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浦江县金融希望小学陈源东
【摘要】数学教学大纲中这样规定:“小学数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堂、校园、家庭、社会是孩子们学习的天然场所,我们可以开发和利用这些环境资源,创建数学运用教学体系。
【关键词】生活数学教学实践活动情境创设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育理论,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就是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生活是数学产生和发展的园地,而学生要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这也是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数学教学,只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数学来源生活,反哺生活,数学教学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一、数学教材的“生活化”
教材是把知识以形式化的、书面化的冷冰冰地呈现给我们,而我们的教学如果从这些冷冰冰的形式开始,学生就不可能经历“火热”的数学思考过程。实际数学教学时,从“形式”开始,学生就容易出现“形式”上的理解,而失去探索和自己的思考。怎样避免这冷冰冰地教学模式呢?
(一)理解基本教材,合理利用
同样的教材,面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教师实行起来应该是不同的。教师应该把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一些事件或者活动都可以编进自己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对掌握新知有促进作用;一些国内国外的大事也可以渗透进课堂,培养学生关心国事、观察世界的意识,对培养学生情操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较大帮助。
(二)丰富的教学资源需要精挑细选
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其实我们身边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有很多:多媒体课件、专题教学网站、各种教学资料、优秀教师的成功教学经验……作为一线的教学工作者,我们应具备品别优劣的能力,选择有效的教学资源,挖掘潜在的教学资源,丰富的资源可以让老师的数学课堂更开放、更灵活。
(三)利用数学教材的不同板块,提高知识的使用价值许多老师都忽略了课本上的“实验和探究”、“数学活动”、
“阅读思考”等板块,认为那是趣味性的东西,难以形成知识和能力,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它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者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
二、拓展数学课堂,让数学与生活更亲切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时机,开展数学实践。我们常常感叹现在的学生理解能力差了,创造能力低了,其实根源主要不在学生,而在于我们的教学。我们给了学生多少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思考问题呢?现在的学生有多少人有机会能自己去探究数学知识与应用呢?每学期我们开展了多少有关数学知识竞赛、知识探究实践等活动呢?又曾几何时我们让学生真正走向社会,学习于生活且应用于生活呢?我们的教学常局限在教室里和纸面上,施行的是封闭式的教学,这种教学难教出水平高能力强的学生。
三、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学生获得的数学知识,必须到实践中运用,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包括课内实践和课内外实践。
(一)加强课堂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实践活动的机会,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和自觉性。例如:我在一年级上学期中,在学习了前后和左右后,我组织了两个活动,一个是去操场演示公路上汽车、人流等场景,我们该如何开车和行走;一个是在学校楼梯演示平时我们走楼梯的情景。通过以上对实际问题的验证,使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前后左右方向的理解,从而也提高了实际应用的能力。
(二)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实践,在生活中应用数学。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与生活,学以致用。因此,每一次学完新课后,我就尝试着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的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人民币》时,我让孩子们提前准备了一些零钱,并在课堂上创设了“跳蚤市场”的情境,让学生充当售货员和顾客,实际进行交易,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学会使用人民币,并进行计算,学生积极性高,在实际活动中运用自己所学习的知识,牢记人民币的认识。
(三)教学方式的转变,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学习。改变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要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热爱数学的感情。走进生活,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
四、作业设计结合生活实际
布置作业时要注意作业形式的多样性。尽可能做到以趣激趣,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不产生厌烦情绪,更不会把作业看成是一种负担。还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孩子自己设计作业,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愿意作业,创造性地完成作业,掌握所知,巩固所知。
五、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进行教学
情境创设要结合生活实际与数学的特征,而且要和数学教学内容相联系,要与重难点知识和教学目标紧密结合。一方面要把握情境和生活两方面融合的“度”,不能太牵强而脱离实际;另一方面要明确情境是为数学服务的,它不是摆设,不能为了让孩子们觉得好玩,而忽视了数学学习。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既要立足课堂,又应联系生活、拓展实践,向学生的“课堂──校园──家庭──社会──课堂”各个领域拓展,创造出一个数学的学习环境。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而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让学生切身体会数学知识可以美化生活,使生活变得更加有意思,使学生更爱生活和数学。
参考文献:
[1]罗亚波.“学”数学更是“用”数学[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2,(2)
[2]缪亚红.论如何让小学数学在生活化教学中绽放活力[J].陕西教育2013(1)
[3]汪潮.《教学新理念》.文汇出版社,2003年[5]赵冬兰.对数学生活化和作业生活化的探讨[J].成功(教育版),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