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态论文-朱云,黄竞雄,谢琛,刘维清

奇异态论文-朱云,黄竞雄,谢琛,刘维清

导读:本文包含了奇异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奇异态,非局域,同步,耦合振子

奇异态论文文献综述

朱云,黄竞雄,谢琛,刘维清[1](2019)在《4团簇奇异态的移动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奇异态是一种包含同步振子区域和非同步振子区域的时空动力学行为,因其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和"存活时间"较短而难以被捕捉到.在本文中,采用随机的初始条件,合适的耦合范围和相移参数,在非局域相位耦合振子系统中发现了缓慢移动的4团簇奇异态.并且同步团簇的移动速度随着系统尺寸的增加呈指数减小的趋势,最后达到稳定的4团簇奇异态.最后,使用Ott-Antonsen分析方法,再现了移动4团簇奇异态的时空动力学行为.(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蔡树[2](2019)在《具有奇异态的量子材料超导电性的高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拓扑材料由于其电子能带具有特殊的拓扑性质导致其具有奇异的物理性能。发现和研究拓扑材料的奇异物性是目前凝聚态物理研究的热点之一,其潜在的应用将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重大机遇。本文主要研究了最新发现的新型硫族化合物拓扑绝缘体和第二类外尔半金属的高压行为。通过高压原位电阻、霍尔系数、交流磁化率等低温输运性能的测量,并结合同步辐射大科学装置上所进行的高压原位X射线衍射实验,对研究体系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这些研究结果为揭示非平庸拓扑表面态受控因素(如温度与压力),理解其拓扑性质、探索其超导电性和超导电性与晶体结构的关联性等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介绍了超导材料与拓扑材料的发现与最新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拓扑绝缘体、外尔半金属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物性。同时也对高压技术在量子材料研究中的重要应用做了介绍。第二章介绍了本文研究所采用的金刚石对顶压砧压力产生装置与高压-低温-磁场联合测量系统等设备。同时还介绍了高压原位电阻、霍尔以及同步辐射高压X射线衍射等测量原理及方法。第叁章介绍了新发现的新型硫族化合物叁维拓扑绝缘体(Bi_2Te_2Se,Bi_(1.1)Sb_(0.9)Te_2S)的高压研究结果。主要研究目的是探索拓扑绝缘体表面态的电导与温度和压力的依赖关系及其与体态电导的关系。研究发现尽管这两种材料的体态电导在较低的压力的作用下增大了几个数量级且随温度发生变化,但表面态电导却不随温度和压力变化,首次从压力维度上揭示了这类拓扑绝缘体的表面态导电性是独立于体态导电性的。实验结果也同时证实了拓扑绝缘体材料的拓扑表面态在一定范围的压力作用下表现出的稳定性。第四章介绍了新型拓扑绝缘体压力导致的超导电性研究。研究发现压力可诱导其发生超导转变并在较高压力范围内存在两个不同的超导相。根据XRD数据显示超导相出现在结构相变的边界。通过与碲铋矿同体系材料对比,我们首次在实验上揭示了此类拓扑绝缘体中存在普适的压力诱导的超导相图。我们的研究结果为理解其的晶体结构、拓扑性质和超导电性之间的关联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第五章介绍了新型第二类外尔半金属TaIrTe_4的高压研究。实验发现TaIrTe_4在23.8 GPa附近出现超导电性。同步辐射XRD结果表明在超导转变的压力处晶体结构出现扭曲。我们提出晶格扭曲导致了费米面的重构并诱发了超导转变。这项研究首次揭示了晶格变形、拓扑和超导电性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期刊2019-05-01)

施映[3](2018)在《复杂网络上Kuramoto模型的同步及奇异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复杂网络(Complexnetwork)具有自组织、自相似、吸引子、小世界性以及无标度的某些或全部特征,能够用来描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工程科学等众多领域间相关的模型。复杂网络是21世纪受关注较大的交叉学科,它以统计物理学、计算机软件、数学等学科为研究工具,以复杂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已经成为描述和了解复杂系统的重要研究工具之一。近年来,人们已经得到许多有关复杂网络的理论结果和实际应用。同步问题一直是研究复杂网络的一个重要课题。最近的十几年,人们都在研究有关同步及其相关问题,其研究范围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人们在研究Kuramoto相振子同步动力学行为时发现了奇异态。奇异态与神经系统密切相关,研究奇异态对解决医学上的难题有很大帮助。因此研究复杂网络的同步及奇异态相关问题对解释现实现象或者解决实际问题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有:(1)基于Kuramoto局域耦合振子平均场模型,提出单向次近邻环上非线性振子的动力学模型。先对少体系统的动力学稳定性进行理论分析,再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对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当系统振子数N≤6时,随着耦合强度的增大,所有振子的平均频率汇合到相同频率上,产生单一同步态;当系统振子数N≥7时,随着耦合强度的增大,系统同步区域内存在多定态分支;序参量R随着系统振子数的增大而减小,并有趋向于零的趋势。(2)基于双谐波(bi-harmonic)耦合作用的广义Kuramoto模型,在系统中考虑具有正负向二次谐波耦合强度,通过四阶龙格-库塔法数值模拟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发现系统中振子相位分布具有丰富的动力学特性,系统具有同步态、行波态;二次谐波序参量和系统相位斑图能更好的反映出系统的同步程度;在概率p分别递增和递减时,通过数值模拟分别发现在p=0.45和p=0.40有一个不连续的转变,表明系统存在滞后现象。通过系统斑图表明系统存在行波态和同步态。(3)基于二维时间离散系统卢柯夫映射(Rulkov map)神经元系统,提出考虑耦合系统中最近邻和最近对角上的神经元的动力学模型。通过迭代法对系统进行数值模拟,随着时间演化,二维神经元网络的膜电位在不同的化学突触耦合强度下,系统斑图很好地反映出系统的非相干态、奇异态和相干态;通过序参量、标准差和不相干强度SI的计算,当化学突触耦合强度0.6<ε<0.8时,系统呈现出奇异态。最后,对复杂网络上Kuramoto模型同步及奇异态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8-06-01)

吴志敏[4](2018)在《FHN模型中的奇异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与复杂网络中的集体动力学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复杂网络可以抽象为构成网络的节点按照某种方式连接到一起进而组成的一个系统。最近,复杂网络领域已经得到了十足的发展,复杂网络上的同步等现象也一直是研究领域的热点。在2002年,Kuramoto等人在研究一维非局域耦合的全同Ginzbin-Landau相振子系统时,发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系统中的振子在空间上分成了相干区域和非相干区域,对于处于相干区域内的振子,其有效频率保持相等的值,而非相干区域的振子的有效频率则分布在一条光滑的曲线上。后来,Abrams和Strogatz借用希腊神话中奇美拉的特点,把这种空间分布为相干与非相干两个区域的状态称为奇美拉态(奇异态)。最近的研究表明,“奇美拉态”不仅仅可以在相振子系统中被发现,还可以在惯性振子,离散混沌系统等系统中实现。对于单层网络上的FHN系统中,耦合强度和耦合半径的具体取值决定着产生的“奇美拉态”的团簇数目多少。后来,当系统中的FHN振子处于可激发状态时,外界的噪声会诱导系统中的振子处于激发振荡的状态,并由此观察到了一种被命名为相干共振“奇美拉态”的现象。在本文中,我们研究了由非局域耦合的FHN振子构成双层网络结构中产生的“奇美拉态”,其中仅仅不同网络中的振子存在相互作用,而同一层网络中的振子之间并不存在非局域耦合作用。在上述的双层网络中,我们发现了“奇美拉态”的存在,并且,由于两层网络上“奇美拉态”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类型的“奇美拉态”可以在我们的模型中被发现,例如,“同相奇美拉态”,“反向奇美拉态”等等。参数空间图说明了在我们模型中的“奇美拉态”的多稳态的存在。最后,关于本文的工作内容,我们进行了总结,并且就文章中可以继续的工作提出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8-03-14)

田昌海[5](2018)在《神经网络上奇异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脑是自然界中最复杂的系统之一,由上千亿个神经元组成。这些神经元通过大约10~(14)个突触相互连接形成复杂的脑网络。人脑网络是大脑进行信息处理和认知表达的生理基础,其结构特性与脑功能密切相关。在神经科学中,神经元的同步行为在学习、记忆等认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反常的同步则与神经疾病密切相关,如同步的异常增强导致癫痫,同步的减弱会导致精神分裂等疾病。十多年前,人们在具有对称耦合的全同振子系统中观察到一种奇特的同步现象,即同步和非同步区域共存。这种现象后来被命名为奇异态(chimera state)。此后,奇异态的研究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研究范围从最初的相振子拓展到各种混沌振子系统。奇异态的潜在应用包括工作记忆中的bump state以及在海豚和鸟类中观察到的半脑睡眠现象等等。最近,布朗大学的研究小组发现人类睡眠也存在大脑左右半球的差异,表明人脑也具有类似半脑睡眠的特性。所以,研究神经网络上振子的奇异态非常有意义。本文对神经网络上的奇异态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我们构建了两个子系统的自适应网络模型来研究奇异态的鲁棒性以及同步吸引子和奇异态吸引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对称耦合的情况下,两簇团可以很容易地进入不同的最终状态,从而显示奇异态的鲁棒性;在两种非对称耦合情况下,两簇团到同步吸引子的概率是有限的,即部分破坏了奇异态的鲁棒性;无论是非对称的簇团间耦合还是非对称的簇团内耦合,我们都发现它们在初始条件的相图中表现出同步吸引子斑图的多样性。此外,为了解释奇异态向同步转变的原因,我们对模型进行了分岔分析。2.我们首次研究了电磁感应对奇异态的影响,将原来双变量FitzHugh-Nagumo模型扩展为叁变量模型。在我们的模型中,当仅考虑时间延迟耦合时,选取合适的时间延迟和耦合强度(8可以观察到奇异态,表明时间延迟是奇异态产生的必要条件;当仅考虑电磁感应作用时,我们发现奇异态被单个神经元的动力学行为影响;当电磁感应和时间延迟联合作用时,我们发现它们的合作将导致奇异态变得更加丰富和具有鲁棒性。3.当前有关奇异态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一维环形网络上,采用的模型有相位模型和非相位模型,另外,一些研究已经将奇异态扩展到二维网络上,但仅限于相位模型。我们将奇异态研究扩展到二维神经网络上,观察到网格奇异态、多簇团奇异态等新的奇异态斑图。我们提出了一种改变耦合连接结构的新方法,发现按照一定的规则删掉一些耦合连接将导致奇异态的多样性。4.在人脑皮层网络上采用FitzHugh-Nagumo神经元振子和Kuramoto相振子来描述节点的动力学行为。研究发现,适当的选取时间延迟和耦合强度(8,在两个模型中都可以观察到无序态、多簇团奇异态和同步态等现象。采用Ott-Antonsen降维理论对Kuramoto相振子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发现理论解和数值模拟结果吻合。(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3-01)

巫年萍[6](2015)在《耦合振子环中的奇异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几年,某研究小组在全同Kuramoto相振子系统中发现了一种奇异态的集体行为:在同一时刻,系统中的一部分振子处于同步态而另一部分振子处于去同步态。这种集体行为被Abrams等人称为奇异态,并且认为奇异态是非局域耦合振子系统所特有的。生物学上的半脑睡眠现象也可以用奇异态的现象来解释,即许多生物每次睡眠时只有半个大脑处于睡眠状态,另一半大脑处于运动状态。从物理学的角度出发,Abrams等人构造出一个可以产生奇异态的最简模型来解释这种现象,即用两个振子子系统的模型来模拟两个半脑的运动。本文围绕Kuramoto模型,主要研究非局域耦合振子系统中的同步行为。首先,在一定的初始条件和参数选取下,一阶非局域耦合相振子系统中会出现奇异态行为,本文探索并总结出奇异态存在的一般初始条件。接下来,我们在原Kuramoto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二阶耦合作用项,探索二阶项的加入对系统集体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二阶耦合的Kuramoto模型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单团簇奇异态,即该同步团簇内振子的相位有两个不同的取值,相差π/2;改变初始条件,在同样参数下,团簇奇异态的表现形式也会发生变化;改变二阶项中耦合函数的参数,出现了多团簇奇异态。同时,我们尝试用OA方法从理论上去验证这些丰富的动力学现象。其次,本文在Abrams等人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同时具有系统间耦合作用和系统内耦合作用的两个振子子系统的Kuramoto模型,并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子系统扩展至两个内部耦合连接方式不同的子系统,即子系统1内振子只与该系统内近邻的部分振子有连接,而子系统2内的振子为全连接,不同系统间的振子之间为全连接方式。研究发现,随着子系统1内振子的度的变化,系统呈现出丰富的动力学现象。(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5-12-25)

程兴超,杨科利,屈世显[7](2014)在《一个全局耦合不连续映像格子中的奇异态》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研究了一类由既不可逆又不连续映像构成的全局耦合映像格子系统中的奇异态行为,计算了系统的同步序参量和空间振幅变化图.结果表明,在某些特定的参数区间内,耦合映像格子系统会出现奇异态或团簇态,并且敏感地依赖于耦合强度的选择.上述丰富的动力学现象是由于单映像中不连续、不可逆性以及空间耦合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数值模拟找到了奇异态或团簇态出现的特定参数区域.(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4年14期)

程兴超[8](2014)在《耦合不连续系统中奇异态和同步的动力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局域耦合是一种独特的动力学模型,有关非局域耦合振子动力学的研究在近几年引起了科学界广泛的兴趣,它描述了系统中除了每个振子都与其它振子有相互作用外,且耦合强度随它们之间距离的增大而迅速减小的特征。在这种新的作用下,产生了一类新的动力学现象——“奇异态”,即:一个系统在这种相互作用下被分为两个区域,一个区域中振子处于同步化状态,而另一个区域中振子处于完全混乱状态。这是日本物理学家Kuramoto在研究非局域耦合振子时首次发现的。它可以解释自然界中一些独特的动物行为:如一些鸟类、蜥蜴和海豚等它们在睡眠时大脑的行为特征。经实验测定发现,它们大脑中清醒部分的神经元处于混沌状态,而沉睡的那部分大脑神经元处于高度同步化状态,这引发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在本文中,我们主要讨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全局耦合振子模型在不连续映像中出现的奇异态现象;另一个是对有向小世界网络模型在两种拓扑类,包括叁种不同的映像(即简单拓扑类的帐篷映射、logistic映射和复杂拓扑类的不连续不可逆映射)下展示出丰富的动力学行为。此外,通过数值模拟,我们发现,对于简单的拓扑映像,暗线理论具有普适性,但对于复杂拓扑映像该方法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1)第叁章中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一类既不连续又不可逆映像构成的两个相互耦合的子系统的集体动力学行为,即出现的奇异态和团簇态,分别计算了系统的空间振幅变化图和同步序参量等。最后得出了奇异态或团簇态出现的参数区间。结果表明,在混沌状态中存在多个混沌吸引子轨道,两个子系统的状态值是否会演化到混沌同步轨道,其值不仅严格的依赖于不连续不可逆映像中不可逆区造成迭代后发生的跃变,而且取决于它们之间特定的耦合强度。在较强的耦合作用下,很容易将其状态值调制同步轨道。而较强耦合强度区域的求出有利于我们对系统如何达到混沌同步的控制。(2)在有向小世界网络中,我们对两种拓扑类(简单拓扑类和复杂拓扑类)的网络进行数值研究。选用的是研究较为成熟的叁种映像:帐篷映像、logistic映像和不连续不可逆映像。讨论它们的同步对耦合强度、连接概率的依赖情况,并求出相关的临界耦合函数。从而得出:属于简单拓扑类的映射存在临界函数关系,但对于复杂拓扑类的映射不存在一个临界耦合函数。这与映像的内禀属性存在很大关系,即既不连续又不可逆映像中不连续性和不可逆性的共同作用导致网络中振子的同步是突变的。(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杨言晋[9](2014)在《动力学单元在关联性转变中的变化以及网络结构对奇异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耦合非线性系统可以表现出丰富的集体行为。耦合群体中集体行为的出现机制是非线性动力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在对全局耦合非线性系统的研究中,例如,Kuramoto相振子模型和Kaneko混沌映像模型,发现了很多特殊的动力学行为。当耦合强度从大到小逐渐减小时,系统从完全混沌同步变为完全不同步。在最近邻耦合系统中发现了丰富的动力学特性,比如说孤子,折裂等等。近几年一个重要的发现是耦合非线性振子网络中的奇异态,这种状态是指空间关联状态和非关联状态共存的情形。它出现于非局域耦合的多种不同种类的振子网络中。对它的李雅普诺夫指数特性以及解析解等都有很多研究。奇异态的动力学机制被认为与一些动物拥有的半脑睡眠行为的产生机制有关。本文以非局域耦合逻辑斯蒂映射网络为研究对象。主要致力于研究单个映像的状态如何随着空间关联发生变化。我们提出了一个记录动力学单元活动规律的模拟方法,通过限制网络的初始条件可以看到节点状态在关联性转变过程中发生了分叉行为,分析了节点状态变化与集体行为之间的关系,发现了新的奇异态;得到节点状态变化与方向相测量的性质具有一致性。另外本工作研究了网络结构对于奇异态的影响。当非局域耦合映像网络采用周期性边界条件时会出现奇异态。不采用周期性边界条件时,同样会出现奇异态。以某一概率随机重连非局域耦合网络中的边,规则的网络会逐渐过渡为小世界网络,并且随着重连概率的不断增大,最终变为随机网络。这个过程会导致另一种奇异态的出现,并且当网络为完全随机网络的时候,两种奇异态都会消失。(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朱云[10](2011)在《耦合振子的振幅死亡和双团簇“奇异态”》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们对非线性系统的深入研究,人们对混沌系统的动力学行为有了更详细的了解,进而掌握了越来越多的混沌控制和同步的方法。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人们通过对耦合混沌系统的深入研究发现了许多不同的形式的同步动力学行为以及在耦合作用下振子间由于存在参数失配或时延造成的振幅死亡。在本文中,我们研究了参数失配的两个洛伦兹振子的耦合系统的振幅死亡,并对振幅死亡的形成机制做出了解释。随后介绍了一维非局域耦合振子系统中出现的“奇异态”态。在该态中,系统会出现若干个区域,在某些区域中振子是同步的,而在其余区域中的振子是不同步的。我们对这种斑图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并在理论上做出了解释。最后,我们研究了在复杂网络上研究囚徒困境的合作演化的结果,指出由网络度相关引起的异质性不能促进合作行为。第一章中,我们介绍了非线性动力学的基本知识和混沌现象,描述了混沌同步的一些简单知识以及在复杂网络上的合作演化行为。第二章中,我们介绍了不同的非局域耦合中出现的各种“奇异态”的斑图形状,包括多团簇“奇异态”、螺旋波“奇异态”和“呼吸奇异态”。并在一维的非时延的非局域耦合系统中,我们发现并详细描述双团簇“奇异态”态的图像,最后我们用OA方法从理论上给出了解释。第叁章中,我们详细介绍了具有多稳态的洛伦滋振子进行耦合之后出现的振幅死亡现象。解释了随着耦合强度的增大,稳定态的吸引域的扩大并最终导致振幅死亡的过程。我们将振幅死亡分成两种类型(完全振幅死亡和不完全振幅死亡)并给出了他们各自存在的参数空间。最后我们画出了不完全振幅死亡态中,稳定态的吸引域的形状。第四章中,我们介绍了描述复杂网络度关联的度相关系数,并用特征方程描述了度关联网络的异质性,最后我们指出这种异质性并不能促进网络中的合作行为,相反却起到了抑制作用。第五章为全文的总结。(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1-05-05)

奇异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拓扑材料由于其电子能带具有特殊的拓扑性质导致其具有奇异的物理性能。发现和研究拓扑材料的奇异物性是目前凝聚态物理研究的热点之一,其潜在的应用将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重大机遇。本文主要研究了最新发现的新型硫族化合物拓扑绝缘体和第二类外尔半金属的高压行为。通过高压原位电阻、霍尔系数、交流磁化率等低温输运性能的测量,并结合同步辐射大科学装置上所进行的高压原位X射线衍射实验,对研究体系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这些研究结果为揭示非平庸拓扑表面态受控因素(如温度与压力),理解其拓扑性质、探索其超导电性和超导电性与晶体结构的关联性等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介绍了超导材料与拓扑材料的发现与最新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拓扑绝缘体、外尔半金属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物性。同时也对高压技术在量子材料研究中的重要应用做了介绍。第二章介绍了本文研究所采用的金刚石对顶压砧压力产生装置与高压-低温-磁场联合测量系统等设备。同时还介绍了高压原位电阻、霍尔以及同步辐射高压X射线衍射等测量原理及方法。第叁章介绍了新发现的新型硫族化合物叁维拓扑绝缘体(Bi_2Te_2Se,Bi_(1.1)Sb_(0.9)Te_2S)的高压研究结果。主要研究目的是探索拓扑绝缘体表面态的电导与温度和压力的依赖关系及其与体态电导的关系。研究发现尽管这两种材料的体态电导在较低的压力的作用下增大了几个数量级且随温度发生变化,但表面态电导却不随温度和压力变化,首次从压力维度上揭示了这类拓扑绝缘体的表面态导电性是独立于体态导电性的。实验结果也同时证实了拓扑绝缘体材料的拓扑表面态在一定范围的压力作用下表现出的稳定性。第四章介绍了新型拓扑绝缘体压力导致的超导电性研究。研究发现压力可诱导其发生超导转变并在较高压力范围内存在两个不同的超导相。根据XRD数据显示超导相出现在结构相变的边界。通过与碲铋矿同体系材料对比,我们首次在实验上揭示了此类拓扑绝缘体中存在普适的压力诱导的超导相图。我们的研究结果为理解其的晶体结构、拓扑性质和超导电性之间的关联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第五章介绍了新型第二类外尔半金属TaIrTe_4的高压研究。实验发现TaIrTe_4在23.8 GPa附近出现超导电性。同步辐射XRD结果表明在超导转变的压力处晶体结构出现扭曲。我们提出晶格扭曲导致了费米面的重构并诱发了超导转变。这项研究首次揭示了晶格变形、拓扑和超导电性之间的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奇异态论文参考文献

[1].朱云,黄竞雄,谢琛,刘维清.4团簇奇异态的移动特性[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蔡树.具有奇异态的量子材料超导电性的高压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19

[3].施映.复杂网络上Kuramoto模型的同步及奇异态研究[D].广西大学.2018

[4].吴志敏.FHN模型中的奇异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

[5].田昌海.神经网络上奇异态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

[6].巫年萍.耦合振子环中的奇异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

[7].程兴超,杨科利,屈世显.一个全局耦合不连续映像格子中的奇异态[J].物理学报.2014

[8].程兴超.耦合不连续系统中奇异态和同步的动力学特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9].杨言晋.动力学单元在关联性转变中的变化以及网络结构对奇异态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4

[10].朱云.耦合振子的振幅死亡和双团簇“奇异态”[D].北京邮电大学.2011

标签:;  ;  ;  ;  

奇异态论文-朱云,黄竞雄,谢琛,刘维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