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肿瘤血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胃癌,多层螺旋CT,CT值,术前化疗
肿瘤血供论文文献综述
叶晨[1](2019)在《CT值评价胃癌肿瘤血供及术前化疗效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胃的血供丰富,肿瘤生长及进展的基础是血供,局部进展期胃癌因瘤体或转移灶的过度增殖而致手术难度大,预后差。局部进展期胃癌除采取手术治疗外,还需要行化疗,化疗药物通过浸润肿瘤组织而显效,其依靠的也是血供。目前术前评估血供的方法有限,以往组织学方法只能观察肿瘤组织中血管新生的能力,但其中许多新生血管尚未成熟,并不具有循环功能,而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MDCT)可通过观察肿瘤与周围组织或血管的显影情况,评价胃癌的血供状态,同时分析胃癌的血供与术前化疗效果之间的关系,为局部进展期胃癌病人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自2013年9月起对我院收治的局部进展期的胃癌病人进行研究,通过平扫及增强MDCT检查肿瘤及转移淋巴结与邻近重要脏器、血管之间的关系,评估为可切除者直接行胃癌根治术治疗,评估为不能切除者则先进行术前化疗,再行后续治疗。计算门静脉期和平扫期肿瘤CT值,并将其以同层主动脉CT值进行校正,获得主动脉校正CT(aorta adjusted CT,AACT)值。术前化疗组给予动静脉结合术前化疗,分别通过实体肿瘤反应评价标准1.1版(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 1.1)进行影像学及日本胃癌协会(Japanese Gastric Cancer Association,JGCA)的组织学标准进行病理学评估化疗反应。结果:至2017年11月,完成共300例胃癌病人入组,其中直接手术者179例,接受术前化疗者121例。300例胃癌病人年龄为(59.03±10.82)岁,AACT值为0.5741±0.1183。不同性别、肿瘤位置以及大体类型的病人肿瘤AACT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病理组织学类型方面,高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及印戒细胞癌的AACT值在两两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分别为0.024、0.001、0.030)。术前化疗有效组有87例,AACT值为0.6286±0.1922,化疗无效组有34例,AACT值为0.4945±0.2451,两组AACT值之间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1),术前化疗对血供丰富的肿瘤具有更好的疗效。根据术前化疗组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该ROC曲线下面积为0.758,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胃癌血供状态对术前化疗效果的评估有价值,根据“尤登指数”计算得到AACT值最佳界值为0.5164,其灵敏度为80.5%,特异度为67.6%。结论:胃癌血供状态与其病理组织学类型有关,肿瘤分化程度越高,其血供状态越丰富,AACT值高水平下局部进展期的胃癌病人肿瘤血供丰富,经术前化疗后多可使瘤体减小并降期,甚至达到病理缓解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叶晨,徐沁梅,相小松,周长圣,李国立[2](2019)在《CT值评价胃癌病人肿瘤血供及术前化疗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CT值评价局部晚期胃癌病人胃的血供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3年9月起对我院收治的局部晚期胃癌病人进行研究。通过CT检查胃癌与邻近重要脏器、血管的关系,可切除者行胃癌根治术,不能切除者先行术前化疗,再手术治疗。计算门静脉期和平扫期肿瘤的CT值,并以同层主动脉的CT值校正,获得主动脉校正CT(aorta adjusted CT, AACT)值。术前化疗病人给予动静脉结合口服化疗,评估化疗反应。结果:至2017年11月,完成300例胃癌病人,其中直接手术179例,接受术前化疗121例。病人年龄为(59.03±10.82)岁,AACT值为0.574 1±0.118 3。不同性别、肿瘤位置及大体类型病人的肿瘤AACT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组织学类型方面,高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以及印戒细胞癌的AACT值在两两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分别为0.024、0.001、0.030)。术前化疗有效组87例,AACT值为0.628 6±0.192 2,化疗无效组34例,AACT值为0.494 5±0.245 1,两组AACT值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1)。术前化疗对富血供的肿瘤具有较好的疗效。AACT阈值为0.516 4,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5%和67.6%。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58。结论:分化程度高的胃癌血供好。AACT高水平下局部不能切除的胃癌病人肿瘤血供可能更丰富,术前化疗效果好,获得手术机会。(本文来源于《外科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01期)
钟荣明[3](2019)在《多层螺旋CT对胃癌和肿瘤血供的临床诊断价值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胃癌和肿瘤血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8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60例疑似胃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参照,计算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并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螺旋CT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根据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计算螺旋CT对胃癌供血动脉的显示情况。结果: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参照,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5. 35%、94. 12%、95. 00%,其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良好(Kappa> 0. 7)。螺旋CT对胃间接供血动脉的显示率为100. 00%,对胃左动脉、胃右动脉、胃后动脉、胃短动脉的显示率分别为95. 35%、93. 02%、97. 67%、97. 67%,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多层螺旋CT可对胃癌予以灵敏、准确诊断,还可对患者肿瘤血供情况进行明确,可应用到胃癌的诊断和治疗中。(本文来源于《医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01期)
缪亚军[4](2018)在《多层螺旋CT对胃癌及肿瘤血供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胃癌患者术前诊断、肿瘤血供显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胃癌患者62例,在术前对其进行MSCT及血管造影检查。分析MSCT的分期诊断准确率及对胃癌血供的显示情况。结果MSCT与手术病理检查对胃癌的确诊率及分期诊断准确率无显着差异(P>0.05);MSCT与血管造影对于胃癌肿瘤供血动脉的显示率无显着差异(P>0.05)。位于胃体、贲门、胃窦的肿瘤组织的CT值均显着高于正常组织(P<0.05)。结论 MSCT可准确对胃癌进行分期诊断,并能较好地反映胃癌血供情况,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8年25期)
梁柱德,宁金沛,李国栋,潘式新,李泉[5](2018)在《脊柱转移肿瘤血供3D数字化评估对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与探讨脊柱转移肿瘤血供3D数字化评估对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48例脊柱转移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则以脊柱转移肿瘤血供3D数字化评估为指导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总有效率、VAS评分)及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EORTC QLQ-BM22量表)。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U=2.271,P=0.023);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62.50%(χ~2=5.779,P=0.016);治疗后3 d及4周,观察组VAS评分、EORTC QLQ-BM22量表各个模块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转移肿瘤血供3D数字化评估对患者治疗效果较好,且对生存质量有积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8年23期)
杨志军,赵丽娟[6](2018)在《超声超微细彩色血管成像技术评价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血供效能初步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应用超声超微细彩色血管成像(SMI)技术评价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病灶血供情况。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TACE治疗的PLC患者45例(56个病灶),术后1个月,接受增强CT、超微细彩色血流成像(SMI)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检查。以增强CT作为对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同一病灶的血供情况。结果增强CT评估病灶血供的能力优于CDFI(x~2=38.205,P<0.001)或SMI(x~2=12.010,P=0.001);以增强CT为标准,SMI评估病灶血供的能力优于CDFI(x~2=9.583,P=0.002);进一步对不同方法诊断病灶血供的效能显示,SMI检查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CDFI(P=0.031),SMI判断病灶血供的灵敏度、准确度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2.4%、58.9%和31.5%,均优于CDFI的30.4%、28.4%和21.1%(x~2=20.612,P<0.001;x~2=10.251,P=0.001;x~2=2.956,P=0.041);SMI可以清晰地显示直径<2.0 cm的病灶内部血流,但是CDFI未显示血流信号,SMI评估病灶血供的能力优于CDFI(x~2=5.758,P=0.016);对于直径≥2 cm的病灶,SMI和CDFI均可显示病灶血流,但是SMI评估病灶血供的能力优于CDFI(x~2=6.560,P=0.010)。结论 SMI技术是一种新型血流成像技术,能较好地检测病灶的血供情况,为临床评价PLC患者在TACE术后疗效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实用肝脏病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王思林[7](2018)在《多层螺旋CT诊断对胃癌和肿瘤血供的应用价值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胃癌和肿瘤血供实施多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4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多层螺旋CT诊断,最后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并将其与术后病理进行比对。结果:40例胃癌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诊断后,比对CT和术后病理的胃壁厚度、胃壁外软组织肿块大小和胃壁溃疡大小,组间数据结果经证实后差异呈P<0.05。比对低分化腺癌和中分化腺癌的胃壁厚度、胃壁外软组织肿块大小、胃壁溃疡大小和区域淋巴结转移率,组间数据结果经证实后差异呈P<0.05。结论:胃癌和肿瘤血供实施多层螺旋CT诊断,效果显着,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和普及。(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8年04期)
林子惟[8](2017)在《超声技术评价乳腺肿瘤血供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声影像技术是检测乳腺肿瘤血管的常用方法,能便捷安全地显示肿瘤微血管的数量、形状、走形及分布等情况,大大提升乳腺肿瘤的诊断准确性,在临床工作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本文对当前评价乳腺肿瘤血管生成情况的的几种超声影像学方法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7年08期)
严晓波,林秾,黄鑫,叶招明[9](2016)在《建立数字化CT模型评估脊柱肿瘤血供及栓塞效果的临床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常见的脊柱肿瘤中,转移性肾癌、转移性甲状腺癌、原发的骨巨细胞瘤和原发的血管瘤均有着较多的术中出血。术前动脉栓塞技术(TAE)的出现让这些肿瘤的术中出血较以往有了明显的减少。但是如何评价栓塞后的效果目前仍没有明确的方法。本研究通过使用SanteDICOM软件测量肿瘤CT早期增强图像中动脉期的平均体积CT值来建立术前栓塞评价模型以此帮助临床医生在术前判断肿瘤的残余血供情况。方法:本研究通过收集在2011.1~2015.12月在我科治疗的转移性肾癌、转移性甲状腺癌、原发的骨巨细胞瘤和原发的血管瘤患者5例,分析接受栓塞TAE治疗的患者在TAE前和TAE后的CT值变化,比较术前CT值与术中出血量的关系。结果:5例患者术前肿瘤评价CT值为72.30±25.21,136.44±39.21,176.48±63.30,466.49±153.92,65.77±19.36,对应的出血量分别为5500ml,4000ml,1600ml,1300ml,2500ml,而另一例患者术前肿瘤评价CT值为46.59±34.39,对应的出血量为600ml,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在其中一例巨细胞瘤栓塞前后的CT比较显示,栓塞后CT值明显下降(65.77±19.36,55.87±19.51,p<0.05)。结论:通过SanteDICOM软件重建肿瘤部分组织,通过计算体积内容积CT值可以用来判断肿瘤的血供情况,帮助医生做好术前准备,应对术中出血,是一种有效的评估手段。(本文来源于《2016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6-09-08)
黄清梅,肖一柳,莫鹏,郑冰[10](2016)在《乳腺肿瘤血供的超声评价方法及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声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在日渐完善,多普勒超声等技术的问世,使得肿瘤血供检测成为现实,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本文出于对乳腺瘤血供的超声评价方法以及研究进展进行了解的目的,从二维超声多普勒成像技术、叁维超声血流成像技术、超声对比增强造影、超声光散射乳腺成像系统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本文来源于《影像视觉》期刊2016年Z3期)
肿瘤血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CT值评价局部晚期胃癌病人胃的血供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3年9月起对我院收治的局部晚期胃癌病人进行研究。通过CT检查胃癌与邻近重要脏器、血管的关系,可切除者行胃癌根治术,不能切除者先行术前化疗,再手术治疗。计算门静脉期和平扫期肿瘤的CT值,并以同层主动脉的CT值校正,获得主动脉校正CT(aorta adjusted CT, AACT)值。术前化疗病人给予动静脉结合口服化疗,评估化疗反应。结果:至2017年11月,完成300例胃癌病人,其中直接手术179例,接受术前化疗121例。病人年龄为(59.03±10.82)岁,AACT值为0.574 1±0.118 3。不同性别、肿瘤位置及大体类型病人的肿瘤AACT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组织学类型方面,高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以及印戒细胞癌的AACT值在两两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分别为0.024、0.001、0.030)。术前化疗有效组87例,AACT值为0.628 6±0.192 2,化疗无效组34例,AACT值为0.494 5±0.245 1,两组AACT值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1)。术前化疗对富血供的肿瘤具有较好的疗效。AACT阈值为0.516 4,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5%和67.6%。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58。结论:分化程度高的胃癌血供好。AACT高水平下局部不能切除的胃癌病人肿瘤血供可能更丰富,术前化疗效果好,获得手术机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肿瘤血供论文参考文献
[1].叶晨.CT值评价胃癌肿瘤血供及术前化疗效果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9
[2].叶晨,徐沁梅,相小松,周长圣,李国立.CT值评价胃癌病人肿瘤血供及术前化疗效果[J].外科理论与实践.2019
[3].钟荣明.多层螺旋CT对胃癌和肿瘤血供的临床诊断价值探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
[4].缪亚军.多层螺旋CT对胃癌及肿瘤血供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
[5].梁柱德,宁金沛,李国栋,潘式新,李泉.脊柱转移肿瘤血供3D数字化评估对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8
[6].杨志军,赵丽娟.超声超微细彩色血管成像技术评价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血供效能初步应用研究[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8
[7].王思林.多层螺旋CT诊断对胃癌和肿瘤血供的应用价值观察[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
[8].林子惟.超声技术评价乳腺肿瘤血供的应用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
[9].严晓波,林秾,黄鑫,叶招明.建立数字化CT模型评估脊柱肿瘤血供及栓塞效果的临床探索[C].2016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6
[10].黄清梅,肖一柳,莫鹏,郑冰.乳腺肿瘤血供的超声评价方法及研究进展[J].影像视觉.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