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水雨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遥测系统,水雨情数据,云平台接收
水雨情论文文献综述
许亮[1](2019)在《广东省水雨情遥测数据云平台接收方案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广东省水情遥测系统数据接收方式为树枝状分散接收的状况,在新的技术条件下,为了加快推进"互联网+现代水利"行动计划的实施,促进我省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广东省水文局将全省水情遥测系统的数据接收方式转为云平台接收,即在新的通信规约框架下,水雨情遥测站均采用GPRS/GSM为遥测主信道组网方式将水雨情数据发至云平台,构成了相对集中的水雨情自动测报系统,进一步提高了水雨情数据传输的时效性和可靠性。(本文来源于《广东水利水电》期刊2019年10期)
施金平[2](2019)在《县级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水雨情遥测系统故障及维护》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县级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的建设,雨情遥测站点密度逐渐增加,其质量和精度直接影响水雨情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影响防汛抗旱的科学决策。结合这几年水雨情遥测系统的运行实际,总结一些故障及产生原因,使系统维护人员掌握一定的维护知识,对日常运行过程中水雨情遥测站发生的常见故障能够熟练处理,确保数据的畅通,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导刊》期刊2019年22期)
苟树生[3](2019)在《柯克牙河流域水雨情预警系统工程建设中施工组织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柯克牙河流域位于新疆天山山区南坡的温宿县境内,流域水雨情预警系统工程建设主要为防御降雨在柯克牙区域引发的洪水灾害的预警预报系统。根据新疆阿克苏市经济状况和柯克牙上游山洪灾害特点及相关条件,工程可建设6处山区雨量自动监测站、5处水位自动监测站和2处水位流量视频站。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分析对外交通、主要施工内容和料场等施工条件,加强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控制措施。保证预警工程建设顺利完工,为流域防洪预警、预报提供实时信息,同时为合理调度水资源提供精确的基础数据,促进当地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本文来源于《地下水》期刊2019年03期)
程冬平[4](2019)在《基于物联网的海绵城市水雨情智慧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保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海绵城市"概念被提出。目前,海绵城市已经在多个城市进行试点,面对海绵城市建设在运营、监管方面面临的潜在问题,海绵城市水生态基础设施监管应向智慧城市转变、在海绵城市中融入智慧城市的理念。2015年,镇江市成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之一,本课题依据镇江市海绵公园建设的现有技术,结合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和灰色关联分析等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海绵城市水雨情智慧监管解决方案,实现海绵城市雨水资源从降雨收集、净化蓄存到排放利用等过程的数字化动态监测,以数据为基础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进行评估。同时支持手机、云服务等多方式的业务访问,为海绵城市在服务监管、辅助决策、资源共享等层面提供数字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等技术支持,实现海绵城市水生态信息的智能化管理。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海绵城市信息化管理需求,设计了海绵城市水生态信息采集平台,实现海绵城市试点区域降雨量、蓄水池水位、蓄水池水体质量、海绵体植保区土壤湿度等多参数数据采集,采用GPRS无线通信技术建立底层与远程服务器的连接,实现信息的可靠传输。(2)构建海绵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精细化养护模式,根据海绵体植保特性选定适用的技术路线和工艺方案,明确不同土壤温湿度等状态下的调控因素,研究土壤渗水和植保定时、定量浇灌对海绵体的影响,确定基本运行参数。(3)针对现有对水体质量分析方式水平不高,以GB3838-2002为评价标准,通过灰色关联模型构建智能决策方法,实现海绵城市水体质量的智能分析,智能评估海绵城市设施对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的效果。(4)针对海绵基础设施管理员和普通用户访问需求,设计了Android客户端。在Android客户端设计了友好、简便的人机交互界面,可实现底层信息即时查询、历史数据访问、设备自动运行模式设置等功能。(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9-04-01)
刘天元,王文丰,徐灯[5](2019)在《水雨情监测中的雨量测量方法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降雨是引发洪水灾害、山体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主要因素,完善水雨情监测系统越来越重要,作为水雨情监测系统中的雨量测量技术也同样受到广泛关注。对水雨情监测系统中典型雨量测量技术的总结和比较,有利于开发者有效地选择测量技术,也有利于研究者对测量技术的改进提高。本文介绍了几种应用广泛的雨量测量技术,并分析了各自的特性,以便于开发者和研究者对雨量测量技术的选择与研究。(本文来源于《现代信息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张净,程冬平,蒋礼兵,绪涛[6](2018)在《基于物联网的海绵城市水雨情智慧监管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镇江市海绵城市建设的现有技术,结合物联网技术、STM32微处理器和无线通信技术,文中研究设计了海绵城市测控系统,并进行了雨水水质评价。该系统具有对海绵城市的实时降雨量、蓄水池水位、雨水水质和雨水花园土壤水分等参数的查询和远程智能控制等功能,同时可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对过滤后的雨水水质进行智能评估,支持手机和计算机等多个平台客户端查询,该系统可为实现海绵城市的智能化、自动化管理模式提供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信息技术》期刊2018年11期)
胡波,蔡晖[7](2018)在《开发水雨情自动测报系统数据统一接收平台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武汉市水文局现有水雨情自动测报系统所建设的168处站点,在现有的自动测报系统传输报汛流程中产生的弊端和危害,拟开发一套统一数据接收平台,从平台应具备的功能和最终建设目标上进行探讨,从而有效解决目前自动测报系统存在的问题。(本文来源于《低碳世界》期刊2018年09期)
盛平,徐锦志,刘晓梅[8](2018)在《基于NB-IoT的海绵城市水雨情监测及自动灌溉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监测海绵城市项目中的水雨情状况,实现循环用水、节约用水,设计一种通过NB-IoT技术进行通信的海绵城市水雨情监测和自动灌溉系统。利用项目现场传感器对雨量、土壤温湿度、蓄水池水位等数据进行监测,根据监测到的土壤湿度变化,利用蓄水池收集对城市绿化进行自动灌溉;经嵌入式网关分析处理后,数据通过NB-IoT网络实时发送给移动客户端进行展示,也可以定时把数据上传至数据库服务器存储,方便管理人员通过移动客户端对历史数据进行查询。实验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功耗低、数据准确,达到了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软件导刊》期刊2018年11期)
田刚,陈良华,张萍萍,王继竹,陈晨[9](2018)在《长江上游与洞庭湖洪水遭遇水雨情及天气特征综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水雨情数据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针对叁峡水库调度的不同关键期,分析了1981—2012年长江上游、洞庭湖流域的洪水、降水及天气特征,比较了只形成长江上游大洪水与造成上游、洞庭湖遭遇洪水的天气特征异同。结果表明:消落期长江无需防范干流大洪水,汛期、蓄水期需防范上游大洪水和7—9月出现的上游、洞庭湖洪水遭遇。长江上游、洞庭湖洪水是否遭遇关键看东部长江中下游副热带高压进退是否明显,中低层洞庭湖是否有明显的反气旋性系统进行持续顶托。(本文来源于《气象科技进展》期刊2018年04期)
史彦斌,喇承龙,孔令峰[10](2018)在《黄河源区2017年水雨情形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河源区是黄河上游流域重要的产流区和水资源供给来源,其水雨情形势对源区以下地区的防汛和梯级水库的水量调节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2017年由于气候因素影响,黄河源区雨情和径流趋势与历年相比出现了明显异常。(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与信息》期刊2018年14期)
水雨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县级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的建设,雨情遥测站点密度逐渐增加,其质量和精度直接影响水雨情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影响防汛抗旱的科学决策。结合这几年水雨情遥测系统的运行实际,总结一些故障及产生原因,使系统维护人员掌握一定的维护知识,对日常运行过程中水雨情遥测站发生的常见故障能够熟练处理,确保数据的畅通,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雨情论文参考文献
[1].许亮.广东省水雨情遥测数据云平台接收方案实践[J].广东水利水电.2019
[2].施金平.县级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水雨情遥测系统故障及维护[J].科技经济导刊.2019
[3].苟树生.柯克牙河流域水雨情预警系统工程建设中施工组织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地下水.2019
[4].程冬平.基于物联网的海绵城市水雨情智慧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江苏大学.2019
[5].刘天元,王文丰,徐灯.水雨情监测中的雨量测量方法综述[J].现代信息科技.2019
[6].张净,程冬平,蒋礼兵,绪涛.基于物联网的海绵城市水雨情智慧监管系统研究[J].信息技术.2018
[7].胡波,蔡晖.开发水雨情自动测报系统数据统一接收平台的探讨[J].低碳世界.2018
[8].盛平,徐锦志,刘晓梅.基于NB-IoT的海绵城市水雨情监测及自动灌溉系统[J].软件导刊.2018
[9].田刚,陈良华,张萍萍,王继竹,陈晨.长江上游与洞庭湖洪水遭遇水雨情及天气特征综合分析[J].气象科技进展.2018
[10].史彦斌,喇承龙,孔令峰.黄河源区2017年水雨情形势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