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脂肪论文-程昌功,王革玲,田瑜,陈在敏,王燕

腹部脂肪论文-程昌功,王革玲,田瑜,陈在敏,王燕

导读:本文包含了腹部脂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负压吸引球,皮下埋植,引流装置,剖宫产

腹部脂肪论文文献综述

程昌功,王革玲,田瑜,陈在敏,王燕[1](2019)在《负压吸引球皮下埋植引流在预防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负压吸引球皮下埋植引流装置在预防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行剖宫产的83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2),对照组术后常规缝合切口,观察组关腹前使用负压吸引球皮下埋植引流装置。对比2组产妇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愈合等级占比,并统计2组关腹、拆线、住院以及切口愈合等各个指标所需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腹部切口感染、裂开以及脂肪液化发生率分别为0、2. 38%、4. 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 76%、12. 20%、14. 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切口甲、乙、丙级愈合率分别为97. 62%、2. 38%、0,而对照组分别为82. 93%、17. 07%、0,观察组的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关腹时间、拆线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切口愈合时间分别为(9. 25±1. 54) min、(8. 36±1. 41) d、(6. 81±1. 45) d、(11. 26±1. 34) d,明显短于对照组(28. 63±4. 16) min、(12. 23±1. 53) d、(10. 95±1. 86) d、(20. 38±3. 56)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剖宫产产妇切口缝合前皮下埋植负压引流球装置可降低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感染、裂开等并发症发生率,促进伤口愈合,缩短产妇住院时间。(本文来源于《局解手术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李雪梅,何春妮[2](2019)在《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免缝皮下脂肪组织的临床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免缝合皮下脂肪组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及笔者所在医院分院收治的400例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产妇,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常规缝合皮下脂肪层后再行皮内缝合,观察组不缝合皮下脂肪层直接行皮内缝合。比较两组切口缝合时间、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切口缝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免缝合皮下脂肪组织效果显着,明显缩短切口缝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可促进切口愈合,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32期)

雷桂成[3](2019)在《体育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与腹部脂肪含量关系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痛经是成年女性常见的妇科问题,是指月经前后或行经期间下腹及腰部有疼痛、坠胀感,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四肢冰冷症状,甚至晕厥。临床上分为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是生殖器官无器质病变的一种非病理性痛经;继发性痛经是指有器质性病变引发的痛经。体育女大学生痛经大多数都是原发性痛经。按影响人体程度,痛经可以为轻度、中度、重度痛经。生理、心理、膳食营养、疲劳、受凉、子宫不正常收缩等因素对痛经症状都有不同程度影响。缓解痛经不适症状措施,除了服用止痛药(去痛片、芬必得)外,常用的物理治疗手段有腹部热敷、保暖、艾灸、喝热糖水、适当运动等。不论是热敷、艾灸,还是运动等,其作用都是改善腹部局部血液循环。作者从这些物理治疗手段中得到启示,腹部软组织供血处于从腹主动脉分支流出的动脉血末端,血流量相对较低。影响腹部血液循环的体成分主要因素有腹部肌肉量以及腹部脂肪量,体育女生经高考前相关腹肌力量训练,都能够达到比一般文理科女生更多的腹肌量,腹部脂肪包括皮下脂肪以及大网膜脂肪,这些脂肪具有一定的保暖功能。女生腹部储备一定的脂肪量,有利于腹部保温。查阅国内外文献,极少提到痛经与体成分之间关系,除少数提倡通过体育锻炼减轻痛经症状论文外,没有研究涉及腹部脂肪量与痛经之间的关系。所以,本文试从新的角度探究腹部脂肪量与痛经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由于皮下脂肪储备量越多,腰围越大,腹部脐旁皮褶厚度也越高,故而选取了腰围与腹部皮褶厚度二个指标作为腹部脂肪储备量的测试指标。2018年6月,抽取广州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特殊教育、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等四个专业1-3年级的女大学生60名,年龄介于19-23岁。发放调查问卷60份,收回60份,回收率100%,在访问调查对象同时,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女生测定调查对象的腰围与腹部皮下脂肪厚度。腰围测试方法:被测试者自然站立,双脚自然张开与肩同宽,在第十二肋骨下缘与髂前上棘连线的中点,用带尺沿水平方向围绕测试对象的腹部一周,在呼吸末读取腰围数据。腹部皮褶厚度:被测试者自然站立,双脚自然张开与肩同宽,测试者用大拇指和食指的指腹与地面垂直的方向捏起被测试者脐旁2寸的腹部脂肪,用皮褶厚度计夹住皮褶读取数据,为腹部皮褶厚度。根据《中华妇产科学》(第二版)和《妇产科学》(第七版)中对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及轻、中、重划分标准进行问卷询问调查。研究结果:将调查与测试数据进行综合处理之后,得出以下结果:1.体育女大学生痛经发生率:经期无症状6.7%,轻度痛经率56.7%,中度痛经率33.3%,重度痛经率3.33%。中度以上痛经率36.6%。与国内非体育女生中度以上痛经率40-60%相比,处于较低痛经率。提示体育女大学生由于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与训练,体质得到提高,身体血液循环得到改善,痛经不适症状程度有所减轻。2.体育女大学生腰围与痛经关系:体育女大学生腰围按60-70cm,71-80cm,80cm以上分叁个组别,叁个组别人数分别占比为58.3%,38.3%,3.3%。在腰围60-70cm组中,中度痛经发病率18.3%,重度痛经3.3%;在腰围71-80cm组中,中度痛经发病率15%,没有重度痛经女生;在腰围80cm组中,只有2例女生,该2例女生都是轻度痛经。该调查结果显示,体育女生中度以上痛经发病率与腰围有密切关联,随着腰围增加,中度以上痛经发病率明显下降。3.体育女大学生腹部皮褶厚度与痛经发病率关系:腹部脐旁皮褶厚度小于12mm属于消瘦,12-20mm属于正常,大于20mm属于肥胖。调查结果发现,腹部皮褶厚度小于12mm的女生有18人,占30%。中度痛经以上患病率38.9%,其中重度痛经患病率11.1%;12-20mm组的女生共有37人,中度痛经以上患病率为37.8%,没有重度痛经患者;大于20mm组的女生共有5人,中度痛经以上患病率40%,重度痛经患病率20%。调查结果提示,腹部皮褶厚度正常的体育女大学生,患重度痛经的几率最低。腹部皮褶厚度过低或过厚,都不利于痛经症状的减轻。但用腹部皮褶厚度来反映痛经率之间的差别,没有用腰围指标的测量结果反映明显。这可能与腹部皮褶厚度只反映皮下脂肪储备量,而腰围可包含皮下脂肪与大网膜脂肪储备量有关4.不同季节痛经症状的变化。调查对象中有21.7%(13例)的体育女生主诉到冬天,痛经症状会加重。冬天气温较低,降低腹部皮温,进一步减少腹部血液循环,从而加重痛经严重程度。研究结论:通过上述调查结果综合分析,揭示腹部脂肪储备量(腰围与腹部皮褶厚度)与痛经症状轻重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保持腹部脂肪正常储备量,有利于减少腹部热量的散失,维持相对较高的腹部体温,利于腹部血液循环,有利于减轻痛经的不适症状。建议女性在健身活动或瘦身过程中,特别是有中度痛经以上女性,不宜过度追求"马甲线"而致腹部脂肪量过少,有可能会导致痛经不适症状加重。(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郭芳,吴梅,丁浩[4](2019)在《手术相关因素对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作为剖宫产术后伤口延迟愈合的关键因素,对产妇术后康复造成极大负面影响。为更好地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减少因手术相关因素导致的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本研究探讨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手术相关危险因素,并分析其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16-02-28-2019-03-31大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40例剖宫产产妇,其中发生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针对手术期间相关因素,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手术室层流级别、手术类型、巡回护士在位率和是否使用高频电刀等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手术期间相关因素对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手术时间(χ2=29.486,P<0.001)、术中出血量(χ~2=31.228,P<0.001)、手术室层流级别(χ2=10.101,P=0.001)、手术类型(χ2=6.498,P=0.011)、巡回护士在位率(χ2=17.054,P<0.001)和是否使用高频电刀(χ~2=18.552,P<0.001)是手术期间影响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手术时间>2h(OR=10.39,95%CI为1.21~34.40,P=0.01)、术中出血量>400mL(OR=18.57,95%CI为1.59~19.24,P=0.04)、手术室层流级别(OR=5.53,95%CI为3.10~9.83,P<0.01)、急诊手术(OR=6.24,95%CI为1.03~7.45,P=0.04)、巡回护士在位率<90%(OR=2.44,95%CI为1.38~4.31,P<0.01)和使用高频电刀(OR=3.07,95%CI为1.76~5.34,P<0.01)是手术期间影响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手术时间>2h、术中出血>400mL、手术室层流级别<106、急诊手术、巡回护士在位率<90%及使用高频电刀的剖宫产者是手术期间影响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因素。(本文来源于《社区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20期)

陈晓东,王金明,陈刚,刘育凤,黄金龙[5](2019)在《BodyTite~(TM)射频溶脂辅助脂肪抽吸术在腰腹部塑形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BodyTite~(TM)射频溶脂辅助脂肪抽吸术在腰腹部塑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自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对81例腰腹部脂肪堆积的患者,采用BodyTiteTM射频溶脂平台辅助吸脂术进行治疗。先行射频溶脂,之后行电动负压抽吸脂肪,最后行射频收紧皮肤的治疗模式。医师与患者分别评价术后腰腹部塑形与皮肤紧致的效果。结果本组共81例患者。射频平均使用能量为55 kJ(35~85 kJ)。静置后平均吸脂量为(2110±1310)ml(1000~3800 ml)。术前测量经脐腰围平均为(86.23±3.68)cm;术后为(82.04±2.44)cm,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检测皮下脂肪厚度平均为(3.53±1.13)cm;术后为(2.30±0.82)cm,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6个月,术后出现并发症者共6例(7.4%),其中3例不平整;1例出现了浅Ⅱ度烫伤;2例出现吸脂孔处瘢痕增生。术后腰腹部塑形医师评价其优良率为80.3%;患者自评优良率为92.6%。皮肤紧致效果医师评价优良率为67.9%,患者自评优良率为75.3%。结论采用BodyTiteTM射频溶脂辅助脂肪抽吸术在腰腹部塑形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手术安全可靠,患者的满意度较高。(本文来源于《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王纪全,蔡梦娇,龚柳云,谭欣悦,韩苏夏[6](2019)在《腹部内脏脂肪面积对根治性胃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腹部内脏脂肪面积在评估根治性胃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诊断为胃癌并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患者263例,计算第叁腰椎层面内腹部内脏脂肪的总面积(visceral fat area, VFA)。根据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分为高BMI组(66例)和BMI正常组(197例),根据内脏脂肪面积将患者分为高VFA组(121例)和低VFA组(142例)。比较不同组别患者一般临床病理资料、术后近期及远期疗效,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高BMI组较BMI正常组高血压及糖尿病病例多、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少(P<0.05),在肿瘤大小、分期、分化程度及总体预后与BMI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VFA组与低VFA组高血压病例、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分期、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检出淋巴结数目、术后发生IIIA级及以上并发症人数、行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总体生存时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总体生存情况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T分期、N分期、是否有脉管癌栓侵犯、肿瘤大小、肿瘤TNM分期及VFA是根治胃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T分期、N分期、肿瘤大小是根治胃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腹部内脏脂肪面积是胃癌患者术后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之一,可作为根治性胃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评估指标。(本文来源于《西部医学》期刊2019年09期)

张雪丽,汤光宇,诸静其,康思凤[7](2019)在《绝经前后女性腹部脂肪与骨密度相关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女性绝经前后腰椎骨密度与年龄、体质指数(BMI)、及不同部位腹部脂肪含量的相关性,探讨影响腰椎骨密度(BMD)的关键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行QCT检查且符合入选标准的健康参与者260例,记录患者年龄,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将参与者分为绝经前和绝经后两组。行腰椎64排CT检查,用定量CT(QCT)分析软件测量腰椎2-4椎体(L2-L4)叁维骨(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暨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期刊2019-08-22)

陈书音,杜润雨[8](2019)在《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腹部脂肪对胰岛素抵抗及相关代谢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腹部脂肪对胰岛素抵抗及相关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新发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102例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单纯性肥胖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定量CT检测腹部总脂肪体积、皮下脂肪体积、内脏脂肪体积,计算内脏与皮下脂肪体积比值;测量两组患者腰围、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抽取两组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检测血糖、胰岛素及相关代谢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皮下脂肪体积为(3 411.50±1 075.72)cm~3,明显低于对照组;内脏脂肪体积、内脏与皮下脂肪体积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餐后2 h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尿酸、甘油叁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腹部总脂肪体积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尿酸、甘油叁酯、腹围、体质量指数呈正相关(均P<0.05);皮下脂肪体积与腹围、体质量指数呈正相关(均P<0.05);内脏脂肪体积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尿酸、总胆固醇、甘油叁酯、低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腹围、体质量指数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内脏脂肪含量与胰岛素抵抗、尿酸、同型半胱氨酸、血脂指标、腹围明显相关,应加强相关影响因素的防控。(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工程学》期刊2019年04期)

亓珠峰[9](2019)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在妇产手术的治疗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于在妇产科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进行治疗与观察。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进行妇产科腹部手术的100例患者并有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现象,年龄在23-48岁,平均32.14岁。第一步将渗出的液体进行引流。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用生理盐水先清理患者伤口,在使用无菌碘伏条对切口进行外敷。对于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红光照射的治疗方法。结果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8%,对照组为68%,两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红光治疗方式是有效的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预防和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重要性也是不可少的,在手术后要进行密切观察,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67期)

申洪宇,韩聪[10](2019)在《不缝合脂肪层的缝合法处理腹部切口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析不缝合脂肪层的缝合法对腹部切口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62例,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对比组行传统分层缝合法治疗,试验组行不缝合皮下脂肪层但留置皮下引流的缝合方式治疗。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关腹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除皮下血肿,试验组切口红肿、脂肪液化和切口硬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比组;试验组的关腹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处理腹部切口时应用不缝合脂肪层但留置皮下引流法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9年20期)

腹部脂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免缝合皮下脂肪组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及笔者所在医院分院收治的400例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产妇,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常规缝合皮下脂肪层后再行皮内缝合,观察组不缝合皮下脂肪层直接行皮内缝合。比较两组切口缝合时间、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切口缝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免缝合皮下脂肪组织效果显着,明显缩短切口缝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可促进切口愈合,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腹部脂肪论文参考文献

[1].程昌功,王革玲,田瑜,陈在敏,王燕.负压吸引球皮下埋植引流在预防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9

[2].李雪梅,何春妮.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免缝皮下脂肪组织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9

[3].雷桂成.体育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与腹部脂肪含量关系探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4].郭芳,吴梅,丁浩.手术相关因素对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影响[J].社区医学杂志.2019

[5].陈晓东,王金明,陈刚,刘育凤,黄金龙.BodyTite~(TM)射频溶脂辅助脂肪抽吸术在腰腹部塑形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9

[6].王纪全,蔡梦娇,龚柳云,谭欣悦,韩苏夏.腹部内脏脂肪面积对根治性胃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诊断价值[J].西部医学.2019

[7].张雪丽,汤光宇,诸静其,康思凤.绝经前后女性腹部脂肪与骨密度相关性的研究[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暨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2019

[8].陈书音,杜润雨.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腹部脂肪对胰岛素抵抗及相关代谢指标的影响[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9

[9].亓珠峰.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在妇产手术的治疗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10].申洪宇,韩聪.不缝合脂肪层的缝合法处理腹部切口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9

标签:;  ;  ;  ;  

腹部脂肪论文-程昌功,王革玲,田瑜,陈在敏,王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