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床子素衍生物论文-潘娅岚

蛇床子素衍生物论文-潘娅岚

导读:本文包含了蛇床子素衍生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骨质疏松,蛇床子素,壳聚糖,引经

蛇床子素衍生物论文文献综述

潘娅岚[1](2019)在《蛇床子素/壳聚糖衍生物“相须”为伍抗骨质疏松的靶向效应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骨质疏松症的药物靶向治疗备受关注,中医药综合调控成骨-破骨系统转化的优势在骨质疏松症的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课题组前期基于“药食同源”、“相须”理论与“骨靶向”理念,针对蛇床子素(Osthole,OST)难以吸收、水溶性差等缺陷,以对骨组织有强亲和力的壳聚糖衍生物(N-alkyl-o-Sulfonyl Chitosan,NSC)为载体,合成了蛇床子素-壳聚糖衍生物(NSC-OST)胶束,前期研究初步明确了其能促成骨细胞分化。目的:进一步优化NSC-OST胶束的制备工艺并验证其骨靶向性;从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与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两方面多层次研究NSC-OST胶束的生物学效应,并结合NSC-OST胶束对去势大鼠骨密度、骨微结构、骨代谢因子、生物力学等指标的干预作用,从多角度分析NSC-OST胶束干预骨形成及骨吸收从而抗骨质疏松的可能机制,为揭示中医“相须”理论的内涵,为研发新型抗骨质疏松靶向药物提供实验基础。方法:(1)NSC-OST胶束合成工艺优化:针对前期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分子量较低的壳聚糖为原料,优化了NSC的制备方案与胶束制作工艺。(2)骨靶向性实验:通过吸附法检测羟基磷灰石对NSC-OST胶束的吸附率,通过反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OST的代谢组织分布,体外体内分别评价其骨靶向性;(3)NSC-OST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破骨细胞的影响:分离SD乳鼠颅骨来源的原代成骨细胞,通过Giemsa染色、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茜素红染色鉴定成骨细胞;分为对照组、β-雌二醇组、OST组及NSC-OST组,运用CCK-8法检测NSC-OST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试剂盒和ALP染色检测ALP活力、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检测BMP、collal的表达,评价NSC-OST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分离大鼠骨髓单核细胞并诱导形成破骨细胞,分为空白组、RANKL对照组、OST组及NSC-OST组,通过CCK-8法检测NSC-OST对破骨细胞活力的影响,通过骨吸收板实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Western Blot及qPCR检测TRAP的表达等评价NSC-OST对破骨细胞的分化的影响,通过吖啶橙染色观察NSC-OST对破骨细胞的凋亡的影响;综合上述结果分析NSC-OST胶束在细胞层面的靶向效应及机制。(4)NSC-OST胶束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及机制:通过大鼠双侧卵巢切除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Ovx)、尼尔雌醇组(Nil)、OST组(OST)及NSC-OST组(NSC-OST),通过ELISA法比较大鼠血清中的骨钙素(BGP)、B-ALP、TRAP、β-CTX变化;叁点弯曲实验检测骨力学性能变化;Micro-CT观察并分析大鼠骨微观结构变化;病理染色观察大鼠骨组织形态学、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和q-PCR技术检测转录因子NFATcl、CTSK、c-fos等破骨特异性基因的变化。结果:(1)NSC-OST胶束合成工艺优化:采用分子量为50kD、脱乙酰度≥95%的壳聚糖,将NSC-OST胶束的载药量提升至10%,同时包封率由80%提升至85%左右,在优化的工艺下合成的胶束稳定性也进一步提升。(2)骨靶向性实验:NSC-OST胶束加入羟基磷灰石溶液中后,OST释放速率会加快,其中5min、10min、15min、25min、35min及120min 时间点有统计学差异(P<0.05)。静脉注射后30min,NSC-OST组股骨组织中OST含量高于OST组(P<0.05),其余各组织内OST含量无明显差异;灌胃后2h,股骨中OST含量分布与静脉给药基本一致。(3)NSC-OST胶束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破骨细胞的影响:给药后2d,OST抑制成骨细胞增殖(P<0.05),抑制作用强于β-雌二醇(P<0.05);给药后3d,NSC-OST、OST与β-雌二醇均抑制成骨细胞增殖(P<0.05),OST和NSC-OST抑制增殖效果强于β-雌二醇(P<0.05);给药后4d,NSC-OST、OST与β-雌二醇均抑制成骨细胞增殖(P<0.05),OST抑制增殖效果强于β-雌二醇(P<0.05)。给药后7d,NSC-OST可促进Coll及BMP2表达,但OST组ALP活力低于β-雌二醇组和NSC-OST组(P<0.05);NSC-OST组的I型胶原表达量最高(P<0.05)。骨髓单核细胞用诱导5-6天以后,镜下出现典型的TRAP阳性的破骨细胞,扫描电镜下可见其在骨片上形成较明显的骨吸收陷窝,甲苯胺蓝染色后呈紫绿色。OST和NSC-OST均可明显抑制RANKL诱导的单核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抑制TRAP表达、融合指数、陷窝数目、面积、平均面积等参数,且NSC-OST组抑制效果更明显(P<0.05)。OST和NSC-OST组相较于对照组能明显促进破骨细胞的凋亡(P<0.01),NSC-OST组更明显(P<0.01)。(4)NSC-OST胶束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及机制:造模12周后,大鼠体重明显增加,而子宫及周围组织均呈现一定程度的萎缩,子宫指数均受到明显抑制(P<0.05),Nil组的子宫指数高于其他叁个造模组(P<0.05);血清生化:OVX组血清中的BGP、B-ALP、TRAP与p-CTX的含量均明显增加(P<0.01);Nil与NSC-OST能降低BGP、B-ALP含量;Nil 还能明显降低TRAP与p-CTX含量(P<0.01);OST与NSC-OST组血清p-CTX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生物力学:OVX组股骨的最大负荷、最大挠度及刚度受到明显抑制(P<0.01),Nil干预后能增加最大负荷及最大挠度,NSC-OST干预后能增加最大负荷(P<0.05),但OST组与模型组比较叁个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icro-CT:建模分析显示NSC-OST可显着预防去势模型诱导的骨量流失,并显着改善骨小梁结构的骨微环境;OVX组中的BMD、BV/TV、Tb.N、Tb.Th,较假手术组均受到明显抑制(P<0.01),但Tb.SP则较假手术组上调明显(P<0.01);Nil组的五组指标均可不同程度的改善去势造成的影响,与OV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了 OVX组中的Tb.Th,其余用药组的各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骨组织病理:病理照片显示:OVX组的破骨细胞明显增多,用药组相对较少,图像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组的单位骨小梁面积破骨细胞数和单位骨小梁破骨细胞面积比较假手术组受到明显抑制(P<0.01),而药物治疗组均能不同程度的逆转两项参数,其中Nil组逆转效果最明显(P<0.01),NSC-OST组优于OST组(P<0.05)。机制相关分子表达:OVX组中的NFATcl、CTSK、c-fos、MMP-9、TRAP的表达较假手术组均明显升高,药物干预后表达均受抑制,其中Nil组的抑制效果最好。结论:优化后的NSC-OST胶束理化性质稳定,有骨靶向性,并可以通过BMP信号通路调控成骨细胞活性促进骨形成,调节NFATcl等转录因子和破骨特异基因的表达调控破骨细胞抑制骨吸收,从而双向调控成骨-破骨系统,改善骨微结构及力学性能,发挥抗骨质疏松效应。(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6-01)

郑苏阳,郭杨,马勇,王礼宁,潘娅岚[2](2018)在《基于BMP信号研究蛇床子素/壳聚糖衍生物胶束对成骨细胞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蛇床子素/壳聚糖衍生物胶束(NSC-OST)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并探究其机制。方法:采用二次酶消化法分离大鼠原代成骨细胞,并通过Giemsa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观察与鉴定。实验分4组,分别为对照组、β-雌二醇组、蛇床子素组及NSC-OST组。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以碱性磷酸酶染色评价细胞分化状态,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BMP2、Ⅰ型胶原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进一步检测Ⅰ型胶原的表达。结果:NSC-OST可抑制成骨细胞增殖,提高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力,促进BMP2蛋白及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NSC-OST可抑制成骨细胞增殖,并通过促进BMP2蛋白合成激活BMP信号通路、促进成骨细胞分化。(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李慧[3](2015)在《蛇床子素及其衍生物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其治疗一直是临床的一大难题,但植物成份长春新碱等有效抗肿瘤药的出现为寻找此类新药找到了新的方向。蛇床子素是从蛇床子等植物中提取出来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包括抗肿瘤作用的多种生物活性。蛇床子素的抗肿瘤作用包括细胞毒、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迁移和转移、逆转多药耐药性等多种复杂的分子机制。本文综述了以蛇床子素为先导化合物,筛选抗肿瘤衍生物的研究,这些研究结果显示:蛇床子素及其衍生物从各方面均显示出优异的抗肿瘤作用,是一种具有研究和应用前景的抗肿瘤植物成份。(本文来源于《中药药理与临床》期刊2015年03期)

傅力明,王亚坤,张浩,王蕊,王芳[4](2015)在《荧光光谱法研究蛇床子素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包合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荧光光谱法探讨β-环糊精(β-CD)、磺丁基-β-环糊精(SBE-β-CD)、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甲基β-环糊精(M-β-CD)对蛇床子素的包合作用。方法固定1×10-4mol/L蛇床子素磷酸缓冲溶液浓度不变,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浓度为0.01 mol/L的β-CD、M-β-CD、HP-β-CD、SBE-β-CD溶液,观察蛇床子素的荧光强度的变化,并用荧光双倒数法对包合常数进行计算。结果当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浓度由0-2.2×10-4mol/L不断改变时,蛇床子素的荧光强度不断增强,说明了有包合物生成。结论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与蛇床子素的包合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蛇床子素可以进入到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疏水空腔内,形成包合比为1∶1的包合物。(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胡小娟[5](2013)在《新型低毒性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蛇床子素胶束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合成新型的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希望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并以其为载体,以疏水性的抗肿瘤药物蛇床子素(Osthole,OST)为模型药物,制备OST载药胶束,通过胶束疏水层包载药物,增加药物溶解性,通过胶束亲水外层促进药物吸收和被动靶向,从而改变OST溶解性差、吸收差、分布广的缺点,增加药物的抗肿瘤效果。方法(1)通过烷基化反应,在壳聚糖的自由氨基上连接上叁个甲基,得到亲水性的N-叁甲基壳聚糖(N-trimethyl chitosan,TMC),再在游离的氨基上继续引入长链软脂酰基或癸酰基,合成新型的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N-癸酰基-N-叁甲基壳聚糖(N-caprinoyl-N-trimethyl chitosan, CA-TMC)和N-软脂酰基-N-叁甲基壳聚糖(N-palmityl-N-trimethyl chitosan, PA-TMC)。经红外光谱、~1H-NMR验证新型聚合物的结构,并通过元素分析法定量分析引入基团的接枝率。采用芘荧光探针法测定聚合物的临界胶束浓度。通过细胞毒性实验、溶血性实验和急性毒性实验考查载体的生物相容性评价其安全性。(2)以两亲性壳聚糖聚合物为载体,采用不同的制备方法制备OST载药胶束,以包封率、粒径和稳定性、后续实验等因素选取制备方法,再以单因素和正交设计等方法优化载药胶束的处方工艺。利用激光粒径动态分析仪、高分辨率投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进行表征,并考察不同pH值介质中载药胶体的释放特性。(3)以OST原料药,采用MTT法筛选敏感的肿瘤细胞,评价OST及其载药胶束的细胞毒性,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探索药物的作用机制。采用共聚焦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药胶束的细胞靶向性和吸收过程。结果(1)合成了2种新型的壳聚糖衍生物,其结构得到红外图谱和1HNMR谱的表征;元素分析法显示随着叁甲基壳聚糖季胺化程度的升高,疏水基的接枝率降低。聚合物的临界胶束浓度在0.0016~0.088mg mL~(-1),提示载药胶束有较好的抗稀释能力。细胞毒性实验表明载体对A549、Hela和HL7702细胞的抑制作用有随着载体浓度升高而升高的趋势,但总体抑制率较低,具有较好细胞相容性。溶血实验表明载体的溶血性远低于常用静脉注射的低分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而与F188相当,说明聚合物具在考察浓度范围内,血液相溶性好。CA-TMC的半数致死量(Lethal Dose50,LD50)值为368.79mg kg-1,PA-TMC的LD50为405.31mg kg-1,具有较大的LD50;与生理盐水组相比,给药组小鼠心肝脾肺肾没有显着性差异,说明聚合物载体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安全性实验表明新型的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2)综合分析考虑选择超声法作为载药胶束的制备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优化OST/PA-TMC和OST/CA-TMC载药胶束制备方法。再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最佳制备方法为载体浓度1.0mg·mL~(-1),载药比25%,超声次数200次。将不同的载体按此方法制备的载药胶束使OST在水中的溶解性均有明显提高。综合各载体评分,最终选取最佳载体CA-TMC2进一步表征。OST/CA-TMC2载药胶束平均粒径((183.6±26.1) nm,PDI为0.079,包封率(79.29±0.76)%,载药量(20.01±0.07)%。透射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照片显示,制得的载药胶束近球状,形态比较圆整,粒径在180nm左右。OST/CA-TMC2载药胶束在pH5.0和pH7.4的释放介质中,释放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3)实验表明OST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较为敏感,半数抑制率(half Inhibitoryof the substance Concentration,IC_(50))分别为55.20μg mL~(-1)、60.79μg mL~(-1)。将OST制备成OST/CA-TMC2载药胶束后,药物的浓度效应范围更大,能显着提高抗肿瘤活性。与OST相比OST/CA-TMC2载药胶束对Hela更具亲和性,抑制作用更显着。同时,OST/CA-TMC2载药胶束没有改变药物致MCF-7和Hela细胞死亡的途径,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原子力显微镜实验表明,细胞给药物后,细胞表面褶皱增加明显,说明吞噬作用正在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褶皱增加的范围恰为1-2个胶束粒子粒径,说明吞噬作用是药物进入细胞的一种方式。共聚焦显微镜实验显示了OST/CA-TMC2载药胶束能快速进入细胞,并最终定位于细胞核,且Hela细胞核内的荧光更为明显,这一现象从一个侧面解释了原料药对MCF-7作用略强,而载药胶束对Hela细胞作用略好。结论实验合成了2种新型低毒的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不同的载体与制备方法对OST载药胶束的粒径、多分散系数、包封率和载药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优化的OST载药胶束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稳定性较好。OST载药胶束具有增加药物溶解性、缓释药物、促进吸收、物理靶向作用,可显着提高药物的抗肿瘤作用。结果表明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是一种潜在的难溶药物载体,以其制备的OST载药胶束制剂是一种具有良好开发潜力的新型抗肿瘤递药系统。(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3-05-01)

杨加宾,陈莉,苏国强,任宇[6](2011)在《蛇床子素二苯乙烯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抑制微管蛋白聚合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蛇床子素为先导化合物,合成了6个目标化合物(Ⅵ1-5、Ⅵ7),其结构经MS及1H NMR确证;通过抗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体外增殖的实验,测定了目标物抑制微管蛋白聚合的活性。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多数具有一定的抑制微管蛋白聚合的作用,其中化合物Ⅵ7的活性最强,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科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关巍,王春梅,房舒,刘志恒,陈浩[7](2009)在《具蛇床子素母体结构衍生物JS-B对辣椒疫霉作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离体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具蛇床子素母体结构衍生物JS-B对辣椒疫霉菌丝干重和游动孢子萌发的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43.74μg/ml和86.03μg/ml。JS-B使用浓度为400.0μg/ml时对辣椒疫霉表现为杀菌作用。扫描电镜研究表明JS-B能够使辣椒疫霉菌丝呈现干瘪和皱缩的现象。透射电镜研究表明JS-B能够破坏辣椒疫霉菌丝线粒体,使细胞核浓缩,细胞内出现囊泡,且细胞器畸形。在加入JS-B前添加终浓度为100.0μmol/L的葡萄糖能显着减少辣椒疫霉游动孢子的破裂。(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魏文军[8](2008)在《蛇床子素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然化合物蛇床子素(Osthole),又名甲氧基欧芹酚(osthole,Ost),其化学名为7-甲氧基-8-异戊烯基香豆素,是从伞形花科植物蛇床子、欧前胡等中草药所提取得到的,是蛇床子的主要活性成分。其结构式为:该化合物目前主要在医学上应用研究较多,而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并不多。但是已有研究表明蛇床子素有一定的杀虫抑菌效果,所以近几年对蛇床子素的研究也多起来,特别是对蛇床子进行结构改造,试图找到像多杀菌素一样的生物源农药的先导化合物或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制剂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研究课题以蛇床子素作为先导化合物,经过蛇床子素的提取与纯化,得到蛇床子素的晶体化合物,将蛇床子素氧化成7-甲氧基-8(2-甲基丁烯-2-醛基)香豆素(编号为C_2),然后分别与5种含伯胺基的化合物发生缩合反应,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5种新的蛇床子素衍生物,编号分别T_1、T_2、T_3、T_4、T_5,并经化学官能团反应、IR图谱确证其结构。通过生物活性试验,初步测定了合成的5种衍生物的杀虫、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蛇床子素与5种新合成的衍生物对昆虫和细菌的活性较低,对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较强,且化合物T_2和T_3的抑菌活性要高于蛇床子素本身的活性,特别是对水稻纹枯病菌,在5%水平上有显着差异,其EC_(50)分别为26.48μg/mL和20.76μg/mL,而蛇床子素对水稻纹枯病菌的EC_(50)为43.99μg/mL综合比较5种蛇床子素衍生物的化学结构,衍生物T_2、T_3都是含有F原子的苯基团,这也许是它们的活性较强的原因,这对于进一步的探索研究蛇床子素结构与活性的关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T_2或T_3为先导化合物,再进一步结构优化,添加含F原子或含杂环的基团,筛选活性更高的化合物。(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08-05-01)

蛇床子素衍生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蛇床子素/壳聚糖衍生物胶束(NSC-OST)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并探究其机制。方法:采用二次酶消化法分离大鼠原代成骨细胞,并通过Giemsa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观察与鉴定。实验分4组,分别为对照组、β-雌二醇组、蛇床子素组及NSC-OST组。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以碱性磷酸酶染色评价细胞分化状态,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BMP2、Ⅰ型胶原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进一步检测Ⅰ型胶原的表达。结果:NSC-OST可抑制成骨细胞增殖,提高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力,促进BMP2蛋白及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NSC-OST可抑制成骨细胞增殖,并通过促进BMP2蛋白合成激活BMP信号通路、促进成骨细胞分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蛇床子素衍生物论文参考文献

[1].潘娅岚.蛇床子素/壳聚糖衍生物“相须”为伍抗骨质疏松的靶向效应及机制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

[2].郑苏阳,郭杨,马勇,王礼宁,潘娅岚.基于BMP信号研究蛇床子素/壳聚糖衍生物胶束对成骨细胞的作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

[3].李慧.蛇床子素及其衍生物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

[4].傅力明,王亚坤,张浩,王蕊,王芳.荧光光谱法研究蛇床子素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包合作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

[5].胡小娟.新型低毒性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蛇床子素胶束的研制[D].苏州大学.2013

[6].杨加宾,陈莉,苏国强,任宇.蛇床子素二苯乙烯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抑制微管蛋白聚合作用[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11

[7].关巍,王春梅,房舒,刘志恒,陈浩.具蛇床子素母体结构衍生物JS-B对辣椒疫霉作用机制研究[J].江苏农业学报.2009

[8].魏文军.蛇床子素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

标签:;  ;  ;  ;  

蛇床子素衍生物论文-潘娅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