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灶定位围针论文-伦新

病灶定位围针论文-伦新

导读:本文包含了病灶定位围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头部CT定位围针,长留针法,中风恢复期

病灶定位围针论文文献综述

伦新[1](2011)在《头部病灶定位围针长留针法治疗中风恢复期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项目依据中医对"中风"的治疗原则,在传统头针的基础上,与现代影像学技术充分结合,以头颅X线断层扫描成像术(CT)所示病灶在同侧头皮的垂直投射区的周边,随其部位选定为相应的针刺部位,针对性运用CT定位多针围刺法,治疗中风恢复期。课题将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确诊的89例患者,随机分为长留针组57例和短留针组32例;长留针组是应用头颅CT定位围刺3小时,短留针组是头颅CT定位围刺30分钟,并采用临床疗效、生活独立能力等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围针组有效率96.5%,西药组有效率75%,经统计分析,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围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西药组。(本文来源于《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期刊2011-08-19)

许电[2](2010)在《病灶定位围针对缺血性中风及复发率相关因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中风又名卒中,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的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或不经昏仆,仅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中风包括现代医学中的脑血管意外,临床上根据病理的不同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目前,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研究呈现一种良好的发展趋势,研究内容基本包括了中医临床和科研的各个方面,包括辨证施治、传统古方、经验方、单味药、有效成分提取物、针剂及各种针刺疗法等,显示出了中医在防治缺血性中风病方面的优势。现代医学认为,缺血性中风治疗的重点应该是保护梗死灶周围的半暗带的脑组织,使缺血半暗带区域内那些处于可逆性损伤的脑细胞尽可能被挽回,以使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目的:本研究在进行了大量文献检索的基础上,筛选出与缺血性中风发病及复发关系较密切的相关因素:血浆纤维蛋白原(Fg)、抗凝血酶原Ⅲ(AT-Ⅲ)和同型半胱氨酸(HCY)。通过临床观察,对照病灶定位围针组与传统头针组对上述各因素的调节,以及对神经功能缺损和复发率的影响,来探讨病灶定位围针对缺血性中风及复发率影响的作用机理,为预防缺血性中风复发寻找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根据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诊断为中风,并于发病1周内接受头颅X线断层扫描成像术(CT)或核磁共振成像术(MRI)检查并证实有缺血性病灶,选取2008.7-2009.11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病房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随机分为病灶定位围针治疗组30人,传统头针对照组30人。治疗组(病灶定位围针组):以CT或MR所示病灶在同侧头皮的投射区周边为针刺部位,严格消毒局部皮肤后,用28-30号1寸不锈钢华佗牌毫针,针尖与头部呈30。角刺入,针刺方向均朝向投射区的中心,每间隔2cm处进一针,得气(患者局部有酸、麻、胀、热感受为度)后接用C6805-2A电针治疗仪,施以连续波,每分钟100-120次,每次通电30分钟,患者自觉舒适为宜。对照组(传统头针组):取偏瘫对侧头部运动区和感觉区,针具、针刺角度、针刺手法及配穴同病灶定位围针组。治疗时主穴与配穴同时使用。配穴针法同常规针法,至病人有针感为度,采用提插与捻转补泻手法,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疗程:每天1次,连续5天后休息2天,35天为1疗程,共治疗一个疗程。入院24h内和治疗完一个疗程时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抽血检查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g)、抗凝血酶原Ⅲ(AT-Ⅲ)和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治疗完一个疗程时疗效统计;并于治疗一个疗程后6个月随访两组患者,观察患者的复发率。最后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两组在治疗后35天时的MESSS评分、NIHSS评分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善,经统计学分析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另外在治疗后治疗组基本痊愈率为51.72%,显效率为37.93%,有效率为10.37%;对照组基本痊愈率为27.58%,显效率为41.38%,有效率为31.03%,经统计学分析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在治疗后35天时都能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和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抗凝血酶原Ⅲ,经统计学分析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完一个疗程后6个月内治疗组的中风复发率为24%,对照组中风复发率为57.69%,经统计学分析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对降低中风复发率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病灶定位围针与传统针刺相应头皮运动区与感觉区在治疗缺血性中风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是病灶定位围针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良性调节相关因素及降低中风复发率方面都优于传统针刺相应头皮运动区与感觉区。因此,病灶定位围针更能刺激病灶,更能改善患者的症状,更能促进患者康复,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0-05-01)

周厚勤[3](2009)在《病灶定位围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急性脑梗塞是指脑动脉血流灌注不足或突然中断,造成该供血区一定时间和一定范围内脑组织梗死。患者发病突然,重者猝死,轻者发生偏瘫、失语、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急性脑梗塞属祖国医学“中风”的范畴。祖国医学对中风治疗方面有大量的描述,传统中医理论为中风的现代治疗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思路、经验及治疗方法。现代医学认为,中风是脑血管的病变,这是全身血液紊乱所致的脑组织供血障碍。治疗的重点应该是保护梗死灶周围的半暗带的脑组织,使缺血半暗带区域内那些处于可逆性损伤的脑细胞尽可能被挽回,以使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目前,尚无公认的常规疗法,但均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分别采用病灶定位围针(治疗组)和传统头皮运动区与感觉区针刺(对照组)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疗效、基本痊愈率、显效率、不良反应、依从性、副作用等多项指标进行分析对比,以评断出病灶定位围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根据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诊断为急性期脑梗塞,并于发病1周内接受头颅X线断层扫描成像术(CT)或核磁共振成像术(MRI)检查并证实有脑梗塞灶者,选取2008.6~2009.4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病房和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科病房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分为病灶定位围针治疗组30人,传统头针对照组30人。治疗组(病灶定位围针组):以CT或MR所示病灶在同侧头皮的投射区周边为针刺部位,严格消毒局部皮肤后,用28-30号1寸不锈钢华佗牌毫针,针尖与头部呈30°角刺入,针刺方向均朝向投射区的中心,每间隔2cm处进一针,进针方法同常规头皮针,得气(医者手下有沉、涩、紧的感觉,患者局部有酸、麻、胀、热感受为度)后以150-200次/min的频率捻转2min,留针30min,留针期间每间隔5min行针1次。对照组(传统头针组):取偏瘫对侧头部运动区和感觉区,针具、针刺角度、针刺手法及配穴同病灶定位围针组。治疗时主穴与配穴同时使用。配穴针法同常规针法,至病人有针感为度,采用提插与捻转补泻手法,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疗程:每天1次,连续5天后休息2天,30天为1疗程。入院24h内进行第一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5天时进行第二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0天时进行第叁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疗效统计,并统计死亡数。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检验。结果:两组在治疗后15天及30天时的NIHSS评分、MESSS评分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善,经统计学分析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另外在治疗后治疗组基本痊愈率为55.17%,显效率为31.03%,有效率为13.79%,对照组基本痊愈率为30%,显效率为40%,有效率为30%,经统计学分析后,两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病灶定位围针与传统针刺相应头皮运动区与感觉区在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是病灶定位围针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及临床疗效方面都优于传统针刺相应头皮运动区与感觉区。因此,病灶定位围针更能刺激病灶,疗效更好,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09-05-01)

李艳慧,陈丽文[4](2005)在《病灶定位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病灶定位围针治疗急性期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缺血性中风病人随机分为病灶定位围针组(31例),采用X线断层扫描成象术(CT)确定病灶位置, 以CT所示病灶在同侧头皮的投射区为针刺部位;头针组(30例),采用传统的头针运动区和感觉区为针刺部位。针刺治疗30次,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以及血浆儿茶酚胺 (NE、E)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疗效有显着性差异(P<0.05),CT定位围针组优于头针组。两组均能降低患者血浆儿茶酚胺(NE、E)含量,CT定位围针组作用明显。结论:CT定位围针能明显改善中风病人的临床症状及体征,降低中风急性期患者血浆NE、E含量,从而减轻由于异常释放的NE、E造成的神经元功能障碍及继发性脑损害,使血管扩张,脑循环改善、促进脑组织的代偿能力。故认为CT定位围针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针灸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05-08-01)

李艳慧,李旅萍,林国华[5](2004)在《病灶定位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观察病灶定位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1例缺血性中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病灶定位围针组(31例)采用X线断层扫描成像术(CT)确定病灶位置,以CT所示病灶在同侧头皮的投射区为针刺部位;头针组(30例)采用传统的头针运动区和感觉区为针刺部位。针刺治疗30次,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以及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病灶定位围针组基本痊愈20例,显效10例,有效1例,无效0例;头针组基本痊愈11例,显效15例,有效4例,无效0例;统计结果显示,病灶定位围针组疗效优于头针组(P<0.05)。两组均能降低患者血浆NE、E含量(均P<0.01),且以病灶定位围针组的作用更明显(P<0.05或P<0.01)。【结论】 病灶CT定位围针能明显改善中风病人的临床症状及体征,降低中风急性期患者血浆NE、E含量,从而减轻由于异常释放的NE、E造成的神经元功能障碍及继发性脑损害,使血管扩张、脑循环改善而促进脑组织的代偿能力,故认为病灶CT定位围针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04年05期)

病灶定位围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风又名卒中,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的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或不经昏仆,仅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中风包括现代医学中的脑血管意外,临床上根据病理的不同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目前,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研究呈现一种良好的发展趋势,研究内容基本包括了中医临床和科研的各个方面,包括辨证施治、传统古方、经验方、单味药、有效成分提取物、针剂及各种针刺疗法等,显示出了中医在防治缺血性中风病方面的优势。现代医学认为,缺血性中风治疗的重点应该是保护梗死灶周围的半暗带的脑组织,使缺血半暗带区域内那些处于可逆性损伤的脑细胞尽可能被挽回,以使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目的:本研究在进行了大量文献检索的基础上,筛选出与缺血性中风发病及复发关系较密切的相关因素:血浆纤维蛋白原(Fg)、抗凝血酶原Ⅲ(AT-Ⅲ)和同型半胱氨酸(HCY)。通过临床观察,对照病灶定位围针组与传统头针组对上述各因素的调节,以及对神经功能缺损和复发率的影响,来探讨病灶定位围针对缺血性中风及复发率影响的作用机理,为预防缺血性中风复发寻找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根据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诊断为中风,并于发病1周内接受头颅X线断层扫描成像术(CT)或核磁共振成像术(MRI)检查并证实有缺血性病灶,选取2008.7-2009.11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病房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随机分为病灶定位围针治疗组30人,传统头针对照组30人。治疗组(病灶定位围针组):以CT或MR所示病灶在同侧头皮的投射区周边为针刺部位,严格消毒局部皮肤后,用28-30号1寸不锈钢华佗牌毫针,针尖与头部呈30。角刺入,针刺方向均朝向投射区的中心,每间隔2cm处进一针,得气(患者局部有酸、麻、胀、热感受为度)后接用C6805-2A电针治疗仪,施以连续波,每分钟100-120次,每次通电30分钟,患者自觉舒适为宜。对照组(传统头针组):取偏瘫对侧头部运动区和感觉区,针具、针刺角度、针刺手法及配穴同病灶定位围针组。治疗时主穴与配穴同时使用。配穴针法同常规针法,至病人有针感为度,采用提插与捻转补泻手法,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疗程:每天1次,连续5天后休息2天,35天为1疗程,共治疗一个疗程。入院24h内和治疗完一个疗程时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抽血检查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g)、抗凝血酶原Ⅲ(AT-Ⅲ)和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治疗完一个疗程时疗效统计;并于治疗一个疗程后6个月随访两组患者,观察患者的复发率。最后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两组在治疗后35天时的MESSS评分、NIHSS评分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善,经统计学分析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另外在治疗后治疗组基本痊愈率为51.72%,显效率为37.93%,有效率为10.37%;对照组基本痊愈率为27.58%,显效率为41.38%,有效率为31.03%,经统计学分析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在治疗后35天时都能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和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抗凝血酶原Ⅲ,经统计学分析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完一个疗程后6个月内治疗组的中风复发率为24%,对照组中风复发率为57.69%,经统计学分析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对降低中风复发率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病灶定位围针与传统针刺相应头皮运动区与感觉区在治疗缺血性中风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是病灶定位围针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良性调节相关因素及降低中风复发率方面都优于传统针刺相应头皮运动区与感觉区。因此,病灶定位围针更能刺激病灶,更能改善患者的症状,更能促进患者康复,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病灶定位围针论文参考文献

[1].伦新.头部病灶定位围针长留针法治疗中风恢复期的临床观察[C].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2011

[2].许电.病灶定位围针对缺血性中风及复发率相关因素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3].周厚勤.病灶定位围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

[4].李艳慧,陈丽文.病灶定位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C].中国针灸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05

[5].李艳慧,李旅萍,林国华.病灶定位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

标签:;  ;  ;  

病灶定位围针论文-伦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