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反和平演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自由化思潮,西化分化,和平演变
反和平演变论文文献综述
刘建武[1](2016)在《论反“和平演变”的长期性、艰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化分化""和平演变"是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既定战略。长期以来,他们运用各种手段企图改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国内也存在着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追随者,我们看到敌对势力确实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敌对势力是绝对不愿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风景这边独好"的,是绝对不愿看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长期执政的,也是绝对不愿看到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千万不能天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研究》期刊2016年08期)
思益[2](2013)在《胜利的应战——毛泽东反"和平演变"随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中华魂》期刊2013年23期)
岳莹[3](2012)在《邓小平对毛泽东反“和平演变”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而剧烈的变化。这既为我们提供了机遇,也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邓小平准确、客观地分析形势,针对国内外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合理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反"和平演变"理论,成功地指导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文来源于《黑河学刊》期刊2012年07期)
郑黔玉,郭燕来[4](2011)在《对毛泽东反“和平演变”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兼论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一文中研究指出毛泽东关于反"和平演变"的理论与实践尽管存在严重缺陷,但在一定时期内曾有效地防止了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和平演变"的图谋。今天我们重新审视毛泽东的反"和平演变"理论与实践,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维护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社会的竞争力不无裨益。(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5期)
黎海波[5](2009)在《和平共处中的政治警惕与兼顾——列宁与赫鲁晓夫反和平演变思想的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列宁和赫鲁晓夫在其和平共处思想中都提出了一种主动积极的反和平演变主张,不过,其有效性是与其政治警惕性和战略密不可分的。列宁在注重经济竞赛的同时也注重政治意志和战略的作用,而赫鲁晓夫更侧重于冒进的经济竞赛。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固然要注重经济建设的继续推进、合作与竞争,但也要统筹兼顾好政治,广泛吸取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为先进的生产力、政治战略和精神文化。(本文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6期)
康伟[6](2009)在《毛泽东反和平演变思想与实践新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建国之初的世界的政治格局是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集团针锋对立,西方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逐渐成为主要的斗争方式。和平演变战略具有针对中国的特殊性,主要体现是:重视对中国下一代的影响;重视对中国进行经济控制,希望通过改变中国的经济性质以影响中国政治发展的进程;重视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教育方面进行渗透;重视对中国政府官员的拉拢和腐蚀,竭力促成和加剧腐败现象,激化党群矛盾,引起执政危机;重视对中国的情报收集和人员策反的工作。毛泽东反和平演变的思想和实践主要有:重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反和平演变提供物质保障;重视党建工作和反腐败斗争,通过反腐败防止和平演变;重视对接班人的培养;重视反对修正主义。在当代,毛泽东反和平演变的思想仍具有积极意义:中国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为和平演变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必须坚持经济建设的独立自主的精神;毛泽东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决斗争的勇气是反和平演变的宝贵精神财富;毛泽东终始不渝重视反腐败工作,抓住了反和平演变战略的关键原则。(本文来源于《延安大学》期刊2009-06-01)
向立宏[7](2008)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共反和平演变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西方国家进一步加快了对我国和平演变的步伐,敌对势力以各种创新的手段和方式对我国全面施行西化分化演变战略,企图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和防范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图谋,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反击。(本文来源于《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期刊2008年11期)
邹宏如[8](2008)在《回顾与反思:中国共产党反和平演变的历史考察(1949年-1992年)》一文中研究指出“和平演变”是很“老”的词汇,说他“老”,是因为二战结束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演变与反演变斗争已经持续了六十余年,而冷战结束后,这个词汇似乎已淡出人们的视野,难以诱发论说的激情;然而,反和平演变毕竟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一个重要战略任务,一段重要历史,孰是孰非,总有认真回顾与反思的必要。苏东剧变以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意识形态斗争并未终结,而且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新趋势,如何面对西方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咄咄逼人的意识形态攻势?如何瓦解西方分化、西化、矮化、丑化中国的图谋?如何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卓有成效的开展反和平演变斗争?如何有效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安全、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都成为了社会主义中国无法回避的问题。“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今天的反和平演变是昨天的延续,缺乏对历史的洞察,就不能了解现实,也无法把握未来。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92年苏联解体,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毫不妥协地进行了四十多年的反和平演变,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又留下了惨重的历史教训。反和平演变说到底,就是要保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安全,使党和国家政权不改变性质。本文试图对于这一段中国共产党反和平演变的历史进行系统考察,这种考察着力回答四个问题:即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反演变?中国共产党又是怎样反和平演变的?怎样评价中国共产党四十多年的反和平演变的历史得失?从中国共产党反和平演变的历史中,我们又能获得哪些宝贵的现实启示?基于这种思路,本文的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第一章,阐述中国共产党反和平演变的基本依据。对于1949年到1992年中国共产党反和平演变的历史进行系统考察,首先必须回答一个前提性的问题,即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反和平演变?这一部分沿着两条线索来揭示中国共产党反和平演变的基本依据:一是揭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关于意识形态斗争的理论阐述和基本观点,探讨中国共产党长期进行反和平演变的理论依据;二是揭示出中国共产党反和平演变的现实根由。通过着两条路线的考察,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反和平演变的问题。第二章,考察中国共产党反和平演变的实践演进历程。将中国共产党反和平演变的四十余年的历史划分为意识萌芽期、起始期、高潮期和调整期四个阶段,具体分析了每一个历史阶段反和平演变的主要思想观点及其实践,从而勾勒出中国共产党反和平演变的基本谱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反和平演变的问题。第叁章,客观中肯地分析中国共产党反和平演变的得失。首先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反和平演变的主要历史功绩,主要表现为:从理论上明确系统提出了诸多至今仍然具有借鉴意义的反和平演变的思想,从现实来看,中国共产党的反和平演变斗争支援了世界人民的正义斗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巩固了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避免了苏东剧变悲剧;捍卫了中国共产党安身立命的信仰系统和价值追求,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其次。对于中国共产党反和平演变的失误进行了具体的历史的分析。在二十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中期,主要是反和平演变的对象扩大了,对象搞错了,方法不对头;九十年代初的主要问题是:一是未掌握适度原则,在全党全国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活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转变了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动摇了主要任务;二是有反和平演变存在扩大化的苗头。第四章,在反思中得出中国共产党反和平演变面临的有益启示。中国共产党反和平演变的历史表明,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并存的形势下,维护执政安全的任务将长期存在。中国共产党必须准确理解“什么是和平演变,怎样反和平演变”着个基本的理论问题,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要反对夸大和平演变的作用与威胁,又要反对和平演变熄灭论,正确处理好反和平演变过程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坚持原则性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的关系;发展经济与政治改革的关系;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党风廉政建设与政党合法性的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反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等等。中国共产党反和平演变的历史表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演变与反演变、颠覆与反颠覆、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是长期而复杂的。在国际共运的低潮期,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必须加强和改善自身的政党意识形态,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进行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促进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同时大胆而自信地合理吸收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广泛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有效化解来自各个领域的和平演变的风险,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08-10-01)
沈国强[9](2008)在《全球化与反“和平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西方敌对势力加紧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国施行西化分化政治战略,企图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对此,我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必须高度警惕和防范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图谋,警钟长鸣。(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邹宏如[10](2007)在《国际化背景下中共反和平演变意识的形成——中国共产党反和平演变历史溯源》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战以后,美苏由盟友转变为战略对手。在欧洲,美苏之间的前沿阵地是在德国,在亚洲,主要围绕中国而展开。美国在中国实行的扶蒋反共战略以及苏联对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导致了两种意识形态在中国的对立。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前后,反和平演变意识形态逐步形成并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与教育活动。这种意识形态是在国际化意识形态对立下的大背景下形成的。(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4期)
反和平演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反和平演变论文参考文献
[1].刘建武.论反“和平演变”的长期性、艰巨性[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
[2].思益.胜利的应战——毛泽东反"和平演变"随想[J].中华魂.2013
[3].岳莹.邓小平对毛泽东反“和平演变”理论的继承与发展[J].黑河学刊.2012
[4].郑黔玉,郭燕来.对毛泽东反“和平演变”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兼论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5].黎海波.和平共处中的政治警惕与兼顾——列宁与赫鲁晓夫反和平演变思想的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6].康伟.毛泽东反和平演变思想与实践新探[D].延安大学.2009
[7].向立宏.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共反和平演变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
[8].邹宏如.回顾与反思:中国共产党反和平演变的历史考察(1949年-1992年)[D].湖南师范大学.2008
[9].沈国强.全球化与反“和平演变”[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
[10].邹宏如.国际化背景下中共反和平演变意识的形成——中国共产党反和平演变历史溯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