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冷却肉供应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冷却猪肉,供应链,污染
冷却肉供应链论文文献综述
张姝楠,潘家荣[1](2008)在《冷却猪肉供应链中微生物污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冷却猪肉供应链的屠宰、运输、销售等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情况,分析各环节微生物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指出影响冷却猪肉安全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08年06期)
张姝楠[2](2008)在《冷却猪肉供应链跟踪与追溯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特别是畜产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近年来,由于国内外疫病疫情不断爆发,猪肉生产与消费的距离化以及供应链的复杂化,使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的获取日益困难,动摇了消费者的信心。畜产品跟踪与追溯系统作为食品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有效手段,可以提供畜产品在其供应链中的流动情况,使信息透明化,得到许多国家和消费者的普遍认可。目前,我国猪肉追溯体系还不完善、还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管理的需要。本研究以南京某食品集团的冷却猪肉供应链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冷却猪肉的生产流程,针对冷却猪肉供应链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以微生物污染、重金属污染、兽药残留为监控目标,根据全程检测分析关键安全控制点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同位素指纹图谱分析危害物的主要来源以及借鉴国家有关标准或规范对我国冷却猪肉溯源体系的基本信息指标和关键安全信息指标进行筛选,初步开发了基于食品安全原理的冷却猪肉供应链跟踪与追溯系统,为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提高政府监管效率、打破猪肉出口贸易壁垒提供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对冷却猪肉供应链各环节的外源性微生物污染的监测和分析,发现猪肉中的外源性微生物污染受屠宰、运输、销售过程中的工具设备、操作人员及环境因素等外界条件的影响,屠宰过程使用的刀具、操作工人的衣服及卫生和屠宰、冷却车间空气、运输过程所用的工具和车辆以及运输温度、时间、销售环节的分割刀具、分割台面、盛肉篮筐、工人的卫生、分割间空气、分割温度、分割时间和包装材料是微生物污染控制的关键;2)利用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了里脊肉、腿肉、肘肉、小排肉、五花肉、脂肪六个不同部位猪肉、猪饲料、猪饲料各组分及饮用水中Pb、Ge、Hg、As、Cr、Cu、Zn等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不同部位猪肉、猪饲料组分的206Pb/204Pb、207Pb/204和208Pb/204Pb比值,并通过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了所选猪肉供应链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结果表明其污染主要来自于养猪饲喂的饲料,而且不同部位猪肉中Pb污染来源一致,主要来源于饲料组分中的豆粕和麸皮。同时研究发现,不同部位猪肉对Pb的累积程度相同,但对Cr、As、Cu、Zn、Cd元素的积累各有不同;3)剖析冷却猪肉从养殖到销售的生产流程,针对影响冷却猪肉产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借鉴相关的标准和法规,根据对供应链中污染来源的分析,筛选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冷却猪肉溯源体系的基本信息指标和关键安全信息指标,在我国较系统的建立了冷却猪肉全程跟踪与追溯指标体系;4)根据目前我国猪肉生产标识技术的使用现状,提出了以耳标、RFID标签和条形码为载体的标识方案。结合猪肉供应链上各生产企业的实际信息技术水平,采用B/S结构,利用SQL Server7.0数据库技术,初步建立了具有信息采集、中央数据库、信息处理和信息查询等4个主要功能模块的冷却猪肉供应链跟踪与追溯信息系统。(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08-06-01)
熊洁[3](2007)在《我国冷却肉供应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冷却肉是指从屠宰、加工、流通直到消费者手中,始终保持在0-4度条件下的肉,在我国,冷却肉是一种高品质肉及新的消费形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冷却肉正在逐步发展起来,目前在部分大中城市已有销售。要使这种安全卫生的冷却肉成为消费主流形式,屠宰、加工、保鲜运输等都没什么大问题,目前还推广不开的原因在于成本价格偏高,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时间偏长,流通成为冷却肉物畅其流的“瓶颈”。因此对于冷却肉的供应链进行研究并提出能切实起到降低其流通成本和增加冷却肉的消费普及性的优化方案,将是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的。本文利用合同及垂直一体化等概念有效整合屠宰阶段与零售阶段,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游生产与加工屠宰阶段的流通不畅;对于导致了猪肉质量安全隐患的屠宰阶段与生猪养殖阶段之间松散的合作关系,本文提出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大型养猪场+农户”的方式,促进生产阶段和屠宰阶段的整合,能起到有效保障猪肉质量安全的作用;对于下游零售/批发阶段的问题,本文采用电子商务技术构建冷却肉的下游供应链,以缩短其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时间。为确保冷却肉供应链整体朝优化的方向运行,本文在最后给出了几点解决建议。(本文来源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期刊2007-05-01)
汤勇[4](2000)在《冷却肉供应链示范工程构想》一文中研究指出什么是冷却肉?目前居民猪肉消费形式主要有叁种: 一是冻肉,主要来源于国家储备肉:二是热鲜肉,主要来源于养猪场和农民散养,是目前居民消费的主要形式;叁是冷却肉。冷却肉是指从屠宰、加工、流通直到消费者手中,始终保持在0~4度条件下的肉。冷却肉作为一种高品质肉及新的消费形式,在发达国家已有几十(本文来源于《信息与电脑》期刊2000年02期)
冷却肉供应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特别是畜产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近年来,由于国内外疫病疫情不断爆发,猪肉生产与消费的距离化以及供应链的复杂化,使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的获取日益困难,动摇了消费者的信心。畜产品跟踪与追溯系统作为食品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有效手段,可以提供畜产品在其供应链中的流动情况,使信息透明化,得到许多国家和消费者的普遍认可。目前,我国猪肉追溯体系还不完善、还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管理的需要。本研究以南京某食品集团的冷却猪肉供应链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冷却猪肉的生产流程,针对冷却猪肉供应链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以微生物污染、重金属污染、兽药残留为监控目标,根据全程检测分析关键安全控制点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同位素指纹图谱分析危害物的主要来源以及借鉴国家有关标准或规范对我国冷却猪肉溯源体系的基本信息指标和关键安全信息指标进行筛选,初步开发了基于食品安全原理的冷却猪肉供应链跟踪与追溯系统,为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提高政府监管效率、打破猪肉出口贸易壁垒提供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对冷却猪肉供应链各环节的外源性微生物污染的监测和分析,发现猪肉中的外源性微生物污染受屠宰、运输、销售过程中的工具设备、操作人员及环境因素等外界条件的影响,屠宰过程使用的刀具、操作工人的衣服及卫生和屠宰、冷却车间空气、运输过程所用的工具和车辆以及运输温度、时间、销售环节的分割刀具、分割台面、盛肉篮筐、工人的卫生、分割间空气、分割温度、分割时间和包装材料是微生物污染控制的关键;2)利用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了里脊肉、腿肉、肘肉、小排肉、五花肉、脂肪六个不同部位猪肉、猪饲料、猪饲料各组分及饮用水中Pb、Ge、Hg、As、Cr、Cu、Zn等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不同部位猪肉、猪饲料组分的206Pb/204Pb、207Pb/204和208Pb/204Pb比值,并通过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了所选猪肉供应链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结果表明其污染主要来自于养猪饲喂的饲料,而且不同部位猪肉中Pb污染来源一致,主要来源于饲料组分中的豆粕和麸皮。同时研究发现,不同部位猪肉对Pb的累积程度相同,但对Cr、As、Cu、Zn、Cd元素的积累各有不同;3)剖析冷却猪肉从养殖到销售的生产流程,针对影响冷却猪肉产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借鉴相关的标准和法规,根据对供应链中污染来源的分析,筛选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冷却猪肉溯源体系的基本信息指标和关键安全信息指标,在我国较系统的建立了冷却猪肉全程跟踪与追溯指标体系;4)根据目前我国猪肉生产标识技术的使用现状,提出了以耳标、RFID标签和条形码为载体的标识方案。结合猪肉供应链上各生产企业的实际信息技术水平,采用B/S结构,利用SQL Server7.0数据库技术,初步建立了具有信息采集、中央数据库、信息处理和信息查询等4个主要功能模块的冷却猪肉供应链跟踪与追溯信息系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冷却肉供应链论文参考文献
[1].张姝楠,潘家荣.冷却猪肉供应链中微生物污染研究[J].食品科技.2008
[2].张姝楠.冷却猪肉供应链跟踪与追溯系统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3].熊洁.我国冷却肉供应链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4].汤勇.冷却肉供应链示范工程构想[J].信息与电脑.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