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圆圆张丹丹陈红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江苏无锡214062)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消化内科诊治的80例患者作为病例样本分析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异同为划分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模式为优质护理,在护理结束后将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经过对比分析结果可知,97.5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100%为其的护理满意率;77.5%为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82.5%为其的护理满意率,观察组的此两项数值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消化内科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管理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消化内科;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1-0206-02
消化内科是医院内处理各种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科室,且工作强度较高,因此伴随有效治疗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随着经济的逐渐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及医疗观念逐渐增加,使得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进步,护理工作中将患者作为中心的思想逐渐深入,护理工作对患者疾病的恢复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常规的护理模式将护理任务以医嘱为中心展开,连续性较差,护患之间的交流欠佳。同时因为消化内科的高工作强度,使得护患纠纷发生率高,护理不能贴近患者的病情,护理质量堪忧。由本院长时间的临床实践可知,在消化内科中应用优质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由于常规护理。本次研究选取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一年时间段内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肿瘤科患者,在其自愿参加研究的情况下进行临床的护理实践,目的是分析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效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消化内科诊治的80例患者作为病例样本分析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异同为划分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对照组中的患者数为40,其中男性患者数为24,女性患者数为16,患者的最大年龄为68岁,最小年龄为23岁,平均年龄为(46.3±1.5)岁。其中9例患者为胃溃疡、11例患者为上消化道出血、10例患者为消化道溃疡、6例患者为上消化道出血合并消化道溃疡、4例患者为肝硬化。观察组中有40例患者,其中有男性23例、女性17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69岁,最小年龄为24岁,平均年龄为(46.9±1.5)岁。其中8例患者为胃溃疡、10例患者为上消化道出血、12例患者为消化道溃疡、7例患者为上消化道出血合并消化道溃疡、3例患者为肝硬化。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全身性器质性疾病、精神意识及认知能力障碍的患者不纳入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均在了解的前提下表示愿意参与进本次研究并签署参与同意书,护理人员对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进行收集,经过分析比较可知两组患者在此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可以顺利进行对比研究(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性护理,以遵照医师医嘱制定及实施相关的护理措施,以病情观察、药物指导等为主。观察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模式为优质护理,主要内容如下:
(1)重视基础护理。消化内科疾病患者常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感染的情况时有发生。护理人员应对其实施抗生素防治措施,以减少感染的出现或病情的加重。引导患者使用正确的休息姿势、呼吸技巧及排便的方式,尽量降低运动的幅度,以减少过度牵拉引发的疼痛加剧[1]。
(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向患者介绍其主治医师、病房环境、医院的相关规章制度、医院布局等,减少其陌生感及紧张感。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耐心聆听患者的主诉,热情地用专业的知识、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帮助患者将心中的恐惧及压力予以排解,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引导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面对疾病,加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排解不良情绪。为患者提供一个整洁、明亮、舒适的病房环境,可以适当依据患者的喜好对病房进行布置,使得患者在温馨的环境中接受治疗,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3)饮食护理。消化内科疾病的患者通常消化功能呈现减弱或退化的状态,再加上手术治疗的刺激,因此适宜饮食的选择非常重要。患者在手术完成后的第二天护理人员引导其适当食用流质食物,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将流质食物经过半流质食物向普食过渡。可以使用普通食物后引导患者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切忌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消化系统的负担而使得病情出现复发。可以适当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
(4)护理内容的丰富。设立意见反馈箱,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与建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改进,组织相关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培训,提高护理工作的责任意识。以期切实提高护理的质量。
1.3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标准[2]
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综合评定治疗效果。将患者护理后未出现并发症、SAS及SDS评分较护理前降低50%以上、病情未复发定为显效;将患者护理后出现轻微并发生、SAS及SDS评分较护理前降低20%以上、病情未复发定为有效;将患者护理后出现严重并发症,SAS及SDS评分较治疗前无显著改变,且病情有复发迹象定为无效。计算有效率。
使用本院自行研制的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将评分分为三个级别,非常满意、满意与不满意,计算满意率。
1.4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19.0版本统计学软件做本次研究的数据分析软件,通过数据分析模型的建立,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指标差异检验分别采用(χ2)和(t),以P的临界值作为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存在的判定标准,当P<0.05时,则认定相比较的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护理有效结果
97.5%为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有效率,77.5%为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有效率,经过对比分析可知观察组的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优质护理是现代化的一种临床护理模式,有着很高的科学性及人文性,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基本理念,致力于为患者带来最佳的护理服务。给予消化内科患者以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为主要内容的优质护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甚至遏制病情的复发,和谐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由本文的研究结果可知,给予消化内科患者优质护理,护理有效率及患者满意率分别为97.5%及100%,优于使用常规护理的患者的77.5%及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其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给予消化内科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管理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祁华.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消化内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4(20):190.
[2]陈新莲.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7):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