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高危患者就诊中的应用分析

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高危患者就诊中的应用分析

成都市新津县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1430

【摘要】目的:分析对门诊高危患者行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来我院门诊处就诊的124例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风险管理组,每组62例,常规护理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风险管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风险管理组护理质量较常规护理组有明显提升,在统计学中,该差异存在意义,P<0.05;风险管理组风险事故的发生概率低于常规组,在统计学中,该差异存在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高危患者行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概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门诊;高危患者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2-167-01

门诊高危患者即为门诊处就诊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疾病发作或病情恶化的情况,因患者及其家属缺乏对不可预测、突发性事件的心理准备,并且对医学特殊性的认识不足,如果出现风险事件,则容易引起医患纠纷[1]。为保证门诊护理安全,风险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就诊中的应用,不仅能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而且能够提升护理质量[2]。本次研究选取来我院门诊处就诊的124例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对其行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来我院门诊处就诊的124例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风险管理组,每组62例,其中,常规护理组男30例,女32例,年龄介于15-67岁,平均年龄为(39.7±1.3)岁。风险管理组男29例,女33例,年龄介于13-69岁,平均年龄为(39.6±1.4)岁。经检验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常规检查、卫生护理等。风险管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护理风险管理:①强化制度建设。在门诊护理中建设风险管理机制,成立安全质量管控小组、风险管理小组以及护理抢救小组,对护理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并形成各类风险事件的应急预案。②动态监测。对高危患者行实时动态监测,增加巡视频率,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内心感受给予关心和体贴,并向其真实、客观地陈诉治疗效果和存在风险,打消其抵触情绪和疑虑,取得信任和理解,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③环境护理。定期对门诊室进行消毒和清洁,在诊室和走廊内加设座椅,便于患者家属休息。对就诊流程进行简化,以减少诊室内人员过多,阻塞道路,为患者创造整洁、舒适的就诊环境,诊室内放置的物品需保证在有效期之内,并定期、定量进行放置和保存,使其处于备用状态。④安全质量监控。对护理工作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监控,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化分配,严格执行工作制度,保证护理服务质量,尤其是实习护理人员,应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负责管理和培养,并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培训,以提升其专业素质、业务水平,强化安全护理措施落实的主动性、自觉性,使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能清楚认识到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提升预见风险的能力,在风险来临时能够及时、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责任心、沟通能力、应急能力进行评分,各项均采用百分制,分值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好;对两组患者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调查和记录,分析风险事件发生概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针对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高危患者就诊中的应用分析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通过卡方对其予以检验,计量资料则以(±s)的形式来表示,通过t对其予以检验,只有满足P<0.05时,才可认为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比较

风险管理组护理质量较常规护理组有明显提升,在统计学中,该差异存在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护理风险管理可实现识别、控制、评估潜在风险和现有风险,以达到尽量减少或避免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目的,防止对护患双方造成不必要的伤害[3]。在患者就诊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可预知的风险事件,因此护理风险管理应始终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包括处置、操作以及抢救配合等[4]。通过风险防范手段和管理措施的建立和落实,使护理人员责任心不断提升,对护理人员的细节工作进行质量监控和严格把关,尽量降低危险因素。门诊高危患者介于急诊和普通患者之间,并向两者进行转化,若给予高危患者及时有效的重视,则会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或将意外事件的损失最大程度降低[5]。对高危患者行强化风险管理,对潜在风险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同时早期干预和关注就诊过程,安排优先就诊、全程护送、正确诊断、有效治疗,使患者就医安全得到保障,避免因此而发生的医疗纠纷事件,同时也是以人为本护理服务的最好体现,提升门诊整体的管理水平和护理质量。

风险管理在临床中应用的主要目的就是避免或降低发生护理差错事件,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保证护理质量和患者生命安全。风险管理能够提升护理人员预测和早期识别风险事件的能力,防范风险事件,提升风险应对能力。通过对护理人员就相关风险事件的分析和学习,增强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利于控制潜在风险,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风险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风险管理组在服务态度、责任心、沟通能力、应急能力四项工作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风险管理组未发生风险事件,而常规护理组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为6.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由此可见,对门诊高危患者行护理风险管理可以在避免风险事件的同时,提升护理质量。

结语:

对门诊高危患者行护理风险管理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而且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概率,值得临床中大范围应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罗爱娟,廖苏苏,黄鹂等.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高危患者就诊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5,01(28):3949-3950.

[2]卢张红.门诊高危患者就诊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解析[J].医学信息,2015,02(32):220-220.

[3]潘进凤,任俊玲.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高危患者就诊中的应用观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09(10):234.

[4]陈丽梅,黄绍晶,蒋丹蓉等.门诊高危患者就诊过程中的护理风险管理[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4,01(16):6-7.

[5]陶宝英,朱紫英.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高危患者就诊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01(23):2149-2151.

标签:;  ;  ;  

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高危患者就诊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