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混合交通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自行车,HCM算法,饱和流率,混合交通控制
混合交通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过雁鸣[1](2009)在《信号交叉口混合交通控制算法的适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自行车的大国,因此混合交通是中国交通的基本特点,长期以来,交叉口的混合交通一直是我国城市交通管理的一大难点,由于混合交通现象的存在使得我国许多城市的交叉口运行秩序混乱,交通事故频发,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之间的冲突也常常是降低交叉口通行能力的重要因素。混合交通控制作为交通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对维持正常的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和提高通行效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中国和国外交叉口混合交通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不能将国外混合交通控制算法直接应用于中国,而应该通过对国外控制算法进行适用性分析,并且根据中国混合交通实际情况对控制算法进行修正,使算法更加适用于中国交叉口交通控制,从而降低交叉口机动车延误,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本文从对美国HCM算法进行适用性分析入手,首先研究自行车在交叉口的交通特性,分两阶段研究信号交叉口自行车和转弯机动车的冲突,根据两个阶段自行车不同的交通特点,用不同的方法分别修正自行车对转弯机动车饱和流率的影响系数,从而完成对HCM算法的修正,然后结合自行车通过交叉口的交通特性及修正后的HCM算法,研究自行车提前相位和右转专用相位等混合交通控制方法,通过采用这些混合交通控制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缓解交叉口机非冲突,并且降低机动车延误,提高交叉口安全性。(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期刊2009-04-01)
刘亮[2](2008)在《混合交通流信号交叉口交通控制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交通量迅速增长,交通需求急剧增加,交通拥堵时常发生,由此引起交通事故频发、能源消耗激增、环境污染不断加剧,进而制约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己迫在眉睫。信号交叉口是城市交通的关键。在信号交叉口,相交道路上运行的不同交通流在此选择和变换运行方向,是交通流的集散点。信号交叉口交通流运行顺畅与否,将影响整个城市的交通运行状况。因此,信号交叉口交通控制的好坏是能否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关键。我国城市信号交叉口,由于交通设施建设滞后以及管理措施不够完善等原因,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在交叉口内混行,造成交叉口交通秩序混乱、车速下降、延误增加、交通安全性降低。因此,研究信号交叉口混合交通流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交通控制,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概述了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参数及其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各参数的计算公式,简要论述了交通信号控制评价指标,并对交通信号控制方式进行了分类介绍。接着对信号交叉口各种交通流的交通特性和交通冲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了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渠化优化设计方案和交叉口渠化设计流程。总结提出了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信号相位优化方案,研究了信号控制与交通渠化组合设计优化,并提出了3种典型的方案。总结了传统的信号配时计算公式,提出了自行车两次绿灯法绿灯间隔时间计算公式,行人专用相位绿灯时间计算公式。最后结合具体实例——西安市大差市交叉口,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信号控制与交通渠化组合设计优化方案,使用仿真软件vissim对优化方案进行仿真并评价。(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08-05-25)
王殿海,金盛,宋现敏,汪志涛[3](2008)在《城市混合交通控制设计理念与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我国城市特有的混合交通特性,在分析城市路网特征和交通流运行特征的基础上,确立了混合交通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理念。基于混合交通流理论,建立了城市交通控制的方法体系,包括匝道控制、单点控制、干线协调控制、区域协调控制以及公交优先控制。运用此设计理念与方法开发出的混合交通控制系统(HiCON),在北京、青岛、福州叁地的应用表明:车辆平均延误减少10%~20%,平均行程时间降低5%~10%。(本文来源于《城市交通》期刊2008年02期)
张兆军,郑原驰[4](2008)在《图像识别混合交通控制系统问世》一文中研究指出2007年12月上旬,由吉林大学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合作完成的“基于图像识别的混合交通流特性检测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了吉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 该项研究通过中美双方合作,利用视频图像识别处理技术获取道路上混合交通流特性参数,并进行特性研究,(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08-01-14)
林瑜[5](2007)在《基于Petri网的城市交通控制混合系统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是典型的混合动态系统,既包含连续状态变量又包含离散状态变量。本文归纳研究了信号控制交叉口群的主要构成元素:交通信号控制、交叉口与道路路段,其中交通信号控制与交叉口两个元素属于离散事件动态系统(DEDS),而道路路段交通流属于连续时间动态系统(CVDS)。然后,应用混合系统建模理论,分别构筑了交通信号控制的petri网模型、交叉口的petri网模型、道路路段交通流的连续系统模型,以及交叉口petri网模型与路段交通流模型之间的接口。该模型具有既能够进行交通控制信号优化与交通阻塞机理解析应用,又便于计算机软件实现的优点。(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期刊2007年03期)
杨兆升,刘喜敏,卢守峰[6](2006)在《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多Agent交通控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简述了交通控制系统的控制结构,然后对多Agent技术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优势进行了分析,在对已有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路口Agent为单元的多Agent交通控制系统结构和路口Agent的内部结构,并对Agent间的协调机制进行了讨论.以混合遗传算法作为路口Agent的计算模型,以延误作为PI值,采用惩罚函数法对绿信比进行了优化,通过matlab编程进行实际数据验证,结果表明混合遗传算法的优化结果优于已有的爬山法.(本文来源于《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期刊2006年01期)
丁建梅,王可崇[7](2001)在《典型交通控制模型分析及对混合交通控制建模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市交通系统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通过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使城市交通得到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西方发达国家城市道路交通组成以小汽车为主,并在此背景下开发了TRANSYT和SCOOT两种典型的交通控制系统模型。通过系统地分析上述两类模型的特征,针对中国城市交通的实际状况,讨论了中国城市交通控制模型开发中应解决的自行车干扰、车队离散、交通网络及模型实验等实际问题。(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期刊2001年01期)
王宝玲,薛凌[8](2000)在《对混合交通控制建模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TRANSYT和SCOOT两种典型的交通控制系统模型 ,并针对中国城市交通的实际状况 ,讨论了中国城市交通控制模型开发中应解决的自行车干扰、车队离散、交通网络及模型实验等实际问题。(本文来源于《自动化技术与应用》期刊2000年03期)
张旦,钱蔚,王莞,徐福培[9](2000)在《虚拟驾驶环境中混合交通控制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1 引言汽车驾驶模拟器(简称模拟器)是将计算机仿真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一个教学仿真系统。它使用实车驾驶室的环境,并实时地生成虚拟环境来模拟驾驶训练中的声音和视景效果,从而给学员以在真车实景中训练的感受。虚拟驾驶环境就是在汽车驾驶模拟器中构造的虚拟环境。(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00年02期)
混合交通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交通量迅速增长,交通需求急剧增加,交通拥堵时常发生,由此引起交通事故频发、能源消耗激增、环境污染不断加剧,进而制约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己迫在眉睫。信号交叉口是城市交通的关键。在信号交叉口,相交道路上运行的不同交通流在此选择和变换运行方向,是交通流的集散点。信号交叉口交通流运行顺畅与否,将影响整个城市的交通运行状况。因此,信号交叉口交通控制的好坏是能否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关键。我国城市信号交叉口,由于交通设施建设滞后以及管理措施不够完善等原因,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在交叉口内混行,造成交叉口交通秩序混乱、车速下降、延误增加、交通安全性降低。因此,研究信号交叉口混合交通流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交通控制,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概述了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参数及其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各参数的计算公式,简要论述了交通信号控制评价指标,并对交通信号控制方式进行了分类介绍。接着对信号交叉口各种交通流的交通特性和交通冲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了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渠化优化设计方案和交叉口渠化设计流程。总结提出了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信号相位优化方案,研究了信号控制与交通渠化组合设计优化,并提出了3种典型的方案。总结了传统的信号配时计算公式,提出了自行车两次绿灯法绿灯间隔时间计算公式,行人专用相位绿灯时间计算公式。最后结合具体实例——西安市大差市交叉口,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信号控制与交通渠化组合设计优化方案,使用仿真软件vissim对优化方案进行仿真并评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合交通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过雁鸣.信号交叉口混合交通控制算法的适用性分析[D].北京工业大学.2009
[2].刘亮.混合交通流信号交叉口交通控制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08
[3].王殿海,金盛,宋现敏,汪志涛.城市混合交通控制设计理念与方法[J].城市交通.2008
[4].张兆军,郑原驰.图像识别混合交通控制系统问世[N].科技日报.2008
[5].林瑜.基于Petri网的城市交通控制混合系统模型[J].系统工程.2007
[6].杨兆升,刘喜敏,卢守峰.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多Agent交通控制系统[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6
[7].丁建梅,王可崇.典型交通控制模型分析及对混合交通控制建模的探讨[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1
[8].王宝玲,薛凌.对混合交通控制建模的探讨[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0
[9].张旦,钱蔚,王莞,徐福培.虚拟驾驶环境中混合交通控制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科学.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