+有+NP_2+VP”结构中的句法、语义、语用方面的特点。“NP_1”由名词或名词短语、体词性代词等充当,“NP_2”由抽象名词、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等充当,“VP”由光杆动词和非光杆动词充当。根据具体语境,有些句法成分是可以省略的。重点分析了“NP_1”“NP_2”“VP”各个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NP_1”与“NP_2”之间是领有关系,“NP_1”与“VP”有施事和受事两种语义关系,“NP_2”与“VP”有处所、工具、受事、依据、原因等语义关系,“NP_1+有+NP_2+VP”结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NP_1+有+NP_2+要+VP”、“NP_1+有+NP_2+可+VP”和“NP_1+有+VP的NP_2”结构进行转换。语义上存在某些语义成分的隐含。语用方面,“NP_1+有+NP_2+VP”结构的主题、述题与主语、谓语一致,表达的焦点是“有+NP_2+VP”。第四部分,“NP_1+有+NP_2+形容词”结构分析。本文认为“NP_1+有+NP_2+VP”结构中“有”表示“具有、拥有”,“NP_1”“NP_2”由名词性短语或动词性短语充当。从人们的认知心理和感情色彩上看,性质形容词可以分为积极意义的形容词和消极意义的形容词。根据上下文语境,“NP_1+有+NP_2+形容词”结构中省略的句法成分是可以判断的。“NP_2”为数量词时,“NP_1+有+数量词+形容词”结构中,一般用“数量词+积极意义的形容词”表示客观量度。“NP_1”和“NP_2”是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当“NP_2”是非数量词的时候,“NP_1+有+ NP_2+形容词”结构中的形容词一般根据说话人的主观意愿来选择,既有积极意义的,也有消极意义的。形容词的前面往往会有“这么、那么”这两个指示代词修饰。语义成分的隐含是定指性隐含。语用方面,“NP_1+有+NP_2+形容词”结构的主题、述题与主语、谓语一致,焦点是形容词,预设是“NP_2”的性状度。第五部分,结语。全面总结本文的研究内容。我们对“有”字连谓式的两种结构进行了深入考察,先明确了“有”字连谓式的内涵,又从句法、语义、语用叁个方面对“有”字连谓式进行了详细分析。(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1-05-20)
洪淼[3](2002)在《现代汉语连谓式语义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格语法的结构框架,通过对现代汉语连谓式的界定,分析了连谓式中V与V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并以此归纳出连谓式的七种语义结构类型。(本文来源于《伊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02年02期)
于峻嵘[4](2002)在《《荀子》连谓式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荀子》句式丰富多样 ,基本反映了战国后期汉语言的面貌。本文对荀子连谓式做出用例统计 ,分析其连谓式的结构规则、句法功能及其构成成分之间的位置、关系等等。在量化描写的基础上 ,文章对连谓式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 ,对这一理论的科学性做了说明。(本文来源于《皖西学院学报》期刊2002年02期)
玉柱[5](1991)在《连谓式及其分类》一文中研究指出连谓式一般语法书上称作“连动式”,但构成连谓式的谓语成分并非都是动词.所以还是以“连谓式”的命名为好。什么叫连谓式呢?要知道连谓式,须先知连谓词组,因为连谓式是由连谓词组充当谓语的句式。所谓连谓词组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谓词(动词和形容词的合称)或谓词结构连用,中间没有并列、偏正、述宾、述补、主谓等关系,也没有语音停顿和关联词语,没有复句中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本文来源于《逻辑与语言学习》期刊1991年03期)
徐复岭[6](1987)在《关于“包含形容词的连谓式”的几点异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刊今年第2期发表的宋玉柱同志的《谓语包含形容词的连谓式》一文,提出了叁种含有形容词的连谓式,我们认为其中就有两种是难以成立的。宋文暴露出来的问题不仅直接关系着对某些句子的具体分析,而且涉及进行语法分析的一般原则与方法,因此有提出加以商榷的必要。宋文提出的第一种连谓式,是所谓"形容词在前的"。所举例句是: ①这个问题容易解决。②那件事好办。这里我们与宋文的分歧之点有两个。其中根本的一点是对出现于这类句子里的"容易""好"的词性的认(本文来源于《语文学习》期刊1987年09期)
宋玉柱[7](1987)在《谓语包含形容词的连谓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所谓连谓式,指谓语由连谓词组构成的主谓句式。而连谓词组是由谓词(包括动词和形容词)连用构成的词组。由连动词组作谓语构成的连动式,一般语法论着谈得比较多了,包含形容词的连谓式则较少谈及。有的语法书中虽然也有"连谓式"的名称,却并未涉及谓语包含形容词的语言现象。谓语包含形容词的连谓式,根据形容词在前还是在后,可分为两类。(本文来源于《语文学习》期刊1987年02期)
玉柱[8](1984)在《连谓式及其连贯复句、紧缩句之间的区别》一文中研究指出连谓词组充当谓语的句子叫连谓式。那么,什么叫连谓词组呢?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谓词(包括动词和形容词)连用(包括它们的附加成分和连带成分),它们之间没有并列、偏正、动宾、动补等关系,中间没有语音停顿,没有关联词语,也没有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这样的词组叫做连谓词组。例如: 上街买菜去北京开会打电话叫车站在山上放哨用这类连谓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就叫做(本文来源于《逻辑与语言学习》期刊1984年01期)
刘特如[9](1983)在《关于汉语语法中的连谓式和兼语式的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般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的课本和参考书,差不多都谈到了连谓式和兼语式。但这两种句式,是否应分析为“连谓”和“兼语”,很值得商榷。这个问题有的地方还牵涉到语法体系和术语问题,需要作深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淮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1983年00期)
李森玉[10](1982)在《连谓词组和连谓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句子的谓语部分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谓语连在一起使用,共同陈述一个主语,这样的词组叫连谓词组.连谓词组的各部分之所以能够连在一起,组成词组作句子的谓语,是因为它们之间在意义上有着一定的关系.这些关系主要是情态、方式、手段、目的、连贯、时间、条件、因果等.须注意叁点:(1)谓语和谓语之间尽管有上述关系,但也决不能带有表示这类关系的关联词语.如果带有关联词语,就不能把它们看作是词组,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分句和分句之间的关系.(2)谓语和谓语之间不能有语音停顿,书面上不能用逗号隔开.二者之间有停顿用逗号隔开就是复句.(3)谓语和谓语之间没有联合、动宾、偏正、后补等关系,每个谓语都是直接陈述同一个主语的.(本文来源于《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1982年00期)
连谓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有”字连谓式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特殊的结构,本文以其所包含的两种结构:“NP_1+有+NP_2+VP”和“NP_1+有+NP_2+形容词”为研究对象,遵循形式与意义相结合、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语言原则,从句法、语义、语用叁个方面对这两种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明确了“有”字连谓式各个构成成分的特点。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研究现状以及语料来源。第二部分,“有”字连谓式的内涵。本文通过辨析与“有”字连谓式相似的几种结构,指出了“有”字紧缩式、“有”字兼语式、“有+VP”结构、“VP+有”结构等不是“有”字连谓式,明确了“有”字连谓式的内涵以及分类。第叁部分,“NP_1+有+NP_2+VP”结构分析。本文分析了“NP_1+有+NP_2+VP”结构中的句法、语义、语用方面的特点。“NP_1”由名词或名词短语、体词性代词等充当,“NP_2”由抽象名词、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等充当,“VP”由光杆动词和非光杆动词充当。根据具体语境,有些句法成分是可以省略的。重点分析了“NP_1”“NP_2”“VP”各个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NP_1”与“NP_2”之间是领有关系,“NP_1”与“VP”有施事和受事两种语义关系,“NP_2”与“VP”有处所、工具、受事、依据、原因等语义关系,“NP_1+有+NP_2+VP”结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NP_1+有+NP_2+要+VP”、“NP_1+有+NP_2+可+VP”和“NP_1+有+VP的NP_2”结构进行转换。语义上存在某些语义成分的隐含。语用方面,“NP_1+有+NP_2+VP”结构的主题、述题与主语、谓语一致,表达的焦点是“有+NP_2+VP”。第四部分,“NP_1+有+NP_2+形容词”结构分析。本文认为“NP_1+有+NP_2+VP”结构中“有”表示“具有、拥有”,“NP_1”“NP_2”由名词性短语或动词性短语充当。从人们的认知心理和感情色彩上看,性质形容词可以分为积极意义的形容词和消极意义的形容词。根据上下文语境,“NP_1+有+NP_2+形容词”结构中省略的句法成分是可以判断的。“NP_2”为数量词时,“NP_1+有+数量词+形容词”结构中,一般用“数量词+积极意义的形容词”表示客观量度。“NP_1”和“NP_2”是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当“NP_2”是非数量词的时候,“NP_1+有+ NP_2+形容词”结构中的形容词一般根据说话人的主观意愿来选择,既有积极意义的,也有消极意义的。形容词的前面往往会有“这么、那么”这两个指示代词修饰。语义成分的隐含是定指性隐含。语用方面,“NP_1+有+NP_2+形容词”结构的主题、述题与主语、谓语一致,焦点是形容词,预设是“NP_2”的性状度。第五部分,结语。全面总结本文的研究内容。我们对“有”字连谓式的两种结构进行了深入考察,先明确了“有”字连谓式的内涵,又从句法、语义、语用叁个方面对“有”字连谓式进行了详细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连谓式论文参考文献
[1].李红容.现代汉语连谓式专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
[2].贾丽.现代汉语“有”字连谓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3].洪淼.现代汉语连谓式语义结构研究[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2
[4].于峻嵘.《荀子》连谓式考察[J].皖西学院学报.2002
[5].玉柱.连谓式及其分类[J].逻辑与语言学习.1991
[6].徐复岭.关于“包含形容词的连谓式”的几点异议[J].语文学习.1987
[7].宋玉柱.谓语包含形容词的连谓式[J].语文学习.1987
[8].玉柱.连谓式及其连贯复句、紧缩句之间的区别[J].逻辑与语言学习.1984
[9].刘特如.关于汉语语法中的连谓式和兼语式的问题[J].淮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
[10].李森玉.连谓词组和连谓式[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