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抵达之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奈保尔,认知模式,他者,国民身份
抵达之谜论文文献综述
张德旭[1](2019)在《他者身份的真相:奈保尔的《抵达之谜》及其认知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抵达之谜》展现了奈保尔在英国多元文化主义时期对"他者"身份真相的探求。小说引导读者体认两种真相:一方面,通过移民主人公对英格兰反复的错误认知行为,奈保尔暗示殖民主义施加于被殖民者的认知暴力;另一方面,通过主人公对英国人的渐进式认知,小说揭示了撒切尔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重振英国国民身份这一政策的意识形态性,展示了白人"自我"与移民"他者"之间的身份联结,借此打破了后殖民解读中常见的"自我/他者"的二元对立逻辑。(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张曙光[2](2019)在《抵达之谜(十七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江南(江南诗)》期刊2019年03期)
沈晓涵[3](2019)在《论奈保尔小说的时空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印度裔作家V.S.奈保尔因其作为殖民地移民作家的特殊身份、作品将极具洞察力的叙述与不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为一体的特点以及其在文体上的独特创新,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从早期围绕着以故乡特立尼达岛为中心的加勒比海地区前殖民地社会状况的书写,到后期转移到对全球化背景下后殖民时期帝国与前殖民地社会状况的联系与比较,奈保尔的文学创作不仅在艺术手法上越来越成熟、稳重,作品主题越来越深邃复杂,而且在文体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创新。本文选取了其创作早期的一部短篇小说集《米格尔街》与其创作后期的一部具有半自传性质的小说《抵达之谜》两部作品进行横向的对比分析,试图通过对这两部作品时间与空间特征的探究与剖析来进一步讨论奈保尔小说作品中时空特征的艺术功能。选取这两部作品作为代表的原因是,一方面这两部小说在写作内容上存在联系与照应,《抵达之谜》中第二部分“旅程”的内容是对《米格尔街》的补充与续写;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两部作品横跨奈保尔文学创作的早、中、后叁个时期,对这两部作品时空特征的分析也更具有代表性与说服力。本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简述了国内外关于奈保尔这两部作品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思路与创新性。第一章详细分析了奈保尔小说作品中的时间停滞现象,它包括物理世界时间的停滞、心理世界时间的停滞以及时间“失效”情况。时间的停滞与失效,使得奈保尔小说作品中的空间问题突显出来。第二章是对奈保尔小说作品中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与论证,首先指出空间特征的总体特征是:帝国与殖民地空间存在互动且失衡。然后分别从移民与混居的现状、殖民地对帝国单向模仿的互动方式以及帝国语境下存在着一个名不副实的“诗意的”殖民地叁个方面阐述了其互动已发生且互动失衡的现状。第叁章则是承接前两章对奈保尔小说具体时空特征的分析探究这些时空特征的艺术功能。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凸显出了现代语境下的同一性问题,指向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无论是帝国还是殖民地都被纳入了同一套话语体系中,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因此变得越来越一致。第二个则是聚焦于在不同空间的广泛互动中,隔离依然存在并普遍存在的问题。它指向在要求同一的现代语境下,不同文化背景的互动主体对同一性的“背叛”与改写。因为隔离遍布、不同互动主体间相混而未相融,因此,它们依旧能保持并坚守着部分“自我”。而恰恰是这些不同与阻隔的存在,又为全球化的今天带来了生机与新的可能。结语部分是对全文进行梳理与总结,点明了本文不同章节之间的关联性与逻辑性,并对时空特征的艺术功能进行了更为简单清晰的陈述。(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30)
王山美[4](2018)在《下午与抵达之谜:纯粹的式微与哈金小说的复合间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意大利超现实主义画家乔尔吉奥·德·基里科(Giorgio De Chlirico)曾创作一幅油画,描绘了一个古罗马时期的地中海码头,背景中船的一截桅杆露在围墙之后,街道上有两个裹着长袍的人,一个似乎刚刚抵达,另一个可能是港口本地的人。这幅作品以其深邃的神秘感打动了法国诗人阿波利奈尔(Guillaume Apollinaire),被其命名为《下午与抵达之谜,1911-12》(The Enigma of the Arrival and the Afternoon,1911-12)~①。(本文来源于《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期刊2018年03期)
王诗颖[5](2018)在《从叙事学视角解读自传体小说《抵达之谜》》一文中研究指出《抵达之谜》是"英国移民文学叁雄"之一维·苏·奈保尔所创作的一部全面反映其人生与思想的自传体小说。试图以经典叙事学理论为依托解读《抵达之谜》,探讨小说中的抵达主旨和叙事艺术之间的相互联系。从错事叙述、倒叙、非线型叙述分析该小说,可以看出奈保尔对于英国社会文化和自身身份从始至终都夹杂着困惑的情感,而对印度和特立尼达两地的身份和殖民文化,经历了茫然、困惑到最终的认同和顿悟。从叙事学视角展示奈保尔身在此地追忆他乡之情以及作者对文化自觉的认识从边缘走向中心,继而探讨小说的"抵达"主题。(本文来源于《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王洪凯[6](2018)在《后殖民主义视角下《抵达之谜》主人公的文化身份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维·苏·奈保尔是当代后殖民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英国移民作家之一,他与萨尔曼·拉什迪、石黑一雄并成为英国移民文学叁雄。《抵达之谜》是维·苏·奈保尔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小说生动地讲述了一个前殖民地流散作家的内在精神世界和其探索之旅。主人公早年生活在特立尼达,一味地崇拜英国文化而否认印度及特立尼达的本位文化;青年时来到英格兰学习,追求英国作家身份,他通过观察与描写世界探索自己的写作风格,同时也在旅行和写作中认证和探索自己的文化身份。本篇论文运用文本细读法,依据后殖民理论,对《抵达之谜》中主人公的文化身份进行分析研究,分析了主人公文化身份危机的根源、探索过程和构建结果。通过对小说的研究发现主人公在多年的旅行与写作中,找到了英国文化身份和本位文化身份的平衡点,最终构建了自我的多元文化身份认同,这给和他有着相同背景和遭遇的人提供了一种借鉴。本篇论文主要包括引言部分、叁个章节正文以及结论部分。引言部分主要介绍奈保尔及《抵达之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选题目的与现实意义,并对后殖民主义理论进行梳理。第一章分析主人公文化身份危机的根源。西方帝国主义国家造成了殖民地种族和文化的混杂、人们的民族性的缺失,并在殖民地推行殖民教育美化西方丑化殖民地,主人公在特立尼达时受帝国主义殖民文化的影响,一味地崇拜英国文化疏远印度和特立尼达的本位文化身份。然而到达英国后,他发现一切只是帝国主义制造的幻想,自我意识的萌发;现实和理想的巨大差距以及多元的文化背景造成了他的文化身份危机。第二章分析主人公文化身份的探索过程。在英国生活多年以后,主人公对英国有了新的认识。他意识到英国已经衰落,从前的大英帝国已经不在,不管是经济政治上的影响力还是文化上的影响力,都大不如前。主人公逐渐摆脱帝国主义殖民教育的束缚,开始正视自己的本位文化。在旅行中不断修正对英国和特立尼达的认识,对自我有了新的认识,通过书写他的家乡和对人生与死亡的思考,他正视了自己民族的文化和历史。第叁章分析主人公文化身份建构的结果。在英国重新认识之后,主人公对其诸多方面感到失望,这使得他重新认识了自己所追求的英国文化身份,同时他的印度和特立尼达本位文化身份激起他的兴趣。他不断回忆在印度和特立尼达时的生活,发现印度文化和特立尼达文化所具有的特有魅力一直被自己忽略了,他开始面对自己的本位文化身份并最终接受了它。同时他也认识到他不能只认同某一单一的文化身份,因为它们都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深刻地影响着他的思想和生活,因而多重文化身份在他身上得到共存,最终构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多元混杂的文化身份。结论部分纵观全文发现,在帝国主义殖民文化的影响下,主人公产生了身份认同危机,无论是英国文化身份还是印度、特立尼达的本位文化身份都不能使他产生身份认同,数年的探索之后他接受了多元文化主义观,构建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多元文化身份。虽然帝国主义殖民时代结束,但帝国主义文化的影响依然存在。对小说的研究一方面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以及奈保尔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旨在警示读者在全球化、多元文化背景下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应对新殖民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的冲击,学会定位和保持自我文化身份,不能一味地追求西方文化否认自我文化。(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8-05-01)
陶迪娅[7](2018)在《旅行和凝视:奈保尔《抵达之谜》中的身份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运用游客凝视理论,分析奈保尔半自传小说《抵达之谜》中移民作家“我”的身份建构过程。旅行和凝视在这位移民作家的身份构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人公在旅途中经历了叁个阶段后,即主体性觉醒、接纳混杂性、重归印度文化之根,从而得以完成自己的身份建构。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简要介绍了作者和《抵达之谜》的创作背景。第二章分析主人公以殖民主义如画美学重塑的热带海岛为凝视对象,实现了自我意识的觉醒。旅行经验中的凝视使他发现殖民者对特立尼达持两种态度:他们既陶醉于海岛的“如画”风景,又因热带丛林景观产生“崇高”心理。二者背后隐藏的是殖民动机。同时凝视也让他开始警觉殖民主义如画美学无形的陷阱,推动了其主体性的觉醒。第叁章进一步探讨旅行结束后,主人公通过回忆和对比,分别以特立尼达和英国的城市、乡村景观为凝视对象,开始正视特立尼达的被殖民经历,解构了英国性,并加快建构起混杂性身份。首先,在西班牙港和伦敦的双重错位引发了他对英国性的质疑。其次,他认识到了英国花园和特立尼达种植园间的殖民二元对立关系,这不仅有利于他的主体性建构,也使他成功解构了同一的英国性,从而逐步建立起混杂性身份。第四章分析主人公对自我流放之旅中生存危机的反思,与自身文化身份中印度性的冲突是他身份危机的另一根本原因。他回顾了帝国凝视下自己遭遇的生存危机和身份危机,此时,对自我流放的回顾成为一次精神之旅,并在旅行的终点与自己的印度文化之根达成和解。第五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旅行和凝视让主人公正视自己作为特立尼达人民的殖民过往,也让他重新接受了自己的印度族裔身份。于是,多种文化的差异得以协商调解,主人公从而建构起混杂性身份。同时混杂性也为这位移民作家提供了多元文化的立场和视野,为他的创作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18-04-16)
何书莉[8](2018)在《身份追寻:苏·维·奈保尔《抵达之谜》的后殖民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战后,大量前殖民地移民涌入英国,其中不乏大量移民作家。他们的加入使得英国文学获得了一种全新的国际视野并呈现出崭新的时代风貌。作为一个出生于英国殖民地特立尼达的印度移民后裔,奈保尔也在此时来到了英国,并在伦敦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独特的人生经历造就了奈保尔与众不同的双重视角和写作风格。《抵达之谜》是维·苏·奈保尔最受好评的作品之一,它记录了奈保尔作为前殖民地居民的苦闷和作为移民作家的痛苦。此书杂糅了小说和自传的特点,映射出后殖民时期殖民地居民走向文明中心,走向帝国都市的地理文化之旅。通过这部半自传体小说,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奈保尔对自我寻梦之旅的回顾与反思,也可以看到他对自身文化身份的积极探寻。本文以后殖民主义身份理论和后殖民时代背景为依托,以《抵达之谜》为研究对象,详细论述了奈保尔如何在不断的旅行和写作中扫除身份认同障碍,建构新的混杂性文化身份。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论叁个部分构成。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奈保尔的生平,并对《抵达之谜》是小说还是自传进行了讨论。此外,该部分还对这部小说的国内外研究概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奈保尔的文化身份危机,文化自卑感的成因及移民作家身份的苦闷。奈保尔作为出生于特立尼达的印度移民后裔,注定要面对身份的危机。在寻梦的旅程中,民族身份和文化差异造成了人和作家的分裂,使他成为了一名模仿作家。此外,该章还论述了殖民教育是奈保尔憎恶自身文化以及隐瞒殖民地背景的根源。第二章叙述了小说中奈保尔追寻文化身份的旅程。贫穷落后的特立尼达使他从小就向往遥远的帝国中心,为了成为一名作家,奈保尔踏上了从边缘到中心的旅程。然而,他发现“帝国中心”与他想象中的大不相同。抵达伦敦后的错置感和异化感又使他渴望回到那个热带小岛。在多次往返特立尼达与英国的旅途中,他逐渐修正了自己的错误观念,并最终摒弃了对特立尼达文化、历史和传统的偏见。第叁章分析了奈保尔的人与作家两种身份的统一,以及旅行和写作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通过旅行和写作,奈保尔弥合了少数族裔与英国作家这两种身份之间的差距,并且接受了身份的多样性和混杂性。此外,通过其对威尔特郡乡间的人与事的观察,树立了唯有变化是永恒的观念,实现了新生。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指出奈保尔寻梦的旅程也是他身份构建的过程。在不断的旅行和写作中,他认可了自己的殖民地背景和文化根源,化解了人与作家两种身份的冲突,消解了寻梦过程中的错位感和异化感,构建了新的混杂身份。(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8-04-02)
林秦怡[9](2018)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与融合》一文中研究指出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奈保尔因其对世俗人性的刻画和对殖民主义的深刻揭露而被誉为英国文坛移民叁杰之一。尽管私生活颇受争议,奈保尔自身的多元文化背景及世界各地广泛游历的经历丰富了他的写作内容,赴牛津大学修习英国文学更是开拓了他的文学视野,其文学作品兼具全球化视角与真实性。迄今为止,奈保尔共创作了27部文学作品,其中一部分为游记和短篇小说,主要描写在第叁世界国家的所见所闻,其余则为带有半自传性质的非虚构作品,围绕去国、离散、无根性、身份追寻等主题展开。奈保尔深受康拉德和毛姆的影响,他很少堆砌华丽词藻,而是以极度的敏锐性深刻揭露社会的阴暗面,他的笔下诞生了一批像盐一样平凡却又像盐一样珍贵、在绝望的生活中求生的小人物。《抵达之谜》创作于1986年,是奈保尔代表性的半自传体小说。奈保尔用大量篇幅描写了英国静谧的威尔特郡,表达了对英国乡村的热爱之情。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以倒叙的手法描绘了主人公远在特立尼达多巴哥时对英国乡村的向往、赴英国求学后对城市生活的厌倦以及定居乡村时重新获得心灵的平静和作家身份的回归这一过程。小说一以贯之地延续了探索身份的主题,但是别出心裁地把个人的失落感与自然的失落感重迭在一起,拉近了自然风景与身份构建之间的联系。与此同时,小说主人公的“焦虑不安”预示着现代生活中的田园不同于黄金时期牧羊人的无忧无虑,也不同于逃避现实、寻求隐居的生活,而是从大自然中汲取力量,完善人的身心的过程。基于以上观点,本文将运用特里·吉福得的田园思想从田园幻想、反田园见闻及后田园反思叁个角度展开分析,探究奈保尔后殖民文化身份与其田园理想的关联。本论文共分为叁个模块: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作家及小说内容、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解释用田园理论分析文本的可行性、给出田园文学发展脉络并构建文章框架。第二部分共有叁章,第一章描述了全球化背景下英国借助教育、广告等媒介大肆宣扬其蓝天白云、牧草奶牛的乡村形象这一现象,促使殖民地人民对英国田园形成期待视野。第二章展现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中,英国机器化大生产给人带来的异化、给自然环境及栖息其中的生灵造成的伤害等反田园现实。第叁章通过后田园反思认识到自然自身的毁灭力量、自然与文化的关系,引发自然之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启示,由物质高度上升到精神高度,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最后得出结论:奈保尔所持有的田园观目的并非是隐居避世、逃避一时,而是要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协同发展,引导人们打破种族主义和物种偏见,真正实现内部自然与外部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田园观有利于构筑身边的自然,为他人、为人类以外的其他生物提供一个可靠的避难所。(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8-04-01)
杨佩佩[10](2018)在《解析《抵达之谜》中奈保尔对本真存在的探寻》一文中研究指出维·苏·奈保尔被认为是世界流散文学的代表人物。国内外评论家一致把他定位为后殖民文学的领军人物,他的文学创作虽属于后殖民时期,但其作品与后殖民理论框架下的研究并非完全一致,既有重合部分,也有分离部分。《抵达之谜》作为奈保尔叁部最重要的自传体小说之一,不仅是对其过去生活的叙述,也是作者对生存与死亡的思考结晶。在《抵达之谜》中,奈保尔对自身过往经历的内省和生活变迁的反思与存在主义的思想本质如出一辙。故此,本文以存在主义理论为依据,分析了奈保尔在《抵达之谜》中对本真存在的探寻,从而揭示人类存在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奈保尔的“在-世界-之中”的存在,包括其自我的存在和与他人的共在,体现了人的自我与社会的双重属性。其次分析了奈保尔在世俗生活中的沉沦状态,此种生活状态即“常人”,异化和身份的迷失。最后,本文探究了奈保尔的本真存在,表现在其对时间超越性的理解,向死而生的生活态度和对自我分裂的修复。尽管奈保尔一直被无家可归和漂泊不安的生活状态所折磨,但是他通过在西方和东方,殖民和被殖民与在作家和男人之间不解的精神挣扎,终于找到了其灵魂的栖居之地,从而实现了自我的本真存在。通过探究奈保尔的本真存在,本文分析了人“在-世界-之中”的存在困境和沉沦的生活状态,对现代人摆脱生存困境有着较高的现实指导意义,这对于今天生活在信息和科技大爆炸时代的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期刊2018-03-01)
抵达之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抵达之谜论文参考文献
[1].张德旭.他者身份的真相:奈保尔的《抵达之谜》及其认知模式[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张曙光.抵达之谜(十七首)[J].江南(江南诗).2019
[3].沈晓涵.论奈保尔小说的时空特征[D].山东大学.2019
[4].王山美.下午与抵达之谜:纯粹的式微与哈金小说的复合间性[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8
[5].王诗颖.从叙事学视角解读自传体小说《抵达之谜》[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
[6].王洪凯.后殖民主义视角下《抵达之谜》主人公的文化身份解析[D].辽宁大学.2018
[7].陶迪娅.旅行和凝视:奈保尔《抵达之谜》中的身份建构[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8
[8].何书莉.身份追寻:苏·维·奈保尔《抵达之谜》的后殖民解读[D].西南大学.2018
[9].林秦怡.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与融合[D].东南大学.2018
[10].杨佩佩.解析《抵达之谜》中奈保尔对本真存在的探寻[D].宁夏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