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瑞恩(梧州市工人医院广西梧州543001)
【中图分类号】R75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7-0037-02
【摘要】目的对274例药物性皮炎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及探讨治疗经验。方法v结果患者的皮疹发生类型依次为猩红热样或麻疹样型、荨麻疹型、固定性药疹型等,致敏药物为抗生素类占第1位,解热镇痛类占第2位,中药类占第3位。治疗体会治疗关键一是要准确诊断,二是果断停用可疑药物,三是选用合理的治疗方案,结论对此类疾病要积极预防和诊治,并努力探讨其发病机制以减少药物性皮炎的发生。
【关键词】药物药物性皮炎治疗
药物性皮炎也称药疹,是指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机体后引起皮肤或粘膜的炎症反应,严重者可累及机体的其他系统。近些年由于新药的不断出现,其临床病例有增多的趋势。为了探讨近年来我市周围地区药物性皮炎患者的皮疹类型、年龄状况、致敏药物类型及治疗效果等,对我院274例门诊及住院药物性皮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笔者认为:准确诊断、及时处置和治疗规范,是有效治疗各型药物性皮炎的关键。现将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病例全部来自我科近2~3年间的门诊、住院病例及院内各科会诊病例,共274例,其中男152例;女122例,男女之比为1.24:1,药物性皮炎门诊病人占同期我院皮肤科普通门诊病人比例约为0.75%,年龄4~80岁,平均35岁,用药到症状出现之潜伏期约为数分钟~2周,首次用药潜伏期为2~15天,再次用药者潜伏期为10余分钟~2天内。患者皮疹出现前2周内均有明确的用药史,专科检查有明确的皮肤粘膜损害并排除常见的食物诱因。
1.2皮疹类型参照文献[1]分型其中猩红热样或麻疹样型117例,占42.7%;荨麻疹型80例,占29.1%;固定性药疹型35例,占12.7%;多形性红斑型17例,占6.2%;紫癜型14例,占5.1%;重症多形性红斑型6例,占2.1%;红皮病或剥脱性皮炎型4例,占1.4%;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1例,占0.3%。
1.3致敏药物药物引起的皮疹以抗生素类为第1位,共179例,占总数的65.3%;解热镇痛类为第2位,共39例,占14.2%;中药、中成药或中药复方注射液为第3位,共24例,占8.7%;血清制品为第4位,共12例,占4.3%;镇静催眠类、血管扩张剂及其它共20例,占7.2%。
1.4致敏药物与皮疹类型的关系抗生素类所引起的药物性皮炎多表现为猩红热样或麻疹样型、荨麻疹型;固定性药疹则以磺胺类和解热镇痛类药物为多;多形红斑型药疹多由抗癫痫类药物引起;重症药疹由抗癫痫药和中成药所致的比例较高
1.5全身症状及实验室检查较重药物性皮炎患者常伴有全身症状,主要为发热,体温多在37.1℃~39.5℃之间,体温与皮损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同时伴有畏寒、乏力、头痛、食欲不振及恶心等症状;90%以上的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部分荨麻疹患者伴有腹痛及眼睑浮肿、关节痛;查血常规部分患者白细胞升高,中性及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加;心电图出现窦性心动过速2例,4例尿常规见尿蛋白(+),5例血糖异常。
2治疗及转归
274例患者诊断明确后,即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药物,除抗过敏、钙剂、对症综合处理外,259例均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一般给予泼尼松片1.5~2mg/kg?d口服,或地塞米松针剂10~15mg/d静滴,病情严重者加大用量,3~5天后观察皮疹情况和全身症状适当减量或改为口服,同时联合应用1~2种不同种类的抗组胺药物和其他药物如葡萄糖酸钙、维生素类,并根据皮疹类型选用适当的外用药物。对于重症患者如大疱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则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加强支持疗法、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感染,皮疹按烧伤类处理。经治疗,269例患者治愈,治疗时间长短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一般皮疹消退时间为治疗后7~15d,最长达1~2个月。4例迁延不愈,皮疹以大片脫屑为主;1例全身感染、肾衰转重症监护室治疗。固定性型患者愈后常有局部色素沉着,但时间久后会自然消退。
3讨论
药物性皮炎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常有发生,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引起药物性皮炎的致敏药物占前2位的分别是抗生素类、解热镇痛类,而中药、中成药或中药复方注射液排第3位。在皮疹的类型上,不同种类的药物引起皮疹的类型不同[2],以猩红热样或麻疹样型、荨麻疹型最常见,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3]。在药物性皮炎的治疗中,关键一是准确诊断,二是果断停用可疑药物,三是选用合理的治疗方案,临床医生要尽早找到致敏药物,及时停用及避免应用同类药物。重症患者早期应用足量皮质类固醇激素是重要环节,可防止并发症、缩短病程,症状减轻后应尽快减量以预防激素副作用。轻型患者给予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配合抗组胺药物即可治愈,不适宜应用皮质激素患者以抗过敏、钙剂、对症、外用药物等综合治疗为主。医生在诊治过程中,应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以减少药物性皮炎的发生。今后由于会有更多的新药用于临床,药物性皮炎的发生亦会随之增加,所以我们需要积极地预防和诊治此类疾病,并努力地探讨其发病机制以减少药物性皮炎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529.535.
[2]闫伯龄,段昕所.药疹与发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1-18.
[3]陈金荣.药物性皮炎157例临床分析[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0,19(5):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