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世纪末情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世纪末”,罗伯特·,穆齐尔,道德危机,理性危机
世纪末情绪论文文献综述
曾悦[1](2018)在《《学生托乐思的迷惘》中的“世纪末”情绪及危机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纪末",西方社会笼罩着一种浓厚的空虚和颓废情绪。罗伯特·穆齐尔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主题,并完成了处女作《学生托乐思的迷惘》的创作。在这部小说中,穆齐尔通过对主人公托乐思所遭遇的道德、理性和语言危机的描绘,揭示了一战前奥匈帝国资产阶级的颓废与没落。(本文来源于《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郭伟男[2](2017)在《性别形象与世纪末情绪》一文中研究指出“莎乐美”一词在视觉、语言和音乐艺术领域都提出了一种表达的传统,凝视“莎乐美”需要回归这种传统,正是这一系列的不断“重复”构成了这个词。莎乐美的故事如此深刻的嵌入在我们的视觉想象力中,在某种程度上,她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女性的视觉标志。这是莎乐美的视觉假设,假设她可以被(男性)凝视,这构成了表现的基础,因此我们通过语言和视觉媒介来“凝视”她。创作和表现莎乐美显然依赖于语言和视觉表征实践的相互作用。我将重点关注的文本是于斯曼的《逆流》(A Rebours)的福音故事,以及古斯塔夫·莫罗的《莎乐美在希律面前跳舞》和《显现》,最后是王尔德的戏剧《莎乐美》与比亚兹莱为其做的插图。最重要的是,在这些故事的十九世纪晚期的文学视觉作品中,我们见证“凝视”本身插入话语,“凝视”莎乐美产生一种无意识的力量和焦虑。本文将从文本语言入手,结合相关历史背景,揭示莎乐美的人物形象如何从圣经故事中的卑微无名,到十九世纪晚期王尔德戏剧中完全实现“femme fatale“的转变,借此来探索“世纪末”对性观念和性别的认知。这一过程,依赖于文字与视觉符号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呈现莎乐美给观众、读者以及作家视角的厌女症(misogyny)的潜在含义和独特的性别视角。(本文来源于《中国美术学院》期刊2017-05-01)
王梦雅[3](2016)在《“世纪末”情绪的勾勒——浅谈比亚兹莱的《高潮》》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末,欧洲各国的工业革命已基本完成,崭新的生产方式带来了人们生活面貌的剧变。由此产生的新的"生存之道"严重地挑战着传统的社会道德与信仰追求。新与旧的博弈使得这一时期的社会情绪充满了躁动与焦虑,敏锐的艺术家们开始以各自的方式表现他们所捕捉到的这种社会情绪。在他们之中,英国插画师奥博利·比亚兹莱以他的《高潮》对这种独特的"世纪末"情绪做出了最为生动的诠释。(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下)》期刊2016年05期)
陈燕妮[4](2012)在《浅析南宋都市的世纪末情绪》一文中研究指出南宋都市世纪末情绪在时间和空间以及文化概念上,都从不同方面印证着南宋都市的城市心理,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符合中西世纪末文学的一些情感特征。本文拟从表现和成因两方面探讨城市情绪对文学的影响,并论述这个时期有着显着特色的世纪末文学特色。(本文来源于《华中学术》期刊2012年02期)
张懿红,王卫英[5](2012)在《存在、宗教、家园与世纪末情绪——重读《潘渡娜》》一文中研究指出张晓风的《潘渡娜》是台湾第一篇科幻小说,它以"人造人"的悲剧,表达了对科技万能思想的批判。这种批判一方面通过科技受害者的切身感受追问生存的意义,直抵生命存在之本体论的哲理思考;另一方面还从基督教那里寻求理论支持,具有鲜明的宗教色彩;而诸多的中国意象寄托了海外游子对故国家园的思念;最后小说以象征、暗示、梦幻、潜意识、环境烘托等多种手法,营造出一种悲凉、感伤、颓废、绝望的世纪末情绪,强化小说的悲剧感。(本文来源于《科普研究》期刊2012年01期)
肖玲[6](2009)在《鲁迅与现代性及世纪末情绪》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迅是二十世纪中国知识界最具深刻性、丰富性、矛盾性与文化魅力的特殊人物。几十年来,国内对鲁迅的研究虽是如火如荼,但研究的方向却鲜有着眼于鲁迅本身的深刻而又复杂的世纪末现代社会文化思想内涵及其特具现代深刻表现张力的文学作品。鲁迅当时身处的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特殊的文化处境和时代精神氛围,使得作为鲁迅丰富思想内涵载体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更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世纪之交的中国,面临的是异常复杂的境遇:天朝帝国的轰然崩溃、富国强兵热潮的兴起、自然科学与哲学的突破性进展、人文意识的兴起……作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同时又深谙西方科学社会观念的鲁迅,他所处的是一个无比尴尬的境地:东西方文化思想在鲁迅这里激烈交汇,振荡旋涡中他仍保存着传统中国及传统文化的很多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近代中国以及近代中国文化在世界潮流语境中的处境和中国在“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的问题产生了特定思考和特殊焦虑,由此形成了鲁迅独特的文学思想和特殊的文学表现形式及意义。与本世纪中国许多大作家比起来,鲁迅总是有永远令人琢磨不透的独特思想和特立精神。这些思想与精神和中华民族、中国文化当时的艰难处境及其努力浴火重生紧密相关。他的思考甚至超越了民族自身的界限而具有了世界的意义。因此,鲁迅及其文学不仅是中国的,他也是世界的。鲁迅向我们展现的尽管是上个世纪末中国的独特处境,但它仍是今天中国的现代启示录,具有极其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09-11-01)
陈云飞[7](2008)在《再论象征主义艺术中的世纪末情绪》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末,一个新的流派象征主义艺术崛起。象征主义严格来讲并不是一个流派,而是一种艺术观念,是具有象征风格的一批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一场精神和思想的革命。在象征主义艺术华丽细腻和微妙的外观之下,掩藏了深刻的精神内涵。主观战胜客观,观念思想代替技巧,现代(本文来源于《美术大观》期刊2008年05期)
周琰[8](2005)在《世纪末情绪的演绎——读朱天文的《世纪末的华丽》》一文中研究指出朱天文的《世纪末的华丽》书写了20世纪90年代特有的世纪末苍凉、颓废的情绪,既是现代人特殊的“时代病”,更是社会进入后工业消费时代的精神产物。文本中确也提供了女性建立自在自为空间,体现出世纪末女性自我意识的建构理想。(本文来源于《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04期)
金舒莺[9](2005)在《中日新感觉派作家笔下的世纪末情绪》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纪末情绪是一战后弥漫于欧美,表现为虚无、悲观、颓废、寂寞等情绪的一种时代通病。西方19世纪后半叶以后出现的各种现代主义文艺流派,如表现派、达达派、“愤怒的青年”、“迷惘的一代”等等,都是小说家在有感于当时社会的嬗变,本身精神危机加剧的情状下产生的,在他(本文来源于《世界文化》期刊2005年03期)
严宝瑜[10](2000)在《是“世纪末情绪” 还是唐诗意境?——谈马勒《大地之歌》的音乐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大地之歌》的创作背景马勒 (G.Mahler,186 0— 1911)的《大地之歌》,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部名作 ,也是马勒作品中的“创作之冠”。由于这部乐曲具有独特艺术价值的缘故 ,大凡西方的指挥家、歌唱家总要一试此曲以显身手。再因为它用了中国的唐(本文来源于《音乐研究》期刊2000年02期)
世纪末情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莎乐美”一词在视觉、语言和音乐艺术领域都提出了一种表达的传统,凝视“莎乐美”需要回归这种传统,正是这一系列的不断“重复”构成了这个词。莎乐美的故事如此深刻的嵌入在我们的视觉想象力中,在某种程度上,她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女性的视觉标志。这是莎乐美的视觉假设,假设她可以被(男性)凝视,这构成了表现的基础,因此我们通过语言和视觉媒介来“凝视”她。创作和表现莎乐美显然依赖于语言和视觉表征实践的相互作用。我将重点关注的文本是于斯曼的《逆流》(A Rebours)的福音故事,以及古斯塔夫·莫罗的《莎乐美在希律面前跳舞》和《显现》,最后是王尔德的戏剧《莎乐美》与比亚兹莱为其做的插图。最重要的是,在这些故事的十九世纪晚期的文学视觉作品中,我们见证“凝视”本身插入话语,“凝视”莎乐美产生一种无意识的力量和焦虑。本文将从文本语言入手,结合相关历史背景,揭示莎乐美的人物形象如何从圣经故事中的卑微无名,到十九世纪晚期王尔德戏剧中完全实现“femme fatale“的转变,借此来探索“世纪末”对性观念和性别的认知。这一过程,依赖于文字与视觉符号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呈现莎乐美给观众、读者以及作家视角的厌女症(misogyny)的潜在含义和独特的性别视角。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世纪末情绪论文参考文献
[1].曾悦.《学生托乐思的迷惘》中的“世纪末”情绪及危机意识[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
[2].郭伟男.性别形象与世纪末情绪[D].中国美术学院.2017
[3].王梦雅.“世纪末”情绪的勾勒——浅谈比亚兹莱的《高潮》[J].美与时代(下).2016
[4].陈燕妮.浅析南宋都市的世纪末情绪[J].华中学术.2012
[5].张懿红,王卫英.存在、宗教、家园与世纪末情绪——重读《潘渡娜》[J].科普研究.2012
[6].肖玲.鲁迅与现代性及世纪末情绪[D].南昌大学.2009
[7].陈云飞.再论象征主义艺术中的世纪末情绪[J].美术大观.2008
[8].周琰.世纪末情绪的演绎——读朱天文的《世纪末的华丽》[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
[9].金舒莺.中日新感觉派作家笔下的世纪末情绪[J].世界文化.2005
[10].严宝瑜.是“世纪末情绪”还是唐诗意境?——谈马勒《大地之歌》的音乐内涵[J].音乐研究.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