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镇论文-李娟

美国新镇论文-李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美国新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田园城市,绿带城镇,美国新镇

美国新镇论文文献综述

李娟[1](2014)在《20世纪初美国新镇的起源与初步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初,随着美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各种城市和社会问题日益突显。为此,一些城市规划师主张在借鉴英国田园城市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开发美国新镇。20世纪20年代,美国区域规划协会开发了以雷德本为代表的多个田园城市,从而成为美国现代新镇开发的重要开端。30年代,联邦政府为了解决城市人口的失业、贫困等问题,提出在大城市郊区建立相对独立自足的绿带城镇,从而进一步推动了美国新镇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的田园城市开发和30年代的绿带城镇计划为美国六七十年代的新镇开发运动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南都学坛》期刊2014年01期)

李娟,孙群郎[2](2013)在《美国新镇政策实施始末》一文中研究指出实施了数十年的美国新镇政策,可分为叁个时期:"新政"时期,美国联邦政府提出了绿带城镇计划,在大城市郊区建立相对自足的新社区,是改革当时城市住房、失业、贫民窟等问题的一次重要实验;"伟大社会"时期,约翰逊总统积极促成新镇立法,为新镇私人开发商提供多种形式的援助,推动美国新镇发展到高峰;"新联邦主义"时期,美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发生重大改变,新镇立法在实施过程中遭遇重重挫折,联邦新镇项目大都走向失败。(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李娟[3](2013)在《理想与现实的悖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新镇是二战结束后在欧美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兴起的一种城市规划和开发形式。美国新镇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量出现,但早在20世纪20、30年代,美国就先后出现了田园城市和绿带城镇,成为美国新镇的早期发展形式。二战结束后,美国城市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中,城市郊区的爆炸式发展是一个重要表现。在郊区的迅猛发展过程中,大多数社区都缺乏长远规划,日益形成低密度无序蔓延之势,结果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和环境问题。另一方面,中心城市在大都市区中的优势主导地位也不断遭到削弱,各种矛盾和冲突日益加剧,到20世纪60年代,许多城市出现了“危机”状况。面对中心城市和郊区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美国社会各界展开了广泛讨论。其中,许多城市规划者、社会改革者、地产开发商以及政府官员积极倡导进行新镇开发。有鉴于此,笔者选取郊区作为本文研究的切入点和研究视角,并以美国政府文献及相关研究机构的资料为研究依据,在学习和借鉴中美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新镇在美国的发展进行论述。全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叁大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中美学界的研究综述、本文的研究目标和意义,以及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等问题。正文第一章追溯美国新镇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情况,主要包括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以及莱奇沃思与韦林两座田园城市的建立;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田园城市运动与“新政”时期联邦政府提出的绿带城镇计划等;第二章着重分析60年代新镇兴起的背景和原因,包括后工业社会的来临、白人中产阶级队伍的壮大、社区开发的盛行和大都市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美国新镇的主要特征进行概述,从整体上凸显新镇的“新”意。在此基础上,第叁、四章重点论述美国新镇理想与现实悖论的具体体现,即社会融合、环境保护和联邦政府政策叁个方面。其中,第叁章首先论述美国传统郊区居住模式所造成的种族、阶层隔离以及环境破坏等问题,然后结合具体的新镇案例——雷斯顿、哥伦比亚和伍德兰兹,对美国新镇的社会改革目标进行论述。第四章则详细论述了美国联邦政府新镇政策的制定、实施及影响,主要包括《1968年住房与城市发展法》(第四条)和《1970年住房与城市发展法》(第七条),试图探究联邦政府与企业个体在城市社区开发中的合作关系。第五章对美国新镇的历史地位和影响进行总结和概括。从横向来看,与传统郊区相比,新镇具有许多创新性规划思想和原则,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因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因素而没有完全落实;从纵向来看,新镇不仅为政府与企业合作开发社区做出了有益探索,而且为新城市主义的兴起提供了经验和教训。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美国新镇开发运动的成败得失。(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张达[4](2009)在《美国新镇开发及其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末,英国人埃比尼泽·霍华德出版了城市规划经典之作《明日的田园城市》,提出将城市与乡村的优点结合为一体,缔造新型城镇的田园城市理论,为各国新镇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美国新镇运动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初,止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大致经历了试验期和发展成熟期两大历史阶段,积累了大量关于城市规划、建造、管理和解决多种城市问题的经验教训,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将详细分析美国新镇运动的发展过程,准确提炼美国新镇的特征,比较全面地总结美国新镇运动的影响。正文的第一部分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诞生的背景、田园城市理论的主要内容、田园城市理论的实质及对其评价等叁方面,详细介绍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着重利用霍氏叁图分析田园城市理论的主要内容,阐明其理论实质是一种分散、再集中的集约型分散人口方式。正文的第二部分详细记述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美国新镇运动处在试验期的发展历史。20世纪20年代,克莱伦斯·斯坦组建美国区域规划协会,依据田园城市理论修建了美国第一座新镇雷德本,标志着美国新镇运动开始。新政时期,美国联邦政府依据田园城市理论,修建了3座绿带城镇,可惜试验期的新镇项目均以失败告终。正文的第叁部分详细记述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美国新镇运动处在发展成熟期的历史进程。其间主要建设了私人再建新镇项目、联邦与私人合作新镇项目,其中新镇哥伦比亚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标志美国新镇运动进入成熟阶段。1975年,出于种种原因,美国联邦政府宣布停止向新增新镇项目提供债券担保,加之一批新镇项目相继破产,美国新镇运动急速衰落。1983年,里根政府终止了联邦与私人合作建设新镇计划,美国新镇运动后继发展乏力,基本陷入停滞。正文的第四部分将美国郊区作为参照物,具体分析并提炼出美国新镇的特征。该部分首先阐明以美国郊区作为照物的原因。然后提炼出美国新镇的特征4点:一是整体规划、功能完备、设施齐全,这是田园城市理论自足原则的要求:二是高投资、高风险;叁是异质性强,表现在经济收入异质性和种族异质性两个方面;四是多途径交通,美国新镇一般都拥有多种途径相互配合的交通系统,有意限制对私家车的滥用行为,积极发展公共交通。正文的第五部分总结美国新镇运动的叁大影响。第一,美国新镇运动为美国中心城市改造提供了新方法。第二,美国新镇运动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建筑规划和规划理论的发展,第叁,美国新镇运动也极大影响了美国联邦政府住房和规划政策的制定。(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09-05-21)

吴晓梅[5](2003)在《上海安亭新镇美国CEO俱乐部活动基地签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吴晓梅)10月18日,秋高气爽,美国CEO俱乐部在其创始人曼库索博士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上海国际汽车城,并于下午在波特曼酒店举行了隆重的签约仪式,美国CEO俱乐部上海会员部宣(本文来源于《中国旅游报》期刊2003/10/22)

赵中建[6](1999)在《美国学校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一)——康涅狄格州新镇学区成功导向学校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80年代以来的美国教育改革,是一场全方位的教育改革运动。各种改革政策和举措纷纷出台:上至联邦政府的宏观教育政策,如布什总统政府的六项全国教育目标扩展到克林顿总统时的八项全国教育目标,从1989年召开的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总统和州长参加的“教育首脑会议”到1996年由总统、州长和大公司总裁共同与会的第二次“教育首脑会议”;下至具体落实于学校的微观方面的课程教材改革,如旨在(本文来源于《上海教育》期刊1999年07期)

美国新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实施了数十年的美国新镇政策,可分为叁个时期:"新政"时期,美国联邦政府提出了绿带城镇计划,在大城市郊区建立相对自足的新社区,是改革当时城市住房、失业、贫民窟等问题的一次重要实验;"伟大社会"时期,约翰逊总统积极促成新镇立法,为新镇私人开发商提供多种形式的援助,推动美国新镇发展到高峰;"新联邦主义"时期,美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发生重大改变,新镇立法在实施过程中遭遇重重挫折,联邦新镇项目大都走向失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美国新镇论文参考文献

[1].李娟.20世纪初美国新镇的起源与初步发展[J].南都学坛.2014

[2].李娟,孙群郎.美国新镇政策实施始末[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3].李娟.理想与现实的悖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3

[4].张达.美国新镇开发及其特征[D].河北师范大学.2009

[5].吴晓梅.上海安亭新镇美国CEO俱乐部活动基地签约[N].中国旅游报.2003

[6].赵中建.美国学校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一)——康涅狄格州新镇学区成功导向学校模式[J].上海教育.1999

标签:;  ;  ;  

美国新镇论文-李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