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90型塔式起重机(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敏,李江[1](2021)在《复杂城市环境下大型塔式起重机基础设计与施工》文中认为湘府路项目万家丽立交采用D5200-240型塔式起重机进行钢箱梁架设,以满足一次性跨越既有万家丽高架桥的吊装需要。万家丽立交施工区域内受周边地理因素、邻近建筑物、交通压力、地铁交叉施工的影响,使得塔式起重机在位置选择、基础结构及安装方面困难较大。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交通、地质、管线等条件的影响,采取合理的塔式起重机设计方案,并对塔式起重机的基础进行受力验算,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陶阳[2](2021)在《塔式起重机群作业干涉主动预警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目前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建设的迫切需求,塔式起重机作为建筑机械的中坚力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我国目前城乡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高层建筑物已成为主流,塔机缩短工期、节省人力的优势愈加明显。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塔机会群作业一起操作。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涌现出了一系列的问题。群塔作业与周围建筑物、道路以及群塔之间会产生碰撞,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提高设备安全防范,采用有效的软硬件措施,解决塔机群作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碰撞问题,是高层建筑建设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以塔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防碰撞算法,结合短距离无线传输和组网技术,开发了群塔防碰撞软件,实现了塔机群作业的运行状态监测及实时干涉主动预警。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防碰撞算法的分析和研究。采用齐次变换理论,将塔机群与周围建筑物放在同一坐标系中进行分析。研究确立符合群塔作业实际情况的防碰撞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并进行简化和改良,保证对可能的碰撞区域做出正确、迅速的判断,及时主动下发控制命令,防止漏报和错报。为后续实现防碰撞软件平台提供了理论基础。(2)短距离无线传输网络拓扑结构研究。采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对塔机吊钩处进行定位。研究适应塔式起重机机械工作特点,满足数据无线传输的网络拓扑结构。(3)短距离无线传输模块稳定性研究。分析造成数据传输的丢包和影响传输速率的因素,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保证数据高速准确的传递和接收。对常用的网络通信方式进行调研分析后,最终决定采用Zig Bee技术来进行无线通信。根据本文提出的防碰撞算法,结合传感器反馈的坐标定位信息,就可以实现塔机群作业时干涉预警技术。
曹野[3](2020)在《塔式起重机非工作工况回转机构风载响应特性的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城市住房的需求量,我国住房建设作业量逐年增加。塔式起重机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起升重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其设计要求逐步增加。我国沿海城市经常遭受台风等恶劣天气影响,用于沿海工地的塔机在台风的作用下经常发生倒塌事故。非工作状态时,塔机通过释放回转机构,使其上部结构能够自由回转,从而产生风标效应,以提高其抗风能力。能否形成风标效应以及所需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塔机的抗风性能。因此深入研究回转机构对风载的响应特性,可以为塔机的抗风设计提供理论指导。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模拟风荷载时程序列,建立风荷载作用塔机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通过动力学仿真研究回转过程中的动态特性,为塔式起重机的抗风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使用谐波叠加法基于风谱模拟了顺风向和横风向脉动风荷载的时程序列,通过模拟谱和目标谱的谱偏差可以确定模拟时程序列的准确性,该方法易于通过既定风场参数进行数值模拟,为后续塔机系统广义外力矩阵的建立提供依据。塔机整体建模过程基于多柔体系统动力学理论,采用浮动坐标法对其进行建模,依据长度不变的等效原则,将空间桁架结构简化等效,分析其运动形式将空间运动分解为多个平面运动。依据浮动坐标法利用有限元法离散用于描述柔性构件的变形的广义坐标,由此得到广义坐标可以十分直观地描述具有大柔度的臂架结构的大变形、大转角运动,便于推导塔机系统动力学方程,由各构件的动能、弹性力虚功、受载情况以及结构的组成关系得到各构件质量阵、刚度阵、广义外力阵以及约束方程和其雅可比矩阵,通过第一类Lagrange方程集成可得塔机动力学方程,使用广义-α法对系统方程进行求解,得到塔机系统多个平面关键点在不同风载作用下的位移、速度时间响应曲线,通过ADAMS软件仿真解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并为系统应力响应和动态稳定性分析提供理论基础,采用ANSYS软件对系统的应力响应进行验证,其结果准确。虽然桁架结构的建模和计算可以通过现有的商用有限元软件实现,但其实现从建模到位移响应到动态应力、稳定性分析数据和流程需要从ANSYS传输到ADAMS再返回到ANSYS,且其数据处理交换复杂,而本文为建立统一的建模过程,即位移响应、动态应力响应以及动态稳定性求解的流程,采用MATLAB编程实现完整统一的计算过程,通过风载作用下回转过程中一系列位移响应、应力响应和动态稳定的计算为实际工程设计提出指导。
李永耀[4](2018)在《FZQ2000Z型动臂塔式起重机臂架改进设计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动臂塔机结构逐渐向大型化发展,起重量和工作速度不断提高。臂架作为起重机的重要支撑结构件,其重量在整机中占很大比重,并且过大的自重会严重影响起重机的起重能力。为了降低起重机臂架的重量,提高整机工作性能,开始对起重机臂架的弦杆使用轻质高强度合金钢。但多数情况下该桁架结构并不能充分利用材料的性能。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做了以下研究工作:以FZQ2000Z型动臂塔式起重机的析架式臂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起重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探讨了臂架变幅平面和回转平面的载荷分布,研究了各工况下臂架的受力特点,确定了起重机臂架结构稳定性最差时臂架的长度和仰角的范围;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多载荷组合条件下臂架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最差稳定性时,臂架的最大承载能力和最大破坏吊重;通过对弦杆结构的改进,采用轻质高强度合金钢D562替换普通钢Q390,分析了此时臂架的弹塑性力学特性,确定了臂架弦杆、腹杆强度的最大利用率,结果表明用800MPa级超高强度合金钢D562替代常规Q390钢后,不但可以满足实际需要还可减轻臂架自重约30%,采用高强度钢材后臂架轴向压缩变形量增大,其中额定载荷工况水平位移的最大值为增加4.1%;最后,运用有限元模态理论分析理论,建立了起重机臂架的有限元模态分析模型,分析了臂架系统自振频率以及臂架整体结构的刚性。本研究为合理选择钢材、设计桁架结构,探索起重机臂架的力学特性及相关设计规律,提升臂架承载性能降低重量,提供理论依据。
崔少杰[5](2016)在《动臂塔式起重机动态特性及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塔式起重机在当今的建筑施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建筑群密集程度的增加,施工空间逐渐减小,而动臂塔式起重机(简称动臂塔机)由于回转半径小、起升高度大等特点,所以越来越受到工程界的关注。但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动臂塔机的运转速度和吊重质量不断提高,所产生的动载荷也随之增大,振动问题日益加剧,特别是动臂塔机采用起重臂俯仰的方式实现变幅,动态特性极为复杂,因此,研究动臂塔机的振动问题,即研究动态特性已成为工程机械领域广泛关注的课题。本文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对动臂塔机的动态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以下创新成果。(1)完成了动臂塔机的静力学研究,分析了风载荷方向、起重臂仰角对动臂塔机强度、稳定性、静刚度的影响。在吊重质量、风速不变情况下,起重臂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与塔身截面对角线重合时,塔身应力最大,且最大应力与风向无关;当起重臂仰角越大时,风载荷越大;工作状态下,“后向风”对塔机静强度影响较大,非工作状态下,“侧向风”对塔机静强度影响较大;“侧向风”对动臂塔机的稳定性和静刚度影响较大。(2)分析了动臂塔机的运动与结构对固有频率的影响,利用少自由度模型法和有限元法分别建立了动臂塔机的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动力学计算,给出了起重臂仰角和回转角对固有频率和主振型的影响规律。起重臂仰角对固有频率的影响较大,回转角对固有频率的影响较小;不同阶次的固有频率随起重臂仰角的变化规律不同,个别阶次固有频率对应的主振型在起重臂小仰角和大仰角时会相互转化。另外,对不同仰角下施加不同方向的简谐力进行了谐响应分析,确定了影响动臂塔机动刚度最大的固有频率。(3)分析了动臂塔机在不同工况下的动力特性,得到了关键节点位移响应和塔身、起重臂最大应力响应。当吊重离地起升和下降制动时,动臂塔机的振动主要在起升平面内;起重臂仰角越大,动载荷的影响越大,塔身动载系数越大;塔机回转启动时,回转加速度引起的动载荷主要影响起重臂,对塔身影响较小。(4)对动臂塔机在不同仰角下进行了地震波时程分析和反应谱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震波冲击下动臂塔机产生振动时,吊重质量只影响塔机动位移和动应力的最大值,不影响振幅;当起重臂仰角较小时,塔机的“点头”运动较大,起重臂容易发生折断;当起重臂仰角较大时,塔机的前后俯仰运动较大,容易造成塔身的损坏;动臂塔机起升平面内倾覆的可能性较大,侧向倾覆的可能性较小;水平面内的地震波对动臂塔机的危害大于竖向地震波的危害。(5)以提高动刚度为目的对动臂塔机进行了动态优化设计。把影响动臂塔机动刚度最大的固有频率作为目标函数,对关键部件尺寸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确立了设计变量,以结构强度、静刚度、最大动位移、质量和单支稳定性等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动臂塔机动态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优化结果显示动臂塔机的低阶固有频率有显着提高,动刚度明显增强,同时塔身静位移也有了改善,整机质量减轻。以上研究成果和结论为动臂塔机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可为制定塔机的施工规范提供理论指导。
喻胜刚[6](2013)在《自升门式液压提升系统开发和应用》文中指出本文以杭州之江大桥钢塔吊装施工工程为研究对象,对自升门式液压提升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设计与计算、试验检测、系统安全施工等进行了系统研究。该系统采用大中型吨位塔式起重机塔柱和爬升系统作为自升式龙门立柱,采用架桥机主梁和平车作为主次桁架和移动装置,采用钢索式连续提升千斤顶作为起重提升装置。该系统采用通用桥梁起重设备的部件组合而成,解决了特殊施工要求的难题,也大大降低了成本,并且能够根据不同工程要求进行变换组合,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针对主塔吊装工况施工的特点,制定了系统的试验方案。通过自升门式液压提升系统的检测和加载试验检验了提升系统的实际受力状况,保证了施工过程中自升式门式液压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针对自升门式液压提升系统进行了危险源分析,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并对系统安全拼装和拆除进行了讨论,从而保证整个工程安全施工。针对桥梁工程钢塔安装施工,通过研发新型特种吊装设备、相应的施工工艺,解决复杂组合结构建造过程中遇到的诸多技术难题,为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同时通过总结施工经验,可以为其他类似特点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工程实践经验。该施工技术是目前解决此类安装工程比较经济、安全的技术,成功解决了吊装重量重、吊装高度高、吊装稳定性等技术难题,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桥梁施工大型吊装设备的空白,对今后国内类似工程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姚刚,黄金宝,卢育坤,邓先德,阁春雷[7](2009)在《内爬式塔吊附墙架设计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塔吊的安全在施工中至关重要,随着内爬式塔吊在高层结构施工中被广泛采用,设计安全、可靠并可以周转使用的附墙架是保障施工安全的重要前提。本文针对内爬式塔吊的附墙架设计,通过大量的计算分析,提出了附墙架本身和所附着的剪力墙的承载力验算方法。
胡玉银[8](2007)在《第四讲:超高层建筑施工垂直运输体系的构成与配置(一)》文中研究说明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垂直运输机械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介绍在超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时,如何针对工程特点构建合理高效的垂直运输体系。
温秀峰[9](2007)在《哈尔滨东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发展之路》文中认为哈尔滨东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一个典型的有代表意义的建筑机械制造企业,它从1988年建厂到现在,由一个八个人的小厂发展成在行业内较有实力的企业。本论文以案例的形式,描述了哈尔滨东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其在产品开发、多元化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经营等方面的做法,同时也介绍了企业在成功的背后存在的制约企业再次腾飞的主要问题。在案例分析部分,首先分析了建筑机械制造业的国内、国外的市场状况和发展趋势,以及机遇和挑战;其次分析了哈尔滨东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优势、弱势、机遇和威胁,并给出了战略规划的思路;最后运用所学到的有关理论知识分析了哈尔滨东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成功之处和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周贤彪,孔庆璐[10](2000)在《走近秦山核电站》文中认为
二、M90型塔式起重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90型塔式起重机(论文提纲范文)
(1)复杂城市环境下大型塔式起重机基础设计与施工(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况 |
2 吊装设备选择 |
3 复杂城市地形下塔式起重机基础选型 |
3.1 塔式起重机基础位置交通疏解条件 |
3.2 塔式起重机基础位置地下管线情况 |
4 塔式起重机基础设计 |
4.1 D5200-240型塔式起重机基础设计 |
4.2 计算内容 |
4.3 计算结果 |
4.3.1 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 |
4.3.2 单桩抗拔力计算 |
4.3.3 单桩水平承载力计算 |
4.3.4 桩身承载力计算 |
4.3.5 承台受弯计算 |
4.3.6 承台抗冲切计算 |
4.3.7 承台抗剪计算 |
4.4 结论 |
5 塔式起重机基础施工 |
5.1 桩基础施工 |
5.2 桩承载力检测 |
5.3 高桩承台施工 |
6 结语 |
(2)塔式起重机群作业干涉主动预警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塔机群作业防碰撞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工作难点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论文章节安排 |
2.塔机群作业监控硬件设计 |
2.1 防碰撞原理 |
2.2 防碰撞监控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2.1 通讯方式 |
2.2.2 总体方案 |
2.3 数据采集模块 |
2.3.1 显示器 |
2.3.2 传感器 |
2.3.2.1 位移传感器 |
2.3.2.2 重量传感器 |
2.3.3 控制箱 |
2.4 PC端多线程技术的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塔机群防碰撞算法 |
3.1 塔机群作业碰撞情况分析 |
3.2 塔机运动模型建立 |
3.2.1 齐次坐标变换 |
3.2.2 塔机群坐标系的建立 |
3.2.3 塔机群距离计算 |
3.3 塔机防碰撞算法 |
3.3.1 塔机与固定障碍物的防碰撞分析 |
3.3.2 塔机群之间的防碰撞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塔机群作业无线通信技术 |
4.1 短距离无线传输网络的配置选型 |
4.2 ZigBee通信方案分析 |
4.2.1 无线通信技术简介 |
4.2.2 ZigBee的网络结构分析 |
4.3 ZigBee模块在塔机群通信中的应用 |
4.3.1 塔机通信网络初始化 |
4.3.2 塔机通信网络的入网和退网 |
4.4 本章小结 |
5.塔机预警技术试验验证 |
5.1 监测软件功能介绍 |
5.2 样机试验及初步应用情况 |
5.2.1 系统测试情况 |
5.2.2 系统应用情况 |
5.3 应用实例说明 |
5.3.1 塔机概况 |
5.3.2 监测软件设置 |
5.3.3 塔机碰撞预警报警结果 |
5.3.4 塔机工作循环次数及载荷状态 |
5.3.5 监控系统安装反馈控制与无反馈控制结果对比 |
5.4 研究总结与效益预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附录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塔式起重机非工作工况回转机构风载响应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和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风标效应下塔机载荷的分析与计算 |
2.1 引言 |
2.2 风场的基本特征 |
2.2.1 风速的组成 |
2.2.2 湍流强度 |
2.3 风速谱及相干函数 |
2.3.1 脉动风速功率谱 |
2.3.2 互谱及相干函数 |
2.4 顺风向脉动风荷载模拟 |
2.4.1 脉动风速时程模拟 |
2.4.2 脉动风荷载时程模拟 |
2.5 横风向脉动风荷载模拟 |
2.6 风荷载组合计算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塔机多柔体系统动力学建模 |
3.1 引言 |
3.2 柔性体的运动描述 |
3.3 塔式起重机动力学模型 |
3.4 起升平面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3.4.1 柔性体质量矩阵 |
3.4.2 柔性体刚度矩阵 |
3.4.3 系统的广义外力 |
3.4.4 系统的约束方程组 |
3.4.5 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
3.5 回转平面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塔机多柔体系统动力学数值仿真 |
4.1 引言 |
4.2 多柔体系统动力学方程求解方法 |
4.3 塔机不同受载下的动力学分析 |
4.3.1 平均风荷载作用下塔机系统动力学数值仿真与分析 |
4.3.2 脉动风荷载作用下塔机系统动力学数值仿真与分析 |
4.3.3 平均风和脉动风共同作用下塔机系统动力学数值仿真与分析 |
4.3.4 基于ADAMS软件的动力学仿真验证 |
4.3.5 风标效应响应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
4.4 塔机应力响应分析 |
4.4.1 实时工作外荷载计算 |
4.4.2 各杆应力响应计算 |
4.4.3 塔机主弦杆根部应力响应仿真及验证 |
4.5 塔机动态稳定性的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FZQ2000Z型动臂塔式起重机臂架改进设计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动臂塔机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动臂塔机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FZQ2000Z型动臂起重机结构及受力分析 |
2.1 动臂塔式起重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
2.1.1 动臂塔机结构 |
2.1.2 臂架结构 |
2.1.3 动臂塔式起重机工作原理 |
2.2 动臂塔式起重机承受的载荷 |
2.3 动臂塔式起重机臂架受力分析 |
2.3.1 变幅平面载荷计算 |
2.3.2 回转平面载荷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3 FZQ2000Z型塔式起重机臂架结构静力学分析 |
3.1 有限元基础理论及ANSYS分析方法 |
3.1.1 有限元理论基础 |
3.1.2 ANSYS有限元分析步骤 |
3.2 FZQ2000Z型塔机臂架有限元模型建立 |
3.2.1 起重机臂架结构受力分析 |
3.2.2 起重机臂架结构网格划分 |
3.2.3 起重机臂架结构材料及约束条件定义 |
3.2.4 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FZQ2000Z型塔式起重机臂架改进分析 |
4.1 不考虑臂架实际安装节点误差臂架改进后弹塑性分析 |
4.1.1 改进后起重机臂架有限元模型建立 |
4.1.2 最大起吊力矩条件下臂架结构有限元结果分析 |
4.1.3 最大起吊力臂条件下臂架结构有限元结果分析 |
4.2 考虑结构实际安装节点误差臂架改进后弹塑性分析 |
4.2.1 最大起吊力矩条件下臂架结构有限元结果分析 |
4.2.2 最大起吊力臂条件下臂架结构有限元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FZQ2000Z型塔式起重机臂架系统模态分析 |
5.1 模态分析理论及方法 |
5.2 臂架有限元模态分析模型建立 |
5.3 臂架有限元模态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动臂塔式起重机动态特性及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动臂塔机发展现状 |
1.2.1 塔机的分类及应用 |
1.2.2 国外动臂塔机的发展现状 |
1.2.3 国内动臂塔机的发展现状 |
1.2.4 动臂塔机的移动配重技术 |
1.2.5 动臂塔机的防后倾装置 |
1.2.6 动臂塔机的发展前景 |
1.3 动臂塔机动态性能研究现状 |
1.3.1 研究现状 |
1.3.2 存在的问题分析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论文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动臂塔机的静力学分析 |
2.1 动臂塔机概述 |
2.1.1 动臂塔机的结构 |
2.1.2 动臂塔机承受的载荷 |
2.1.3 载荷处理 |
2.2 动臂塔机静力学分析 |
2.2.1 强度分析 |
2.2.2 塔身稳定性分析 |
2.2.3 塔身静刚度分析 |
2.3 动臂塔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3.1 动臂塔机的结构参数 |
2.3.2 动臂塔机的有限元模型 |
2.4 风载荷对动臂塔机强度的影响 |
2.4.1 工作状态风载荷计算 |
2.4.2 非工作状态风载荷计算 |
2.4.3 风载荷作用下的应力计算 |
2.4.4 工作状态风载荷对动臂塔机的强度影响 |
2.4.5 非工作状态风载荷对动臂塔机的强度影响 |
2.4.6 风载荷对动臂塔机强度的影响规律 |
2.5 塔身稳定性计算 |
2.5.1 不平衡力矩 |
2.5.2 横向载荷引起的弯矩 |
2.5.3 塔身截面特性参数 |
2.5.4 塔身整体稳定性 |
2.6 塔身静刚度计算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动臂塔机的动态特性分析 |
3.1 动臂塔机动刚度概述 |
3.1.1 动臂塔机动刚度概念 |
3.1.2 动臂塔机的动力学建模方法 |
3.2 动臂塔机动刚度计算 |
3.2.1 振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
3.2.2 三质量三自由度系统 |
3.2.3 有限元法动力学模型 |
3.3 动力学模型实例求解 |
3.3.1 三质量三自由度系统固有频率计算 |
3.3.2 有限元模型固有频率计算 |
3.3.3 动臂塔机主振型 |
3.4 动臂塔机谐响应分析 |
3.4.1 谐响应分析原理 |
3.4.2 动臂塔机谐响应分析 |
3.4.2.1 Y方向激励 |
3.4.2.2 X方向激励 |
3.4.2.3 Z方向激励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动臂塔机的实际工况下动响应分析 |
4.1 动臂塔机的工作过程分析 |
4.2 典型工况载荷特性分析 |
4.2.1 载荷离地起升工况 |
4.2.2 下降制动卸载工况 |
4.2.3 先起升后回转工况 |
4.3 阻尼的选取 |
4.4 动臂塔机动态特性分析 |
4.4.1 载荷离地起升工况计算 |
4.4.2 下降制动卸载工况计算 |
4.4.3 先起升后回转工况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震载荷对动臂塔机的影响分析 |
5.1 地震载荷对塔机的危害 |
5.2 动臂塔机地震响应分析方法 |
5.2.1 动力时程分析法 |
5.2.2 反应谱法 |
5.3 动臂塔机的地震时程分析 |
5.3.1 时程分析计算原理 |
5.3.2 地震波的选取 |
5.3.3 三向地震波时程分析 |
5.3.4 单向地震波时程分析 |
5.4 地震谱分析 |
5.4.1 地震影响系数曲线 |
5.4.2 地震谱计算 |
5.4.3 谱响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动臂塔机的动态优化设计 |
6.1 动态优化设计 |
6.1.1 动态优化设计方法 |
6.1.2 动态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
6.2 灵敏度分析 |
6.3 动臂塔机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
6.3.1 设计变量 |
6.3.2 目标函数 |
6.3.3 约束条件 |
6.4 动臂塔机优化设计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6)自升门式液压提升系统开发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立项工程背景 |
1.2.1 工程概况 |
1.2.2 建设条件及施工影响 |
1.3 吊装方案比选 |
1.3.1 塔式起重机吊装 |
1.3.2 转体方案 |
1.3.3 钢管门式吊机 |
1.3.4 自升门式液压提升系统方案 |
1.3.5 方案对比 |
1.4 自升门式液压提升系统国内外发展状况 |
1.4.1 自升门式液压提升系统国内发展状况 |
1.4.2 自升门式液压提升系统国外发展状况 |
1.5 新研制自升门式液压提升系统主要技术方案和特点 |
1.5.1 主要技术方案: |
1.5.2 自升液压门式提升系统特点: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自升门式液压提升系统设计与计算 |
2.1 总体结构设计 |
2.1.1 基础 |
2.1.2 立柱 |
2.1.3 顶升套架 |
2.1.4 桁架平联 |
2.1.5 主桁架 |
2.1.6 次桁架 |
2.1.7 提升机构 |
2.2 结构设计计算 |
2.2.1 设计计算参数 |
2.2.2 荷载组合 |
2.2.3 工况分析 |
2.2.4 建模计算 |
2.2.5 计算结果(最不利工况) |
2.2.6 压杆稳定性和整体稳定性说明 |
2.3 顶升同步系统设计 |
2.3.1 顶升机构改造 |
2.3.2 顶升同步控制系统设计 |
2.4 钢索式连续提升千斤顶及泵站系统设计 |
2.4.1 千斤顶设计方案 |
2.4.2 泵站系统设计 |
2.4.3 同步控制系统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升门式液压提升系统试验研究 |
3.1 试验目的及内容 |
3.1.1 试验目的 |
3.1.2 试验内容 |
3.2 试验方法 |
3.2.1 加载步骤 |
3.2.2 试验控制点布置 |
3.2.3 门式液压提升系统操作要求 |
3.2.4 试验流程 |
3.3 变形检测 |
3.3.1 加载试验位移检测方法 |
3.3.2 主桁变形量测点布置 |
3.4 主要构件的应力检测(每个控制点工况) |
3.4.1 构件应力检测方法 |
3.4.2 门式液压提升系统主桁应力测点布置 |
3.4.3 门式液压提升系统次桁应力测点布置 |
3.4.4 门式液压提升系统立柱应力测点布置 |
3.5 起吊系统检查内容 |
3.6 加载试验安全措施 |
3.7 试验及数据 |
3.8 试验结论 |
3.9 验收取证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升门式液压提升系统安全施工研究 |
4.1 现场安全管理 |
4.1.1 危险因素分析 |
4.1.2 门吊拼装拆除安全保证措施 |
4.1.3 注意事项 |
4.1.4 安全通道设置 |
4.2 提升系统安装施工 |
4.2.1 提升系统拼装 |
4.2.2 同步顶升控制 |
4.3 提升系统拆除 |
4.4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自升门式液压提升系统扩展运用 |
5.1 自升门式液压提升系统扩展运用优势 |
5.2 扩展运用工程案例一 |
5.2.1 工程简介 |
5.2.2 本工程的难点重点分析 |
5.2.3 方案确定 |
5.3 扩展运用工程案例二 |
5.4 扩展运用工程案例三 |
5.4.1 工程简介 |
5.4.2 初步拟定施工方案 |
5.5 本章总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习研究成果 |
致谢 |
(7)内爬式塔吊附墙架设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附墙架支承主梁计算 |
2.1 荷载资料分析 |
2.2 塔式起重机附墙架支承主梁荷载考虑的主要因素 |
2.3 塔式起重机附墙架支承主梁的荷载确定 |
3 塔式起重机附墙架节点设计和验算 |
3.1 连接构件承载力验算 |
3.2 销轴承载力验算 |
4 剪力墙承载力验算 |
4.1 附着处剪力墙局部承载力验算 |
4.1.1 墙体锚固能力验算 |
4.1.2 墙体的抗冲切验算 |
4.1.3 墙体抗弯承载力的验算 |
4.2 整片剪力墙的极限承载力简化计算 |
5 结语 |
(8)第四讲:超高层建筑施工垂直运输体系的构成与配置(一)(论文提纲范文)
1 垂直运输体系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重要地位 |
1.1 超高层建筑施工垂直运输任务重 |
1.2 超高层建筑施工垂直运输投入大 |
1.3 超高层建筑施工垂直运输产生效益高 |
2 垂直运输体系的构成与配置 |
2.1 垂直运输体系的构成 |
2.2 垂直运输体系的配置 |
3 塔式起重机 |
3.1 塔式起重机发展概况 |
3.2 塔式起重机分类 |
3.2.1 按结构型式分 |
3.2.2 按回转型式分 |
3.2.3 按架设方法分 |
3.2.4 按变幅方式分 |
3.2.5 按起重能力分 |
3.3 塔式起重机选型与配置 |
3.3.1 塔式起重机选型影响因素 |
(1)超高层建筑结构特点的影响 |
(2)塔式起重机作业环境的影响 |
(3)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
(9)哈尔滨东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发展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部分 案例 |
1.1 哈东建公司及塔式起重机行业概况 |
1.1.1 哈东建公司基本状况 |
1.1.2 哈东建公司的产品和经营情况 |
1.1.3 国内塔式起重机行业的概况 |
1.1.4 国内塔式起重机行业的出口情况 |
1.2 哈东建公司的发展历程 |
1.2.1 从钢模板生产到塔式起重机的开发 |
1.2.2 塔式起重机在东三省品牌地位的确立 |
1.2.3 走多元化发展之路 |
1.2.4 向国际市场进军 |
1.3 企业面临的形势与存在的问题 |
第2部分 案例分析 |
2.1 塔式起重机行业状况分析及市场前景 |
2.2 市场竞争分析 |
2.2.1 SWOT分析 |
2.2.2 制定企业战略规划 |
2.3 企业成功之处的分析 |
2.3.1 企业发展中的领导艺术与魅力分析 |
2.3.2 企业经营的产品策略分析 |
2.3.3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
2.4 企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
2.4.1 内部管理机制缺乏活力 |
2.4.2 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现代思想 |
2.4.3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
2.5 企业未来发展的建议 |
2.5.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2.5.2 人力资源管理放在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 |
2.5.3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
2.5.4 提升企业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 |
2.5.5 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走近秦山核电站(论文提纲范文)
神州第一吊 扬名海内外 |
我国和平利用核能的典范 |
四、M90型塔式起重机(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杂城市环境下大型塔式起重机基础设计与施工[J]. 王晓敏,李江. 施工技术(中英文), 2021(17)
- [2]塔式起重机群作业干涉主动预警技术的研究[D]. 陶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塔式起重机非工作工况回转机构风载响应特性的研究[D]. 曹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4]FZQ2000Z型动臂塔式起重机臂架改进设计与分析[D]. 李永耀. 西安科技大学, 2018(12)
- [5]动臂塔式起重机动态特性及优化设计研究[D]. 崔少杰. 河北工业大学, 2016(08)
- [6]自升门式液压提升系统开发和应用[D]. 喻胜刚. 长安大学, 2013(05)
- [7]内爬式塔吊附墙架设计的研究[J]. 姚刚,黄金宝,卢育坤,邓先德,阁春雷. 施工技术, 2009(S1)
- [8]第四讲:超高层建筑施工垂直运输体系的构成与配置(一)[J]. 胡玉银. 建筑施工, 2007(08)
- [9]哈尔滨东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发展之路[D]. 温秀峰.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05)
- [10]走近秦山核电站[J]. 周贤彪,孔庆璐. 建筑机械, 20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