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青霉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海洋真菌,Penicillium,janthinellum,HK1-6,青霉酸,发酵优化
青霉酸论文文献综述
沈南星,陈芷杞,陈阳,陈敏[1](2018)在《1株海洋真菌产青霉酸的发酵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1株海洋真菌Penicillium janthinellum HK1-6进行发酵优化,提高其代谢产物青霉酸的产量,以期获得足量的化合物研究青霉酸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拮抗性。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真菌HK1-6产青霉酸的土豆液体培养基进行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青霉酸产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研究表明,真菌HK1-6高产青霉酸的土豆液体培养基各因素最优水平为葡萄糖30g·L~(-1),土豆200g·L~(-1),海盐10g·L~(-1),pH为4,产量可达0.908g·L~(-1),而原发酵条件下青霉酸产量约为0.423g·L~(-1)。结论真菌HK1-6采用最优土豆液体培养基发酵后,青霉酸的产量显着提高,产量较原培养条件提高约1.1倍。(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药物》期刊2018年06期)
李晓雪,董燕婕,苑学霞,丁照华,李大鹏[2](2018)在《谷物及饲料中青霉酸的污染和防控》一文中研究指出青霉酸是由不同株系的青霉菌和曲霉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致突变和致癌作用。圆弧青霉和软毛青霉是主要产青霉酸真菌,主要存在于谷类和饲料中。青霉酸的生物合成途径约由6步构成,1分子乙酰辅酶A同3分子丙二酸单酰辅酶A经缩合反应生成苔色酸,苔色酸经环裂解和脱羧作用而生成青霉酸。青霉酸具有细胞毒性、器官毒性、混合毒性。控制谷物和饲料原料质量、储藏及其加工运输过程,特别是控制好饲料水分和温度是控制青霉酸污染的关键。传统的检测方法包括生物学方法、免疫学方法、色谱法、质谱法等,目前单一种类真菌毒素的检测技术逐渐被多组分同时检测的方法代替。(本文来源于《中国粮油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杨成林,邬静,袁莉芸[3](2018)在《原花青素B2对青霉酸致TM3细胞氧化损伤的修复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TM3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原花青素B2对青霉酸致TM3细胞氧化损伤的修复作用。结果显示,在给予青霉酸基础上的同时添加原花青素B2,与单独添加青霉酸相比,TM3细胞内的SOD、CAT和GSH-Px的活性显着升高,细胞内MDA的含量显着降低,TM3细胞的活力则显着增加。表明原花青素B2可以通过修复细胞内的氧化损伤来拮抗青霉酸对TM3的细胞毒性。(本文来源于《中兽医医药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李厚金,谢莹璐,邱小忠,蓝文健[4](2011)在《α-蒎烯促进海洋真菌Aspergillus sp.产真菌毒素青霉酸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自南海软珊瑚Sarcophyton tortuosum的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在由葡萄糖10 g/L,蛋白胨5 g/L,酵母膏2 g/L,100%海水,pH为7.5的培养基(GPY)中能够产生真菌毒素青霉酸,产量为5.5 mg/L。在GPY培养基中添加200 mg/L的单萜α-蒎烯,能改变代谢产物的组成和含量,并显着促进该真菌产生青霉酸,产量可提高至29.15 mg/L。结果表明α-蒎烯在该菌的作用下主要得到系列氧化产物,并进一步发生氧化降解。单萜α-蒎烯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诱导子,引起微生物的氧化应激反应,改变膜上酶系的活性,使代谢活动得到调控,改变代谢产物组成或产量,在微生物发酵工业上有潜在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2期)
雷红宇,袁慧,邬静,文利新,袁莉芸[5](2011)在《圆弧青霉菌毒素—青霉酸对小鼠脾脏组织细胞凋亡和Bcl-2、Bax及Fas/FasL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圆弧青霉菌毒素—青霉酸对小鼠脾脏组织的毒性作用,采用TUNEL法和RT-PCR对染毒后脾脏细胞凋亡和Bcl-2、Bax及Fas/FasL等凋亡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青霉酸染毒剂量的增加,脾脏组织中细胞凋亡数量逐渐增多。染青霉酸低剂量组脾脏组织中Bcl-2、Fas和FasL的表达增加,Bax表达下降,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中Bax、Fas和FasL表达增加,Bcl-2表达下降,说明青霉酸可能通过促使Bax、Fas/FasL表达增加和Bcl-2表达降低来诱导小鼠脾脏细胞的凋亡。(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王頔,贾金生[6](2010)在《青霉酸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来源、性质、毒性、检测、防霉脱毒等方面对严重污染饲料的青霉酸的研究进展做以综述。(本文来源于《吉林畜牧兽医》期刊2010年12期)
朱丽,袁慧[7](2010)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圆弧青霉毒素-青霉酸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霉酸(penicillic acid,PA)主要是由圆弧青霉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其化学名为3-甲氧基-5-甲基-4-氧化-2,5-乙二烯酸,是无色结晶化合物,主要污染玉米、干豆等,在果汁、大米、烟草、香肠、奶酪中也能检出[1-2]。PA在饲料中的污染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杂志》期刊2010年10期)
朱丽,雷红宇,袁慧[8](2010)在《胶体金标记抗圆弧青霉菌毒素—青霉酸单克隆抗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探讨了胶体金标记抗圆弧青霉菌毒素—青霉酸单克隆抗体探针的制备方法,摸索其最佳反应条件并对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胶体金标记抗青霉酸单克隆抗体的最佳pH为8.2,1mL胶体金标记的最小蛋白量为25μg。金标抗体与二抗发生牢固结合,即金标探针具有活性。该研究为青霉酸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技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期刊2010年08期)
郭成志,袁慧[9](2010)在《圆弧青霉菌毒素——青霉酸ELISA定量检测试剂盒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建立用于定量检测饲料与食品中青霉酸的ELISA试剂盒,试验在合成青霉酸人工抗原并免疫小鼠获得特异单克隆抗体的基础上,利用间接竞争ELISA方法对试剂盒各项技术参数进行测定,最终获得特异、快速的检测试剂盒。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条件下,该试剂盒对青霉酸标准品的最低检测浓度为1.6μg/mL;线性方程为y=9.54x+5.844 4(R2=0.996 4),线性范围为0.1~25.6μg/mL;回收试验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0.5%、83.3%、85.36%,37℃可保存48 h左右,与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T-2毒素、伏马毒素等的交叉反应率小于0.01%,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说明已初步研制出用于检测饲料中青霉酸的ELISA试剂盒。(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0年15期)
郭成志,朱丽,鲁银,袁慧[10](2010)在《圆弧青霉菌毒素-青霉酸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圆弧青霉菌毒素-青霉酸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条件进行优化,建立最佳反应条件下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以间接非竞争ELISA基本操作步骤为基础,优化ELISA反应过程中的反应条件,最后建立青霉酸的间接竞争ELISA检测法。经在均一性良好酶标板测试,抗体最适工作浓度为1∶4×103,人工抗原的饱和浓度为3.35μg/mL。试验结果显示,37℃包被2 h,用0.2 g/L BSA封闭液封闭1 h可达到良好的封闭效果;底物的最适反应时间为10 min;以板外竞争反应模式为佳。试验初步建立了青霉酸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为将来ELISA试剂盒的研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畜牧与兽医》期刊2010年08期)
青霉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青霉酸是由不同株系的青霉菌和曲霉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致突变和致癌作用。圆弧青霉和软毛青霉是主要产青霉酸真菌,主要存在于谷类和饲料中。青霉酸的生物合成途径约由6步构成,1分子乙酰辅酶A同3分子丙二酸单酰辅酶A经缩合反应生成苔色酸,苔色酸经环裂解和脱羧作用而生成青霉酸。青霉酸具有细胞毒性、器官毒性、混合毒性。控制谷物和饲料原料质量、储藏及其加工运输过程,特别是控制好饲料水分和温度是控制青霉酸污染的关键。传统的检测方法包括生物学方法、免疫学方法、色谱法、质谱法等,目前单一种类真菌毒素的检测技术逐渐被多组分同时检测的方法代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青霉酸论文参考文献
[1].沈南星,陈芷杞,陈阳,陈敏.1株海洋真菌产青霉酸的发酵优化研究[J].中国海洋药物.2018
[2].李晓雪,董燕婕,苑学霞,丁照华,李大鹏.谷物及饲料中青霉酸的污染和防控[J].中国粮油学报.2018
[3].杨成林,邬静,袁莉芸.原花青素B2对青霉酸致TM3细胞氧化损伤的修复作用[J].中兽医医药杂志.2018
[4].李厚金,谢莹璐,邱小忠,蓝文健.α-蒎烯促进海洋真菌Aspergillussp.产真菌毒素青霉酸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5].雷红宇,袁慧,邬静,文利新,袁莉芸.圆弧青霉菌毒素—青霉酸对小鼠脾脏组织细胞凋亡和Bcl-2、Bax及Fas/FasL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J].中国兽医学报.2011
[6].王頔,贾金生.青霉酸研究进展[J].吉林畜牧兽医.2010
[7].朱丽,袁慧.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圆弧青霉毒素-青霉酸的初步研究[J].中国兽医杂志.2010
[8].朱丽,雷红宇,袁慧.胶体金标记抗圆弧青霉菌毒素—青霉酸单克隆抗体的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10
[9].郭成志,袁慧.圆弧青霉菌毒素——青霉酸ELISA定量检测试剂盒的研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
[10].郭成志,朱丽,鲁银,袁慧.圆弧青霉菌毒素-青霉酸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J].畜牧与兽医.2010
标签:海洋真菌; Penicillium; janthinellum; HK1-6; 青霉酸; 发酵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