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代新诗论文-雷文学

二十年代新诗论文-雷文学

导读:本文包含了二十年代新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八十年代,新诗,哲学诗,升华

二十年代新诗论文文献综述

雷文学[1](2019)在《论八十年代的新诗哲学诗》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新诗哲学诗在新诗诞生伊始就已经发生,但长期处在蹒跚学步阶段,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到达一个比较纯粹的境界。八十年代的哲学诗人摆脱了现代哲学诗人不能不正视的现实压力,能够自由地抒写超越现实的纯形而上精神;摆脱了现代诗人几乎模仿西方哲学思想的创作状况,他们先有存在的精深觉悟,而后有形而上的写作;他们的哲学诗已经凝成了各自的形而上精神母题,甚至具备了构建世界本体的能力,这超越了现代诗人们对哲学问题的零星感悟。由于以上成就,八十年代哲学诗站在了新诗哲学诗的高峰。但八十年代的哲学诗也给后来者留下了历史性难题:八十年代的诗人们没有平衡形而上之悟带给他们尖锐的精神危机,他们尚不能利用哲学里的积极因素以建立一种更为圆满的哲学。(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任金刚[2](2019)在《恋歌·挽歌·悲歌》一文中研究指出巴人(王任叔)在现代文学史上以乡土小说和“鲁迅风”杂文的创作着称。目前学界对他的研究也主要聚焦于传记书写、乡土小说研究、杂文研究、文艺思想研究这四个方面。然而,追溯巴人的创作道路,他却是以新诗创作正式踏入“五四”新文学队伍之中的。遗憾的是,新诗作为巴人初入文坛第一种尝试的新文学体裁,目前学术界对它的关注是很薄弱的,虽已有一些零星的研究成果,但仍缺乏全面、系统、深入的挖掘与整合。可以说,目前学界对巴人新诗研究的欠缺与巴人丰厚的创作实绩相比,是极不相称的。首先,巴人的新诗创作成果丰硕。从一九二一年到一九二七年,他共有五部诗稿结集,分别为《恶魔》、《情诗》、《一九二五年诗集》、《长篇叙事诗集》、《一九二七年诗集》。虽然这些诗集中有不少作品已经亡佚,但仅现存的也在一百一十首以上。其次,巴人的新诗创作涵盖了散文诗、抒情诗、叙事诗(长篇)等多种诗体形式,显示了其驾驭各种新诗诗体的能力。最后,从文学性的层面来看,其新诗在艺术上也呈现出与同时期诗人不同的审美特质。因此,对巴人诗歌的研究是十分必要且极具价值的。全文共分五部分,分别为绪论、正文叁章和结语。绪论部分主要梳理巴人诗歌研究的现状,总结巴人诗歌研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对巴人诗歌研究薄弱的原因做相应的分析。第一章,以巴人唯一正式出版的散文诗集《情诗》作为考察对象,并将其与同时期最具典型性的“湖畔派”情诗创作进行历史性的横向比较。分别从言情主体、抒情对象、书写方式叁个角度凸显巴人之于“湖畔”社在情诗创作中独属于自己的审美品格和艺术特色。第二章,以《恶魔》、《一九二五年诗集》、《一九二七年诗集》中遗留下来的抒情诗为考察对象,对其中的思想意涵进行探究。和许多同时期的“五四”诗人一样,刚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巴人,既要面临自我生存的挑战,又亲眼目睹着社会的腐朽与黑暗,其青年的诗句中自然就充斥着相应的情绪。朱自清曾在给巴人的回信中赞其为“最初在中国唱挽歌的人”,本章也将以“挽歌”二字为关键词,分别从个人感受和社会情怀两个层面探究巴人抒情诗中深深的“挽歌”情绪。在个人层面,将结合巴人的具体生平,分析其面对爱情、生活、理想叁重失落时的情感言说;在社会层面,则将从他对底层民众悲惨生活的观照,及对整个社会的失望和不满两个层面探究其中的“挽歌”情绪。第叁章,以收录在《长篇叙事诗集》中的两部长篇叙事诗《洪炉》和《髑髅哀歌》为阐释对象。巴人的长篇叙事诗与同时期的叙事诗一样,都比较注重社会揭露的“纪实性”,但更表现出了很少能在同时期的叙事诗中看到的深刻的哲学思辨性。作为一个从浙东山乡出来的“五四”诗人,其叙事诗的“纪实性”主要体现为对农村现实的关注上。其中,对于乡土悲剧的诗性纪实以及对乡土灵魂的真实勾勒是其最鲜明的体现;而将“灵与肉”、“爱与美”分别灌注于这两首叙事诗中进行探讨,则是其哲学思辨性最鲜明的体现。结语部分主要为叁个部分。一是对巴人诗歌独特的艺术品格做进步一的总结;二是就本文对目前巴人诗歌研究的意义做简要的自我阐释并说明巴人诗歌研究之于整体的巴人研究所具有的不可或缺性;叁是就这一论题的研究空间做进一步的展望。(本文来源于《绍兴文理学院》期刊2019-05-24)

张晓霞[3](2019)在《二十年代文学史着中的新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梳理与考察了二十年代重要文学史着中的新诗论。二十年代文学史着在关于新诗的评价上主要有以下叁大特点:一是侧重从诗歌艺术形式来关注新诗,关注新诗体式;二是以客观呈现,理性分析的态度来评价新诗,具有史的价值;叁是以中国文学史为视野来看待新诗,赋予新诗合法性。但也存在缺乏全面整体系统分析,未揭示出内在规律等问题。(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上)》期刊2019年04期)

蔚青雯[4](2019)在《论“家园情怀”的表现趋向——以叁四十年代的中国新诗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四十年代的中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内忧外患致使中国处境堪忧、局势混乱。爱国诗人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置身事外,他们怀着一腔热情关注着自己的家园,关注着家园中同生死共命运的同胞。以创作新诗的形式来反映现实处境与歌颂希望、抒发家园情怀,肩负起时代与民族的担承,吹响战斗的号角。(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张晓玥[5](2018)在《当代语境与五、六十年代的新诗道路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50-60年代,曾发生一场声势浩大的新诗发展道路的讨论。在阶级性、革命性为主导意识的文化环境中,这次讨论的重点限定在诗歌形式方面。为了完成对新诗的"改造",民歌和古典诗被指定为新诗的"学习"对象。由于民歌与古典诗在存在状态与方式上的差异,"学习"过程中被不同程度地强调和运用着,因此对新诗的实际影响并不一样。也由于"学习"对象本身的规定性及其之间的差异性,一部分诗人、诗评家意外获得了一些属于诗本身的并不开阔的话语空间。(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赵航[6](2018)在《四十年代新诗中的“母亲”意象——以艾青、七月派、九叶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艾青和新诗史上两个极其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诗派和九叶诗派,虽然同出现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战争背景之下,但在对"母亲"这一意象的使用上显现出了不同的视角与审美态度,从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诗学追求和态度。(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王彦龙[7](2018)在《二十世纪二、叁十年代中国象征主义新诗的形式表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陈独秀、李大钊首倡“文学革命”后,中国文学的发展进入新的时期,各种文体在思想内容、语言体式和表现方式上与传统的中国文学大有不同。其中,诗歌的变化尤为剧烈,自由体白话诗歌兴起并开始取代传统文言格律体诗歌,从西方引入的诗学理论开始取代中国传统诗学理论,成为中国新诗在思想内容的拓展和形式表现的更新的主要理论指导。最初的中国新诗,有着叁大弊病,一是文体不独立,作诗如作文;二是语言不含蓄,作诗如说话;叁是形式不完善,诗歌无美感。为了解决这叁方面的弊病,各种诗学流派在不同的诗学理论指导下,进行自己的理论探索和诗歌创作实践。中国象征主义诗派在二、叁十年代,通过移植和改造法国象征主义诗学理论,逐步发展中国象征主义诗学理论以作为创作的指导。中国新诗的弊病主要在于形式表现上的更新问题,所以虽然法国象征主义诗学理论对诗歌的思想内容和形式表现有着精妙的论述,中国象征主义诗人的理论移植和创造的侧重点在于诗歌的形式表现。本文尝试对二十世纪二、叁十年代中国象征主义新诗进行考察,梳理中国象征主义诗人在中国象征主义新诗形式表现理论的探索和诗歌创作实践,重新认识中国象征主义诗歌形式表现更新的发展过程,以期对中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整体研究有所贡献。本文的研究时期是二十世纪二、叁十年代,涉及的诗人是中国象征主义诗派中有着较大成就的六位,开创之首李金发,创造社的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和中国象征主义的双峰戴望舒、梁宗岱。本文内容共分为五部分,前言介绍本论题的研究缘起和理论资源;第一章首先通过简单的理论梳理,介绍法国象征主义诗学理论的基本情况,和中国新诗界引进法国象征主义诗学理论的原因和目的,中国新诗界看到法国象征主义诗学理论在诗歌形式表现上的指导意义,是为了解决中国新诗形式上的薄弱和表现上的浅薄。第二章梳理中国象征主义诗学理论对法国象征主义诗学理论的移植和改造过程,六位诗人的探索可以分为叁个阶段,分别是李金发的机械模仿阶段、创造社叁位同仁的有机接受阶段和梁宗岱与戴望舒的成熟运用阶段,在思想内容的拓展和形式表现的更新上经历了逐步成熟的过程。第叁章通过中国象征主义诗歌典型文本细读,探究中国象征主义诗人诗歌创作中对形式表现的梳理,诗歌创作实践和理论主张对比,明晰从幼稚到成熟的发展过程。第五部分是结语,通过理论的梳理和创作的探究,可以发现中国象征主义诗人在二十世纪二、叁十年代为了中国新诗的建设,在主题内容和形式表现尤其是形式表现上,经历了艰难的发展过程,所取得的成绩对于中国新诗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8-06-01)

李阳[8](2018)在《面对永恒而战栗:吴兴华四十年代前期新诗创作探幽(1940-1945)》一文中研究指出诗人学者吴兴华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诗歌界的一个传奇,长期为人所忽视,直到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方被世人所知并得到一定的研究。对于吴兴华的深入研究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和学术的历史叙事。本论文也正是以此为鞭策,力图促进关于吴兴华的诗歌研究。论文分五部分进行论述:绪论以“梦的世界”与“醒的世界”为观测点,对吴兴华的战时书写心理症候进行初步、粗略的诊断,指出吴氏在四十年代初期走出幻梦状态更多地触及现实社会之后,其新诗创作中出现的诸种实验(或新变或复古)在相当意义上都是追求“永恒”(世界的秩序、心灵的安定和诗艺的不朽)途中对“战栗”(愁苦之世、动荡之心和速朽之忧)的某种克服和不可克服。第一章一方面重点把握吴兴华本人对其早期浪漫感伤习作的清算,指明其着力实验的西方格律诗体之摹仿、移植和锤炼,非特是古典主义的形式秩序要求,而且形式如建筑一般的稳固、封闭还表征了诗人自我保护与抵御机制的下意识启动。另一方面,浪漫主义式的情绪波动和震荡亦时时越出古典理性、节制秩序的藩篱,试图揭橥战时诗人稳固形式追求背后遮掩不住的动荡难平的心灵危机,那是身心俱将濒临沦陷的无解的战栗。第二章主要阐述吴兴华四十年代前期创作所受到的里尔克的影响和启发,指出诗人对里氏初期接受建立在其自身固有的诗学基础(英美传统和个人颖悟,具体而言包括古典主义的艺术静态法则、自华兹华斯到济慈再到艾略特的“非个人化”诗学门径)之上,试图梳理其动态过程。不过,吴氏起初欲从里尔克那里获致平静无我的永恒之魅和理性维持的努力,终被后者恒星般的引力所捕获,诗人的孤独主体因之深陷于另一重黑暗得多的宇宙。第叁章力图从更多的可能性和角度释读吴兴华回归传统的拟古实验。本章首先判断文白古今诗体转换的两种形式(翻译和移植)所体现的对古典诗歌的不同价值取向,指明吴氏拟古的全部努力都在于确认:用语体文写诗写到同古典诗体一样,非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在现代白话语境中赓续古典诗歌命脉的不二法门。第二节则有代表性地撷取吴氏的拟古创制,辨明其美学价值和艺术成就,亦指出当中的弊病,但更希冀通过分析超出纯粹摹拟古人腔调的诗例,认为其于家国襟抱与风月绮怀之外,确乎贡献出极其与众不同的错综中西、杂糅古今的品种。余论部分一方面概括吴兴华卓荦非凡的诗学造诣,另一方面也尝试辨认其畦径独辟却并不(尚未?)被现代汉诗主流采纳的诗学路径,试图以批评的未来写作为导向,指出回眸、接受吴兴华其实也正是为了更全面地展望新诗的前程与可能。古典、西方,自“五四”新文学诞生的那一刻起便构成了现代诗歌的正题和反题,而如何达致正反对立统一的“合题”(中国的新诗),即自我与异己兼而有之的独特存在物,这或许是诗人给予后世的最大启发和教训。(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彭萍[9](2017)在《现代歌词对五四至二十年代末新诗的选择及其原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的文化历史上,歌词有着悠久的传统。从"上古歌谣"开始,经"诗经""楚辞""乐府"到"唐声诗""唐宋词",再到"元明散曲""明清小曲",这些占据中国诗歌史大半江山的诗体自诞生之初,无论是以词入歌还是倚声填词,它们本身是以一种歌词形式面世,可见歌词同诗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清末民初的学堂乐歌是现代歌词的开端,白话新诗的诞生则给现代歌词带来新的生长土壤,但是从二十年代末起,现代歌词已经很少再从新诗吸取养分。文章将主要探讨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至二十年代末现代歌词同新诗的关系,以及现代歌词选择新诗入词的类型及原因,厘清现代歌词自诞生起至二十年代末间的发展脉络。(本文来源于《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10期)

李春艳[10](2017)在《浅论沈从文二叁十年代的新诗——兼与小说互文性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作家在一个文体领域过于成功,其他的领域便会被主动忽视。沈从文就是如此。相比较于他的小说、散文,沈从文在诗歌领域的探索持续时间长,贯穿了作者终生。在《沈从文全集》诗歌卷中,他生前未发表过的诗歌占了40%多。依据沈从文诗歌的语言体例,我们可以大约看到叁类:土话诗,白话诗和旧体诗。沈从文的旧体诗作于1961年以后,前两类诗歌构成了沈从文建国前的诗歌写作,我们可以把这一时期的诗歌统称之为新体(本文来源于《星星》期刊2017年11期)

二十年代新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巴人(王任叔)在现代文学史上以乡土小说和“鲁迅风”杂文的创作着称。目前学界对他的研究也主要聚焦于传记书写、乡土小说研究、杂文研究、文艺思想研究这四个方面。然而,追溯巴人的创作道路,他却是以新诗创作正式踏入“五四”新文学队伍之中的。遗憾的是,新诗作为巴人初入文坛第一种尝试的新文学体裁,目前学术界对它的关注是很薄弱的,虽已有一些零星的研究成果,但仍缺乏全面、系统、深入的挖掘与整合。可以说,目前学界对巴人新诗研究的欠缺与巴人丰厚的创作实绩相比,是极不相称的。首先,巴人的新诗创作成果丰硕。从一九二一年到一九二七年,他共有五部诗稿结集,分别为《恶魔》、《情诗》、《一九二五年诗集》、《长篇叙事诗集》、《一九二七年诗集》。虽然这些诗集中有不少作品已经亡佚,但仅现存的也在一百一十首以上。其次,巴人的新诗创作涵盖了散文诗、抒情诗、叙事诗(长篇)等多种诗体形式,显示了其驾驭各种新诗诗体的能力。最后,从文学性的层面来看,其新诗在艺术上也呈现出与同时期诗人不同的审美特质。因此,对巴人诗歌的研究是十分必要且极具价值的。全文共分五部分,分别为绪论、正文叁章和结语。绪论部分主要梳理巴人诗歌研究的现状,总结巴人诗歌研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对巴人诗歌研究薄弱的原因做相应的分析。第一章,以巴人唯一正式出版的散文诗集《情诗》作为考察对象,并将其与同时期最具典型性的“湖畔派”情诗创作进行历史性的横向比较。分别从言情主体、抒情对象、书写方式叁个角度凸显巴人之于“湖畔”社在情诗创作中独属于自己的审美品格和艺术特色。第二章,以《恶魔》、《一九二五年诗集》、《一九二七年诗集》中遗留下来的抒情诗为考察对象,对其中的思想意涵进行探究。和许多同时期的“五四”诗人一样,刚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巴人,既要面临自我生存的挑战,又亲眼目睹着社会的腐朽与黑暗,其青年的诗句中自然就充斥着相应的情绪。朱自清曾在给巴人的回信中赞其为“最初在中国唱挽歌的人”,本章也将以“挽歌”二字为关键词,分别从个人感受和社会情怀两个层面探究巴人抒情诗中深深的“挽歌”情绪。在个人层面,将结合巴人的具体生平,分析其面对爱情、生活、理想叁重失落时的情感言说;在社会层面,则将从他对底层民众悲惨生活的观照,及对整个社会的失望和不满两个层面探究其中的“挽歌”情绪。第叁章,以收录在《长篇叙事诗集》中的两部长篇叙事诗《洪炉》和《髑髅哀歌》为阐释对象。巴人的长篇叙事诗与同时期的叙事诗一样,都比较注重社会揭露的“纪实性”,但更表现出了很少能在同时期的叙事诗中看到的深刻的哲学思辨性。作为一个从浙东山乡出来的“五四”诗人,其叙事诗的“纪实性”主要体现为对农村现实的关注上。其中,对于乡土悲剧的诗性纪实以及对乡土灵魂的真实勾勒是其最鲜明的体现;而将“灵与肉”、“爱与美”分别灌注于这两首叙事诗中进行探讨,则是其哲学思辨性最鲜明的体现。结语部分主要为叁个部分。一是对巴人诗歌独特的艺术品格做进步一的总结;二是就本文对目前巴人诗歌研究的意义做简要的自我阐释并说明巴人诗歌研究之于整体的巴人研究所具有的不可或缺性;叁是就这一论题的研究空间做进一步的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十年代新诗论文参考文献

[1].雷文学.论八十年代的新诗哲学诗[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任金刚.恋歌·挽歌·悲歌[D].绍兴文理学院.2019

[3].张晓霞.二十年代文学史着中的新诗[J].文学教育(上).2019

[4].蔚青雯.论“家园情怀”的表现趋向——以叁四十年代的中国新诗为例[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

[5].张晓玥.当代语境与五、六十年代的新诗道路讨论[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8

[6].赵航.四十年代新诗中的“母亲”意象——以艾青、七月派、九叶派为例[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

[7].王彦龙.二十世纪二、叁十年代中国象征主义新诗的形式表现研究[D].广西大学.2018

[8].李阳.面对永恒而战栗:吴兴华四十年代前期新诗创作探幽(1940-1945)[D].华东师范大学.2018

[9].彭萍.现代歌词对五四至二十年代末新诗的选择及其原因[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

[10].李春艳.浅论沈从文二叁十年代的新诗——兼与小说互文性探析[J].星星.2017

标签:;  ;  ;  ;  

二十年代新诗论文-雷文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