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酸浸除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伊利石,增白,酸浸
酸浸除铁论文文献综述
王高锋,王珊,孙文,郑水林[1](2016)在《伊利石酸浸除铁增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承德某伊利石矿为原料,盐酸为浸取剂,进行酸浸除铁增白试验研究。考察了盐酸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除铁增白效果的影响,设计了废酸回用技术路线。采用扫描电镜(SEM)、元素能谱分析(EDS)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盐酸酸浸除铁增白效果明显,且酸浸过程伊利石的微观形貌和晶体结构未发生变化。适宜的酸浸工艺条件为:盐酸浓度20wt%、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75℃,此条件下酸浸样品的Fe_2O_3含量由1.14%降至0.64%,白度由79.3%升高至88.4%。(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6年04期)
侯思懿,铁生年[2](2013)在《酸浸除铁回收太阳能级硅片切割废砂浆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太阳能级硅片切割废砂浆固体组分中杂质铁与盐酸的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获得了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该反应过程符合流-固相非催化反应中的收缩未反应芯模型,该过程的控制步骤为流体滞流膜控制,其表观活化能为3.4782 kJ/mol。动力学模型描述杂质铁酸解过程,为回收硅片切割废砂浆中的碳化硅除杂工艺制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对实际生产具有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3年11期)
侯思懿,铁生年[3](2013)在《酸浸除铁提纯硅片切割副产物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以酸作为浸取剂浸取除铁提纯硅片切割副产物的工艺过程。通过研究酸的浓度、液固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除铁效率的影响,提出了较合适的提纯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当酸的浓度为3.0 mol/L、液固比为2∶1、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50 min时有较好的除铁效果。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除铁率达到98.15%。该工艺为后续提纯碳化硅提供技术保障。(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3年09期)
张梦晓,赵倩,李志辉,剧晓东,王霄鹤[4](2013)在《煤矸石酸浸除铁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取煤矸石中的有价元素是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之一,本研究针对高铁、低铝、低热值煤矸石,利用稀硫酸浸出其中的铁,达到脱铁富铝的目的。分别考察酸浓度、酸浸温度、液固比、酸浸时间等因素对铁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的最佳溶出条件为:硫酸浓度15%,酸浸温度45℃,液固质量比4:1,酸浸时间4h。可以证明在上述条件下,铁的浸出率可以达到82.13%。(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3年S1期)
师垒垒,夏举佩,张召述[5](2013)在《高铁低铝煤矸石酸浸除铁及其废液利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以六盘水盘县某矿区煤矸石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酸浸法除铁的工艺。通过对酸浓度、酸浸温度、酸浸时间、液固比四个影响因素的考察,得到各因素对酸浸除铁的影响规律。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除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酸浓度15%、酸浸温度45℃、酸浸时间4h、液固比4:1,在此条件下的除铁率为90.3%。并用酸浸液制备了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氧化铁红产品。(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13年06期)
王仁祺,戴铁军,章启军,王维,吴玉锋[6](2013)在《煤矸石酸浸除铁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煤矸石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工业废弃物,以其为原料制备Sialon材料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煤矸石中铁含量过高将影响其煅烧粉的白度,故需将有害组分铁除去。文章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以盐酸为浸取液,以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酸浸液中的溶铁量,逐一考察盐酸质量分数、浸出液固比、浸出温度和浸出时间对煤矸石除铁率的影响。每个因素在不同设值下平行测定3次并求其平均值,之后进一步验证最优工艺的稳定性。实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盐酸质量分数20%、浸出液固比4∶1、浸出温度60℃和浸出时间0.5 h,在该条件下煤矸石除铁率均值达94.4%。(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3年03期)
李永安,易发成,王哲,谢丽革,汝佧[7](2013)在《安徽某地石英砂的混酸酸浸除铁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盐酸和草酸混合溶液对安徽某地石英砂中杂质铁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浸条件对杂质铁的去除效果影响显着,最佳的酸浸工艺为:采用5%的盐酸和8 g/L的草酸组成的溶液作为浸出剂,反应时间为6 h,温度为50℃,液固比为31。通过该酸浸工艺,石英砂中杂质铁的含量降低到0.96×10-6。(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王仁祺,戴铁军[8](2012)在《煤矸石酸浸除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煤矸石的资源化对于促进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除去有害组成铁对于扩大煤矸石的应用范围具有重要的影响。对煤矸石酸浸除铁的实验研究以及煤矸石酸浸除铁的理论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2年05期)
孔德顺,吴红,艾德春,李志,卢香宇[9](2010)在《煤矸石酸浸除铁及废液利用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六盘水矿区高铁的煤矸石采用低温焙烧后,进行酸浸除铁,获得的优化除铁条件是:用18%的硫酸,固液比为1∶8,在350℃焙烧2 h,在90℃酸浸2.5 h,除铁率达到95%以上,并利用酸浸废液制备了氧化铁红。(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0年10期)
孙德四,张贤珍,孙剑奇[10](2010)在《酸浸除铁提纯钾长石粉的工艺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硫酸作为浸出剂,通过单因素条件试验与正交试验,对河南洛阳嵩县金都矿业公司的钾长石粉进行了硫酸酸浸除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硫酸体积分数40%,温度94℃,酸浸时间为210 min的优化条件下,钾长石粉铁的浸出率为93.2%,除铁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矿冶工程》期刊2010年03期)
酸浸除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对太阳能级硅片切割废砂浆固体组分中杂质铁与盐酸的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获得了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该反应过程符合流-固相非催化反应中的收缩未反应芯模型,该过程的控制步骤为流体滞流膜控制,其表观活化能为3.4782 kJ/mol。动力学模型描述杂质铁酸解过程,为回收硅片切割废砂浆中的碳化硅除杂工艺制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对实际生产具有指导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酸浸除铁论文参考文献
[1].王高锋,王珊,孙文,郑水林.伊利石酸浸除铁增白试验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6
[2].侯思懿,铁生年.酸浸除铁回收太阳能级硅片切割废砂浆动力学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3
[3].侯思懿,铁生年.酸浸除铁提纯硅片切割副产物工艺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3
[4].张梦晓,赵倩,李志辉,剧晓东,王霄鹤.煤矸石酸浸除铁的工艺研究[J].应用化工.2013
[5].师垒垒,夏举佩,张召述.高铁低铝煤矸石酸浸除铁及其废液利用的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3
[6].王仁祺,戴铁军,章启军,王维,吴玉锋.煤矸石酸浸除铁实验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
[7].李永安,易发成,王哲,谢丽革,汝佧.安徽某地石英砂的混酸酸浸除铁试验[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13
[8].王仁祺,戴铁军.煤矸石酸浸除铁研究[J].应用化工.2012
[9].孔德顺,吴红,艾德春,李志,卢香宇.煤矸石酸浸除铁及废液利用的实验研究[J].应用化工.2010
[10].孙德四,张贤珍,孙剑奇.酸浸除铁提纯钾长石粉的工艺试验研究[J].矿冶工程.2010